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退化草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草地,牧草,群落,需水量,毒草,植被,生态。
退化草地论文文献综述
张骞,马丽,张中华,徐文华,周秉荣[1](2019)在《青藏高寒区退化草地生态恢复:退化现状、恢复措施、效应与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寒区属于独特而典型的高原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在对高寒区生态安全以及农牧民生计的维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青藏高寒区的草地生态系统退化严重,因此该区退化草地的生态恢复工作是国家生态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已有大量研究提出了各种有效的恢复手段,但缺乏因地制宜的系统性总结和论述。基于此,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青藏高寒区退化草地现状,总结了高寒区各生态类型分区的主要生态问题,明确了不同集成技术与模式的适用区域和范围,同时对这些技术、措施和模式的恢复效果和恢复机制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对未来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青藏高寒区退化草地的恢复治理、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稳定性维系提供系统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20期)
乌鲁木山·布仁巴依尔,乌鲁木山·乌龙巴依尔[2](2019)在《退化草地的恢复及其改良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草地作为一种可持续利用的自然资源,不光是畜牧生产的基础物资保障,也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生态屏障。而草原自身的生态系统较为脆弱,人们应对其加强重视。当前,新疆部分地区由于过度放牧等因素,草地出现退化,影响到牧草的多样性,土壤的肥力也有所下降,地表受到一定的侵蚀,最终对畜牧业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退化草地的恢复工作成为新疆部分地区的重要工作内容。本文将对退化草地的恢复及其改良措施进行分析,为新疆畜牧业的良性发展,草地生态的维护尽一份力。(本文来源于《畜牧兽医科技信息》期刊2019年09期)
黄梅,尚占环[3](2019)在《青藏高原毒草型退化草地治理技术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毒草型退化草地是青藏高原高寒草地退化的主要类型之一,毒草型退化草地的毒草丛生、蔓延及其危害已成为草地利用和畜牧业生产中面临的严峻问题,亦是退化草地治理和植被恢复中不容忽视的研究论题。物理、化学、生物防除是目前国内外主要的毒草治理技术。本文以青藏高原藏北棘豆型、祁连山狼毒型、川西北甘南黄帚橐吾型、青海湖海西醉马草型、叁江源黑土滩次生毒草型这5类典型的毒草型退化草地为研究对象,综述了青藏高原毒草的基本情况及危害、毒草入侵及扩散机制、青藏高原毒草治理技术,集成了毒草型退化草地恢复技术,以期使毒草的生态地位和经济价值被重视,为青藏高原生态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草地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宋君祥,雷雄,叶明清,张惊乐,杨颖[4](2019)在《生物有机肥对川西北退化草地群落结构和生产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天然退化草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对生物有机肥的响应,本试验以川西北天然退化草地(轻度退化、重度退化)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通过测定植物群落物种数、植株高度、盖度和频度以及地上生物量和牧草品质,探究生物有机肥对退化草地物种多样性及其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可以提高植株高度、盖度,增加草地植物群落中物种数量,改善草地植物群落结构和提高群落稳定性;有机肥使轻度退化草地牧草产量提高了2.05倍(P<0.01)、粗蛋白含量和总磷含量比对照分别增加46.32%和69.89%;使重度退化草地(沙化地)牧草产量提高1.83倍(P<0.01),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63.23%和22.73%,且在两种退化草地中均显着降低了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P<0.05),提高了牧草的适口性和消化率。(本文来源于《草地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刘卓艺,王晓光,魏海伟,张志委,杨国姣[5](2019)在《氮素补给对呼伦贝尔草甸草原退化草地牧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过度利用导致我国草原的生产功能严重衰退,适量补充关键性养分元素是提升牧草产量的关键.以往研究表明,氮素输入可提升牧草产量,但对牧草品质的影响鲜有涉及.本研究以内蒙古草甸草原退化草地为对象开展控制试验,旨在明确氮素补给如何通过改变不同植物类群的牧草品质和植物群落结构影响群落水平上的牧草品质.结果表明:氮素输入显着提升了牧草产量达23%,主要得益于根茎禾草类群的贡献;氮素输入对其他植物类群的生产力无显着影响.不同植物类群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含量均存在显着差异.