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分泌论文_鲍道君,彭格红,缪光现

导读:本文包含了神经内分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内分泌,神经,肿瘤,肾盂,胆管,造影,淋巴结。

神经内分泌论文文献综述

鲍道君,彭格红,缪光现[1](2019)在《左室神经内分泌肿瘤超声表现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患者女,51岁。因反复腹泻2年,加重3d入院。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图1):房室大小及室壁活动正常,左室下壁见大小约39 mm×27 mm肿块突向腔内,回声均匀,有包膜,无蒂,基底部较宽,无自主活动,内见条状血流信号,二尖瓣轻度反流,EF为67%,心包腔未见积液。左心超声学造影检查(图2):肿块边缘光滑,显影不均匀,呈密集树枝状(本文来源于《中国超声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杨薇,肖芹,田秀春,刘丹,王翠梅[2](2019)在《原发性肾盂神经内分泌癌一例》一文中研究指出1 病例介绍患者,男,25岁,因血尿1月余,于2017-12-29来我院就诊,自述尿液中有血块,病程中患者无腰部胀痛不适,无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专科检查:双肾区无隆起,双肾未触及,双肾区叩痛(-),肋脊点、肋腰点压痛(-),季肋点、上输尿管点、中输尿管点压痛(-)。耻骨上区无隆起,膀胱位于耻骨下,触痛(-)、压痛(-)。影像学检查:全腹部CT增强显示右侧肾盂内异常密度影,占位待排(见图1)。泌尿系彩超:肾盂内不均质回声,建议进一(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新医学》期刊2019年11期)

赵全凤,龚玉竹,谢赣丰,夏培元,唐敏[3](2019)在《临床药师参与晚期直肠神经内分泌瘤患者的药学服务》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晚期直肠神经内分泌瘤患者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晚期直肠神经内分泌瘤患者的药学服务过程中,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从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提供治疗方案建议,并进行全程药学监护。结果依维莫司可引起高血糖的严重不良反应,用药时需注意监测;阿帕替尼可作为晚期直肠神经内分泌瘤患者后线化疗的选择。结论新型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护和缺乏循证药学证据的情况下,后线如何选择抗肿瘤药物,是临床药师工作的切入点,此对提高晚期直肠神经内分泌瘤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药学实践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崔鹤滕,冀寿健,徐倩,黄玉庭,徐建明[4](2019)在《国际抗癌联盟-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第七版与第八版肺癌分期系统对肺神经内分泌肿瘤预后价值的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国际抗癌联盟-美国癌症联合会(UICC-AJCC)第八版肺癌分期系统在判断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预后方面的价值。方法搜集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SEER)数据库中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患者病历资料,按照UICC-AJCC第七版和第八版肺癌分期系统进行重分期,应用赤池信息标准(AIC)判断其价值大小。结果共纳入3320例患者,男性1352例,女性1968例;以白种人为主;平均发病年龄(61.2±13.0)岁;肿瘤多见于肺上叶,右侧肿瘤较左侧肿瘤多见;病理类型以肺类癌为主。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病理类型、TNM分期及是否行手术、放疗、化疗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以UICC-AJCC第七版和第八版分期系统分期后,两版分期系统整体的生存曲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ICC-AJCC第八版分期系统AIC值为11 382.199,小于第七版分期系统的11 387.104。结论 UICC-AJCC肺癌分期系统第八版比第七版能更好地反映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预后。(本文来源于《癌症进展》期刊2019年22期)

陈佳祺,王首寒,王成燕,程显斌,王斌[5](2019)在《肝外胆管神经内分泌癌1例并文献复习》一文中研究指出肝外胆管神经内分泌癌属于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极为罕见,占消化道肿瘤的0.1%~0.2%[1-3]。近年针对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已有系统研究,但由于肝外胆管神经内分泌癌相关病例报道较少,故该病尚无系统完善的研究。现通过介绍1例肝总管(肝外胆管)神经内分泌癌致梗阻性黄疸患者的病历资料,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系统复习该病的相关特点,以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本文来源于《癌症进展》期刊2019年22期)

苏建伟,张斌,裴响,孙应实,崔涌[6](2019)在《非富血供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与导管腺癌肝转移MSCT表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非富血供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与胰腺导管腺癌(PDAC)肝转移CT影像特征及其在二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非富血供PNET伴肝转移及56例PDAC伴肝转移患者的资料,分析其肝转移病灶数目、分布、大小、病灶融合、周围肝组织异常灌注、增强扫描强化程度等CT特征。结果非富血供PNET与PDAC肝转移病灶的数目、分布、病灶融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非富血供PNET及PDAC肝转移灶的最大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PDAC肝转移灶周围肝组织异常灌注发生率(67.86%)多于非富血供PNET肝转移灶(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富血供PNET肝转移动脉期、门静脉期、平衡期强化指数高于PDAC(P<0.01)。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动脉期强化指数是鉴别非富血供PNET与PDAC肝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鉴别诊断二者的AUC为0.97。结论非富血供PNET与PDAC肝转移灶的CT影像特征有助于鉴别伴有肝转移的非富血供PNET与PDAC。(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期刊2019年11期)

