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料装置及注塑机论文和设计-梁积群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取料装置及注塑机,涉及注塑设备技术领域。该取料装置包括供料台,供料台上设置有料架,料架上设置有物料堆,物料堆包括多个层叠放置的物料片,还包括定位机构和上料机构,定位机构包括第一机械手和定位组件,第一机械手能够将料架上的物料片移至定位组件上进行定位,上料机构能够将定位组件上的物料片放入所述成型模具内。通过设置定位机构将料架上设置的物料片进行定位,再利用上料机构将定位好的物料片放入成型模具中,保证了上料的精度,从而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该取料装置能够实现上料方式的全自动化,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能够降低人工成本,同时还可以避免由于操作人员的操作不当划伤物料片,从而产生次品。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取料装置,包括供料台(1),所述供料台(1)上设置有料架(11),所述料架(11)上设置有物料堆,所述物料堆包括多个层叠放置的物料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机构(2)和上料机构(3);所述定位机构(2)包括第一机械手(21)和定位组件(22),所述第一机械手(21)能够将所述料架(11)上的所述物料片移至所述定位组件(22)上进行定位;所述上料机构(3)能够将所述定位组件(22)上的所述物料片放入成型模具内。

设计方案

1.一种取料装置,包括供料台(1),所述供料台(1)上设置有料架(11),所述料架(11)上设置有物料堆,所述物料堆包括多个层叠放置的物料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机构(2)和上料机构(3);

所述定位机构(2)包括第一机械手(21)和定位组件(22),所述第一机械手(21)能够将所述料架(11)上的所述物料片移至所述定位组件(22)上进行定位;

所述上料机构(3)能够将所述定位组件(22)上的所述物料片放入成型模具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22)包括定位治具(221)和矫正结构;

所述定位治具(221)设置在所述供料台(1)上,用于放置所述物料片;

所述矫正结构用于对所述定位治具(221)上的所述物料片的位置进行矫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矫正结构包括矫正块和第一气缸(224);

所述矫正块和所述第一气缸(224)均设置在所述供料台(1)上;

所述矫正块包括设置在所述定位治具(221)相邻两个侧边的固定矫正块(222)与设置在所述定位治具(221)另外两个相邻侧边的活动矫正块(223);

所述活动矫正块(223)远离所述定位治具(22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气缸(224)的输出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械手(21)上设置有第一真空吸盘(21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3)包括第二机械手(33)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机械手(33)上的第二真空吸盘(31),所述第二真空吸盘(31)用于吸附放置在所述定位治具(221)上的所述物料片并将其放入所述成型模具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机械手(33)上还设置有第三真空吸盘(32),所述第三真空吸盘(32)能够将成型有所述物料片的塑成品取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取料装置还包括用于传送所述塑成品的传送带(5)。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架(11)滑动设置在所述供料台(1)上。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架(11)与所述供料台(1)可拆卸连接。

10.一种注塑机,包括注塑机本体,所述成型模具设置在所述注塑机本体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取料装置。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取料装置及注塑机。

背景技术

在手机生产行业中,手机的壳体多采用塑料材料注塑成型,为了增加手机壳体的强度,通常会在壳体内一体注塑钢片,通过钢片来增加壳体的强度和硬度。这种一体注塑成型需要将钢片放入成型模具内,闭模后将塑料注入模穴中,从而将塑胶包覆于钢片上。

现有的对于在模内镶嵌钢片的过程,一般采用手工上料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仅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而且不利于自动化生产;还有一些企业采用机械手抓取钢片并将其放入成型模具中,这种方式也需要操作人员将钢片摆放至机械手取料治具内以供机械手抓取,但是人工上料的精度较低,且生产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取料装置及注塑机,以提高上料的精度,同时提高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

如上构思,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取料装置,包括供料台,所述供料台上设置有料架,所述料架上设置有物料堆,所述物料堆包括多个层叠放置的物料片,还包括定位机构和上料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一机械手和定位组件,所述第一机械手能够将所述料架上的所述物料片移至所述定位组件上进行定位;所述上料机构能够将所述定位组件上的所述物料片放入成型模具内。

作为一种取料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治具和矫正结构;所述定位治具设置在所述供料台上,用于放置所述物料片;所述矫正结构用于对所述定位治具上的所述物料片的位置进行矫正。

作为一种取料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矫正结构包括矫正块和第一气缸;所述矫正块和所述第一气缸均设置在所述供料台上;所述矫正块包括设置在所述定位治具相邻两个侧边的固定矫正块与设置在所述定位治具另外两个相邻侧边的活动矫正块;所述活动矫正块远离所述定位治具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相连。

作为一种取料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机械手上设置有第一真空吸盘。

作为一种取料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上料机构包括第二机械手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机械手上的第二真空吸盘,所述第二真空吸盘用于吸附放置在所述定位治具上的所述物料片并将其放入所述成型模具内。

作为一种取料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机械手上还设置有第三真空吸盘,所述第三真空吸盘能够将成型有所述物料片的塑成品取出。

