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撞墙模板提升装置论文和设计-秦波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撞墙模板提升装置,涉及桥梁建筑工程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防撞墙模板提升装置设计过于复杂,制造成本过高的技术问题。防撞墙模板提升装置包括支撑架、吊装主梁、起吊装置和平衡装置,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吊装主梁固定连接,所述起吊装置和平衡装置设置于所述吊装主梁上,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连接组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通过所述连接组件安装为人字形支撑架,本实用新型能够依靠人字形支撑架支撑吊装主梁并利用安装在吊装主梁上的起吊装置实现防撞墙模板的起吊工作,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并且极大的减小了防撞墙提升装置的制造成本。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防撞墙模板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吊装主梁(1)、起吊装置(2)和平衡装置(3),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吊装主梁(1)固定连接,所述起吊装置(2)和平衡装置(3)设置于所述吊装主梁(1)上,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架(4)、第二支架(5)和连接组件(9),所述第一支架(4)和所述第二支架(5)通过所述连接组件(9)安装为人字形支撑架。

设计方案

1.一种防撞墙模板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吊装主梁(1)、起吊装置(2)和平衡装置(3),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吊装主梁(1)固定连接,所述起吊装置(2)和平衡装置(3)设置于所述吊装主梁(1)上,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架(4)、第二支架(5)和连接组件(9),所述第一支架(4)和所述第二支架(5)通过所述连接组件(9)安装为人字形支撑架。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墙模板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4)和所述第二支架(5)的结构均为等腰梯形结构,所述第一支架(4)和所述第二支架(5)均固定连接有加固杆(6),所述加固杆(6)能够将所述第一支架(4)和所述第二支架(5)划分为若干三角形结构。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墙模板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装置(2)包括起重葫芦和钩挂结构,所述起重葫芦的牵引绳和所述钩挂结构固定连接,所述钩挂结构能够钩挂防撞墙模板。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撞墙模板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主梁(1)上具有滑道,所述起重葫芦能够在滑道内横向运动。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墙模板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的多个支脚部位均具有车轮(7)。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撞墙模板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车轮(7)具有制动装置。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墙模板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装置(3)为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第一端与所述吊装主梁(1)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绳第二端与桥面预埋钢筋固定连接。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墙模板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4)和\/或第二支架(5)固定连接有梯子(8)。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墙模板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9)具有可折叠结构,所述连接组件(9)能够使所述第一支架(4)和所述第二支架(5)相叠合。

10.按照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防撞墙模板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吊篮(10),所述吊篮(10)能够和防撞墙模板可拆卸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撞墙模板提升装置。

背景技术

桥梁的防撞墙采用的是定制钢模板,施工过程中常常需要吊车的配合才能安装,然而吊车的使用对工地施工极为不利,因为在桥梁工程的建设中,车辆人群穿梭,人流来往频繁,大型机械无法正常进行工作,于是出现了各种轻型装吊防撞墙模板的机械设备,这些机械设备装配极其完备,这些设备甚至配备了PLC控制模式。

但是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吊装模板工作内容简单,而现有的防撞墙模板提升装置设计过于复杂,制造成本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撞墙模板提升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防撞墙模板提升装置设计过于复杂,制造成本过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撞墙模板提升装置,包括支撑架、吊装主梁、起吊装置和平衡装置,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吊装主梁固定连接,所述起吊装置和平衡装置设置于所述吊装主梁上,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连接组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通过所述连接组件安装为人字形支撑架。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的结构均为等腰梯形结构,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均固定连接有加固杆,所述加固杆能够将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划分为若干三角形结构。

可选地,所述起吊装置包括起重葫芦和钩挂结构,所述起重葫芦的牵引绳和所述钩挂结构固定连接,所述钩挂结构能够钩挂防撞墙模板。

可选地,所述吊装主梁上具有滑道,所述起重葫芦能够在滑道内横向运动。

可选地,所述支撑架的多个支脚部位均具有车轮。

可选地,至少两个所述车轮具有制动装置。

可选地,所述平衡装置为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第一端与所述吊装主梁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绳第二端与桥面预埋钢筋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架和\/或第二支架固定连接有梯子。

可选地,所述连接组件具有可折叠结构,所述连接组件能够使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相叠合。

可选地,还包括吊篮,所述吊篮能够和防撞墙模板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撞墙模板提升装置,包括支撑架、吊装主梁、起吊装置和平衡装置,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吊装主梁固定连接,所述起吊装置和平衡装置设置于所述吊装主梁上,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连接组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通过所述连接组件安装为人字形支撑架,本实用新型能够依靠人字形支撑架支撑吊装主梁形成支撑主体,利用安装在吊装主梁上的起吊装置实现防撞墙模板的起吊工作,利用设置在吊装主梁的平衡装置克服起吊防撞墙模板时产生的力矩,防止支撑主体倾覆,本实用新型相较现有的防撞墙模板结构设计简单,并且极大的减小了防撞墙提升装置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撞墙模板提升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防撞墙模板提升装置的左视图。

