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失速论文_朱呈勇,王同光

导读:本文包含了动态失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动态,风力,射流,模型,数值,质量,流体力学。

动态失速论文文献综述

朱呈勇,王同光[1](2019)在《振荡翼型和振荡来流下的动态失速数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采用2种数值方法——考虑γ-Re_θ转捩预测的SST k-ω湍流模型求解URANS方程和基于准定常薄翼理论分析采用经典的B-L模型预测,对S809翼型在振荡翼型和振荡来流下的动态失速特性进行研究。数值模拟和模型预测的结果均与实验值吻合得较好,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研究表明,振荡翼型在上仰段对翼型附加正弯度并提高升力,下俯段对翼型附加负弯度并降低升力,而振荡来流的作用则相反。当非定常程度较大时,振荡翼型和振荡来流间的差别较明显,应当予以考虑,以提高不同工况下动态载荷计算精度。(本文来源于《太阳能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李爽,张磊,宋娟娟,杨科[2](2019)在《风力机翼型动态失速过程边界层分离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风力机叶片的运行工况决定了翼型实际处于俯仰振荡运动状态,伴随动态失速现象。本文选取DU91_W2_250翼型为研究对象,在雷诺数为3×10~6条件下,借助二维动网格对翼型在不同振荡运动状态下的动态失速特性进行数值仿真,研究了翼型动态失速过程中气动特性及二维边界层的分离及演化规律,发现了动态失速过程中折合频率、振幅、来流湍流度等因素对气动参数、分离点变化、脱落涡状态的影响规律,为后续叁维翼型的动态失速模拟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王强,柳文林,丁祥[3](2019)在《低速飞机动态失速流场结构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并绘制了低速飞机模型的CFD网格模型,用滑移网格法对其动态失速的流场进行了仿真,得到了不同时刻、不同仰角下的流场结构图,展示了流动分离首先发生在翼根,随后蔓延至翼尖的动态过程,分析了这种分离特征对飞行操控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飞行员及科研人员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2019年全国工业流体力学会议论文集》期刊2019-08-10)

李仁年,郑利凯,李德顺,李银然,金俊俊[4](2019)在《极端风况下风力机的动态失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IEC标准与GL准则定义极端风速模型对某1.5 MW的水平轴风力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研究极端风况下风轮转矩、空气动力系数等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风力机在非稳态工况下运行时,高风速时风轮的转矩与低风速时风轮的转矩变化规律相比有明显差异,叶根到叶尖产生不同程度的失速.在风速增大和减小的不同过程中,非稳态工况下风轮转矩、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随攻角的变化有显着地差别,叶轮的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的最大值均高于稳态下的系数.(本文来源于《兰州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张俊伟,张伟,夏鹏,朱兵[5](2019)在《变形振荡翼的动态失速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针对NACA0012振荡翼型动态失速流动现象,采用二维非定常数值模拟的方法,在考察湍流模型和网格分辨率影响的基础上,对比了动网格、多参考系动流域和网格点直接更新法模拟翼型动态失速引起气动力非线性迟滞特性的能力,并侧重分析了轻失速和深失速工况、刚性翼和圆弧变形翼的升阻力曲线及涡量场随攻角变化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叁种模拟振荡翼流场的数值计算方法是等价的;(2)轻失速和深失速工况下的流场结构区别明显,轻失速在振荡周期内流场结构变化不大,而深失速流场出现了明显的分离涡结构,变化剧烈;(3)不同大小变形量对翼型升力系数有着明显影响;合适的变形量大小能够减弱翼型下俯过程中的升力振荡现象;变形量的增大可抑制上仰过程中涡的分离,从而推迟了深失速迟滞效应的发生。(本文来源于《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期刊2019年03期)

胡智,刘鹏寅,沈昕,竺晓程,杜朝辉[6](2019)在《不同参数对翼型动态失速流场影响的DMD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对CFD计算结果的动力模态分解(dynamic mode decomposition,DMD)方法来分析平均攻角、振荡幅度和折合频率对翼型动态失速流场的影响。首先对风力机S809翼型的多个动态失速非定常流场进行CFD数值模拟,得到翼型在振荡周期内升阻力系数随攻角的变化曲线,然后采用动力模态分解方法对非定常流场进行模态分析,从中得到非定常流场变化过程的主要模态和相应的频率以及能量等信息。通过对前8阶主要模态所包含的流场信息进行对比分析,DMD速非定常流场之间的差别。(本文来源于《太阳能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张立军,赵昕辉,马东辰,米玉霞,王旱祥[7](2019)在《垂直轴风力机叶片改进动态失速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垂直轴风力机叶片在动态失速下的气动性能,结合风力机的实际工作情况对常用动态失速模型——B-L模型和MIT模型进行了修正。以Sandia实验室17 m垂直轴风力机为例,计算了风力机叶尖速比分别为2.33和3.09时叶片的动态切向力系数和动态法向力系数。研究结果显示:MIT修正模型对风力机上风区的切向力系数和下风区的法向力系数的预测精度较高;B-L修正模型对风力机上风区的法向力系数和下风区的切向力系数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较一致。(本文来源于《中国机械工程》期刊2019年06期)