氮素输入显着提高了根茎禾草、丛生禾草、豆科植物、苔草类植物的粗蛋白含量,提高了根茎禾草的粗脂肪含量,而对所有类群的粗纤维含量均无显着影响.在群落水平上,氮素输入显着提高了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这对于理解氮素补给对草甸草原牧草生产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刘燕,李世雄,尹亚丽,赵文,王玉琴[6](2019)在《基于Biolog指纹解析黑土滩退化草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黑土滩草地退化不仅体现在植被群落特征的退化,同时也体现在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退化。为明确不同地区黑土滩退化草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空间异质性,探究植被与土壤微生物对黑土滩草地退化的响应规律,利用样方调查法和Biolog-ECO微平板法,分析了青海省海北州野牛沟乡、果洛州大武镇及玉树州巴塘乡3个地区黑土滩退化草地的植被群落特征及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1)黑土滩退化草地毒杂草化,优良牧草成为群落偶见种。3个地区植被群落组成存在差异:大武地区植物物种丰富度最大,为16.25,野牛沟次之,巴塘最小;植被优势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为野牛沟>大武>巴塘;地上生物量和0-10 cm土层地下生物量均为大武地区最大,巴塘次之,野牛沟最小,叁者间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大武和巴塘地区10-20 cm土层地下生物量显着大于野牛沟地区(P<0.05)。(2)黑土滩退化草地土壤微生物在0-10 cm土层主要利用氨基酸类、酯类和胺类碳源,碳源相对利用率均在19%以上;在10-20 cm土层主要利用氨基酸类和酯类碳源,碳源相对利用率均在22%以上。不同地区黑土滩退化草地土壤微生物对单一碳源的利用存在差异,差异主要来源于酸类、氨基酸类和酯类。(3)土壤微生物AWCD(平均每孔颜色变化率)和H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植物多样性和生物量相关性较高;物种重要值、多样性及生物量对土壤微生物AWCD变化的共同解释率为88.42%。综上,黑土滩退化草地植被物种组成及群落结构存在地域差异,不同地区黑土滩退化草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不同;黑土滩退化草地利用D-半乳糖酸γ内酯、L-精氨酸、D-半乳糖醛酸、L-天冬酰胺酸、D-甘露醇、L-丝氨酸、N-乙酰基-D-葡萄胺等的功能微生物显着富集,利用i-赤藻糖醇、2-羟苯甲酸、L-苏氨酸、α-丁酮酸、α-D-乳糖等的功能微生物显着分异。(本文来源于《生态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李玲,樊华,李森,邓东周,涂卫国[7](2019)在《川西高原退化草地的中国沙棘生长及土壤养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川西高原退化草地人工种植1~3年的中国沙棘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生长、土壤养分及叶片养分回收情况。结果显示: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沙棘幼苗株高、冠幅、叶长及叶宽逐渐升高,侧枝数目和根长先升后降。与同区域康定柳相比,种植3年的中国沙棘根际土壤中全磷、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较高,水解性氮含量相对较低。中国沙棘叶氮、磷含量(Ng、Pg)分别为23.24 mg·g~(-1)和1.84 mg·g~(-1),低于北方典型沙生植物叶片养分水平(27.42 mg·g~(-1)和3.68 mg·g~(-1)),叶磷回收效率(PRE)高达69.35%,受土壤有效磷供应不足的影响;康定柳叶磷回收效率为负值,叶氮回收效率(NRE)达59.88%,受土壤有效氮的限制更多,中国沙棘根系固氮作用能够补偿退化草地上土壤氮供应不足的限制。(本文来源于《四川林业科技》期刊2019年03期)
苏华,苏本营,许宏,张秀杰,李永庚[8](2019)在《畜禽草耦合模式探索——牧鸡对退化草地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将牧鸡引入草地畜牧业形成畜禽草耦合新型草地利用方式,能够促进退化草地生态和生产功能的双提升.但牧鸡对退化草地物种多样性有何影响尚不清楚.为探明牧鸡对退化草地植物群落的影响,本研究在浑善达克沙地开展了退化草地典型植物饲喂鸡实验和牧鸡控制实验.通过选取10种典型代表植物对鸡进行饲喂实验发现,鸡对藜科植物(如灰绿藜)的喜食度较高,其次喜食豆科(如花苜蓿和斜茎黄耆)和菊科植物(如蒲公英),不喜食禾本科植物.鸡对草地植物的喜食度与其粗纤维含量显着负相关,与其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显着正相关.鸡对草地植物的采食量极低,日采食量在3~9 g干物质之间,约占日总采食量的4%~11%.通过对比牧鸡(MJ)和不放牧(CK)实验区的植物群落特征,发现MJ对退化草地物种多样性无显着影响,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维持在10种左右, MJ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别维持在1.5左右和0.7左右; MJ显着降低植物群落高度,实验第二年和第叁年MJ的群落高度分别比CK降低了19.1%和27.2%;但MJ显着提高了植物群落的净初级生产力(NPP),实验第叁年MJ的NPP达到464.3 g m~(-2)yr~(-1),是CK的1.7倍; MJ的植被盖度在第叁年也达到74.3%,是CK的1.5倍.因此,将牧鸡引入传统草地畜牧业形成畜禽草耦合模式不会对物种多样性带来负面影响.但在实际生产中应注意牧鸡方法,持续关注牧鸡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及其可能引发的级联反应.