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雨飞:中国城市群体系空间结构及多中心演变研究论文

王雨飞:中国城市群体系空间结构及多中心演变研究论文

摘要:城市群体系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演变也必然带来城市群体系的调整和变化。中国城市群体系在空间形态上体现为东中部人口集聚,西部和东北部人口分散;在内部联系上体现为东中一体化联系全面加深。文章综合考虑环境、经济和交通等因素对城市群体系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重点聚焦中国城市群体系的规模结构和演变规律,引用空间引力模型方法,以全国28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样本,分别计算基于城市规模的城市吸引力指数,并经过叠加、归并处理,分析我国城市群体系发展演变方向。上述研究发现:中国城市或城市群体系空间发展的结果是东中部群网化与西部、东北群带化并存;未来中国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多中心网群化发展态势将进一步突出,即在结构上实现从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

关键词:城市群;空间结构;网群化;引力模型

随着中国进入城市世纪,城市或城市群体系已成为区域经济社会活动的重要空间载体。城市化浪潮带来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同时也重塑了中国城市群体系的空间结构形态。中国城市群体系在空间形态上体现为人口向东中部集聚,而西部和东北部人口较为分散;在内部联系上体现为东中一体化联系的全面加深。这种演化的动因主要体现在环境、经济和交通三个方面。首先,历史地理环境因素是影响中国城市群体系演变的基础,自然地理因素和历史上人口迁移变化的过程共同铸就了今天中国经济社会活动和城市群体系的空间形态。其次,经济因素是决定中国城市群体系演变的核心,经济因素使城市群体系内东中一体化的程度更加深化,进而对于网络化和群带联系并存城市群体系的形成产生推动作用。最后,交通因素是决定中国城市群体系演变的关键,交通技术的每一次创新都对城市群体系的发展和演变产生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如高速铁路的发展让中国迈入了速度时代,以高铁为代表的快速综合交通体系改变了城市之间的空间联系。

一、文献综述

城市或城市群体系的规模结构和演变规律是研究经济空间格局的核心内容。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地理学家和经济学家就开始着手研究城市体系和城市群组织体系等问题,到60年代城市或城市群体系的概念逐渐清晰,城市群体系空间演变也作为独立的研究领域成为城市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的重点研究课题。

全面落实“国家对重点水污染物排放实施总量控制制度”,以“入河污染物总量”为关键绩效指标(KPI),鼓励地方综合施策、系统治理“面源”与“点源”污染,为各级“河长”履行职责创造公平竞争环境,避免“敷衍、表面、假装整改”现象发生。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打造广泛参与、信息共享、协同管理、监督有力的公共平台,保障一江清水长远流淌,促进流域社会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

(一)城市体系相关研究进展

城市体系研究的基础是探讨对城市体系形成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新经济地理理论认为地理因素是决定城市体系形成的基本要素[1-2],即在向心力和离心力两种力量的共同演绎下,会出现具有城市层级关系的城市体系。[1,3-4]例如,在单中心城市体系中存在着距中心城市的距离与本地市场潜力之间的倒“S”型曲线,即距离中心城市越远,市场潜力会逐渐下降,此时如果贸易成本较大,离心力较强,则会出现次中心城市。[5-6]我国学者也曾利用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数据,验证了城市经济增长与大港口和大城市地理距离之间存在倒“S”型关系,即城市间的相互联系同样遵循距离衰减法则。[6-9]

坐标转换广泛采用的方法有二维转换模型[1,3]与三维转换模型[4]。其中,三维转换模型严密,但需要知道独立坐标系的中央子午线,抬高投影面高、点位大地高、地方坐标系参考椭球等信息,其应用不是很广泛;二维转换模型主要是对两坐标系进行尺度与旋转参数的线性化近似处理,方法简单,已得到广泛采用,但该方法未考虑坐标的非线性影响因素。神经网络具有自适应、自组织、自学习等智能处理能力,特别适合处理多因素影响下的非确定性信息问题,已广泛应用于地图数字化[5]、大地水准面精化[6]等多个领域。本文采用基于BP神经网络的方法进行独立坐标系向1980西安坐标系转换,削弱坐标转换中系统误差和其他异常误差的影响。

