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连续制热的室内机及空调器论文和设计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可连续制热的室内机及空调器,室内机包括:风机、室内换热器和电辅热装置、分隔设置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室内换热器位于第一风道中,电辅热装置位于第二风道中,风机驱动气流从第一风道和\/或第二风道送出。本实用新型具有连续制热、使用舒适、功耗低等优点。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可连续制热的室内机,包括:风机、室内换热器和电辅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隔设置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室内换热器位于所述第一风道中,所述电辅热装置位于所述第二风道中,所述风机驱动气流从所述第一风道和\/或所述第二风道送出。

设计方案

1.一种可连续制热的室内机,包括:风机、室内换热器和电辅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隔设置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室内换热器位于所述第一风道中,所述电辅热装置位于所述第二风道中,所述风机驱动气流从所述第一风道和\/或所述第二风道送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连续制热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的外壳内部分为进风区和出风区,所述风机安装在所述进风区中,所述出风区被隔开形成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连续制热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中设有调节其开关状态的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风道打开时允许所述进风区的气流通过。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连续制热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道中设有调节其开关状态的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风道打开时允许所述进风区的气流通过。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连续制热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区和所述出风区左右并排设置。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连续制热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上下并列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连续制热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室内机的运行状态和运行参数,控制所述第一风道、所述第二风道及所述电辅热装置的开关。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连续制热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在制热模式下,所述控制模块检测到所述室内机处于化霜状态时,关闭所述第一风道,打开所述第二风道和所述电辅热装置。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连续制热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在制热模式下,所述控制模块检测到所述室内机处于回油状态时,关闭所述第一风道,打开所述第二风道和所述电辅热装置。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连续制热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在制热模式下,所述控制模块检测到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实际管温未达到预设条件时,关闭所述第一风道,打开所述第二风道和所述电辅热装置。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连续制热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在制热模式下,所述控制模块连续t分钟检测到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实际管温达到预设条件时,打开所述第一风道,关闭所述第二风道和所述电辅热装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连续制热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在制热模式下,所述控制模块连续t分钟检测到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实际管温达到预设条件时,若所述室内机的冷凝压力小于预设压力且所述室内机的外壳所在环境温度小于预设温度,则打开所述第一风道、所述第二风道和所述电辅热装置。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连续制热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在制热模式下,所述控制模块连续t分钟检测到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实际管温达到预设条件时,若所述室内机的冷凝压力不小于预设压力和\/或所述室内机的外壳所在环境温度不小于预设温度,则打开所述第一风道,关闭所述第二风道和所述电辅热装置。

14.如权利要求10至13任一项所述的可连续制热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实际管温为:(进管温度+出管温度)\/2,所述预设条件为:所述室内机的外壳所在环境温度+修正参数。

15.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连续制热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在制冷模式下,所述控制模块打开所述第一风道,关闭所述第二风道和所述电辅热装置。

16.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连续制热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在送风模式下,所述控制模块打开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关闭所述电辅热装置。

17.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6任一项所述的可连续制热的室内机。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可连续制热的室内机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器在冬季制热运行时,蒸发器的表面温度会达到零度以下,蒸发器的表面可能会结霜,厚霜层会导致空气流动受阻,影响空调器的制热能力,所以长时间制热运行后空调器需要化霜处理。常见的化霜处理方式两种,一种是停机除霜,让霜自己融化,这种方式在温度较低时不可行,且融化霜的时间较长;另一种是指热除霜,即调节换向阀改变室内机和室外机之间的冷媒流向,使内外机交换而达到除霜的效果。空调在使用上述两种处理方式化霜时,室内机都不能实现连续制热,室内温度会在化霜期间下降,导致用户舒适性差。

另外,在室外环境温度较低情况下制热,刚开机时室内机由于防冷风控制,不能快速让用户得到热量,导致用户体验差。有些带电辅热的室内机在退出防冷风控制后,由于蒸发器温度低于室内环境温度时,电辅热产生的热量一部分用于补偿蒸发器冷却的能量,存在冷热抵消,空调功耗比较大。

因此,如何设计可连接制热的室内机及空调器是业界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在化霜期间无法连续制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可连续制热的室内机及空调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室内机包括:风机、室内换热器和电辅热装置、分隔设置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室内换热器位于第一风道中,电辅热装置位于第二风道中,风机驱动气流从第一风道和\/或第二风道送出。

优选的,室内机的外壳内部分为进风区和出风区,风机安装在进风区中,出风区被隔开形成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

优选的,第一风道中设有调节其开关状态的第一阀门,第一风道打开时允许进风区的气流通过。

优选的,第二风道中设有调节其开关状态的第二阀门,第二风道打开时允许进风区的气流通过。

优选的,进风区和出风区左右并排设置。

优选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上下并列设置。

优选的,室内机还包括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室内机的运行状态和运行参数,控制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及电辅热装置的开关。

优选的,在制热模式下,控制模块检测到室内机处于化霜状态时,关闭第一风道,打开第二风道和电辅热装置。

优选的,在制热模式下,控制模块检测到室内机处于回油状态时,关闭第一风道,打开第二风道和电辅热装置。

优选的,在制热模式下,控制模块检测到室内换热器的实际管温未达到预设条件时,关闭第一风道,打开第二风道和电辅热装置。

优选的,在制热模式下,控制模块连续t分钟检测到室内换热器的实际管温达到预设条件时,打开第一风道,关闭第二风道和电辅热装置。

优选的,在制热模式下,控制模块连续t分钟检测到室内换热器的实际管温达到预设条件时,若室内机的冷凝压力小于预设压力且室内机的外壳所在环境温度小于预设温度,则打开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和电辅热装置。