何娜,柏建安,汤琪云[7](2019)在《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primary hep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PHNENs)临床特点,以期优化PHNENs诊疗方法。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8年6月2例经病理诊断为PHNENs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统计学资料、实验室检查、肿瘤的特征组织和病理学特点等。并通过检索万方及PubMed数据库,统计2010年1月至2018年6月关于PHNENs的26例个案报道中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8例PHNENs患者,发病中位年龄为51.5岁(6~87岁),其中女性17例(60.7%)。病理分级为G_1者2例(7.1%),均拒绝治疗,1例18个月死亡,1例出院1个月后失访;G_2者16例(57.1%),其中7例接受单纯手术切除治疗,4例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2例行肝移植手术,2例接受多方案治疗,1例治疗方法不详;G_3者10例(35.7%),其中5例接受单纯手术治疗,1例接受放化疗,1例拒绝治疗,3例文献中未提及治疗方案。结论诊断PHNENs不仅取决于肝脏活检的病理学结果,还需要通过各项检查排除肝外肿瘤转移的可能性。手术治疗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其余治疗包括化疗、TACE、射频消融、放疗。(本文来源于《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王海利,乔远罡[8](2019)在《肾盂-输尿管神经内分泌肿瘤一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患者女,55岁。2年前因肾衰竭行亲属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术后常规免疫抑制药物治疗,恢复良好,入院10余日前自觉腹胀、腹部包块。体温36.9 ℃,脉搏76 次/min,血压125/80 mmHg。体检:右下腹可见肾移植手术瘢痕,移植肾大小基本正常,质韧,无压痛;左侧腹部可触及质韧边界不清肿物,无压痛。实验室检查: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181.2 ng/ml。腹部CT扫描示肾萎缩,左肾盂/输尿管走行区可见不规则块状,最大径约11(本文来源于《临床放射学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胡媛,宁静,樊扬威,吴胤瑛,李恩孝[9](2019)在《GSK-3β在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在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GEP-NENs)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2017年12月经病理诊断为GEP-NENs的69例患者临床资料,免疫组化检测GSK-3β在GEP-NENs组织中的表达,同时选取10例GEP-NENs的正常组织(取自癌旁10cm以外)为对照组,并分析GSK-3β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69例GEP-NENs患者组织中,GSK-3β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06)。晚期(Ⅲ+Ⅳ期)患者的GSK-3β表达强度高于Ⅰ+Ⅱ期(P=0.020); GSK-3β在G3患者中的表达明显高于G1+G2患者(P=0.001);有淋巴结转移的GEP-NENs患者组织中GSK-3β表达强度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22)。69例GEP-NENs患者mOS为45个月,总生存率为66.7%。其中,GSK-3β低中表达者(37例,53.6%,未达到)的预后明显优于GSK-3β高表达者(32例,46.4%,24.7个月)(P=0.013)。GSK-3β低中表达者中,G1+G2者(27例,73%,未达到)的预后明显优于G3者(10例,27%,35个月)(P=0.004)。结论 GSK-3β在GEP-NENs组织中过表达;病理分级对GSK-3β低中表达患者的预后有预测作用。(本文来源于《西部医学》期刊2019年11期)

孙花梅[10](2019)在《托伐普坦联合新活素、呋塞米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对心功能、肾功能及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托伐普坦联合新活素、呋塞米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对心功能、肾功能及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托伐普坦联合新活素、呋塞米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心功能、肾功能、神经内分泌因子各项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较治疗前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降低或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 05); 2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B型钠尿肽(BNP)、群体反应性抗体(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ET)、心房钠尿肽(ANP)、β-内咖啡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 05)。结论托伐普坦联合新活素、呋塞米治疗可有效改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调节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且不会增加肾脏负担,不会导致肾功能的恶化,治疗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期刊2019年32期)

神经内分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1 病例介绍患者,男,25岁,因血尿1月余,于2017-12-29来我院就诊,自述尿液中有血块,病程中患者无腰部胀痛不适,无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专科检查:双肾区无隆起,双肾未触及,双肾区叩痛(-),肋脊点、肋腰点压痛(-),季肋点、上输尿管点、中输尿管点压痛(-)。耻骨上区无隆起,膀胱位于耻骨下,触痛(-)、压痛(-)。影像学检查:全腹部CT增强显示右侧肾盂内异常密度影,占位待排(见图1)。泌尿系彩超:肾盂内不均质回声,建议进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神经内分泌论文参考文献

[1].鲍道君,彭格红,缪光现.左室神经内分泌肿瘤超声表现1例[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9

[2].杨薇,肖芹,田秀春,刘丹,王翠梅.原发性肾盂神经内分泌癌一例[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9

[3].赵全凤,龚玉竹,谢赣丰,夏培元,唐敏.临床药师参与晚期直肠神经内分泌瘤患者的药学服务[J].药学实践杂志.2019

[4].崔鹤滕,冀寿健,徐倩,黄玉庭,徐建明.国际抗癌联盟-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第七版与第八版肺癌分期系统对肺神经内分泌肿瘤预后价值的验证[J].癌症进展.2019

[5].陈佳祺,王首寒,王成燕,程显斌,王斌.肝外胆管神经内分泌癌1例并文献复习[J].癌症进展.2019

[6].苏建伟,张斌,裴响,孙应实,崔涌.非富血供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与导管腺癌肝转移MSCT表现[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9

[7].何娜,柏建安,汤琪云.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特征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9

[8].王海利,乔远罡.肾盂-输尿管神经内分泌肿瘤一例[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9

[9].胡媛,宁静,樊扬威,吴胤瑛,李恩孝.GSK-3β在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J].西部医学.2019

[10].孙花梅.托伐普坦联合新活素、呋塞米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对心功能、肾功能及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

论文知识图

胞吐过程的模型调节肝细胞脂代谢的信号机制Figur...致伤前后实验动物的进食改变1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400)...鼻神经内分泌癌的病理切片及免疫...腺癌与神经内分泌癌混杂断不规律...

标签:;  ;  ;  ;  ;  ;  ;  

神经内分泌论文_鲍道君,彭格红,缪光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