以上这些“越长越大”的生活和知识经验都是正确的经验,学生将这些正确经验过度概括并作为一种直觉上的规律——“越A-越B(MoreAMoreB)”直觉规律,习惯性地应用在生活和学习中,导致各种错误的产生。

(二)城市群组织体系研究进展

基于城市空间可达性和城市群影响范围分析方法,以全国28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样本,计算基于城市规模的城市吸引力指数,即对外经济联系总量,本文仅列出对外经济联系总量前10名的城市及其指数 (表2)。从对外经济联系总量上看,上海在全国28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排名第一,对外经济联系总量最大,在全国的影响范围也最大,其次为北京、广州、苏州、天津等城市。

本研究全面梳理国内外城市或城市群体系相关研究进展,结合全国28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发展规律,综合考虑环境、经济和交通等因素对城市群体系空间结构演化的影响,提出点状、点线状、群带状和群网状四种城市群体系空间结构发展形态,并进一步引用空间引力模型方法,计算基于城市规模的城市吸引力指数,经过叠加、归并处理,分析我国城市群体系多中心演变方向。

二、中国城市群体系空间发展规律分析

城市或城市群体系空间发展的结果是东中部群网化与西部、东北群带化并存。根据城市和区域发展的一般规律,城市群体系一般呈现点状、点线状、群带状和群网状四种发展形态。点状体系中的城市一般远离重要交通轴线,与相邻城市相隔较远,且不具备城市群的发展条件;点线状城市体系一般依托重要交通轴线,沿线相邻城市相对联系紧密,时间距离基本在2小时以内,并出现了潜在城市群;群带状城市体系一般依托快速化交通轴线,沿线相邻城市时间距离基本在1小时以内,实现同城化,且已出现发育成熟的城市群;群网状城市体系则更进一步,依托快速化、网络化交通体系,网络交汇城市与各向相邻城市的时间距离在1小时以内,实现同城化,所有城市与临近中心城市的时间距离在2小时以内,实现同群化,出现全国性、区域性、地区性、潜在城市群并存的发展格局。

根据以上城市或城市群体系发展标准,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体系的演变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上世纪90年代以前,以点线体系为主体;90年代到2010年,具体表现为群带体系;2010年以后,呈现群网与群带并存的空间体系。

表1 中国城市或城市群体系划分标准

城市群体系 交通体系 时间距离 城市群发展阶段点状 未在重要交通轴线上与相邻城市均在2小时以外 无城市群点线状 重要交通轴线潜在城市群尚在发育中群带状 快速交通轴线沿线相邻城市基本在1小时以内,实现同城化出现发育成熟的城市群群网状快速化、网络化交通体系沿线相邻城市基本在2小时以内网络交汇城市与各向相邻城市在1小时以内,实现同城化;所有城市与临近中心城市在2小时以内,实现同群化全国性城市群、区域性城市群、地区性城市群、潜在城市群并存

(2)在桩体贯入时,桩-土界面土体位移的规律可分为初始阶段和稳定阶段.初始阶段桩侧摩阻力占主导,在桩侧摩阻力作用下桩-土界面土体竖向位移急剧增大,方向与桩体贯入方向一致.但在较短时间内桩-土界面土体竖向位移迅速减小,随后进入稳定阶段.在稳定阶段,土体颗粒间相互作用力超过桩侧摩阻力,使桩-土界面土体位移在0 mm附近波动.

