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的交通护栏论文和设计-房月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移动的交通护栏,包括移动装置、设置在移动装置上方的立柱、设置在相邻立柱之间的防护栏;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一端的主动轮、转动连接在底座另一端的从动轮、设置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链板、设置在底座一侧的动力装置以及设置在主动轮和动力装置之间的传动装置;所述立柱上部设置有警示灯;所述防护栏包括设置在立柱一侧的立杆和设置在相邻立杆之间的伸缩围栏;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移动立柱的位置,带动防护栏移动,能够更加便捷的划分潮汐车道,引导司机准确进入对应的车道;移动装置采用链板移动立柱,链板表面平整,能够承载重量,链板表面与路面平齐,车辆在通过时更加平稳。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可移动的交通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道路上车道方向垂直设置的移动装置、设置在移动装置上方的立柱(11)、设置在相邻立柱(11)之间的防护栏;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底座(21)、设置在底座(21)一端的主动轮(22)、转动连接在底座(21)另一端的从动轮(23)、设置在主动轮(22)和从动轮(23)之间的链板(24)、设置在底座(21)一侧的动力装置(3)以及设置在主动轮(22)和动力装置(3)之间的传动装置;所述主动轮(22)下方设置有贯穿底座(21)的通孔(211);所述链板(24)从通孔(211)内穿过,绕过主动轮(22)和从动轮(23)并在底座(21)上方闭合。

设计方案

1.一种可移动的交通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道路上车道方向垂直设置的移动装置、设置在移动装置上方的立柱(11)、设置在相邻立柱(11)之间的防护栏;

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底座(21)、设置在底座(21)一端的主动轮(22)、转动连接在底座(21)另一端的从动轮(23)、设置在主动轮(22)和从动轮(23)之间的链板(24)、设置在底座(21)一侧的动力装置(3)以及设置在主动轮(22)和动力装置(3)之间的传动装置;

所述主动轮(22)下方设置有贯穿底座(21)的通孔(211);

所述链板(24)从通孔(211)内穿过,绕过主动轮(22)和从动轮(23)并在底座(21)上方闭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交通护栏,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与主动轮(22)固定连接涡轮(42)以及与动力装置(3)固定连接的蜗杆(41);

所述涡轮(42)设置在底座(21)一侧;

所述涡轮(42)和蜗杆(41)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交通护栏,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装置(3)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伺服电机和步进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交通护栏,其特征在于:

所述立柱(11)上部设置有警示灯(12);

所述警示灯(12)的发光颜色为黄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交通护栏,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栏包括设置在立柱(11)一侧的立杆(51)和设置在相邻立杆(51)之间的伸缩围栏(5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交通护栏,其特征在于:

所述立柱(11)上涂覆有反光涂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交通护栏,其特征在于:

链板(24)上涂覆导向标志;

所述立柱(11)两侧链板(24)上的导向标志方向相反。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移动的交通护栏。

背景技术

由于交通的“潮汐现象”,即每天早晨进城方向交通流量大,反向流量小;而晚上则是出城方向的流量大,更是加重了拥堵现象。针对该情况,在交通导流改造中采取可变车道的方式进行了交通组织,即:早高峰进城车辆多时,增加进城方向车道数,减少出城方向车道数,晚高峰出城车辆多时,增加出城方向车道数,减少进城方向车道数;高速公路的出入口车流量也存在周期性变换的情况,为给司机更好的交通体验,出入通道通常会随车流量变换而做出适当的调整,一般在进入出入口的一段距离内绘制引导线,引导车辆分流;存在引导线混乱等问题,而使用隔离护栏时,由于护栏自身重量,又不易调整护栏位置。

目前,国外报道有一种自动化潮汐车道设施以特种操控车作为移动平台,以“S”型水马变位轨道为主要特征,达到水马变位系统一次作业使隔离水马移位一幅车道的自动化操作,是集机械、电子、流体控制与车辆技术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具体包含潮汐车道“拉链车”和特制水马组合体两部分,潮汐车道“拉链车”作业速度为5公里-10公里\/小时,可设置车道宽度并有序地实现水马变道作业,以缓解交通拥堵问题,但是这种“拉链车”属于特种车辆,成本高,维护困难,同时效率较低,对应高速公路、市内潮汐车道的适用性不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快速调整位置的可移动的交通护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移动的交通护栏,包括与道路上车道方向垂直设置的移动装置、设置在移动装置上方的立柱、设置在相邻立柱之间的防护栏;

所述移动装置设置在路面上的凹槽内;

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一端的主动轮、转动连接在底座另一端的从动轮、设置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链板、设置在底座一侧的动力装置以及设置在主动轮和动力装置之间的传动装置;

所述主动轮下方设置有贯穿底座的通孔;

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通过链板传动连接;

所述链板从通孔内穿过,绕过主动轮和从动轮并在底座上方闭合;

所述链板顶部与路面平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与主动轮固定连接涡轮以及与动力装置固定连接的蜗杆;

所述涡轮设置在底座一侧;

所述涡轮和蜗杆传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力装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伺服电机和步进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立柱上部设置有警示灯;

所述警示灯的发光颜色为黄色。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护栏包括设置在立柱一侧的立杆和设置在相邻立杆之间的伸缩围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立柱上涂覆有反光涂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链板上涂覆导向标志;

