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传统文化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传统文化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传统文化,习近平,中国共产党,述评,中华,中华人民共和国,精髓。

传统文化观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樊雪峥[1](2019)在《大学生传统文化观现状调查分析——基于对武汉大学学生的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生传统文化观是指大学生群体对中华传统文化及其相关文化概念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笔者以武汉大学为例,对学生传统文化观进行了问卷调查。大学生具有较高的传统文化素养,对传统文化有着强烈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能够理性看待传统文化,学习和传承强烈意愿。但仍有值得注意的差异存在,需要我们在内容、教育和传播形式上加以改善。(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9年52期)

周田田[2](2019)在《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思想精髓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是指习近平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评价以及对如何完成传统文化价值实现的认识。其思想精髓包括:深刻揭示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定位;科学阐明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及弘扬主体;系统论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全面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实现的现实路径等。系统梳理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思想精髓将有利于我们理解习近平的传统文化情怀,从而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本文来源于《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刘佳伟[3](2019)在《论李大钊的传统文化观》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中,李大钊的文化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于现代社会也有重要启示。本文参考相关文献,从李大钊文化观的基本内涵、发展演变及当代价值叁个方面就李大钊传统文化观进行分析论述,以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博览》期刊2019年14期)

孙慧明[4](2019)在《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研究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不仅阐述了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价值,而且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观点新理念,形成了自己的传统文化观。国内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时代背景、主要内容、当代价值、引证典籍、方法论、与相关理论关系,以及习近平提出的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但也存在一些共性问题:注重理论层面,实践层面探索较少;全面复兴传统文化的路径研究不充分;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究不够深入;学者对传统文化研究呈现肤浅、碎片化的现象;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关于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研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国外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就,成果散见在一些评论文章之中。要让外国人更多、更好地了解习近平传统文化观,我们需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本文来源于《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潘祥超[5](2019)在《中国共产党的传统文化观的演进及启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以来》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如何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课题。文章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遵循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对中国共产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各个历史阶段对传统文化的基本观点、基本政策及其具体实践进行回顾、梳理,总结党的传统文化观的历史经验,探讨传统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道路是曲折的,但是新事物总是向前发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传统文化观的演进也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挫折和失误使党的成长步伐更加稳健和坚定,成功和收获使党变得更加理性和成熟。总结经验,不忘历史,是为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能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本文来源于《绵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周建标[6](2019)在《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理论逻辑及实践示范》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近平汲取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理论精髓,创新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传统文化观,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传统文化观"。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囊括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当代价值、继承路径、发展方向、国际传播等内容,具有内在的理论逻辑。习近平在治国理政实践中,从多个维度践行其传统文化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有实践示范作用。(本文来源于《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温雪秋[7](2019)在《习近平传统文化观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方式创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包含许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新成果,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高职院校要立足现实,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规律,不断探索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回归与融合。(本文来源于《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余卫国[8](2019)在《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科学内涵和价值意蕴》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传统文化观问题是近代以来特别是21世纪以来人们普遍关注和讨论的热点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传统文化问题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和阐发,不仅形成以传统文化本质观、价值观和价值实现观为基本内涵的新时代中国传统文化观,而且为正确认识和科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而如果说其理论价值主要体现在为正确认识和科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世界历史性的理论视域,实现了对古今中西关系问题百年论争的时代回应和历史超越的话,那么,其实践意义则主要体现在为形塑正确传统文化观,为坚定"四个自信"提供了新的可能的路径和方法,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实现及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并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本文来源于《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黄杰,郭小瑜,常芳[9](2019)在《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提到了传统文化,并针对中华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讲话、看法、着作,逐渐形成习近平传统文化观。习近平传统文化观是新时期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概括和重新认识,是中国共产党重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的鉴证,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大学生处于心理和生理以及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大学的全方位育人对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更高要求,如何做好、做活、做细、做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当下高校思政工作值得探讨的问题。习近平传统文化观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渗透力、有助于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解读和高度概括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活力和好的素材,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来源于《学理论》期刊2019年09期)

韩振峰,李卿[10](2019)在《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演变与创新》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何认识和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必须面对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并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了一系列科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认真梳理和研究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演变与创新,对于我们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传统文化观,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来源于《东岳论丛》期刊2019年09期)

传统文化观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是指习近平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评价以及对如何完成传统文化价值实现的认识。其思想精髓包括:深刻揭示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定位;科学阐明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及弘扬主体;系统论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全面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实现的现实路径等。系统梳理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思想精髓将有利于我们理解习近平的传统文化情怀,从而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传统文化观论文参考文献

[1].樊雪峥.大学生传统文化观现状调查分析——基于对武汉大学学生的调查[J].智库时代.2019

[2].周田田.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思想精髓探析[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19

[3].刘佳伟.论李大钊的传统文化观[J].中国民族博览.2019

[4].孙慧明.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研究述评[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5].潘祥超.中国共产党的传统文化观的演进及启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以来[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

[6].周建标.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理论逻辑及实践示范[J].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

[7].温雪秋.习近平传统文化观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方式创新研究[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8].余卫国.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科学内涵和价值意蕴[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9].黄杰,郭小瑜,常芳.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J].学理论.2019

[10].韩振峰,李卿.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演变与创新[J].东岳论丛.2019

标签:;  ;  ;  ;  ;  ;  ;  

传统文化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