第二阶段:群带状城市或城市群体系。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群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城市群的出现成为中国城市体系由点线系统转变为群带联系的重要标志。这一时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发展,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兰新铁路向东与陇海铁路相连,向西北与北疆铁路相接,构成了“亚欧大陆桥”在我国境内的大通道,沿线集结了天山北坡城市群、兰州—西宁城市群、关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以及徐州城市群,形成了横跨我国东西全境的陆桥城市带。2000年以后,因为铁路提速的需要,沪杭、浙赣、湘黔、贵昆四条铁路线合并为沪昆铁路,长三角城市群经鄱阳湖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与黔中城市群相连成为东西向的又一条城市带。此外,在东部城市群快速发展的推动作用下,沿海线的羽翼也更加丰满,以沿海城市为中心不断向内地辐射,由单一沿海城市的连线演变成城市群的联系,形成环渤海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为主体的沿海纵向城市带。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之一,多是由于在外力的作用下,引起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所致,可引起一系列症状,如腰痛、腿痛、坐骨神经痛,腰椎活动受限等[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较多,但目前尚无统一的方案,而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术后会造成一定的创伤、引起一些并发症,术后恢复慢[2] ,故而针对此类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对于促进疾病的早期恢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将笔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第三阶段:群网和群带并存的城市或城市群体系。2010年以后,随着高速铁路建设的全面推进,中国城市体系由群带向群带、群网并存转变,具体表现为:东中部城市因时间距离的缩短而压缩,形成群网状城市体系;西部和东北地区仍以群带联系为主。东中部地区在原本就相对密集的铁路线基础上又陆续开通了高速铁路,基本形成了南北8小时、东西4小时、相邻城市1小时的交通格局,如已经开通的京沪线,包括蚌埠—合肥支线,纵贯京津沪和冀鲁皖苏四省,连接环渤海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区,全程运行时间不足5小时。高铁的陆续通车,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压缩着中东部地区的时间距离,而时间距离的缩短让城市之间的空间联系不再局限于城市群内部,而是扩大到东部和中部大区域之间。东中部地区城市原本就比较密集,城市群众多,这些都为群网状城市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西部和东北地区快速交通的发展稍滞后于东中部地区,而且城市的数量和规模均相对有限,城市仍然依托原有重要交通线呈群带状布局。

第一阶段:点线状城市或城市群体系。点线状的城市或城市群体系是上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城市体系的主体形态,主要表现为城市在全国或区域范围内沿主要交通轴线展开,而其他区域城市则以零散的点状分布为主。“线少点多”、城市孤立发展是这一时期城市或城市群体系的主要特点。铁路一直是中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城市沿全国重要的铁路线分布是点线状城市或城市群体系的主要表现形式。陆续开通的陇海—兰新线(途经连云港、徐州、开封、郑州、洛阳、西安、咸阳、宝鸡、兰州、乌鲁木齐等主要城市)、京广线(途经北京、石家庄、安阳、郑州、驻马店、武汉、长沙、湘潭、广州等主要城市)、京沪线(途经北京、天津、济南、徐州、南京、常州、无锡、苏州、上海等主要城市),加上建国前的京哈线(途经北京、天津、秦皇岛、锦州、沈阳、四平、长春、哈尔滨等主要城市),这些是90年代以前中国铁路交通的四条骨干线路,与沿线经过的城市共同组成线状城市或城市群体系的空间分布形态。基于当时中国城市的空间分布形态,80年代中期,国内学者曾提出国土规划的“点—轴系统”理论模型以及中国国土开发的“T”字型空间结构战略。[17]

三、中国城市群体系发展的多中心演变分析

此外,研究还将每个城市群视为一个城市,提取29个城市群的空间联系矩阵,并根据每个城市群涵盖的城市确定城市群空间联系总量,剔除城市群内部城市之间的联系,由此精确城市群对外联系总量,以此开展29个城市群层面的叠加和归并处理。城市群的归并过程与城市的归并过程类似,即从城市群空间联系总量排名位置最靠后的城市群开始归并,在城市群空间联系矩阵中找到该城市群空间联系最大的城市群,作为城市群对,并同时考虑国家东北、西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南七大地理分区,将空间联系总量较低的城市群并入总量较高的城市群中,最后得到的七个区域中心城市分别为:上海、北京、广州、郑州、重庆、沈阳和西安。重复以上过程,本研究还对七大区域性城市群再次归并,得到三个全国中心城市上海、北京和广州及其全国层面的城市群腹地范围(表3)。

