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母自动上料装置论文和设计-刘宏彪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母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机台、机罩、搬运机构和错位上料机构,机罩沿机台的三侧边缘设置在机台上,搬运机构架设在机罩中部,错位上料机构设置在机台上,机台在错位上料机构一侧设置有接驳台,错位上料机构包括底座、振动盘、上料台以及连接振动盘和上料台的直线料轨,上料台由支撑块、接料块、导轨和驱动气缸组成,导轨设置在支撑块上,驱动气缸驱动接料块沿导轨移动,接料块的移动方向与直线料轨的送料方向相垂直,接料块在靠近直线料轨的一侧开制有接料槽,接料块上表面竖直开制有供搬运机构取料的取料口,取料口与接料槽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错位上料机构,保证取料的准确度;配合注塑成型机的机械手实现快速上料。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螺母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台、机罩、搬运机构和错位上料机构,所述机罩沿机台的三侧边缘设置在机台上,所述搬运机构架设在机罩中部,所述错位上料机构设置在机台上,所述机台在错位上料机构一侧设置有接驳台,所述错位上料机构包括底座、振动盘、上料台以及连接振动盘和上料台的直线料轨,所述上料台由支撑块、接料块、导轨和驱动气缸组成,所述导轨设置在支撑块上,所述驱动气缸驱动接料块沿导轨移动,所述接料块的移动方向与直线料轨的送料方向相垂直,所述接料块在靠近直线料轨的一侧开制有接料槽,所述接料块上表面竖直开制有供搬运机构取料的取料口,所述取料口与接料槽连通。

设计方案

1.一种螺母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台、机罩、搬运机构和错位上料机构,所述机罩沿机台的三侧边缘设置在机台上,所述搬运机构架设在机罩中部,所述错位上料机构设置在机台上,所述机台在错位上料机构一侧设置有接驳台,所述错位上料机构包括底座、振动盘、上料台以及连接振动盘和上料台的直线料轨,所述上料台由支撑块、接料块、导轨和驱动气缸组成,所述导轨设置在支撑块上,所述驱动气缸驱动接料块沿导轨移动,所述接料块的移动方向与直线料轨的送料方向相垂直,所述接料块在靠近直线料轨的一侧开制有接料槽,所述接料块上表面竖直开制有供搬运机构取料的取料口,所述取料口与接料槽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母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机构包括横梁、移动座、升降座、缓冲座和取料头,所述横梁设置有供移动座水平移动的水平轨道,所述移动座上设置有供升降座竖直移动的竖直轨道,所述移动座上设置有驱动升降座沿竖直轨道移动的升降气缸;所述升降座与缓冲座之间设置有缓冲轨道和缓冲弹簧,所述取料头固定在缓冲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螺母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头由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固定端、横杆和取料管组成,所述固定端与缓冲座固接,所述横杆垂直连接在固定端与取料管之间,所述取料管内设置有用于取料磁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螺母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上设置有驱动接驳台水平移动的驱动轨道,所述接驳台的移动方向与移动座的移动方向相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母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基板、安装板,所述基板固定在机台表面,所述安装板固定在基板上,所述振动盘和支撑块分别固定在基板上,所述基板上设置有固定直线料轨的安装座。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螺母自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对生产加工行业要求的不断提高,现有的生产效率比较低下,已严重满足不了市场对产能的需求。传统的注塑机台采用人工放置埋入件和拿取注塑完成的注塑件,并且人员对注塑件进行分拣出合格和不合格品,工作人员劳动强度高,特别是往模具内埋设多个螺母,生产的效率很低,严重不能满足实际的产能需要,现今企业的人力成本又在不断的增加,因此急需进行工艺改进和设备自动化的升级,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螺母自动上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螺母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机台、机罩、搬运机构和错位上料机构,所述机罩沿机台的三侧边缘设置在机台上,所述搬运机构架设在机罩中部,所述错位上料机构设置在机台上,所述机台在错位上料机构一侧设置有接驳台,所述错位上料机构包括底座、振动盘、上料台以及连接振动盘和上料台的直线料轨,所述上料台由支撑块、接料块、导轨和驱动气缸组成,所述导轨设置在支撑块上,所述驱动气缸驱动接料块沿导轨移动,所述接料块的移动方向与直线料轨的送料方向相垂直,所述接料块在靠近直线料轨的一侧开制有接料槽,所述接料块上表面竖直开制有供搬运机构取料的取料口,所述取料口与接料槽连通。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阐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搬运机构包括横梁、移动座、升降座、缓冲座和取料头,所述横梁设置有供移动座水平移动的水平轨道,所述移动座上设置有供升降座竖直移动的竖直轨道,所述移动座上设置有驱动升降座沿竖直轨道移动的升降气缸;所述升降座与缓冲座之间设置有缓冲轨道和缓冲弹簧,所述取料头固定在缓冲座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取料头由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固定端、横杆和取料管组成,所述固定端与缓冲座固接,所述横杆垂直连接在固定端与取料管之间,所述取料管内设置有用于取料磁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机台上设置有驱动接驳台水平移动的驱动轨道,所述接驳台的移动方向与移动座的移动方向相垂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包括基板、安装板,所述基板固定在机台表面,所述安装板固定在基板上,所述振动盘和支撑块分别固定在基板上,所述基板上设置有固定直线料轨的安装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错位上料机构,保证取料的准确度;配合注塑成型机的机械手实现快速上料;通过搬运机构将螺母搬运到接驳台上,通过移动接驳台使得接驳台上可以间距放置多个螺母,然后通过机械手一次性将接驳台上的多个螺母搬运到注塑模具中;使得螺母件在注塑机台上实现自动上料,实现模内埋螺母产品注塑成型的无人自动化生产,提高了机台生产效率,减少生产人员,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台;11、机罩;12、机械手;21、基板;22、安装板;23、振动盘;24、安装座;25、直线料轨;31、支撑块;32、导轨;33、驱动气缸;34、接料块;35、取料口;41、横梁;42、移动座;43、升降气缸;44、竖直轨道;45、升降座;46、缓冲轨道;47、缓冲座;48、取料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至附图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干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2所示,一种螺母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机台1、机罩11、搬运机构和错位上料机构,机罩11沿机台1的三侧边缘设置在机台1上,搬运机构架设在机罩11中部,错位上料机构设置在机台1上,机台1在错位上料机构一侧设置有接驳台,错位上料机构包括底座、振动盘23、上料台以及连接振动盘23和上料台的直线料轨25,上料台由支撑块31、接料块34、导轨32和驱动气缸33组成,导轨32设置在支撑块31上,驱动气缸33驱动接料块34沿导轨32移动,接料块34的移动方向与直线料轨25的送料方向相垂直,接料块34在靠近直线料轨25的一侧开制有接料槽,接料块34上表面竖直开制有供搬运机构取料的取料口35,取料口35与接料槽连通。

