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桩平台论文_刘书杰,杨进,王平双,侯金林,曹砚峰

导读:本文包含了独桩平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平台,相互作用,阻尼器,结构,流体,主动,海洋。

独桩平台论文文献综述

刘书杰,杨进,王平双,侯金林,曹砚峰[1](2009)在《单筒叁井独桩简易平台桩腿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进一步提高海上边际油气田开发效益,提出将单筒叁井独腿叁桩简易平台简化为单筒叁井独桩简易平台。设计了3种试验方案,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对单筒叁井独桩简易平台桩腿强度及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相对于无斜撑、无水泥浆固结方案和无斜撑、灌注水泥浆至水面高度固结方案,在水面处增加2根水平面投影相互垂直的斜撑、无水泥浆固结的平台结构方案可显着提高桩腿结构的横向极限承载能力。这一研究结果可为单筒叁井独桩简易平台的建造、使用提供科学的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海上油气》期刊2009年02期)

张建勇[2](2005)在《浅海独桩平台有限元分析及合理结构型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近些年全球对能源需求的急剧扩大,原本被认为开发价值不大的边际油田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广阔的大陆架蕴藏着非常丰富的油气资源,但是已探明的多数海上油田都是位于浅海和极浅海的边际油田,因此研究和制造适合于浅海边际油田开发的简易平台,就成为目前国内石油企业关注的热点课题。作为一种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的简易平台型式,独桩平台凭借其建造周期短、用钢量少、海上施工快捷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在恶劣的海风、波浪、海流和海冰等环境荷载作用下,独桩平台上部结构晃动幅度过大,不但影响了正常作业,还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要控制独桩平台的顶部晃动,设计出合理的平台结构型式,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基于这种目的,本文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首次将P-y曲线法应用到CAE软件的数值分析当中,利用COMBIN39弹簧单元对桩土间相互作用实现了等效集中的非线性数值模拟,建立了CB11H、CB30B和CB32A叁座独桩平台的整体叁维有限元模型。通过对平台在正常作业、极端波浪和极端海冰叁种工况下,进行静力分析和瞬态动力学时程分析,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减小平台顶部晃动的研究思路。通过对比增大桩径、桩周填石、桩身加筋以及使用变径桩等方法的效果,提出了科学的位移控制措施与合理的平台独立桩结构型式,并且通过模型桩试验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数值模拟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因此,本文对于研究受水平荷载影响效果显着的海洋平台,尤其是独桩式简易平台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开拓意义。(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05-01-01)

王腾,董胜,李华军[3](2004)在《考虑桩土作用独桩海洋平台横向振动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动 Winkler弹性地基梁模型模拟桩土间动力相互作用 ,并考虑了流体与桩间相互作用 ,通过组合成层土中、水中桩单元的刚度阵 ,推得了独桩海洋平台连续系统横向振动的动刚度阵及在波浪力作用下平台甲板处的频率响应函数 ,进而求得了在确定性波浪力及随机波浪力作用下桩身任意点的位移响应。最后 ,通过算例研究和分析了在随机波浪力作用下成层土参数、甲板上重量及冲刷淘深等因素对平台振动响应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4年02期)

孙树民[4](2002)在《考虑流体-桩-土相互作用的独桩平台波浪响应的TMD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调谐质量阻尼器对独桩平台的波浪响应进行控制。在对受控结构的波浪响应进行随机振动分析时 ,考虑了流体 -桩 -土相互作用的影响。通过一算例具体讨论了 TMD的参数对控制效果的影响 ;计算结果表明 ,适当选择 TMD的参数可有效地控制独桩平台的波浪响应 ,因此 TMD在简易平台的振动控制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造船》期刊2002年01期)

孙树民[5](2001)在《独桩平台波浪反应的TMD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调谐质量阻尼器 (TMD)对独桩平台的波浪反应进行控制 ,在对受控结构的波浪反应进行随机振动分析时 ,考虑了流体 -桩 -土相互作用的影响 ,通过算例具体讨论了 TMD的参数对控制效果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港工技术》期刊2001年04期)

孙树民,梁启智[6](2001)在《隔震独桩平台地震反应的半主动磁流变阻尼器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具有隔震构造的独桩平台型式 ,并采用半主动磁流变阻尼器对其地震反应进行控制。数值计算结果表明 ,半主动磁流变阻尼器可以有效地控制隔震独桩平台在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反应(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01年03期)

孙树民[7](2001)在《独桩平台地震反应的TMD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调谐质量阻尼器 (TMD)对独桩平台的地震反应进行控制 ,按不考虑和考虑桩 -土动力相互作用两种情况分别对受控结构的地震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在考虑了桩 -土动力相互作用后 ,TMD的控制效果虽然比不考虑桩 -土动力相互作用时有所下降 ,但是仍然可以有效地控制独桩平台的地震反应。因此TMD是一种同样适用于独桩平台地震反应控制的结构振动控制技术。(本文来源于《海洋工程》期刊2001年03期)

孙树民[8](2001)在《磁流变阻尼器对隔震独桩平台地震反应的半主动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具有隔震构造的新型隔震独桩平台,采用磁流变阻尼器对其地震反应进行半主动控制。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磁流变阻尼器可以有效地控制隔震独桩平台在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反应。(本文来源于《中国海上油气.工程》期刊2001年04期)