(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生命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徐雅梅,仝淑萍,关法春,苗彦军,余成群[9](2019)在《西藏高寒退化草地短期恢复后的抗牧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运用对比方法,对西藏高寒地区初步修复的草地进行放牧试验,调查统计草地杂草的密度、盖度、高度及盖度,分析不同措施下杂草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以探讨其抗牧能力.结果表明:移栽处理植物总密度为405.78株/m~2,低于对照的总密度545.78株/m~2,处理间差异不显着(P>0.05;n=9);移栽处理总盖度为39.56%,是对照的1.41倍,二者差异不显着(P>0.05;n=9);移栽处理总生物量12.08 g/m~2,为对照的1.67倍,差异并不显着(P>0.05;n=9);移栽处理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是CK的1.03倍,Pielou均匀度指数是CK的85.33%,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是CK的1.33倍,Simpaon多样性指数是CK的1.03倍,均无明显差异(P>0.05;n=9).因此退化草地经移栽封育短期恢复后,其抗牧能力并没有改观,西藏高寒地区重度退化草地应采取长期的恢复措施.(本文来源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多兰[10](2019)在《基于河岸带退化草地恢复的锡林河生态需水量与水库调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河流生态需水量计算不仅可为生态系统的维持提供基本保障,亦可为水库放水提供调节依据。本文以锡林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河道内、河道外两方面考虑,计算其生态需水量,对比水库修建前后下游下泄流量水文情势的改变,提出不同保证率下的水库生态调节方案,以期达到恢复河流生态流量及河岸带草原的目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河道内采用历史流量法、年内展布法、RVA/IHA指标法和DFM法这4种方法计算锡林河年最低生态需水量,计算结果分别为1285.764万m~3,790.544万m~3,827.272万m~3及648.592万m~3,经过验证,本文选取DFM方法计算结果作为锡林河年内生态需水量参考值。(2)利用无人机拍摄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对不同地貌形态下的河岸带进行提取,并目视解译矫正河岸带范围,得到河流长度与河岸带面积相关系数为0.881(P<0.05)。继而利用Penman-Monteith计算法得到单位面积河岸带植被年均生态需水量141.812mm。(3)采用变异范围法对比了天然径流量和建库后水库下泄流量水文情势的改变情况,通过水文测度值和显着性计数,量化改变程度并得到4~6月变化显着,水量改变前后的河流健康程度A1级下降至B2级。(4)依据水量平衡原理,基于不同水文年间降水量的差异并考虑25%、50%和75%保证率下的植被生态需水量,提出适宜的锡林河的水库泄流计算公式,分析不同情景的泄流方案。(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9-05-25)
退化草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草地作为一种可持续利用的自然资源,不光是畜牧生产的基础物资保障,也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生态屏障。而草原自身的生态系统较为脆弱,人们应对其加强重视。当前,新疆部分地区由于过度放牧等因素,草地出现退化,影响到牧草的多样性,土壤的肥力也有所下降,地表受到一定的侵蚀,最终对畜牧业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退化草地的恢复工作成为新疆部分地区的重要工作内容。本文将对退化草地的恢复及其改良措施进行分析,为新疆畜牧业的良性发展,草地生态的维护尽一份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退化草地论文参考文献
[1].张骞,马丽,张中华,徐文华,周秉荣.青藏高寒区退化草地生态恢复:退化现状、恢复措施、效应与展望[J].生态学报.2019
[2].乌鲁木山·布仁巴依尔,乌鲁木山·乌龙巴依尔.退化草地的恢复及其改良措施[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9
[3].黄梅,尚占环.青藏高原毒草型退化草地治理技术研究进展[J].草地学报.2019
[4].宋君祥,雷雄,叶明清,张惊乐,杨颖.生物有机肥对川西北退化草地群落结构和生产性能的影响[J].草地学报.2019
[5].刘卓艺,王晓光,魏海伟,张志委,杨国姣.氮素补给对呼伦贝尔草甸草原退化草地牧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9
[6].刘燕,李世雄,尹亚丽,赵文,王玉琴.基于Biolog指纹解析黑土滩退化草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J].生态环境学报.2019
[7].李玲,樊华,李森,邓东周,涂卫国.川西高原退化草地的中国沙棘生长及土壤养分研究[J].四川林业科技.2019
[8].苏华,苏本营,许宏,张秀杰,李永庚.畜禽草耦合模式探索——牧鸡对退化草地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9
[9].徐雅梅,仝淑萍,关法春,苗彦军,余成群.西藏高寒退化草地短期恢复后的抗牧性能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10].多兰.基于河岸带退化草地恢复的锡林河生态需水量与水库调节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