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粉虱论文_杨光

导读:本文包含了白粉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白粉,温室,甜瓜,天敌,世代,若虫,生物防治。

白粉虱论文文献综述

杨光[1](2019)在《防控白粉虱、蓟马和红蜘蛛 用药时间是关键》一文中研究指出笔者有5个蔬菜温室大棚,常会发生白粉虱、蓟马和红蜘蛛为害,有的时候因为防控不及时,危害会比较严重,经过笔者一番摸索,终于取得了较好的防控效果。现整理出来,供广大菜农参考。一、用药时间蓟马喜欢温暖、干旱的环境,并且不喜欢强光,所以防治蓟马合适的用药时间在早晨和下午光照不强的时候最为合适。红蜘蛛喜欢高温干旱的环境,用药时间在光照强的时间合适。(本文来源于《农药市场信息》期刊2019年21期)

程艳,于娅,王娜,王飞,霍云龙[2](2019)在《丽蚜小蜂对设施越冬蔬菜中白粉虱的防治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主要研究丽蚜小蜂对设施温室内白粉虱的防治效果。在白粉虱发生初期释放丽蚜小蜂蜂卡。试验结果表明:丽蚜小蜂对防治设施温室内的白粉虱效果显着,虫口减退率可达到80%以上,避免了化学农药的使用。(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0-23)

于海利,苏俊平,院海英,张仲保[3](2019)在《植物源诱芯和黄板联用防治瓜菜温室白粉虱》一文中研究指出温室白粉虱是蔬菜上发生危害最为严重的害虫之一,为克服单一使用黄板应用初期效果较差的缺点,开展了植物源诱芯和黄板联合使用防治温室白粉虱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植物源诱芯和黄板联合使用与黄板单独使用诱捕到温室白粉虱的数量分别为2 778.33头和1 346.67头,差异达显着水平;第15天和20天后,植物源诱芯和黄板联合使用对温室白粉虱防治效果显着优于黄板单独使用。本研究表明植物源诱芯和黄板使用对温室白粉虱的防治效果更佳,可以作为"拉"的成分为"推-拉策略"防治温室白粉虱提供新的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瓜菜》期刊2019年10期)

王小敏,毛晓瑞[4](2019)在《蔬菜白粉虱防治困难的原因及防治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一、防治困难的原因(一)重治轻防部分菜农对白粉虱防治认识不够,不了解白粉虱的生长发育规律,白粉虱繁殖快,当温度适宜时,短时间即可泛滥成灾,菜农往往等白粉虱大面积发生后才引起足够重视,势必给白粉虱防治带来难度。(二)世代重迭由于中牟县温室蔬菜连年种植,往往茬口刚腾出来下茬蔬菜又开始种植,一年四季都有适宜的寄主进行为害和繁殖,温室一年多则(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期刊2019年25期)

史晋鹏,郭玲娟,高俊涛[5](2019)在《温室白粉虱生物防治原理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温室白粉虱和丽蚜小蜂的生长发育过程、生活习性、温室白粉虱对植物的危害特征、丽蚜小蜂寄生天敌的原理和过程、以及丽蚜小蜂的使用方式进行详细阐述,为广大种植者提供有效的病虫害天敌防治方法。(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与信息》期刊2019年15期)

王金[6](2019)在《20%螺虫乙酯·呋虫胺悬浮剂等药剂混配防治温室白粉虱上的试验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20%螺虫乙酯·呋虫胺悬浮剂对温室白粉虱的田间防效,确定其适合用药剂量及优秀混配方案,并为示范推广提供参考依据,进行了喷雾防治温室白粉虱的药效对比试验。试验处理药后7~15 d调查发现,供试药剂混配处理对温室白粉虱防效较高,试验处理药后1d防效均达到75.41%以上,药后7d二次用药后防效达到88.4%以上,药后15d防效均达89.69%以上。(本文来源于《陕西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7期)

王丰建[7](2019)在《夏季温室白粉虱的防治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直以来,白粉虱的防治是大家比较头疼的问题。农户反映现在大棚白粉虱已经成灾了,药不好用、虫打不死,到底为啥?夏季育苗及种植生产马上开始,伟丽公司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白粉虱防治“手册”,现介绍如下:一、病害发生情况1(本文来源于《山东科技报》期刊2019-07-22)