所述立柱两侧链板上的导向标志方向相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移动的交通护栏,将立柱固定连接在链板上,采用移动装置移动立柱,使立柱垂直车道方向来回移动,能够快速移动立柱的位置,带动防护栏移动,从而实现交通护栏位置的调整,能够更加便捷的划分潮汐车道,能及时快速调整隔离作用的防护栏,引导司机准确进入对应的车道;移动装置采用链板移动立柱,链板表面平整,能够承载重量,链板表面与路面平齐,车辆在通过时更加平稳;采用涡轮蜗杆传动,可以使传动装置运转更加稳定;采用伺服电机作为动力源,移动装置在移动立柱时,位移更加准确,控制更加精准;立柱上设置黄色警示灯,夜间行车更加清晰的标识出交通护栏的位置,提高行车安全性;选用可伸缩围栏制作防护栏,可以调节防护栏的长度;链板上设置有导向标志,能更好的引导车辆通行。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移动装置剖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运动单元A-A方向剖视图;

在附图中:11立柱、12警示灯、21底座、211通孔、22主动轮、23从动轮、24链板、3动力装置、41蜗杆、42涡轮、51立杆、52伸缩围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叙述。

实施例1

如附图1-3所示,一种可移动的交通护栏,包括与道路上车道方向垂直设置的移动装置、设置在移动装置上方的立柱11、设置在相邻立柱11之间的防护栏;所述移动装置设置在路面上的凹槽内;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底座21、设置在底座21一端的主动轮22、转动连接在底座21另一端的从动轮23、传动连接在主动轮21和从动轮23之间的链板24、设置在底座21一侧的动力装置3以及设置在主动轮22和动力装置3之间的传动装置;所述底座21的顶面低于路面;所述从动轮23直径与主动轮22直径相同;所述主动轮22和所述从动轮23高度相同;所述主动轮22顶部和从动轮23顶部与底座21顶部表面相切;所述主动轮22下方设置有贯穿底座21的通孔211;所述主动轮22和从动轮23通过链板24传动连接;所述链板24从通孔211内穿过,绕过主动轮22和从动轮23并在底座21上方闭合;所述底座21上方的链板24与路面平齐;所示动力装置3为步进电机;所示传动装置包括连接在步进电机输出轴上的蜗杆41和固定连接在主动轮22一侧的涡轮42;所述防护栏为围栏网;所示围栏网具有弹性,可以伸缩。

运行方式

如图1-3所示,当潮汐车道方向需要改变时,步进电机转动,通过蜗轮41和蜗杆42传动,带动主动轮22转动,主动轮22带动链板24转动,从动轮23辅助链板24绕底座21上部转动;所述立柱11随链板24由车道一侧移动到车道的另一侧;当多组移动装置将设置在其上的立柱11全部移动到车道另一侧时,立柱11和设置在立柱11之间围栏网构成的防护栏将车道分离,潮汐车道变向完成。

实施例2

如附图1-附图3所示,一种可移动的交通护栏,包括与道路上车道方向垂直设置的移动装置、设置在移动装置上方的立柱11、设置在相邻立柱11之间的防护栏;所述移动装置设置在路面上的凹槽内;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底座21、设置在底座21一端的主动轮22、转动连接在底座21另一端的从动轮23、传动连接在主动轮21和从动轮23之间的链板24、设置在底座21一侧的动力装置3以及设置在主动轮22和动力装置3之间的传动装置;所述底座21的顶面低于路面;所述从动轮23直径与主动轮22直径相同;所述主动轮22和所述从动轮23高度相同;所述主动轮22顶部和从动轮23顶部与底座21顶部表面相切;所述主动轮22下方设置有贯穿底座21的通孔211;所述主动轮22和从动轮23通过链板24传动连接;所述链板24从通孔211内穿过,绕过主动轮22和从动轮23并在底座21上方闭合;所述底座21上方的链板24与路面平齐;所示动力装置3为伺服电机;所示传动装置包括连接在伺服电机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和固定连接在主动轮22一侧的传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和传动齿轮啮合;所述防护栏为包括设置在立柱11一侧的立杆51和设置在相邻立杆51之间的伸缩围栏52;所述立柱上部设置有警示灯12;所述警示灯12的发光颜色为黄色;所述立柱11上涂覆有反光涂层;所述链板24上涂覆导向标志;所述立柱11两侧的导向标志方向与车道行车方向相同。

运行方式

如图1-3所示,在高速出入口,当需要调整出入口数量时,启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带动主动轮22转动,主动轮22带动链板24转动,立柱11跟随链板24移动,立柱11上的警示灯发出警示等过,警示车辆通行,相邻立杆51之间设置伸缩围栏52,根据实际需要,依次调整立柱11的位置;立柱11上设置有反光涂层,能够显示护栏位置,降低车辆撞护栏的风险;链板24上设置导向标志,车辆可以根据导向标志通行,方便交通管理。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并非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的穷举。对于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前提下,对其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动,都应当被认为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可移动的交通护栏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7715.4

申请日:2019-01-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3(河北)

授权编号:CN209669762U

授权时间:20191122

主分类号:E01F 15/10

专利分类号:E01F15/10

范畴分类:36A;33B;

申请人:房月

第一申请人:房月

申请人地址: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新石北路421号嘉苑小区

发明人:房月;孙洪水;李敏;张文慧

第一发明人:房月

当前权利人:房月

代理人:张杰;徐瑞丰

代理机构:13100

代理机构编号: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可移动的交通护栏论文和设计-房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