图中1、吊装主梁;2、起吊装置;3、平衡装置;4、第一支架;5、第二支架;6、加固杆;7、车轮;8、梯子;9、连接组件;10、吊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撞墙模板提升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支撑架、吊装主梁1、起吊装置2和平衡装置3,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吊装主梁1固定连接,所述起吊装置2和平衡装置3设置于所述吊装主梁1上,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架4、第二支架5和连接组件9,所述第一支架4和所述第二支架5 通过所述连接组件9安装为人字形支撑架。

本实用新型能够依靠人字形支撑架支撑吊装主梁1形成支撑主体,利用安装在吊装主梁1上的起吊装置2实现防撞墙模板的起吊工作,利用设置在吊装主梁1的平衡装置3克服起吊防撞墙模板时产生的力矩,防止支撑主体倾覆,且人字形支撑架的设计能够将支撑架所受的重力向人字形两侧分散,保证了支撑结构的稳定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支撑主体倾覆,本实用新型相较现有的防撞墙模板结构设计简单,并且极大的减小了防撞墙提升装置的制造成本。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支架4和所述第二支架5的结构均为等腰梯形结构,所述第一支架4和所述第二支架5均固定连接有加固杆6,所述加固杆6能够将所述第一支架4和所述第二支架5划分为若干三角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支架4和所述第二支架5的结构均为等腰梯形结构,该结构能够保证第一支架4和第二支架5受压力时,能够将压力向斜置的两腰分散,能够保证支撑的稳定性,使支架不容易受压倾覆,且所述第一支架4和所述第二支架5均固定连接有加固杆6,所述加固杆6能够将所述第一支架4 和所述第二支架5划分为若干三角形结构,由于三角形结构具有稳定性,所以本实用新型的该结构能够保证所述第一支架4和所述第二支架5抗压能力强、不易变形,稳定性强。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起吊装置2包括起重葫芦和钩挂结构,所述起重葫芦的牵引绳和所述钩挂结构固定连接,所述钩挂结构能够钩挂防撞墙模板。

本实用新型所述起吊装置2包括起重葫芦和钩挂结构,所述起重葫芦的牵引绳和所述钩挂结构固定连接,所述钩挂结构能够钩挂防撞墙模板,所述起重葫芦为额定吊装重量为1T的起重葫芦,所述钩挂结构为一钩子,该钩子能够勾住防撞墙模板进行作业。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吊装主梁1上具有滑道,所述起重葫芦能够在滑道内横向运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吊装主梁1上具有滑道,所述起重葫芦能够在滑道内横向运动,当起重葫芦位于桥面内时,便于防撞墙模板的钩挂,需要将模板送至桥边进行安装时,只需起吊起重葫芦并在滑道内滑动即可,使用简单方便。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架的多个支脚部位均具有车轮7。

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撑架的多个支脚部位均具有车轮7,所述车轮7的直径为55cm,车轮7的安装便于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是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中的移动更为方便,且车轮7直径为55cm,能够保证足够的强度支撑本实用新型。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至少两个所述车轮7具有制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至少两个所述车轮7具有制动装置,能够防止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轮子的作用而滑动,影响本实用新型的正常工作。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平衡装置3为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第一端与所述吊装主梁1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绳第二端与桥面预埋钢筋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平衡装置3为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第一端与所述吊装主梁 1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绳第二端与桥面预埋钢筋固定连接,该钢丝绳能够固定本实用新型,并且还能够起到配重的作用,便于本实用新型起吊防撞墙模板而不会倾覆。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支架4和\/或第二支架5固定连接有梯子8。

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支架4和\/或第二支架5固定连接有梯子8,梯子8能够使操作人员够到起重葫芦,便于起重葫芦的检修等工作。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连接组件9具有可折叠结构,所述连接组件9 能够使所述第一支架4和所述第二支架5相叠合。

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接组件9具有可折叠结构,所述连接组件9能够使所述第一支架4和所述第二支架5相叠合,减小了本实用新型的占用空间,便于运输与存放。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还包括吊篮10,所述吊篮10能够和防撞墙模板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吊篮10,吊篮10上设置有挂钩,挂钩能够钩挂在防撞墙模板上,操作人员能够进入吊篮10进行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设计图

一种防撞墙模板提升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89192.6

申请日:2019-01-1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1(北京)

授权编号:CN209554695U

授权时间:20191029

主分类号:B66D 3/18

专利分类号:B66D3/18

范畴分类:32F;

申请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101149 北京市通州区梨园镇北杨洼251号

发明人:秦波;谭闯;黄国剑

第一发明人:秦波

当前权利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代理人:刘静培

代理机构:11471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防撞墙模板提升装置论文和设计-秦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