(一)基本研究方法

2.城市群影响范围分析

为体现城市间的空间相互作用,本研究用城市联系强度公式,即空间引力模型,评估城市影响范围和作用强度,相应的计算公式如下。

Iij为城市i和城市j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度;Pi、Pj分别代表城市i和城市j在2015年的常住人口数,用以表征城市腹地人口规模;wi、wj分别为城市i和城市j产生社会经济活动的需求水平;dij为城市i和城市j之间的最短时间距离,即城市间的可达性值;b为距离摩擦系数,取b=1;K为常数,取K=1。

1.城市空间可达性分析

基于城市空间可达性分析,计算每个城市与全国其他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空间联系强度总和,获得该城市的对外经济联系总量,用以反映每个城市与其他所有城市的空间相互作用总和,具体核算公式如下。

三是聚焦打仗导向。战斗力是军队建设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军民融合发展的质效如何,最终落脚点要看在军地资源双向互动互促的过程中,军队战斗力建设能否得到显著提升。为此,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为战的根本指向,牢固树立战争观念、备战意识,真正以能打仗打胜仗这个指挥棒来统筹谋划军民融合、协调推动军民融合。通过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找准生产力和战斗力的最佳契合点,使国防和军队建设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大体系,依托整个国家力量全面提升我军备战打仗能力。

(二)核算结果分析

自1957年戈特曼提出大都市带概念后,城市群相关概念逐渐涌现。[10-11]1955年法国学者佩鲁提出“增长极理论”,成为城市群研究的理论基础;1968年瑞典学者哈格斯特朗提出现代空间扩散理论,揭示空间扩散的多种形式,加深了城市群结构的演化研究;1996年美国学者克鲁格曼利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提出“多中心城市结构的空间自组织模型”,揭示了城市体系和城市多中心形成的内在机制。[12-13]国内关于城市群组织体系的研究,总结起来可以分为城市群概念、城市群确定标准、城市群形成机理、城市群效应、城市群发展阶段以及城市群不同阶段发展模式这六个方面。[3,14-16]总体而言,国内外学者对城市群形成、判定等内容进行了广泛探讨,但关于城市群体系的研究仍然相对较少。

Ii表示城市i对外经济联系总量,n表示城市总数量。

表2 对外经济联系总量前十名的城市及其指数

城市 对外经济联系总量指数 排名 城市 对外经济联系总量指数 排名上海 1 1 深圳 0.3405 6北京 0.7331 2 杭州 0.3288 7广州 0.5537 3 武汉 0.3123 8苏州 0.4902 4 佛山 0.3098 9天津 0.4543 5 南京 0.2990 10

(三)城市群体系多中心演变分析

在城市群体系发展演变过程中,城市与城市之间必然发生空间联系,本研究使用邻近原则确定中心城市辐射的大致范围,即选择中心城市邻近的区域。将城市对外经济联系总量由高到低排序,从排名最靠后的非中心城市入手,在空间可达性联系矩阵中找到与之对应的最近城市,以这个可达性值所形成的城市对作为互相隶属关系,进行归并,如果与之对应的城市不是中心城市,则重复以上过程继续归并,直到归并到中心城市为止。如此“自下而上”,逐级归并,便可确定城市群的基本范围,也由此得到中心城市的腹地范围。