搬运机构包括横梁41、移动座42、升降座45、缓冲座47和取料头48,横梁41设置有供移动座42水平移动的水平轨道,移动座42上设置有供升降座45竖直移动的竖直轨道44,移动座42上设置有驱动升降座45沿竖直轨道44移动的升降气缸43;升降座45与缓冲座47之间设置有缓冲轨道46和缓冲弹簧,取料头48固定在缓冲座47上。

取料头48由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固定端、横杆和取料管组成,固定端与缓冲座47固接,横杆垂直连接在固定端与取料管之间,取料管内设置有用于取料的磁铁,磁铁可以为永磁磁铁,也可以是电磁铁,本实用新型采用电磁铁。

机台1上设置有驱动接驳台水平移动的驱动轨道,接驳台的移动方向与移动座42的移动方向相垂直。

底座包括基板21、安装板22,基板21固定在机台1表面,安装板22固定在基板21上,振动盘23和支撑块31分别固定在基板21上,基板21上设置有固定直线料轨25的安装座24。

振动盘23将螺母振动上料,通过直线料轨25输送到接料块34的接料槽,接料块34水平向右移动使得接料槽与直线料轨25错位,搬运机构的取料头48从取料口35向下伸进接料槽中,通过磁铁将螺母吸住拿出,搬运机构将取料头48移动到接驳台上并将螺母放置在接驳台上,接驳台通过驱动轨道移动,使得接驳台上可以间距放置多个螺母,当接驳台上放置足够数量的螺母后,通过注塑成型机的机械手12一次性将接驳台上的多个螺母同时磁吸取并搬运到注塑模具中。

以上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设计图

一种螺母自动上料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00908.0

申请日:2019-01-0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367329U

授权时间:20190910

主分类号:B65G 47/92

专利分类号:B65G47/92;B65G47/14;B65G47/52

范畴分类:32F;

申请人:东莞市贝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东莞市贝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泉塘村金塘工业园

发明人:刘宏彪

第一发明人:刘宏彪

当前权利人:东莞市贝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毛有帮

代理机构:44474

代理机构编号:东莞市永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螺母自动上料装置论文和设计-刘宏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