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国章:大数据背景下刑事技术专业教学思维的转变和手段的变革论文

涂国章:大数据背景下刑事技术专业教学思维的转变和手段的变革论文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得以飞跃发展,大数据应运而生。大数据背景下人们工作、学习、生活、思维都将发生重大变革,刑事技术专业教学也不例外:要求思想意识上传统技术与新技术并重,强调平等性;注重数据信息开放共享;强调学生个性化需求,整体把握和动态评价;注重相关性,加强相关数据与信息的关联。以顺应时代潮流,适应时代变革,确保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大数据;刑事技术专业教学;思维;手段;变革。

大数据的出现及广泛应用,对许多行业提出了严重的挑战,不光传统刑事侦查的思维和模式已完全不能适应大数据时代的需要,阻碍着效率的提高和能力的发展[1],而且与之密切相关的刑事技术的教育教学、人才培养也严重脱节和滞后。无论是数据共享、技术应用,还是教学与实践、教育与人才培养都背离了大数据的宗旨。因此如何让刑事技术教学与刑事侦查的实战实现高度融合,是大数据框架下需急迫解决的问题。尤其,对于刑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如何积极应对大数据的挑战,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建构人才培养新机制迫在眉睫。

以重述经典的优雅方式,丁尼生让《食莲人》和《尤利西斯》两个文本合为一体,将“思乡”与“冒险”,人类心灵的两种对立状态和永恒悖论刻画得淋漓尽致,从而进一步深化和扩展了荷马史诗的精神内涵。与此同时,这位帝国时代的桂冠诗人也让大不列颠的帝国梦接续了早已消亡的希腊-罗马帝国梦。借助诗性的张力,他一面含蓄地提醒统治者尽快解决帝国内部的各种危机,一面呼吁他的同胞,要像晚年的尤利西斯那样,永远保持一颗探索未知世界的年轻的心。

一 大数据的认识

大数据一词来源于英文 bigdata。迄今为止,对大数据的解释众说纷纭,还没确切的定义。但均对大数据的大量、多样、高速、价值的四个层面特点给以认可[2]。值得肯定的是大数据时代,人类的思维必将进行重大变革[3],甚至是颠覆性的变革。这些变革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整体性。大数据承认整体由若干局部组成,要用整体观对待一切,即研究问题时不能用抽样方法仅研究少数部分,而是对全体数据进行研究。

第二,多样性。大数据承认世界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之前,人们获取数据和数据处理目的性很强,往往要求各数据都力求精确和符合要求,因而被循规蹈矩、条条框框所束缚,导致数据来源单一,数据量极为有限,同时也显得举步维艰。而大数据强调数据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真正体现百花齐放,避免了以往单调乏味的统一性。

第三,平等性。大数据强调平等性,即来源不同的各数据都同等重要,不分主次和彼此,在大数据获得的海量数据中所有数据都处于平等关系。

第六,生长性。数据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将随着时间的延伸进行着动态变化,并系统地走向适应,一改静态的数据采集为随时随地、不间断、全天候地采集数据,在动态变化中数据得以补充完善,表现出从无到有,积少成多的动态演变过程。这种动态演化正好反映了数据的生长性。

第五,相关性。大数据强调数据间的关联,一改以往的凡事“为什么”为“是什么”,相关相对于因果更为重要。大数据出现从思维模式上由因果改为相关正好印证了前述所说的大数据时代必然带来思维的变革。

在教育管理、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方面,城市与农村学校的相对比,农村学校整体较为落后,对农村教育质量影响很大。例如,一定数量的农村偏远山区小规模学校,学校的教育氛围不浓,教师水平较低,无法保证教学质量。例如,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于2013年组织的全国11个试点地区 “学生能力国际评价”(PISA)测评,数据结果也表明农村教育质量仍在一定程度上低于城市教育质量。

第四,开放性。大数据要求一切数据都处于开放状态,没有数据特权,更不能有意识的封闭数据信息,对外开放是保持繁荣发展的基础,封闭导致混沌和停滞不前,开放则带来有序和勃勃生机。大数据背景下,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为人们对数据的共享提供了便利。

蠕虫状链一直是分析DNA等生物大分子常用的模型,也是半刚性和刚性链高分子较为通用的模型.本工作对蠕虫状链模型作一介绍,并对均方末端距推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最后提出解决方法.