李夏[8](2019)在《新型杀虫剂防治温室白粉虱田间药效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通过试验,意在研究几种新型杀虫剂对温室白粉虱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以提高温室白粉虱的防治效果,减少温室白粉虱带来的产量损失。(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期刊2019年07期)

胡旭峰,徐洁,项萍萍[9](2019)在《西甜瓜白粉虱综合防控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上海地区西甜瓜上白粉虱发生普遍、危害重,给种植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白粉虱以成虫和若虫刺吸植株汁液,导致被害叶片褪绿变黄、萎蔫甚至枯死,还在植株上分泌蜜露引发煤污病,并传播病毒病等。据调查,白粉虱在大棚内一年可发生6~10代,世代重迭(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技报》期刊2019-06-26)

李青超,王立达,武琳琳,韩业辉,刘洋[10](2019)在《设施蔬菜温室白粉虱的绿色防治集成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寻可行的绿色防治措施替代化学药剂防治温室白粉虱,达到降低防治成本、增加收益的目的,本研究在蔬菜大棚内采用笼罩小区法,运用多种天敌昆虫、黄色诱虫板单项和集成组合技术防治温室白粉虱,比较各项措施的防治效果、投入、投入产出比、纯增效益、番茄产量和增产率。结果表明:丽蚜小蜂和黄色诱虫板集成组合技术防治温室白粉虱,防治效果76.66%,增产率9.64%,投入250元·标准棚~(-1),纯增收益1 332.8元·标准棚~(-1),投入产出比1.00∶6.33,放蜂量20 000头·标准棚~(-1),放蜂次数3次,每次释放间隔7 d;悬挂黄色诱虫板防治温室白粉虱,防治效果62.54%,增产率7.36%,投入50元·标准棚~(-1),投入产出比高达1.00∶24.19,用量50张·标准棚~(-1)。综合考虑,运用黄色诱虫板防治温室白粉虱,投入成本低,使用方便,防治效果理想。(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白粉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试验主要研究丽蚜小蜂对设施温室内白粉虱的防治效果。在白粉虱发生初期释放丽蚜小蜂蜂卡。试验结果表明:丽蚜小蜂对防治设施温室内的白粉虱效果显着,虫口减退率可达到80%以上,避免了化学农药的使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白粉虱论文参考文献

[1].杨光.防控白粉虱、蓟马和红蜘蛛用药时间是关键[J].农药市场信息.2019

[2].程艳,于娅,王娜,王飞,霍云龙.丽蚜小蜂对设施越冬蔬菜中白粉虱的防治效果研究[C].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3].于海利,苏俊平,院海英,张仲保.植物源诱芯和黄板联用防治瓜菜温室白粉虱[J].中国瓜菜.2019

[4].王小敏,毛晓瑞.蔬菜白粉虱防治困难的原因及防治对策[J].河南农业.2019

[5].史晋鹏,郭玲娟,高俊涛.温室白粉虱生物防治原理及应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

[6].王金.20%螺虫乙酯·呋虫胺悬浮剂等药剂混配防治温室白粉虱上的试验与应用[J].陕西农业科学.2019

[7].王丰建.夏季温室白粉虱的防治措施[N].山东科技报.2019

[8].李夏.新型杀虫剂防治温室白粉虱田间药效试验[J].现代农业.2019

[9].胡旭峰,徐洁,项萍萍.西甜瓜白粉虱综合防控措施[N].江苏农业科技报.2019

[10].李青超,王立达,武琳琳,韩业辉,刘洋.设施蔬菜温室白粉虱的绿色防治集成技术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9

论文知识图

白粉虱成虫动态模拟结果比较B型烟粉虱与温室白粉虱各龄期的...温室白粉虱成虫2发生规律6种园艺植物温室白粉虱上的总量...附在温室白粉虱上的侧多食跗线螨...辣椒叶片上的白粉虱图像

标签:;  ;  ;  ;  ;  ;  ;  

白粉虱论文_杨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