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复用度量模型论文-张圆圆,刘琪,王颖

可复用度量模型论文-张圆圆,刘琪,王颖

导读:本文包含了可复用度量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COCOMO2.0,复用度量,军用型号项目

可复用度量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张圆圆,刘琪,王颖[1](2015)在《军用型号项目软件复用成本度量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军用型号项目软件研制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软件复用行为,提出了一种复用成本度量方法,对传统的COCOMO2.0成本度量模型进行了改进,采用改进的功能点法估计软件实际规模,适当调整模型中的评估项,增加了度量系统复用的成本驱动因子及系统通用特性统计项(GSC),建立了相应的量化评估及DI分级表,形成了军用型号项目软件进度、成本估计模型,使用改进的度量模型对某军用型号项目进行了成本度量,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期刊2015年05期)

孙喆[2](2013)在《基于AHP方法对构件可复用性度量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对构件复用实践的深入,构件库的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构件的可复用性的度量将影响到最终软件的质量以及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方法的运用。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方法分析影响构件可复用性的几个属性,提出了一种软件构件可复用性度量模型,为构件库管理者、构件用户对于构件的复用性评价给出数据参考。(本文来源于《楚雄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6期)

王琦,任姚鹏[3](2011)在《软件构件的可复用性度量及计算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可复用性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最终的软件质量和应用推广,对它的度量成为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传统的层次分析法没有描述出构件的可复用性差异以及子属性的属性值,只是一种定性的度量。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在基于可复用性的树形层次分解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软件构件可复用性属性值的量化计算方法,使得度量的结果更加直观明了。实验表明,与传统的层次分析法相比,该方法对构件的可复用性度量更加具体、有效、合理。(本文来源于《Proceedings of 2011 AASRI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Industry Application(AASRI-AIIA 2011 V1)》期刊2011-05-23)

李英梅,付伟,邢恺[4](2011)在《构件的质量和可复用性度量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讨论了构件质量模型的度量,从而提出了专门针对软件构件质量模型的可操作的可复用性度量模型.度量模型和方法可作为构件用户在管理及使用构件时对构件进行评价.(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王琦,任姚鹏[5](2010)在《软件构件的可复用性度量及计算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可复用性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最终的软件质量和应用推广,对它的度量成为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传统的层次分析法没有描述出构件的可复用性差异以及子属性的属性值,只是一种定性的度量。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在基于可复用性的树形层次分解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软件构件可复用性属性值的量化计算方法,使得度量的结果更加直观明了。实验表明,与传统的层次分析法相比,该方法对构件的可复用性度量更加具体、有效、合理。(本文来源于《Proceedings of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rvices Science, Management and Engineering(Volume 2)》期刊2010-12-26)

李英梅,邵晶波,丁雪梅[6](2009)在《软构件的可复用性度量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软构件的可复用性是构件区别于其它软件的最大特性,如何用一种较为精确的、基于实践应用的方法来评价构件的复用度,关系到构件质量的提高和构件库的有效性。文章以提高构件质量和可复用性,对软件构件可复用性的度量模型进行了研究。针对构件质量的具体特性进行分析,得到了基于构件复用因素的可复用性度量量化模型,最终给出一套根据用户复用以后的反馈信息对该值进行调整的方法。(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与数字工程》期刊2009年08期)

可复用度量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对构件复用实践的深入,构件库的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构件的可复用性的度量将影响到最终软件的质量以及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方法的运用。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方法分析影响构件可复用性的几个属性,提出了一种软件构件可复用性度量模型,为构件库管理者、构件用户对于构件的复用性评价给出数据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可复用度量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张圆圆,刘琪,王颖.军用型号项目软件复用成本度量模型[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5

[2].孙喆.基于AHP方法对构件可复用性度量模型研究[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3

[3].王琦,任姚鹏.软件构件的可复用性度量及计算模型研究[C].Proceedingsof2011AASRIConferenceonArtificialIntelligenceandIndustryApplication(AASRI-AIIA2011V1).2011

[4].李英梅,付伟,邢恺.构件的质量和可复用性度量模型[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1

[5].王琦,任姚鹏.软件构件的可复用性度量及计算模型研究[C].Proceedingsof2010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ServicesScience,ManagementandEngineering(Volume2).2010

[6].李英梅,邵晶波,丁雪梅.软构件的可复用性度量模型研究[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9

标签:;  ;  ;  

可复用度量模型论文-张圆圆,刘琪,王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