二 大数据背景下刑事技术专业教学的把握

面对大数据时代,如何搞好刑事技术专业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真正实现教、学相长,为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毫无疑问,要进行相应的思维转变和教学手段的变革。首先,教师自身要正确看待传统技术和新技术的关系,思想上要高度重视技术在侦查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要密切关注技术运用中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办案、举证离不开传统技术,新技术的运用和发展,不仅不会使传统技术边缘化,反而加快和促进传统技术的应用,即新技术的出现使传统技术的发现、提取范围更加广泛,不再局限于现场勘查,从而加快传统技术的应用。以凯里1,13赌场爆炸案为例,追踪嫌犯轨迹运用的是新技术视频监控,现场尸体确认运用新技术DNA,可视频追踪的依据是民警大量现场勘查前期工作中筛选出来的爆炸装置残留物上的商标信息,爆炸现场爆炸物的定性、定量离不开传统技术的发现、提取、检验鉴定。抓获嫌疑人后,移送司法起诉的大量证据又回归传统技术,利用传统技术生成相关证据,并形成证据链。可见,传统技术与新技术并用在刑事侦查中密不可分,新技术的出现不仅不会使传统技术边缘化,反而加快了传统技术的应用。这恰恰反映了大数据的平等性。其次,要注重数据信息的开放共享。河南平舆大巴车祸的启示;2018年6月29日21时许,一辆从广东中山开往河南平舆的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大巴车“豫Q52298”在湖南境内京港澳高速潭耒段,越过中央护栏与对面行驶罐车发生碰撞,造成18人死亡、14人受伤。根据河南平舆县交警大队官方微博,出事客车于2018年1月30日及4月28日被交警大队两次通报存在疲劳驾驶极为严重问题。但并没引起运输公司重视,同时,沿途广东中山、湖南衡阳等交警和运管部门并不知晓该车司机疲劳驾驶历史数据,对此数据并未共享,否则采取果断措施或许会防止事故的发生。由此可见,大数据时代数据信息开放共享的重要性。再联想到刑事技术教学:①教学资料可否做到开放共享?防止各自为政、单打独斗的局面,不利整体推进和提高;②公安实战信息可否开放共享?至少在关联教学方面开放共享,这样就会避免以往实战部门与学院信息交流障碍和脱节现象,就会为学院教师为了教学去基层实战部门收集案例提供便利。第三,要注重数据的整体和多样。以往对待数据,仅仅把其看着孤立的个体,而且常常利用抽样调查手段,以偏概全,还片面追求精确,忽略数据整体和多样,殊不知越来越背离事实真相。而大数据正好弥补以往的不足,强调数据的全面、完整和多样,更助于我们接近事实真相。大数据背景下要求全面了解学生个性化需求,注重整体性的把握,然后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学。现实情况是,有的老师为上课而上课,学生是什么情况根本漠不关心,不用说学生个性化需求不了解,更甚者连上课班级学生人数多少都全然不知。另外,有的课程学期结束,学生不仅不知道讲授的大体内容,课本内容根本没有相应标识,更不用说做课堂笔记。由于对学生不了解,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固然单一,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第四,要注重信息关联。大数据强调数据关联,一改以往的因果思维模式为相关思维,注重信息数据的相关关系[4],凡事追求“是什么”,而不去强求“为什么”。就刑事技术教学,要紧紧围绕现场勘查和检验鉴定来开展,加强公安基础信息的采集和办案系统的运用,关联相关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增加鲜活感,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可借鉴阿里云、京东购物网的形式,强调相关内容的关联,在(讲解率)点击率高的情况下自动推送几个或类似模块,这样内容和形式更加鲜活,也更贴近实战。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上要少问为什么,多关注是什么,尤其在实验实训上,引导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开发学生思考潜能。第五,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对学生的评价注重过程和能力评价,重视学习过程、学习体验和师生交流。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日常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微观表现。在对学生成绩评定上,注重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对期末考试笔试成绩的片面追求[5]。

综上所述,大数据时代必将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就刑事技术专业教学而言,不仅要更新观念,而且要变革手段。教学内容上强调探求相关关系,注重关联数据和信息,尤其是基层实战部门的信息;教学方式上注重整体性和差异性,面对学生全体,在分析各个体数据基础上要掌握其整体倾向性,并不断地在教学活动中对数据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加工,同时要了解全体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整体把握,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教学资料上注重开放共享,尽可能促成基层公安数据信息的开放共享,消除信息壁垒,充分利用办案系统等一系列信息平台,紧紧围绕现场勘查和检验鉴定进行信息挖掘和分析整理。从而顺应大数据时代潮流,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真正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吴跃文,周兰坤.大数据背景下视频反侦查行为的反制之道[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7(5):1-12.

[2] 涂子沛.《大数据》正在到来的数据革命[J].求贤,2012:60-61.

[3] 常诚.大数据时代下的思维变革[J].马克思主义学刊,2016(3).

[4]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周涛.大数据时代 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J].人力资源管理,2013(3):136-136.

[5] 黄艳辉.大数据时代高等教育的变革与思考[J].统计与管理 ,2015(4):79-80.

本文引用格式:涂国章.大数据背景下刑事技术专业教学思维的转变和手段的变革[J].教育现代化,2019,6(38):52-53.

DOI:10.16541/j.cnki.2095-8420.2019.38.026

作者简介:涂国章,男,贵州德江人,土家族,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刑事技术。

标签:;  ;  ;  ;  ;  ;  ;  ;  ;  ;  ;  ;  

涂国章:大数据背景下刑事技术专业教学思维的转变和手段的变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