优选的,在制热模式下,控制模块连续t分钟检测到室内换热器的实际管温达到预设条件时,若室内机的冷凝压力不小于预设压力和\/或室内机的外壳所在环境温度不小于预设温度,则打开第一风道,关闭第二风道和电辅热装置。

优选的,室内换热器的实际管温为:(进管温度+出管温度)\/2,预设条件为:室内机的外壳所在环境温度+修正参数。

优选的,在制冷模式下,控制模块打开第一风道,关闭第二风道和电辅热装置。

优选的,在送风模式下,控制模块打开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关闭电辅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空调器,包括上述的室内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室内换热器和电辅热装置上下隔开布置,风机驱动气流从第一风道和\/或第二风道送出,切换送风的风道,可灵活选择采用纯热泵模式、热泵加电辅热模式、或纯电辅热模式,实现室内机在化霜期间的连续制热,低温启动开机时可以很快吹出热风,提高用户舒适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室内机的控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出的室内机包括:风机3、室内换热器4和电辅热装置5,室内机的外壳内部分为进风区和出风区,风机3安装在进风区中,出风区被隔开形成第一风道1和第二风道2,室内换热器4位于第一风道1中,电辅热装置5位于第二风道2中,风机3驱动气流从第一风道1和\/或第二风道2送出,通过风道的切换,可以实现室内机在化霜期间也可以连续制热,低温启动时可以很快吹出热风,提高用户舒适性。另外,室内换热器4和电辅热装置5隔开设置,既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室内机制热存在冷热抵消的问题,还可以减小出风风阻,降低室内机电机功耗。

第一风道1和第二风道2的开关切换结构是,第一风道1中设有调节其开关状态的第一阀门6,第一阀门6打开时允许进风区的气流从第一风道1中通过,第二风道2中设有调节其开关状态的第二阀门7,第二阀门7打开时允许进风区的气流从第二风道2中通过。在优选实施例中,进风区和出风区左右并排设置,第一风道1和第二风道2上下并列设置,以合理有效的利用室内机外壳的内部空间。

较优的,室内机还包括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室内机的运行状态和运行参数,控制第一风道1、第二风道2及电辅热装置5的开关,下面对控制模块的控制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在制热模式下,若控制模块检测到室内机处于化霜状态,则关闭第一风道1,打开第二风道2和电辅热装置5,此时风机3驱动气流从第二风道2送出,通过电辅热装置5加热空气向室内送出热风,实现室内机化霜状态的连续制热。

在制热模式下,若控制模块检测到室内机处于回油状态,则关闭第一风道1,打开第二风道2和电辅热装置5,此时风机3驱动气流从第二风道2送出,通过电辅热装置5加热空气向室内送出热风,实现室内机回油状态的连续制热。

在制热模式下,若控制模块检测到室内换热器的实际管温未达到预设条件,关闭第一风道1,打开第二风道2和电辅热装置5,此时室内换热器4的温度无法满足室内热风的需要,通过电辅热装置5加热空气向室内送出热风,低温启动时可以很快吹出热风,提高用户舒适性。需要说明的是,室内换热器4的实际管温为:(进管温度+出管温度)\/2,预设条件为:室内机的外壳所在环境温度+修正参数X。

若控制模块连续t分钟检测到室内换热器4的实际管温达到预设条件时,打开第一风道1,关闭第二风道2和电辅热装置5,此时室内换热器4的温度满足室内热风的需要,通过室内换热器4加热空气向室内送出热风,关闭电辅热装置5以降低功耗。在打开第一风道1、关闭第二风道2和电辅热装置5后,然后再根据室内机的冷凝压力和环境温度来判断是否需要开启第二风道2和电辅热装置5,若室内机的冷凝压力小于预设压力Y且室内机的外壳所在环境温度小于预设温度Z,则打开第一风道1、第二风道2和电辅热装置5,通过室内换热器4和电辅热装置5共同加热空气向室内送出热风,使室内温度快速达到使用者的设定温度;若室内机的冷凝压力不小于预设压力Y、或者室内机的外壳所在环境温度不小于预设温度Z、或者室内机的冷凝压力不小于预设压力Y和室内机的外壳所在环境温度不小于预设温度Z,则维持第一风道1打开状态,维持第二风道2和电辅热装置5关闭,单独利用室内换热器4加热空气。

在制冷模式下,控制模块打开第一风道1,关闭第二风道2和电辅热装置5,此时利用室内换热器4给空气降温,风机3驱动气流从第一风道1送出。

在送风模式下,控制模块打开第一风道1和第二风道2,关闭电辅热装置5,此时风机3驱动气流从第一风道1和第二风道2流出,以加大送风量,满足室内风量要求。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空调器,包括上述的室内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可连续制热的室内机及空调器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295957.1

申请日:2019-03-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744561U

授权时间:20191206

主分类号:F24F1/0093

专利分类号:F24F1/0093;F24F1/0063;F24F1/0003;F24F11/72;F24F11/77;F24F11/80;F24F11/89;F24F13/00;F24F13/02;F24F13/30

范畴分类:35C;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前山金鸡西路

发明人:刘关;焦华超;周冰;张仕强;武连发

第一发明人:刘关

当前权利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吴敏;孙洁敏

代理机构:44247

代理机构编号:深圳市康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7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可连续制热的室内机及空调器论文和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