孙树民[9](2001)在《独桩平台波浪反应的调谐质量阻尼器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调谐质量阻尼器 (TMD)对独桩平台的波浪反应进行控制 ,不仅对受控结构的波浪反应进行了随机振动分析 ,而且还通过一算例讨论了TMD的参数对控制效果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 ,适当选择TMD的参数的确可以有效地控制独桩平台的波浪反应。因此TMD在简易平台的振动控制领域同样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噪声与振动控制》期刊2001年02期)

孙树民[10](2001)在《独桩平台振动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独桩平台是一种适合于浅海边际油田开发的简易平台型式,为了改善其在恶劣环境下的可靠性,本文首次将土木工程结构振动控制领域中较为成熟的调谐质量阻尼器(TMD)控制技术引入独桩平台的振动控制。分别对在波浪荷载和水平地震力作用下的独桩平台动力反应的TMD控制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 在波浪荷载作用下,分别按不考虑和考虑流体—桩—土相互作用这两种情况采用随机振动理论分析了TMD对独桩平台波浪反应的控制效果,并进一步讨论了TMD的参数对其控制效果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TMD对独桩平台波浪反应有着十分显着的控制效果,因此,TMD是一种非常适合于独桩平台波浪反应控制的结构振动控制技术。 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分别按不考虑和考虑桩—土动力相互作用这两种情况分析了TMD对独桩平台地震反应的控制效果,并讨论了TMD的参数对其控制效果的影响。不考虑桩—土动力相互作用时,分别采用随机振动理论和时程分析方法对安装TMD的独桩平台的地震反应方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出在此种情况下TMD对独桩平台的地震反应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考虑桩—土动力相互作用时,本文采用了一种较为合理而又简单实用的计算模型,并详细讨论了桩—土动力相互作用参数的确定方法。同时采用时程分析方法对安装TMD的独桩平台地震反应方程也进行了分析。算例表明,在考虑了桩—土动力相互作用后,TMD对独桩平台地震反应的控制效果比不考虑桩—土动力相互作用时有所下降,不过仍然具有一定的控制效果,因此,TMD也同样适合于独桩平台的地震反应控制。 此外,为了保证独桩平台工作的可靠性和避免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可能遭受的严重破坏,本文提出了一种带有隔震构造的新型独桩平台——隔震独桩平台(该平台目前已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01215245.5),并采用最近引起广泛重视的磁流变阻尼器(MR阻尼器)对其地震反应进行半主动控制。MR阻尼器的半主动控制律以瞬时最优控制算法所得的主动控制力作为参考。数值计算表明,MR阻尼器的半主动控制可以有效地控制隔震独桩平台的地震反应。因此安装有MR阻尼器的隔震独桩平台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新型简易平台。(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01-03-01)

独桩平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近些年全球对能源需求的急剧扩大,原本被认为开发价值不大的边际油田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广阔的大陆架蕴藏着非常丰富的油气资源,但是已探明的多数海上油田都是位于浅海和极浅海的边际油田,因此研究和制造适合于浅海边际油田开发的简易平台,就成为目前国内石油企业关注的热点课题。作为一种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的简易平台型式,独桩平台凭借其建造周期短、用钢量少、海上施工快捷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在恶劣的海风、波浪、海流和海冰等环境荷载作用下,独桩平台上部结构晃动幅度过大,不但影响了正常作业,还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要控制独桩平台的顶部晃动,设计出合理的平台结构型式,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基于这种目的,本文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首次将P-y曲线法应用到CAE软件的数值分析当中,利用COMBIN39弹簧单元对桩土间相互作用实现了等效集中的非线性数值模拟,建立了CB11H、CB30B和CB32A叁座独桩平台的整体叁维有限元模型。通过对平台在正常作业、极端波浪和极端海冰叁种工况下,进行静力分析和瞬态动力学时程分析,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减小平台顶部晃动的研究思路。通过对比增大桩径、桩周填石、桩身加筋以及使用变径桩等方法的效果,提出了科学的位移控制措施与合理的平台独立桩结构型式,并且通过模型桩试验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数值模拟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因此,本文对于研究受水平荷载影响效果显着的海洋平台,尤其是独桩式简易平台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开拓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独桩平台论文参考文献

[1].刘书杰,杨进,王平双,侯金林,曹砚峰.单筒叁井独桩简易平台桩腿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中国海上油气.2009

[2].张建勇.浅海独桩平台有限元分析及合理结构型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5

[3].王腾,董胜,李华军.考虑桩土作用独桩海洋平台横向振动特性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4].孙树民.考虑流体-桩-土相互作用的独桩平台波浪响应的TMD控制研究[J].中国造船.2002

[5].孙树民.独桩平台波浪反应的TMD控制[J].港工技术.2001

[6].孙树民,梁启智.隔震独桩平台地震反应的半主动磁流变阻尼器控制研究[J].振动与冲击.2001

[7].孙树民.独桩平台地震反应的TMD控制研究[J].海洋工程.2001

[8].孙树民.磁流变阻尼器对隔震独桩平台地震反应的半主动控制[J].中国海上油气.工程.2001

[9].孙树民.独桩平台波浪反应的调谐质量阻尼器控制研究[J].噪声与振动控制.2001

[10].孙树民.独桩平台振动控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1

论文知识图

安装TMD的独桩平台的示意图安装半主动MR阻尼器的隔震独桩平台安装TMD的独桩平台的示意图安装TM D的独桩平台的示意图桩顶位移时程曲线甲板速度时程曲线

标签:;  ;  ;  ;  ;  ;  ;  

独桩平台论文_刘书杰,杨进,王平双,侯金林,曹砚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