排洪管道中发现的问题及其评估

排洪管道中发现的问题及其评估

黄其谦熊丽兰

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的发展也日新月异。但城市的配套设施-城市地下管线的建设没能跟上城市发展的脚步,再加上不少管线设施逐渐老化,使城市抵抗自然灾害造成的破坏能力减弱。城市排洪管道作为城市管线的组成部分,对城市“内涝”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排洪管道的好坏对城市防灾、减灾起着巨大的作用。如何提高预防城市灾害,减轻“内涝”对城市破坏力,成为当前城市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1城市应急系统概述

城市应急问题,是一个无法绕开、不可小视的问题。应当说,它是摆在众人面前的一个非常现实又非常紧迫的重大问题。一个城市是否具备现代意义上的应急功能,不仅关系到城市本身的发展及城市化进程,更关系到广大民众的生命安全、人身健康和财产安全,还将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广泛而持续的影响。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目前然已出现多种专业性应急组织,包括消防、防汛、防震与抗震、疾病防控、污染处理等事故应急技术支援组织等,一些城市建立了城市应急指挥系统(见图1)。

2排洪管道中发现的问题

目前我国许多城市都进行了城市管线普查和污染源调查,在调查中不难发现排洪管道存在不少问题:

2.1排洪管道设计、施工缺陷

许多城市的不少主排洪管道还是90年代设计施工的,管道的排洪设计基于当时的城市的规模和容积率,2000-2014年是城市发展变化最为突出的时期,许多城市扩容了2~3倍。随着城市发展变化,后续的排洪管道直接对接。而部分管道在施工中,施工没有严格按照设计进行,造成管道坡度、管径不能达到预期目的。从管线普查数据中不难发现,不少排洪井设计或施工达不到预期效果,许多排洪井积水比较严重、存在倒流现象。利用管线普查数据对流向进行检查,可以发现许多排洪井存在倒流现象(见表1)。

2.2排洪管道淤塞

进入排洪管道的途径:一是二级排洪管道;二是道路雨水蓖;三各种原因的冲刷堆积物。树叶、尘土、泡末、以及各类塑料制品通过排洪蓖或二级排洪管道进入城市排洪主管道,日积月累,部分排洪管道由于各种原因逐渐淤塞,造成部分城市排洪管道淤塞。

2.3污水对排洪管道的影响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一部分污水流入排洪管道,主要是居民、服务业等生活废弃物流入了排洪管道,还有少量的污水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排洪管道,随着排洪管道的水排入河内,造成河道的污染和周围环境的污染。

2.4二级排洪管网的不畅通

一方面是市政部门对二级地下排洪系统的管理由先期介入变为后期审批。即一项工程完工后,其配套的排洪系统需经市政部门审批,合格后再移交市政部门管理。而在实际操作中,“审批合格”这一环节很难执行。另一方面是二极排洪管网施工不规范,造成不少二级排洪管道流不出去,三、二级管道的规模越来越大,造成主排洪管道的压力增大。

2.5环境和技术条件

由于排洪管道建设时的技术条件和周围环境,造成排洪排泄困难。特别是在城市中铁路与公路交叉立交桥由为明显。在不少城市,遇到大雨或暴雨,铁路立交桥附近公路交通交通立即陷入中断。许多城市都是采用抽水设备进行紧急处理。也有不少城市采用加压设备进行加压,加快排洪管道的畅通。

3由此造成的城市危害

3.1造成城市交通瘫痪

2007年4月6号,重庆市一场暴雨使城市的交通“瘫痪”几个小时,2007年7月18日济南市及其周边地区遭受特大暴雨袭击。这次降水过程历时时间短、雨量大,降水从18日下午5时开始到晚8时30分前后减弱,市区1h最大降水量达151mm,2h最大降水量达167.5mm,3h最大降水量达180mm,均是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最大值;突如其来的暴雨造成省城低洼地区积水,部分地区受灾,大部分路段交通瘫痪,造成人员财产严重损失。2007年6月7日,香港持续暴雨给香港带来严重影响,港岛的湾仔、中环、上环,新界的大屿山等多处地方水浸,多辆汽车在水中抛锚甚至遭“灭顶之灾”,多处交通瘫痪。香港特区政府多个部门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宣布学校停课、一些机构停止服务及办公。

3.2造成城市污染

许多城市的污染源调查显示,不少污染源通过排洪管道进行传输,进入河道对城市进行污染传播。切断污染源,是改善城市面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途径。

4对排洪管道进行评估的迫切性

对排洪管道进行全方位评估是做好城市预警方案的首要问题。只有了解城市排洪综合能力、城市排洪的优缺点,才能更好地做好“内涝”预防。

4.1雨污分流的迫切性

在国内,不少城市认识到雨污分流的重要性,不少城市目前都已完成城市道路雨污分流工作,一部分城市开始对小区或庭院排洪雨污进行分流。通过分流,彻底切断污水进入雨水管道,切断了污染源头。

4.2排洪能力评估

对城市整体排洪管道进行评估是发现问题的前提条件,评估应分为三部分:一是排洪流速分析,通过分析找出排洪管道不畅通的环节;二、排洪管道同步容纳能力分析,通过分析,评估出城市雨暴雨能力;三、对易发地段、立交桥进行专项分析。

4.3污染评估

许多城市都在进行污染源调查,在调查中发现不少污染源的是误水管线进入排洪管道造成的。切断污染途径不仅能改善环境也是改善排洪管道输送能力的一个方面。通过对排洪管道污染分析,找出污染源,对城市的面貌将起到极大的作用。

4.4建立评估机制和评估系统

只有建立系统的评估机制,才能掌握排洪管道的实际情况,在城市应急预警中做出合理的处理方案。建立城市排洪管道的评估系统成为提高预警能力的重要一环。评估系统合理的利用管线普查数据和污染源调查数据,在实地测量论证的基础上作出合理的评价。

5结语

国内外城市发展的实践表明,城市的规模越大,功能越复杂,它潜在的危机也就越明显。公共卫生、城市基础设施、通、环境、商品供应、社会稳定、灾害防控等任何一个方面出现问题,都会威胁到城市公共安全。作为城市排洪管道,应全方位进行评估,然后进行改造,才能真正解决城市的内涝问题。

标签:;  ;  ;  

排洪管道中发现的问题及其评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