作为一种取料装置的优选方案,该取料装置还包括用于传送所述塑成品的传送带。

作为一种取料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料架滑动设置在所述供料台上。

作为一种取料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料架与所述供料台可拆卸连接。

一种注塑机,包括注塑机本体,所述成型模具设置在所述注塑机本体上,还包括上述的取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取料装置,通过设置定位机构将料架上设置的物料片进行定位,再利用上料机构将定位好的物料片放入成型模具中,料架能够实现物料片的第一次定位,定位机构能够实现物料片的第二次定位,两次定位保证了在成型模具内设置的物料片的位置的精度,第一次定位有利于降低第二次定位的难度,第二次定位更能保证精确上料,从而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该取料装置能够实现上料方式的全自动化,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能够降低人工成本,同时还可以避免由于操作人员的操作不当划伤物料片,从而产生次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取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供料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取料装置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真空吸盘与第三真空吸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供料台;11、料架;12、第二气缸;13、第一滑轨;14、浮动接头;

2、定位机构;21、第一机械手;211、第一真空吸盘;212、第三气缸;213、连接块;214、第四气缸;22、定位组件;221、定位治具;222、固定矫正块;223、活动矫正块;224、第一气缸;

3、上料机构;31、第二真空吸盘;32、第三真空吸盘;33、第二机械手;

4、注塑机;5、传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取料装置,该取料装置设置在注塑机4上,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取料装置还可以设置在其他需要精确上料的机械设备上。该取料装置包括供料台1、定位机构2和上料机构3,供料台1上设置有料架11,料架11上设置有物料堆,该物料堆包括多个层叠放置的物料片,定位机构2包括第一机械手21和定位组件22,第一机械手21能够将料架11上的物料片移至定位组件22上进行定位,上料机构3能够将定位组件22上的物料片放入成型模具内。其中,物料片可以是手机钢片。料架11能够实现物料片的第一次定位,定位机构2能够实现物料片的第二次定位,两次定位保证了在成型模具内设置的物料片的位置的精度,第一次定位有利于降低第二次定位的难度,第二次定位更能保证精确上料,从而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该取料装置能够实现上料方式的全自动化,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能够降低人工成本,同时还可以避免由于操作人员的操作不当划伤物料片,从而产生次品。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组件22包括定位治具221和矫正结构,定位治具221设置在供料台1上,用于放置物料片,矫正结构用于对定位治具221上的物料片的位置进行矫正。具体地,矫正结构包括矫正块和第一气缸224,矫正块和第一气缸224均设置在供料台1上,矫正块包括设置在定位治具221相邻两个侧边的固定矫正块222与设置在定位治具221另外两个相邻侧边的活动矫正块223,活动矫正块223远离定位治具221的一端与第一气缸224的输出端相连。当第一机械手21将料架11上的物料片移至定位治具221上时,第一气缸224驱动活动矫正块223向相对的固定矫正块222运动,以使物料片在定位治具221上的位置得到矫正,进而使得上料机构3抓取物料片后置入模具中的位置更加精确。

具体地,如图4-图6所示,第一机械手21包括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三气缸212、竖直方向设置的第四气缸214、连接块213和第一真空吸盘211,第三气缸212设置在与供料台1垂直设置的机架上,第三气缸212的输出端与连接块213的一端相连,连接块213的另一端与第四气缸214的固定端相连,第四气缸214的输出端与第一真空吸盘211相连。为了实现第三气缸212更好的固定,在机架上还设置有固定板,第三气缸212固定设置在固定板上,连接块213滑动连接在固定板上。为了使连接块213能够在固定板上平稳的滑动,固定板上还设置有第二滑轨,连接块213滑动连接在第二滑轨上。

当需要将物料片移至定位治具221上时,第三气缸212驱动连接块213并带动第四气缸214和第一真空吸盘211向料架11的方向移动,当第一真空吸盘211到达料架11的正上方时,第四气缸214驱动第一真空吸盘211向下运动,当第一真空吸盘211与物料片的表面接触时,负压发生器开始供气,使第一真空吸盘211与物料片之间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从而将物料片牢牢吸附;接着第四气缸214驱动第一真空吸盘211向上运动,当运动到料架11的正上方时,第三气缸212驱动连接块213并带动第四气缸214和第一真空吸盘211向定位治具221的方向移动,当移动到定位治具221的正上方时,负压发生器停止供气,第一真空吸盘211将物料片松开,物料片即掉落到定位治具221上;最后,第一气缸224驱动活动矫正块223向相对的固定矫正块222运动,以使物料片在定位治具221上的位置得到矫正。使用真空吸盘211吸附物料片后放到定位治具221上,能够保证物料片表面不被划伤磨损,可以提高产品质量。

