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诗歌论文_吴夏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宫廷诗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初唐,宫廷,诗歌,诗学,诗人,儒家,台阁。

宫廷诗歌论文文献综述

吴夏平[1](2018)在《贞元宫廷诗歌活动及其诗学史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贞元宫廷诗歌活动是指以唐德宗为中心的宫廷诗人群体活动,多发生于时令节日,具有制度化、集体娱乐等特点。以权德舆为中心的台阁诗人群体活动是宫廷诗风的延伸,具有日常化、以诗为娱等特征。两种群体活动的发生,与贞元时期相对稳定的政局、帝王的提倡以及大历台阁诗人的影响密切相关。贞元宫廷诗人发扬了儒家诗学"化下"的一面,抛弃了"刺上"传统。在前人影响的焦虑之下,他们对诗歌之"丽"极度追求,实践和发展了"丽"的宫廷诗学。同时,宫廷诗学又与复古诗学形成二元对立,为诗学发展提供了动力。(本文来源于《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卢娇[2](2018)在《武则天与初唐诗歌——以其影响宫廷诗歌的创作情境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武则天不仅通过科举制度、礼仪活动等对初唐诗歌产生了宏观的影响,也通过改变宫廷诗歌的创作情境对诗歌产生了具体的影响。特别是当时的创作氛围较高宗时更加轻松和谐,诗人才得以在诗中表现个人真实感受。宫廷赛诗的场合也比较常见,这引导了宫廷诗歌对武则天本人"文理兼美"标准的追求。此外,武则天持久的佛道热情在宫廷内外形成了尊佛崇道的氛围,决定了许多诗歌的创作地点、背景和缘由,使宫廷诗歌具有鲜明的佛道情怀。(本文来源于《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田语[3](2015)在《诗歌“盛世图景”的建构——太宗朝宫廷诗传播过程的内在机制和意义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太宗朝诗歌具有雍容华丽、典雅大气的宫廷诗典型特点。从社会学与传播学的角度看,太宗朝宫廷诗所形成的风格特点,以及它对诗歌艺术乃至意识形态施加影响的方式,不仅是对南朝诗歌的承袭,而是由太宗朝宫廷诗人群体诗歌传播过程所影响与决定的。太宗朝的宫廷诗歌传播是一种典型的组织性传播,且是一种对公共性象征符号的传播与扩散活动。通过编码—解码的信息交换过程,太宗朝诗歌的"盛世图景"得以建立并巩固。(本文来源于《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5期)

尚二岭[4](2015)在《初唐宫廷女诗人及其诗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唐以前漫长的诗歌发展史中,诗坛历来被男性诗人所统筹,而宫廷女性受其阶级地位所限,少有创作又或成为男性诗人的附庸,鲜能在诗坛占据一席之地。初唐时期,初唐宫廷女诗人的地位开始有所变化。首先,初唐天下初定,民族融合不断加强,社会思想包容性提高,女性地位得到提高,甚至武皇专政出现,这为宫廷女性在文学创作方面提供了合适的土壤;其次,诗歌艺术发展到初唐达到一个新的高峰,诗赋瑰丽、大家辈出,彰显出强烈的多元化、突破性色彩,而宫廷女性在其潜移默化的陶冶中,接受了其影响,从而其诗歌创作也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所以加强对于初唐宫廷女性诗歌的研究,有利于我们重新审视女性在诗歌发展中的价值,更有利于我们深入了解初唐诗坛,从侧面搜寻诗歌艺术的魅力。所以,本论文着重在对“初唐宫廷女诗人及其诗歌创作概述、精神倾向、艺术特征以及其历史地位与价值”这四个方面对初唐宫廷女诗人及其诗歌创作予以进一步研究。在对初唐宫廷女诗人及其诗歌创作的情况予以进一步考据的同时,对初唐宫廷女诗人及其诗歌作品在精神与艺术方面进行解析,以达到对初唐宫廷女诗人及其诗歌作品的深入挖掘,并重新认识初唐宫廷女诗人及其诗歌创作的历史地位与价值。目前学界对初唐宫廷女诗人及其诗歌创作的相关研究成果丰硕,希望本论文能够在前人的基础上,对初唐宫廷女诗人及其诗歌创作的研究方面能够有所增益。(本文来源于《西藏民族学院》期刊2015-06-01)

