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会话论文-卜繁明

多重会话论文-卜繁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多重会话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足球,解说,主持人,身份建构

多重会话论文文献综述

卜繁明[1](2019)在《会话分析视角下足球解说中主持人的多重身份建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在足球市场化的背景下,在互联网新媒体技术的推动下,各种媒体互相竞争与补充,对国内外各层次的足球比赛进行直播。重要场次的足球比赛,均有多个媒体采用公用信号进行直播,在直播画面相同的情况下,解说成为各媒体直播节目的主要差异。解说员的解说内容、风格被认可的程度直接决定了节目的收视率。当前主持人+嘉宾共同解说比赛已成为足球解说的主要模式,但现有的关于足球解说研究往往将两者笼统地作为一个整体看待,缺乏对主持人及嘉宾身份建构过程和策略的区别性研究。还有很多研究将解说内容等同于书面语篇,从语言学角度关注解说中的修辞、语用、句法,而没有关注到解说过程中主持人与嘉宾动态的会话特征。为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本研究以身份建构理论为基础,采用会话分析的方法,对主持人和嘉宾在解说过程中的互动交际细节进行分析,力图揭示主持人是如何利用多种会话策略,通过多重身份的建构来执行足球解说这一社会行为的。研究方法:会话分析作为一种社会学研究方法,强调使用真实交际作为语料,着重观察会话参与者的言谈应对。会话分析主要通过话轮设计,话轮转换,序列结构等各个层面,来发现自然或机构会话者在执行某种社会行为过程中规律性的语言组织结构和内在秩序。在足球解说过程中,主持人和嘉宾正是通过对各自的话轮进行设计,不断转换话轮,形成一个个序列组织,最终执行了"解说"比赛这一社会行为。本研究在2017至2019年期间央视及地方台直播的各类足球比赛当中随机选取了由主持人和嘉宾共同完成解说的30场比赛,将转写后的解说内容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通过对所搜集的语料研究发现主持人在足球解说过程中,随着解说情境的变化,构建了叁种不同的身份:管理者、报道者、评论者。(一)主持人管理者身份的建构在主持人+嘉宾的解说模式下,主持人与嘉宾的身份是不对等的:主持人属于比赛直播机构的工作人员,是"主",而嘉宾往往由退役球员、教练或足球专家临时担当,在直播节目中是"客"。交际双方在会话中身份地位的不同,决定了他们享有不同的讲话权利和义务,以及不同的讲话内容和方式。这种主与客的身份差别在主持人对足球解说的管理过程中有着充分的体现。1.解说立场的管理者解说员作为直播机构的代理人,要将中立、客观作为最基本的立场,不夸大歪曲事实,不用贬损侮辱性语言。但在解说某些倾向性明显的比赛时,缺乏经验的嘉宾时常会破坏上述立场。此时主持人往往采用必要的会话策略,通过提示、弱化嘉宾的不当言论,降低不良影响,维护机构的立场。2.解说进程的管理者主持人与嘉宾在解说过程中,仅仅靠两人的默契是无法保证会话进程的顺畅、有序。研究发现,在足球解说中,往往由主持人对比赛进程的解说价值进行判断,进而决定对视频画面发起语音解说的时机与长度。研究还发现,主持人运用保持话轮、争取话轮和出让话轮等多种策略对话轮进行调度,使当前话轮能够由最适合说话的人掌握。3.解说气氛的管理者在不同的比赛阶段,面对不同的场景,主持人通过对解说内容、语速和音调的管理,营造相应的气氛,对比赛的视觉画面起到渲染和补充的效果。当可能改写比分的场面出现时,主持人往往通过加快语速,使用省略句,增加紧迫感和节奏感,营造紧张的气氛。在进球后,主持人通过提高音量,改变音调,拖长声音欢呼进球,营造激动人心的欢快气氛,使观众产生共情。(二)主持人报道者身份的建构足球解说可以被看做是一种贯穿90分钟比赛的扩大的现场实时报道。解说的新闻性,决定了主持人报道者的身份。主持人通过报道比赛的进程和与比赛相关的附加信息,帮助观众看懂比赛,享受比赛。1.报道比赛进程主持人具备专业知识,身处比赛现场,其对比赛进程的报道可以为电视机前的观众提供一个更为清晰、专业、全面的视角。此外,由于比赛进程瞬息万变,主持人作为管理者,可以随时由其他话题切换到对比赛进程的报道。2.报道附加信息一场足球比赛的解说,除比赛进程外,还涉及到大量关于球队、球员、教练、裁判、球迷、场地、战术等的信息。同样面对一场比赛,观众与职业解说员属于信息不对等的地位。主持人通过报道附加信息,可以增强观众对比赛进程的认识与理解,增加观众观看比赛时的收获感与满足感。(叁)主持人评论者身份的建构主持人在解说过程中经常建构评论者的身份,对教练的排兵布阵、球员的场上表现、裁判的判罚等做出评论。研究发现,建构评论者身份的过程中,由于会话策略和修辞方法的使用,主持人的评论与嘉宾相比明显更具恰切性,更显风格化。研究结论:本研究用会话分析的方法对足球解说的真实语料进行分析,揭示了主持人+嘉宾的模式下,主持人是如何在与嘉宾的互动交际过程中,通过选择不同的会话策略,建构其多重身份的。主持人管理者、报道者和评论者的身份往往交织在一起贯穿解说实践的始终,其管理者的身份成为其与嘉宾最根本的身份差别。本研究的发现,对于足球之外的其他体育项目也有着较为积极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谭晓风[2](2017)在《医患会话的医生多重身份建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功能语言学和批评话语分析的基础上形成整合视角。运用功能语言学理论,从语言表现形式这一微观范畴,自下而上地分析语言的身份建构功能。通过批评话语分析,从社会结构这一宏观范畴,自上而下地呈现语言建构身份过程中权力的较量和意识形态的碰撞。基于医患会话语料,从群体身份、关系身份和个体身份叁个层面探讨了医生身份建构和语言表征的相互关系,揭示了隐藏其后的社会结构,明确了医生身份体系中各重身份的突显程度及其成因,并就树立身份建构的互动意识和重视语言的身份建构功能提出了建议。(本文来源于《医学与哲学(A)》期刊2017年09期)

