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合理运用分析杨明

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合理运用分析杨明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枣庄供电公司山东省枣庄市277000)

摘要:随着经济和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在社会用电需求和供电质量要求的不断增长下,智能电网建设范围不断扩大,在此过程中电力工程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对智能电网的基本特征进行介绍,包括其电网结构特点、环保节能效果等。在此基础上,研究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具体应用,主要包括在智能输电环节、在供电质量优化、在能源转换、在智能发电和电能管理中的应用等,以期促进智能电网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智能电网建设;电力工程技术;智能化技术;融合应用

引言

能源紧张是现阶段面临的重要问题,随着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电力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所以在这种形势下,建设智能电网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电力工程技术凭借本身实用性强、经济性高的特点,逐渐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要通过电力工程技术,提高智能电网的建设水平。

1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情况

1.1电能部分运用

从整个建设的模块上看,电力工程技术主要分为电源和发电部分。电源的作用是提高供电效率,电网连接的电能可以将其分为直流与交流,在变电所的操作中,都可以使用两种电源。具体的技术功能需要从智能电网电源的质量方面来体现,划分相应的等级,对电能质量常用的评估方法进行分析,将供电的实用性与经济性相互结合。

1.2发电和供电过程中的运用

在发电过程中,这是智能电网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能够提高电子器件的转换能力,减少对机电设备的运用频率,降低电量的消耗能力,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建设中电能的高质量和电网工作的稳定性。而在供电过程中,要考虑到电网的运行状态,这对电网的供电过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是可以使用先进的电力工程技术作为基础设施,来提高对电网的无功补偿,进而增强整个电网的输送的稳定与安全。

2智能电网的主要特征

进行智能电网建设工作时,一定要先对我国国情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够使电网建设与人们的需求相适应。下文对电网建设的具体特征展开了深入的阐述:

2.1节能环保的特征

建设好智能电网,能够促进各种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避免输配电过程中的电能浪费问题,这对于社会发展以及电力行业的发展都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2.2电网结构有较强的稳定性

这些年,我国各类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显著增多,这对于电网的运行有着非常恶劣的影响。可是,智能电网的结构稳定性有了显著的提升,因此在出现自然灾害时,能够将灾害的不良影响最小化,这样便能够确保在恶劣自然条件下,电力输送工作也能够正常进行。

2.3最大化的利用资源

之前的电网建设工作中,要求多个方面的资源予以配合,而且可能会导致影响较为恶劣的电力能源损耗问题,这对于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是十分不利的。而智能电网的建设周期比较短,而且智能系统可以对电力的输送自动进行优化,这便能够将电力损耗问题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2.4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进行智能电网建设工作时,企业可以对整个建设过程有一个较为准确的预估,这样便能够很好的控制建设的成本。不仅如此,智能电网所具有的资源优化特征,也能够更好的确保整个电网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进而促进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

3.1在智能输电中的应用

在建设智能电网过程中,智能输电是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电力工程技术为智能输电提供了交流输电技术和直流高压输电技术。其中交流输电技术是利用电力和电子技术对交流输电过程进行控制。目前,我国电力系统中,输变电电压都比较高,因此,在建设智能电网过程中,需要输入庞大的清洁能源,以此达到隔离能源的目的。交流输电技术通过对电网参数进行调节,使智能输电过程的能源耗损量降至最低,从而提升智能输电的能力。同时交流输电技术在智能输电中应用还利用直流断路器优化直流输电体系,使直流输电具备多端柔性,避免直流输电系统出现故障,保障智能输电有效、稳定的进行。此外,交流输电技术还能够构建一个高压输送网,对智能电网中自由流动的各类电能进行准确的控制,提高智能输电过程的安全性。而对于直流高压输电技术来说,虽然在电力系统中应用最多的是交流电,但是在实际供电与配电时,为了换流或者是逆变工作的顺利开展,充分发挥控制换流器应有的作用,必须将直流高压输电技术应用到智能输电过程中。通常情况下,电力系统的控制换流器主要是由各种起管段作用的构件组成的,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促使控制换流器高效工作,使智能发电过程的直流换交流以及逆变工作更加顺利,在提高智能电网输送电能安全性的同时,也实现了短距离支流运输和长距离直流运输。

3.2柔性交流输电技术

这项输电技术主要是通过电子和电力技术来控制交流输电的过程,现阶段我国所使用的输变电电压较高,所以在建设过程中,就需要输入大量的清洁能源,达到隔离能源的目的。其优势在于能够调节电网参数,降低输电的耗损量,提升输电线路输送电能的能力。这也符合我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技创新和节约能源放在首位,通过直流断路器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避免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故障性问题,解决了系统中第三站在线投切和直流线路故障等难题,有效的提高了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安全性。在2017年柔性交流输电技术实现了突破性的发展与进步,可以对自由流动的电能进行精准的控制,提高了电网的安全性。初步形成了西电东送的特高压输送网络,节省了煤炭的使用量,该项工程在建成之后,也成了世界上输送容量最大的柔性直流电网工程。减少了电能在输送过程中的耗损程度,极大的提高了输送电能的效率。

3.3质量优化技术

质量优化,需要从智能方面落实相应优化措施,这也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目标。将电能分为几个不同的等级,并且采用不同的判定方式,从而形成一个较为完成的体系。从经济与环保的角度出发,建立有效的电能质量评判体系、客户评估体系,为电能优化提供必要的保障。同时,在建设过程中,还需要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推进电网建设,及时对重载和过载的变压器进行更换,从而解决局部电压问题,提供供电的整体质量与服务水平。按照关键节点对于项目的整体控制,做好新建项目的投运和负荷割接工作,要建立一个灵活、稳定的高压电网。让区域之间的电网相互联系,借助信息输送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在该技术应用中,还要加强对技术人员的支持与培养,根据实际情况来开展相应的工作。优化配网的经济运行方式,提高电压的质量,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并在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做到真正的节约,在最短的时间内处理故障性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有重要应用,是实现智能电网建设目标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通过对智能电网的特点进行分析,可以明确电力工程技术的使用方向。在此基础上,实现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各个环节中的合理利用,可以最大化的发挥智能电网的优势,促进电力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同提升。

参考文献:

[1]吴畏.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合理运用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8,20(19):201.

[2]殷元炽.分析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运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8(19):177.

[3]李明.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探讨[J].低碳世界,2018(08):128-129.

标签:;  ;  ;  

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合理运用分析杨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