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建基础柔性结构论文和设计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建基础柔性结构,包括工字钢,所述工字钢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T型连杆,所述T型连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工字钢的内部贯穿有水平钢架,所述水平钢架的前方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端设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接触垫,所述碟簧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本实用新型在原有的结构基础上设置碟簧,碟簧通过缓冲座和滑动座连接,且碟簧的一端通过固定杆和十字座固定在缓冲座内,碟簧的另一端通过滑动杆在滑动座内滑动,使滑动座的一面与滑块接触,在滑块相对移动时,滑块挤压滑动座,使滑动座向上移动,此时,滑动座内的碟簧通过形变对挤压的力进行缓冲,进一步减缓微动,提升抗风性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土建基础柔性结构,包括工字钢(1),所述工字钢(1)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T型连杆(2),所述T型连杆(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3),所述工字钢(1)的内部贯穿有水平钢架(4),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钢架(4)的前方固定连接有滑块(41),所述滑块(41)的一端设有滑动座(7),所述滑动座(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接触垫(71),所述滑动座(7)的外表面远离所述接触垫(7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碟簧(6),所述碟簧(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杆(63),所述滑动杆(6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64),所述滑动杆(6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61),所述固定杆(6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十字座(62),所述碟簧(6)的另一端设有缓冲座(5)。

设计方案

1.一种土建基础柔性结构,包括工字钢(1),所述工字钢(1)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T型连杆(2),所述T型连杆(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3),所述工字钢(1)的内部贯穿有水平钢架(4),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钢架(4)的前方固定连接有滑块(41),所述滑块(41)的一端设有滑动座(7),所述滑动座(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接触垫(71),所述滑动座(7)的外表面远离所述接触垫(7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碟簧(6),所述碟簧(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杆(63),所述滑动杆(6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64),所述滑动杆(6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61),所述固定杆(6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十字座(62),所述碟簧(6)的另一端设有缓冲座(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建基础柔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4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T型连杆(2),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接触垫(7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建基础柔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座(5)位于所述工字钢(1)的前表面,且与所述工字钢(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建基础柔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7)位于所述工字钢(1)的前表面,且与所述工字钢(1)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建基础柔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碟簧(6)位于所述缓冲座(5)和所述滑动座(7)的外表面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建基础柔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63)贯穿所述滑动座(7),且与所述滑动座(7)滑动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建基础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土建基础柔性结构。

背景技术

剪力墙又称抗风墙、抗震墙或结构墙。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重力)的墙体,防止结构剪切(受剪)破坏。又称抗震墙,一般用钢筋混凝土做成,它分平面剪力墙和筒体剪力墙。平面剪力墙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升板结构、无梁楼盖体系中。为增加结构的刚度、强度及抗倒塌能力,在某些部位可现浇或预制装配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现浇剪力墙与周边梁、柱同时浇筑,整体性好。筒体剪力墙用于高层建筑、高耸结构和悬吊结构中,由电梯间、楼梯间、设备及辅助用房的间隔墙围成,筒壁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墙体,其刚度和强度较平面剪力墙可承受较大的水平荷载,中国专利(专利号:CN201420745433.5,公开了一种土建基础柔性结构),该专利通过橡胶体缓冲水平、竖直的微动,然而橡胶体在进行缓冲时,会产生挤压力,而原有的结构不便于挤压力进行缓冲,为此,提出一种土建基础柔性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建基础柔性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土建基础柔性结构,包括工字钢,所述工字钢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T型连杆,所述T型连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工字钢的内部贯穿有水平钢架,所述水平钢架的前方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端设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接触垫,所述滑动座的外表面远离所述接触垫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碟簧,所述碟簧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滑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十字座,所述碟簧的另一端设有缓冲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滑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T型连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接触垫。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缓冲座位于所述工字钢的前表面,且与所述工字钢固定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滑动座位于所述工字钢的前表面,且与所述工字钢滑动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碟簧位于所述缓冲座和所述滑动座的外表面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滑动杆贯穿所述滑动座,且与所述滑动座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原有的结构基础上设置碟簧,碟簧通过缓冲座和滑动座连接,且碟簧的一端通过固定杆和十字座固定在缓冲座内,碟簧的另一端通过滑动杆在滑动座内滑动,使滑动座的一面与滑块接触,在滑块相对移动时,滑块挤压滑动座,使滑动座向上移动,此时,滑动座内的碟簧通过形变对挤压的力进行缓冲,进一步减缓微动,提升抗风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缓冲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碟簧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字钢;2、T型连杆;3、橡胶垫;4、水平钢架;41、滑块;5、缓冲座;6、碟簧;61、固定杆;62、十字座;63、滑动杆;64、限位块;7、滑动座;71、接触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土建基础柔性结构,包括工字钢1,所述工字钢1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T型连杆2,所述T型连杆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3,所述工字钢1的内部贯穿有水平钢架4,所述水平钢架4的前方固定连接有滑块41,所述滑块41的一端设有滑动座7,所述滑动座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接触垫71,所述滑动座7的外表面远离所述接触垫7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碟簧6,所述碟簧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杆63,所述滑动杆6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64,所述滑动杆6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61,所述固定杆6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十字座62,所述碟簧6的另一端设有缓冲座5。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滑块4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T型连杆2,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接触垫71;滑块41连接T型连杆2和接触垫71。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缓冲座5位于所述工字钢1的前表面,且与所述工字钢1固定连接;缓冲座5对碟簧6进行固定。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滑动座7位于所述工字钢1的前表面,且与所述工字钢1滑动连接;通过滑动座7滑动,使滑动座7向内挤压缓冲座5上的碟簧6。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碟簧6位于所述缓冲座5和所述滑动座7的外表面处;缓冲座5和滑动座7向内挤压碟簧6,使碟簧6通过形变对力进行缓冲。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滑动杆63贯穿所述滑动座7,且与所述滑动座7滑动连接;通过将滑动杆63贯穿滑动座7,使滑动杆63在滑动座7内滑动。

工作原理或者结构原理,通过在原有的结构基础上设置碟簧6,碟簧6通过缓冲座5和滑动座7连接,且碟簧6的一端通过固定杆61和十字座62固定在缓冲座5内,碟簧6的另一端通过滑动杆63在滑动座7内滑动,使滑动座7的一面与滑块41接触,在滑块41相对移动时,滑块41挤压滑动座7,使滑动座7向上移动,此时,滑动座7内的碟簧6通过形变对挤压的力进行缓冲,进一步减缓微动,提升抗风性能。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一种土建基础柔性结构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02345.0

申请日:2019-03-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7(西安)

授权编号:CN209653169U

授权时间:20191119

主分类号:E04B 2/58

专利分类号:E04B2/58;E02D31/08

范畴分类:36C;36D;

申请人:陈海霞

第一申请人:陈海霞

申请人地址: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信义巷11号后院办公楼

发明人:陈海霞;宋学庆;韦祥友

第一发明人:陈海霞

当前权利人:陈海霞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土建基础柔性结构论文和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