经过以上过程,研究最终确定了29个城市群,涵盖29个中心城市,共计20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剩余79个城市不在城市群范围内。每个中心城市的辐射范围如图1所示,连接线两端的城市即为最大空间联系城市对,每个城市群均以中心城市为核心,集聚周围的城市组成城市群。这29个城市群的范围已经打破了省级行政界线的限制,城市群体系多中心发展态势和组织模式将更为高效。

图1 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最大空间联系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强调,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即未来中国城市群体系将呈现多中心发展态势,从结构上实现从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鉴于此,本研究根据前文理论框架和发展规律分析,采用空间引力模型,以全国28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样本,计算基于城市规模的城市吸引力指数,并经过叠加、归并处理,分析我国城市群体系多中心演变方向。

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未来中国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多中心发展态势将进一步突出,即在空间结构上呈现出从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中国城市或城市群体系的多中心发展、演变特征可总结如下。

大型及以上城市内多中心结构逐渐形成。根据前文的预测结果,一方面未来全国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数量将会继续增加,另一方面,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较高,人口向这些城市流动和集中的趋势不可阻挡,其城区人口规模还会继续扩大。在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城区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的趋势下,为降低城市病爆发的危险,建设经济更具竞争力、社会更具凝聚力和环境更具永续力的健康城市,需要在其内部构筑多中心的结构体系,即通过多中心组团式设计构建城市内部多中心结构体系,优化大型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解决大城市负外部性和城市病等问题。

表3 全国29个城市群归并结果

全国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城市群中心城市地级城市上海上海郑州洛阳 新乡、平顶山、焦作、许昌、开封、漯河、驻马店武汉 黄冈、黄石、孝感、咸宁、鄂州南阳 襄阳、十堰、随州咸阳 渭南、宝鸡、铜川、运城、天水、汉中、安康、商洛兰州 定西、白银、武威、西宁银川 吴忠、中卫、石嘴山、乌海西安重庆成都 南充、绵阳、乐山、德阳、眉山、内江、遂宁、资阳贵阳 遵义、六盘水昆明 曲靖、玉溪、保山、普洱、临沧、昭通杭州、南京 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宁波、舟山、南京、扬州、常州、泰州、镇江、无锡、南通、苏州、金华、衢州徐州 宿迁、连云港、宿州、淮北、济宁、枣庄、淮安、盐城合肥 马鞍山、滁州、芜湖、铜陵、安庆、池州、宣城、六安、蚌埠、淮南福州 泉州、漳州、厦门、宁德、莆田南昌 景德镇、九江、鹰潭、上饶、抚州温州 丽水、台州菏泽 商丘、亳州、濮阳北京北京沈阳天津 唐山、沧州、张家口、秦皇岛、廊坊、承德呼和浩特 包头、鄂尔多斯太原 忻州、晋中、吕梁济南 青岛、潍坊、烟台、淄博、威海、东营、日照保定 石家庄、衡水、邢台、邯郸、阳泉大连 鞍山、抚顺、本溪、丹东、营口、铁岭、盘锦、辽阳、锦州、阜新哈尔滨 齐齐哈尔、绥化、牡丹江、大庆、鸡西、双鸭山、鹤岗、七台河、伊春、佳木斯长春 吉林、四平、松原、辽源深圳 佛山、江门、惠州、肇庆、珠海、东莞、中山广州 广州长沙 株洲、湘潭、邵阳、衡阳、益阳、娄底、常德、永州湛江 茂名、阳江、海口、三亚汕头 揭阳、潮州、梅州、河源、汕尾南宁 北海、防城港、钦州、崇左、柳州、桂林、来宾

