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暖风尾气加热装置论文和设计-赵宇欣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暖风尾气加热装置,该装置包括:尾气入口、尾气出口、热交换器入水口、热交换器出水口、热交换器和发动机,所述热交换器由外层套管和内层套管套接在一起,两端封堵,中间形成循环水圈。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内层套管的管壁上设置若干个带有凸起的螺旋导流板,每两个螺旋导流板间设置呈螺旋状分布的若干个加热管,水在循环水圈内呈螺旋状流动,水在加热管内流动,加大了水的受热面积,这样暖风尾气通过内层套管时就对内层套管的管壁及加热管进行充分加热。本实用新型可代替现有的液体加热器,暖风机在给驾驶室供热保暖的同时,充分利用尾气的余热给发动机预热及供热。本实用新型简单实用,成本低,节约能源,适于在载重汽车上推广应用。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汽车暖风尾气加热装置,该装置包括:尾气入口(2)、尾气出口(13)、热交换器入水口(15)、热交换器出水口(6)、热交换器(16)和发动机(5),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16)由外层套管(8)和内层套管(11)套接在一起,两端封堵,中间形成循环水圈(9),内层套管(11)的管壁上设置若干个带有凸起的螺旋导流(10),每两个螺旋导流板间设置呈螺旋状分布的若干个加热管(12),所述加热管横向穿过内层套管(11),加热管与内层套管的管壁紧密配合,所述热交换器(16)一端为尾气入口(2),另一端为尾气出口(13),上端设置热交换器出水口(6),下端设置热交换器入水口(15),所述发动机出水管(14)与热交换器入水口(15)相配合密封连接,所述发动机回水管(4)与热交换器出水口(6)相配合密封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汽车暖风尾气加热装置,该装置包括:尾气入口(2)、尾气出口(13)、热交换器入水口(15)、热交换器出水口(6)、热交换器(16)和发动机(5),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16)由外层套管(8)和内层套管(11)套接在一起,两端封堵,中间形成循环水圈(9),内层套管(11)的管壁上设置若干个带有凸起的螺旋导流(10),每两个螺旋导流板间设置呈螺旋状分布的若干个加热管(12),所述加热管横向穿过内层套管 (11),加热管与内层套管的管壁紧密配合,所述热交换器(16)一端为尾气入口(2),另一端为尾气出口(13),上端设置热交换器出水口(6),下端设置热交换器入水口(15),所述发动机出水管(14)与热交换器入水口(15)相配合密封连接,所述发动机回水管(4)与热交换器出水口(6)相配合密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暖风尾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出水管(14)上设置流量控制阀(17) 和水泵(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暖风尾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回水管(4)上设置温度传感器(7)和逆止阀(3)。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采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暖风尾气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载重汽车为解决冬季启动难,都另配一套35#柴油加热装置给0#柴油加热,其余热供驾驶室取暖,一是不方便,二是不经济,造成35#柴油大量使用,只给0#柴油加热的状况。柴油发动机启动前用35#柴油预热器预热发动机,需先启动一段时间,启动操作麻烦,费时费油,不理想,为改变这种状况有的在驾驶室内又加一套暖风装置,可改善油路保暖及驾驶室取暖,但不足之处是燃烧后的暖风尾气没有很好的利用,余热流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暖风尾气加热装置,充分利用暖风的尾气余热,通过热交换来加热发动机内的水,这样发动机就很容易启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暖风尾气加热装置,包括:尾气入口、尾气出口、热交换器入水口、热交换器出水口、热交换器和发动机,所述热交换器由外层套管和内层套管套接在一起,两端封堵,中间形成循环水圈,内层套管的管壁上设置若干个带有凸起的螺旋导流板,每两个螺旋导流板间设置呈螺旋状分布的若干个加热管,所述加热管横向穿过内层套管,加热管与内层套管的管壁紧密配合,所述热交换器一端为尾气入口,另一端为尾气出口,上端设置热交换器出水口,下端设置热交换器入水口,所述发动机出水管与热交换器入水口相配合密封连接,所述发动机回水管与热交换器出水口相配合密封连接。

所述发动机出水管上设置流量控制阀和水泵。

所述发动机回水管上设置温度传感器和逆止阀。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内层套管的管壁上设置若干个带有凸起的螺旋导流板,每两个螺旋导流板间设置呈螺旋状分布的若干个加热管,水在循环水圈内呈螺旋状流动,水在加热管内流动,加大了水的受热面积,这样暖风尾气通过内层套管时就对内层套管的管壁及加热管进行充分加热,经过加热的水再流回发动机,对发动机内水预热。本实用新型可代替现有的液体加热器,暖风机在给驾驶室供热保暖的同时,充分利用尾气的余热给发动机预热及供热。本实用新型简单实用,成本低,节约能源,适于在载重汽车上推广应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应用原理图;

图2为热交换器剖视图;

图3为图2的A-A视图。

图中:暖风机1,暖风机尾气入口2,逆止阀3,发动机回水管4,发动机5,热交换器入水口15, 温度传感器7,外层套管8,循环水圈9,导流板10,内层套管 11,加热管12,尾气出口13,发动机出水管14、热交换器出水口6,热交换器16,流量控制阀17,水泵18。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暖风尾气加热装置,包括:尾气入口2、尾气出口13、热交换器入水口15、热交换器出水口6、热交换器16和发动机5,所述热交换器16由外层套管8和内层套管11套接在一起,两端封堵,中间形成循环水圈9,内层套管11的管壁上设置若干个带有凸起的螺旋导流板10,每两个螺旋导流板间设置呈螺旋状分布的若干个加热管12,所述加热管横向穿过内层套管 11,加热管与内层套管的管壁紧密配合,所述热交换器16一端为尾气入口2,另一端为尾气出口13,上端设置热交换器出水口6,下端设置热交换器入水口15,所述发动机出水管14与热交换器入水口15相配合密封连接,所述发动机回水管4与热交换器出水口6相配合密封连接。

所述发动机出水管14上设置流量控制阀17和水泵18。

所述发动机回水管4上设置温度传感器7和逆止阀3。

工作时,暖风1的尾气经过管道从尾气入口2进入热交换器的内层套管11,再从尾气出口13排出,管道和尾气入口2相配合密封连接。发动机5内的水从发动机出水管14进入热交换器入水口15,进入循环水圈9,由于在内层套管11上设置带有凸起的螺旋导流板10,水在循环水圈9内呈螺旋状流动,水在加热管内流动,加大了水的受热面积。由于暖风尾气通过内层套管11时对内层套管 的管壁及加热管进行加热,经过加热的水再从热交换器出水口6经过发动机回水管4流回发动机,完成整个循环加热过程。

设计图

汽车暖风尾气加热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06558.9

申请日:2019-01-0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23(黑龙江)

授权编号:CN209195582U

授权时间:20190802

主分类号:F02N 19/10

专利分类号:F02N19/10

范畴分类:28B;32B;

申请人:赵宇欣

第一申请人:赵宇欣

申请人地址:166500 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和平乡立功村小殴力马屯180号

发明人:赵宇欣

第一发明人:赵宇欣

当前权利人:赵宇欣

代理人:王振华

代理机构:23104

代理机构编号:绥化市广辉专利事务所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  

汽车暖风尾气加热装置论文和设计-赵宇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