孙红[5](2015)在《幽怨与闲适之美——王昌龄、王建宫廷题材诗歌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王昌龄宫怨诗和王建宫词都以宫廷生活为题材,以宫中女子为创作对象,把他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王建宫词中宫女们虽形象各异,却都生机勃勃,表现出闲适的生命姿态,这和王昌龄宫怨诗中幽怨的宫女形象形成鲜明的反差。两者的艺术表现手法有很大差异,王昌龄的宫怨诗主抒情,喜用典,多含寄托,心理刻画细腻;王建的宫词则以铺陈叙事的手法写作,重写实,少用典故,不含寄托,细节描写生动。造成这种差异与两者的仕宦经历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侯梦萦[6](2015)在《安德鲁·马维尔诗歌对宫廷爱情传统的继承与反叛》一文中研究指出宫廷爱情作为中世纪最重要的文学传统之一,对欧洲各国的文学发展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处于政治、宗教、文学上都极力与伊丽莎白宫廷时期划清界限以求建立新秩序的17世纪,安德鲁·马维尔在其为数不多的诗歌作品中,既展现出深受宫廷爱情传统影响的优雅的骑士形象,又以大胆的措辞反叛传统,形如诡谲的浪子。(本文来源于《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期刊2015年03期)

尚二岭,张鑫[7](2014)在《管窥初唐宫廷女诗人诗歌对《楚辞》的接受》一文中研究指出《楚辞》泽被后世,初唐宫廷女诗人的诗歌创作亦受影响。在诗歌形式、诗歌意象和诗歌精神方面,初唐宫廷女诗人诗歌都对《楚辞》有所继承和发展。本文就欲从以上叁个方面,去挖掘考究"初唐宫廷女诗人"这个诗歌创作群体在艺术创作上对楚辞遗韵的接受。(本文来源于《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S3期)

李荣[8](2014)在《宫廷诗歌创作与初唐政治秩序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初唐宫廷诗歌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唐朝建立初期政治文化建构的要求和方向,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唐人关于政治建构的某些思考。从宫廷诗歌普遍具有的颂美特征来看,它体现了国家开创阶段所强调的加强君臣伦理秩序的要求;从宫廷诗歌在某些情况下显示出的反思精神来看,它显示了基于儒家伦理而形成的对于统治根本原则的思考。(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1期)

胡菡[9](2013)在《初唐宫廷宴集诗歌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初唐诗歌的主体是宫廷诗,在这些宫廷诗歌中,有不少作品反映了初唐各种宫廷宴游、集会活动,且名目繁多。有为友人饯别的,有文士雅集聚会的、有节日应景的,有大臣侍宴的、有相携游赏山水风光的,有同僚聚会联络感情的等等,《全唐诗》和《全唐文》中留下大量此类"命题即同,体制复一"的宴集作品,是初唐宫廷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来源于《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3期)

甄周亚[10](2013)在《中日宫廷女诗人上官婉儿与额田王诗歌创作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上官婉儿是初唐宫廷中杰出的女诗人、诗歌评论家和政治家,而在同时期的日本皇宫中,也存在这样一位文采卓然、地位不凡的宫廷才女——额田王。这两位同样生活在封建宫廷中的女性,在诗作创作上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但她们之间的差异与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通过对这两位女诗人的比较,除了能够以个体反映出她们在作品结构、作品诉求与文学要求方面的迥异之外,我们也可以看到中日女性诗人创作的缩影。(本文来源于《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期刊2013年07期)

宫廷诗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武则天不仅通过科举制度、礼仪活动等对初唐诗歌产生了宏观的影响,也通过改变宫廷诗歌的创作情境对诗歌产生了具体的影响。特别是当时的创作氛围较高宗时更加轻松和谐,诗人才得以在诗中表现个人真实感受。宫廷赛诗的场合也比较常见,这引导了宫廷诗歌对武则天本人"文理兼美"标准的追求。此外,武则天持久的佛道热情在宫廷内外形成了尊佛崇道的氛围,决定了许多诗歌的创作地点、背景和缘由,使宫廷诗歌具有鲜明的佛道情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宫廷诗歌论文参考文献

[1].吴夏平.贞元宫廷诗歌活动及其诗学史意义[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2].卢娇.武则天与初唐诗歌——以其影响宫廷诗歌的创作情境为中心[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3].田语.诗歌“盛世图景”的建构——太宗朝宫廷诗传播过程的内在机制和意义初探[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4].尚二岭.初唐宫廷女诗人及其诗歌研究[D].西藏民族学院.2015

[5].孙红.幽怨与闲适之美——王昌龄、王建宫廷题材诗歌比较[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5

[6].侯梦萦.安德鲁·马维尔诗歌对宫廷爱情传统的继承与反叛[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

[7].尚二岭,张鑫.管窥初唐宫廷女诗人诗歌对《楚辞》的接受[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8].李荣.宫廷诗歌创作与初唐政治秩序的构建[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9].胡菡.初唐宫廷宴集诗歌探析[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10].甄周亚.中日宫廷女诗人上官婉儿与额田王诗歌创作比较研究[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3

论文知识图

初唐四杰-王勃像红衣主教德·拉·格朗日在坟墓中的过渡...唐代宫廷咏梅与咏寒诗歌时间分布图唐代寒暖气候事件累计曲线图兰斯大教堂真人大小的枕梁头像,南侧耳...、16哈萨克斯坦国家乐器博物馆

标签:;  ;  ;  ;  ;  ;  ;  

宫廷诗歌论文_吴夏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