城市群内部的多中心结构体系逐渐形成。长三角城市群由上海、杭州和南京组成了城市群的多中心体系,形成了“群下有群”的体系结构。珠三角城市群以广州、深圳组成了多中心体系。京津唐城市群以北京和天津组成了多中心体系。成渝城市群以重庆和成都组成了多中心体系。海峡西岸城市群以福州和厦门组成了多中心体系。中原城市群以郑州和洛阳组成了多中心体系。辽中南城市群以沈阳和大连组成了多中心体系。山东半岛城市群以济南和青岛组成了多中心体系。关中城市群以西安和咸阳组成了多中心体系。此外,还有一些城市群经过成长会在未来的城市群体系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如以南阳为中心的鄂豫、以菏泽为中心的鲁豫皖、呼包鄂、浙东、黔中、滇中、南宁、兰州、银川、太原和保定等城市群,现阶段已经具备了城市群的经济形态,未来将不断成长并走向多中心结构体系。

区域中心与城市群中心叠加的多中心结构体系凸显。以上海、北京、广州、郑州、重庆、西安和沈阳为中心城市的七大区域也形成了区域层面的多中心体系。每个区域都包含多个城市群,每个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与区域中心城市又形成了区域内部多中心城市体系。从空间区域来看,华北地区的多中心城市体系由区域中心城市北京,与城市群中心城市天津、呼和浩特、太原、济南、保定、南阳组成。华中地区由区域中心郑州,与城市群中心城市洛阳、武汉、南阳组成。华东地区由区域中心上海,与城市群中心杭州、南京、合肥、福州、南昌、温州、菏泽组成。华南地区由区域中心广州,与城市群中心深圳、长沙、湛江、汕头、南宁组成。东北地区由区域中心沈阳,与城市群中心哈尔滨、长春、大连组成。西北地区由区域中心西安,与城市群中心咸阳、兰州、银川组成。西南地区由区域中心重庆,与城市群中心成都、贵阳、昆明组成。

四、结 论

城市化在全国范围内的加速推进,突出了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2011年起,中国城市化率超过了50%,城镇常住人口超过农村常住人口,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由乡村型社会为主体的时代进入了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时代。未来中国经济的空间格局主要由城市承担,城市空间格局及其城市群体系都将会发生重大变化。本文重点聚焦中国城市群体系的规模结构和演变规律,引用空间引力模型方法,以全国28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样本,分别计算基于城市规模的城市吸引力指数,并经过叠加、归并处理,分析我国城市群体系多中心演变方向,相关研究结论如下:

(1)构建多尺度的多中心,释放、共享正外部性,提升城市群体系的社会凝聚力和环境永续力。多中心结构形成的重点在于对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内部副中心、新城的建设,关键是做到副中心功能融合。首先,应加快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加强副中心科、教、文、卫、市政市容建设,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其次,应加强城市群间和城市内部各中心之间的快速轨道、桥梁、码头建设,推动多中心交通一体化。最后,应推进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副中心与主中心形成联动发展,实现城市群体系形态上多中心、功能上一体化的格局。

此外,经阴道子宫颈癌根治手术(vaginal radical hysterectomy, VRH)也颇受欢迎,妇产科培训背景的医生尤其擅长,该手术也称为Schauta手术[5],但肿瘤大、怀疑有宫旁浸润的患者,该术式有局限性;与前两个手术相比,医生的培训周期也更长。该手术在国内只在少数综合性医院或妇产科培训背景的医院开展。

(2)基于城市群多中心演变结构,促进城市空间和功能体系的网络化。随着城市群体系的多中心演变,未来还需要在功能网络和空间网络上推动城市群体系的网络化。第一,发展城市功能网络,分享范围经济,城市网络更加强调城市体系的整体功能,即需要通过多中心协作,实现价值呈几何级数增长的网络外部性。第二,发展城市空间网络,促进区域均衡协调发展,即立足于区域整体效益,在体制机制上实现从地方政府的单一型治理到区域整体的多点化网络治理。

城市群体系多中心格局不可能一蹴而就,本研究仅以城市空间作用强度和对外经济联系总量等指标为基础,对中国未来城市群体系空间演变形式予以分析,提出城市群的多中心演变趋势。城市发展是经济规律和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多中心战略既需要遵循城市发展规律,还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作用。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引入城市群发展的政策参数,分析政策视角下的城市群体系演变规律。