王建[3](2017)在《会话分析视角下的主持人多重角色》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会话分析的视角剖析了CCTV两档外语类谈话节目主持人在节目过程中扮演的不同的角色并指出指出两位主持人的角色呈动态变化,其角色构建存在诸多相似性与差异性。(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7年07期)

梁海英[4](2014)在《医患会话中医生的多重身份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会话分析和成员类属分析为理论依据,剖析门诊医患会话中的医生角色建构。提出在门诊医患会话中,医生既维持了其在机构会话中的既定角色,即医学知识的权威者;同时,在特定的语境中,医生又对自身的机构身份进行了修改和重构,体现为对患者的理解者、同情者和帮助者。(本文来源于《外文研究》期刊2014年03期)

董平荣[5](2012)在《多重身份关系在机构会话中的再现与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会话分析原理,剖析英国某大学英国导师和中国学生之间的论文指导面谈,提出在这种机构会话的言语行为中再现和重构的叁种身份关系:交际身份关系、机构身份关系、社会文化身份关系,并以机构身份关系为中心,探讨会话行为中身份关系的稳定性与动态性。(本文来源于《外语教学》期刊2012年01期)

多重会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功能语言学和批评话语分析的基础上形成整合视角。运用功能语言学理论,从语言表现形式这一微观范畴,自下而上地分析语言的身份建构功能。通过批评话语分析,从社会结构这一宏观范畴,自上而下地呈现语言建构身份过程中权力的较量和意识形态的碰撞。基于医患会话语料,从群体身份、关系身份和个体身份叁个层面探讨了医生身份建构和语言表征的相互关系,揭示了隐藏其后的社会结构,明确了医生身份体系中各重身份的突显程度及其成因,并就树立身份建构的互动意识和重视语言的身份建构功能提出了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重会话论文参考文献

[1].卜繁明.会话分析视角下足球解说中主持人的多重身份建构研究[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2].谭晓风.医患会话的医生多重身份建构研究[J].医学与哲学(A).2017

[3].王建.会话分析视角下的主持人多重角色[J].长江丛刊.2017

[4].梁海英.医患会话中医生的多重身份建构[J].外文研究.2014

[5].董平荣.多重身份关系在机构会话中的再现与重构[J].外语教学.2012

标签:;  ;  ;  ;  

多重会话论文-卜繁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