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Hcy、hs-CRP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血清Hcy、hs-CRP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王丽娜马娜袁文俊

(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并接受经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180人,根据临床表现、冠脉造影检查确定入院对象并分为四组:稳定性心绞痛(SAP)4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6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42例、非冠心病组(对照组)30例。并根据冠脉病变的血管数分为单支病变65人、双支病变50人、三支病变35人。所有患者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监测各组患者血清Hcy、hs-CRP的水平,并分析各组间血清Hcy、hs-CRP水平的差异。结果:1、冠心病组Hcy、hs-CRP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血清中Hcy、hs-CRP水平在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组中呈递增趋势,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多支病变较单支病变组Hcy、hs-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冠心病患者的血Hcy、hs-CRP水平与病变血管的支数呈正相关(rHcy=0.792,rhs-CRP=0.633,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冠心病的严重程度不同,血清中Hcy、hs-CRP的检测水平也有明显差异,提示Hcy、hs-CRP可能是冠心病独立的危险因素,因此动态监测冠心病患者Hcy、hs-CRP水平的变化,有助于了解冠心病病程发展、反映冠心病病变的严重程度,判断冠心病的预后,对疾病的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及远期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冠心病

【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5)6-0569-01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取收集2014年3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并接受经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180人,男84例,女66例,平均年龄(67.4±9.2)岁。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P)4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6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42例。所有入选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按冠脉血管病变累及数分为:单支病变组(65例)、双支病变组(50例)、三支病变组(35例)。行冠脉造影显示正常者为对照组(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61.3±7.2)岁。所有研究对象均排除患有感染、肿瘤、全身免疫性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心肌病、瓣膜病、甲状腺功能异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

1.2标本采集及检测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早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3ml于高效促凝管中,混匀,置于离心机中离心4000转,8min,将分离的血清做为待测标本。检测方法采用双抗加心(ELISA)法测定Hcy、hs-CRP水平,Hcy检测试剂由北京利德曼生化有限公司提供,hs-CRP检测试剂由上海德赛生化有限公司提供。实验中的有关参数设置、试剂校正、质控等相关操作均按照说明书严格操作。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变量间的相关性采用线性回归进行分析,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各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各组间年龄、性别、吸烟、BMI、血糖、血脂及其他生化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2.2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比较从表1中可见,冠心病组的Hcy、hs-CRP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

表1冠心病组与对照组HCY和hs-CRP比较()

组别例数HCY(umol/l)hs-CRP(mg/l)

冠心病组15011.49±5.45*8.82±3.63*

对照组307.37±2.515.27±1.69

注:*表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1

2.3SAP、UAP、AMI组Hcy、hs-CRP检测水平的比较随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SAP、UAP、AMI组Hcy、hs-CRP的含量明显增加且各组间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2.4冠状动脉不同病变支数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差异。CHD患者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及三支病变组血清HCY和hs-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且血清HCY和hs-CRP水平随病变支数的增加而升高。三支病变组血清Hcy、hs-CRP水平均高于双支病变组(P<O.01),双支病变组高于单支病变组(P<O.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冠状动脉不同病变支数患者血清Hcy、hs-CRP的比较

组别例数HCY(umol/l)hs-CRP(mg/l)

单支病变组659.48±2.237.48±3.44

双支病变组5012.26±2.82*11.37±3.18*

三支病变组3515.25±6.97*Δ14.90±2.15*Δ

注:*表示与单只病变组比较P<0.01,Δ表示与双支病变组比较P<0.01

2.5冠心病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与病变血管支数相关性分析:冠心病患者的Hcy、hs-CRP水平与病变血管支数呈正相关(rHcy=0.496,rhs-CRP=0.693,P<0.01)。

3讨论

本研究证实,血清Hcy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支数有一定关系,单支、双支、三支血管病变的患者血Hcy水平呈逐渐上升趋势,冠脉阻塞支数与Hcy的水平呈正相关。

hs-CRP不仅是炎性反应标志物,它本身又可促进局部粘附分子PAI-1表达,降低内皮NO生物利用度,改变巨噬细胞对LDL摄取并使粥样硬化内聚集补体,从而促使血管炎性反应与血栓形成。hs-CRP可以激活患者体内补体,释放炎症介质,促进了黏附与吞噬细胞的反应,让细胞发生溶解,而激活了粥样斑块的补体系统可造成了斑块不稳定性,促进动脉粥样硬化

的发生与发展.本研究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hs-CRP水平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且AMI组hs-CRP水平显著高于SAP、UAP组,其浓度水平随冠脉病变数量的增多而升高。考虑hs-CRP水平可反映冠心病的不稳定程度,提示随着冠心病不稳定程度增加,炎性反应更加活跃,hs-CRP水平增高,且极可能参与稳定斑块转变为不稳定斑块这一过程,进而导致患者的不稳定。

本文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的Hcy、hs-CRP水平与病变血管支数呈正相关,Hcy与hs-CRP呈正相关,提示二者可能存在协同作用[1],考虑hs-CRP作为一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可抑制HCY分解过程中的酶,参与HCY的代谢过程,升高血液HCY浓度,并与HCY、组织蛋白酶等相互作用,在血管损伤中起到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CHD各组血清Hcy、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并随着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多Hcy、hs-CRP水平逐渐增高,Hcy、hs-CRP水平增高与冠状动脉硬化程度和冠状动脉阻塞的支数呈正相关。通过以上研究,我们认为血清Hcy、hs-CRP与冠心病密切相关,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以为冠心病的危险分层提高可靠的依据。联合检测血清中Hcy、hs-CRP的水平,可更好的了解病情,指导治疗,判断预后。

参考文献:

[1]李涛涛,王瑞英,杨凡.血清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07):790-792

标签:;  ;  ;  

血清Hcy、hs-CRP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