病史摘要:患者17岁,因“反复下腹胀痛1月,加重3天”入院。患者12岁初潮,月经基本规则,量中,伴痛经。近1月反复出现下腹胀痛,可忍受,伴腰痛,无异常阴道流血流液,自行购买止痛药物后缓解。3天前患者自感上述症状加重,伴发热,遂来我院门诊就诊。未婚有性生活1年,未孕。

参考文献:

[1] Krugman P,Elizondo R.Trade Policy and the Third World Metropolis [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6,49(1):137-150.

[2] 黄妍妮,高波,魏守华.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分布与演变特征[J] .经济学家,2016,(9):50-58.

[3] Partridge M D,Rickman D S,Kamar A,Rose O M.Do New Economic Geography Agglomeration Shad-ows Underlie Current Population Dynamics across the Urban Hierarchy? [J] .Regional Science,2009,88(2):445-466.

[4] 蒋华雄,蔡宏钰,孟晓晨.高速铁路对中国城市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J] .人文地理,2017,(5):132-138.

[5] Fujita M,Krugman P.When Is the Economy Monocentric?Von Thunen and Chamberlin Unified [J]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1995,25(4):505-528.

[6] Fujita M,Mori T.Structural Stability and Evolution of Urban Systems [J]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1997,27(11):299-442.

[7] 许政,陈钊,陆铭.中国城市体系的“中心—外围”模式[J] .世界经济,2010,(7):144-160.

[8] 顾朝林,庞海峰.基于重力模型的中国城市体系空间联系与层域划分[J] .地理研究,2008,(1):1-12.

[9] 王茂军,曹广忠,赵群毅,等.基于距离与规模的中国城市体系规模结构[J] .地理研究,2010,29(7):1257-1268.

[10] Adelheid H.Transport Infrastructure,Agglomeration Economies,and Firm Birth:Empirical Evidence from Portugal&Dagger [J]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2004,44(4):693-712.

[11] 孙斌栋,华杰媛,李琬,等.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演化与影响因素——基于人口分布的形态单中心—多中心视角 [J] .地理科学进展,2017,36(10):1294-1303.

[12] Spiekermann K,Wegener M.The Shrinking Continent:Accessibility,Competitiveness,and Cohesion[J] .European SpatialResearch and Planning,2008,177(4):115-140.

[13] 张珣,陈健璋,黄金川,等.基于空间聚类方法的京津冀城市群多层级空间结构研究[J] .地理科学进展,2017,36(11):1359-1367.

[14] 方创琳.中国城市群形成发育的新格局及新趋向[J] .地理科学,2011,(9): 23-49.

[15] 王雨飞,倪鹏飞.高速铁路影响下的经济增长溢出与区域空间优化 [J] .中国工业经济,2016,(2):21-36.

[16] 王姣娥,焦敬娟.中国高速铁路网络的发展过程、格局及空间效应评价 [J] .热带地理,2014,34(3):275-282.

[17] 陆大道.论区域的最佳结构与最佳发展——提出“点-轴系统”和“T”型结构以来的回顾与再分析[J] .地理学报,2001,56(2):127-135.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9)03-0047-007

本刊网址·在线杂志:www.jhlt.net.cn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协调发展导向下高铁网络对区域空间优化的影响机理研究”(71803013)

作者简介:王雨飞(1986—),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博士,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交通与区域经济;倪鹏飞(1964—),安徽阜阳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城市与房地产经济学;王光辉(1987—),山东烟台人,博士,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本文通讯作者,主要研究方向:可持续发展战略、社会稳定预警。

(责任编辑 吴晓妹)

标签:;  ;  ;  ;  ;  ;  ;  ;  ;  ;  ;  ;  ;  

王雨飞:中国城市群体系空间结构及多中心演变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