祝健,王晓东,马璐,康顺[8](2019)在《零质量射流对风力机翼型动态失速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改善风力机大厚度翼型的气动性能,采用零质量射流对翼型附近的流动进行流动控制。采用非定常雷诺时均模拟方法(URANS)对动态失速状态下带零质量射流的DU97-W-300翼型的绕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并对比控制前和控制后的翼型气动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射流折合频率的增加,翼型失速攻角逐渐增大,升力系数曲线的波动次数逐渐减小。零质量射流可以有效抑制流动分离,其抑制动态失速的能力随翼型折合频率的增加而增强,随激励器动量系数的增加而增强。(本文来源于《可再生能源》期刊2019年03期)

祝健,王晓东,马璐,康顺[9](2019)在《零质量射流控制DU翼型动态失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零质量射流对风力机大厚度翼型失速特性的控制效果,采用非定常雷诺平均模拟(URANS)方法对失速状态下DU97-W-300翼型的绕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对不带/带零质量射流的翼型气动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零质量射流可以减小静态失速和动态失速时翼型表面流动分离。静态失速下,增升减阻,升阻比随激励频率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随激励速度增加而不断增大;动态失速下,施加控制后翼型最大升阻力系数均有增加,迟滞效应减弱;零质量射流控制时,翼型气动特性曲线产生高频波动,高频振动随激励频率增加而增加,迟滞效应随激励频率增加而减弱。(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魏良[10](2019)在《基于NACA0012翼型动态失速的模拟仿真与数值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以NACA0012翼型为例,基于CFD方法对该翼型进行了网格划分,得到一套适合于分析动态失速的高精度贴边网格。在此基础上采用雷诺时均N-S方程,标准k-ω模型建立了翼型在非常定流场中的动态失速计算方法,并运用Fluent对其进行了数值计算。讨论并分析了相应算例中翼型在动态失速情况下涡流、翼型上下表面压力及升力特性的变化情况。(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师》期刊2019年03期)

动态失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风力机叶片的运行工况决定了翼型实际处于俯仰振荡运动状态,伴随动态失速现象。本文选取DU91_W2_250翼型为研究对象,在雷诺数为3×10~6条件下,借助二维动网格对翼型在不同振荡运动状态下的动态失速特性进行数值仿真,研究了翼型动态失速过程中气动特性及二维边界层的分离及演化规律,发现了动态失速过程中折合频率、振幅、来流湍流度等因素对气动参数、分离点变化、脱落涡状态的影响规律,为后续叁维翼型的动态失速模拟提供了理论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动态失速论文参考文献

[1].朱呈勇,王同光.振荡翼型和振荡来流下的动态失速数值研究[J].太阳能学报.2019

[2].李爽,张磊,宋娟娟,杨科.风力机翼型动态失速过程边界层分离规律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9

[3].王强,柳文林,丁祥.低速飞机动态失速流场结构仿真[C].2019年全国工业流体力学会议论文集.2019

[4].李仁年,郑利凯,李德顺,李银然,金俊俊.极端风况下风力机的动态失速研究[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19

[5].张俊伟,张伟,夏鹏,朱兵.变形振荡翼的动态失速特性研究[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19

[6].胡智,刘鹏寅,沈昕,竺晓程,杜朝辉.不同参数对翼型动态失速流场影响的DMD分析[J].太阳能学报.2019

[7].张立军,赵昕辉,马东辰,米玉霞,王旱祥.垂直轴风力机叶片改进动态失速模型[J].中国机械工程.2019

[8].祝健,王晓东,马璐,康顺.零质量射流对风力机翼型动态失速特性的影响[J].可再生能源.2019

[9].祝健,王晓东,马璐,康顺.零质量射流控制DU翼型动态失速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9

[10].魏良.基于NACA0012翼型动态失速的模拟仿真与数值计算[J].机械工程师.2019

论文知识图

弯折梁示意图的计算对比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复合材...直升机主旋翼流场:(a)涡分布情况和(...直升机的复杂气动特性动态失速现象及其发展进程6小翼不运动时动态失速系数在桨盘...

标签:;  ;  ;  ;  ;  ;  ;  

动态失速论文_朱呈勇,王同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