进一步地,上料机构3包括第二机械手33和设置在第二机械手33上的第二真空吸盘31,第二真空吸盘31用于吸附放置在定位治具221上的物料片并将其放入成型模具内。为了实现该注塑机4上的上料取料的完全自动化,第二机械手33上还设置有第三真空吸盘32,注塑机4的一侧设置有传送带5,第三真空吸盘32能够将成型有物料片的塑成品取出,并将其放到传送带5上,在传动带5的末端设置有放料箱,成型有物料片的塑成品被传送带5传送到其末端后掉入放料箱。

具体地,第二机械手33上设置的第二真空吸盘31将定位治具221上的物料片吸附后,进入成型模具内,第三真空吸盘32先将成型模具内的塑成品取出,然后第二真空吸盘31将物料片放入成型模具内,最后第二机械手33由成型模具中移出,并将塑成品放到传送带5上,当放料箱中的塑成品装满后,操作人员将该装满塑成品的放料箱取走,并将其送入下一流水线进行打包,再在传送带5的末端设置一个空的放料箱。

进一步地,料架11滑动设置在供料台1上,且供料台1上设置有第一滑轨13,料架11滑动设置在第一滑轨13上。在第一滑轨1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气缸12,第二气缸12的输出端与浮动接头14的一端相连,浮动接头14的另一端与料架11相连,由第二气缸12驱动浮动接头14并带动料架11在第一滑轨13上滑动。

进一步地,料架11包括在第一滑轨13上先后并列设置的第一料架和第二料架,第一料架和第二料架均设置在滑块上,滑块滑动设置在第一滑轨13上,浮动接头14远离第二气缸12的输出端的一端与滑块相连,当第一料架上的物料片均被放入成型模具内后,第二气缸12驱动浮动接头14并带动第一料架和第二料架向前移动,使第二料架移动到第一机械手21取料的位置上,操作人员在第一料架上设置物料堆,当第二料架上的物料片均被放入成型模具内后,第二气缸12驱动浮动接头14并带动第一料架和第二料架向后移动,使第一料架移动到第一机械手21取料的位置上,第一料架和第二料架循环上料,提高工作效率。并且,操作人员在料架11上设置物料堆的位置与第一机械手21取料的位置不在同一区域,可以避免机械手误击操作人员的情况发生,消除安全隐患。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供料台1上可以设置有转盘,沿转盘的周向设置有多个料架11,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转盘的旋转,使多个料架11依次经过第一机械手21取料的位置。且其他能够完成第一机械手21取料的料架11的排布方式均可以被采用。

进一步地,料架11上还设置有顶升机构(图中未示出)和置料板,顶升机构用于驱动置料板升降,置料板用于放置物料片,第一机械手21每次将位于置料板最上端的物料片取出放置到定位治具221上后,顶升机构驱动置料板向上移动一个物料片厚度的距离,保证第一机械手21每次取料的高度一样,方便操作。

在其他实施例中,料架11与供料台1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操作人员可以将料架11从该装置上取下再设置物料堆,这样可以防止操作人员近距离接触取料装置,进一步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注塑机4,该注塑机4包括注塑机本体,成型模具设置在该注塑机本体上,该注塑机4还包括上述取料装置。该注塑机4生产平稳,上料精度高,工作效率高,产品质量好。

具体地,该取料装置的工作流程为:操作人员将设置有物料堆的第一料架和第二料架安装在供料台1上;第一机械手21吸附第一料架上的第一物料片并将第一物料片放置到定位治具221上,第一气缸224驱动活动矫正块223向相对的固定矫正块222运动,以矫正第一物料片在定位治具221上的位置,与此同时,第一料架上的顶升机构驱动第一料架上的置料板向上移动一个物料片厚度的距离;第二机械手33吸附定位治具221上的第一物料片后进入成型模具内,第一机械手21继续吸附第一料架上的第二物料片并将第二物料片放置到定位治具221上,第二机械手33上的第三真空吸盘32先将成型模具内的塑成品取出,接着第二真空吸盘31将第一物料片放入成型模具内,然后第二机械手33由成型模具中移出,并将塑成品放到传送带5上,之后,第二机械手33继续吸附定位治具221上的第二物料片后进入成型模具内。

如此循环,当第一料架上的物料片均被放入成型模具内后,第二气缸12驱动浮动接头14并带动第一料架和第二料架移动,使第二料架移动到第一机械手21取料的位置上,操作人员再在第一料架上设置物料堆。

该取料装置由控制机控制完成预定的操作,操作人员只需要在料架11上设置物料堆,每位操作人员可以同时操作5台设备,不仅减少了员工的作业强度,还可以降低人工成本、节约人力资源。

以上实施方式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方式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设计图

一种取料装置及注塑机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85290.2

申请日:2019-01-1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409131U

授权时间:20190920

主分类号:B29C 45/14

专利分类号:B29C45/14;B29C31/08

范畴分类:17J;

申请人: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大塘朗村长塘路3号

发明人:梁积群;汪超;何三鸿

第一发明人:梁积群

当前权利人: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胡彬

代理机构:11332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一种取料装置及注塑机论文和设计-梁积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