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践活动论文_赵菊梅

导读:本文包含了教学实践活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教学实践,实践活动,大学生,岩溶,主题,民间艺术,位移。

教学实践活动论文文献综述

赵菊梅[1](2019)在《浅谈用课堂观察活动促进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课堂观察活动与平时的听课不太一样,课堂观察需要借助相关的辅助工具如音频、视频等,以数据的方式对课堂给予呈现,目的性比较明确,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教学技能。它不仅提高教师的听课评课水平,而且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49期)

尹厚霖[2](2019)在《基于岩溶地貌的地理教学实践活动——以重庆南山老龙洞地下河流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必修一的学习中涉及到岩溶地貌知识的学习。重庆南山老龙洞地下河流域内岩溶地貌资源丰富,分布着岩溶槽谷、落水洞、洼地、溶洞、岩溶矿坑、石漠化、岩溶塌陷等多种岩溶类型。我们选择7个岩溶地貌地理教学实践活动的考察点,通过考察、实验、调查、绘图等多种手段和方法,学生可以了解、认识流域内的地形地貌以及各类岩溶形态的成因,了解由于人类在岩溶区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石漠化等各种岩溶环境问题,认识到人类要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必须尊重自然,协调好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本文来源于《地理教学》期刊2019年22期)

倪明昌[3](2019)在《科学素养视域下小学教学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改稿)》(以下简称《标准》)中对于该门课程的性质进行了阐述与界定,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却容易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存在重视科学知识灌输,轻视科学素养培养的现象。基于此,本文以《标准》为指导,以科学素养培养为导向,以实践活动为载体,针对小学科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展开研究与探索。(本文来源于《家长》期刊2019年31期)

李慧芬[4](2019)在《民间艺术浸润游戏精神——园本艺趣课程“民间艺术区域活动”的教学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结合幼儿园实际,我们综合利用家乡的各种民间艺术教育资源,并把这些教育资源融入原有的课程,希望孩子们在感受现代文明的同时,感受家乡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在幼儿园"艺趣"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把江海民间艺术,(本文来源于《教育》期刊2019年44期)

许爱日[5](2019)在《高中思想政治社会实践活动教学实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活动情境中解决遇到的真实问题,能更好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正中学通过"学生公司"和"模拟人大"等社会实践活动教学,把课堂理论知识和生活经验有机结合起来,让核心素养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本文来源于《中学教学参考》期刊2019年31期)

贾玉贵,杜娟,郝桂珍,马宏,庞永俊[6](2019)在《工科院校开展大学生“双创”培养活动的教学实践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地方高校大学生科技活动教学实践,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剖析。分析了地方高校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对于地方高校在学风建设、研究生升学和学校影响力等方面的实际意义。同时指出了地方高校的大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对于自身综合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团队精神的提高具有的实际意义,还分析了科技创新活动对于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和择业具有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高教学刊》期刊2019年20期)

吴敏敏[7](2019)在《聚焦“4C”能力的主题式整合教学实践研究——基于科幻主题活动系统建构的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聚焦"4C"能力的主题式整合教学实践研究,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交流与沟通能力、创新与想象能力、合作能力与责任担当为目标,通过"学科中""学科间""学科外"的"3D"主题单元的推进,突出学科之间相互交叉与融通,打造适合低、中、高年段的科普阅读课、科幻体验课、科创表达课的"3S"课型,最终实现从知识到素养的课程变革。(本文来源于《江苏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29期)

潘虹[8](2019)在《《哲学与人生》课程的教学实践活动模式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该研究借中职德育课程《哲学与人生》为平台,结合中职德育课教材特点并在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教学内容,进而说明针对教学过程而展开的一系列的具体实践活动,从而引导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感悟、探索、实践,最终达到德育课注重培养学生态度、情感、观念的目的。(本文来源于《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期刊2019年19期)

马剑[9](2019)在《基于学生活动的位移概念教学实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位移概念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位移是什么、怎么计算,更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位移可以描述位置的变化。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尝试通过设计学生活动,引导学生讨论思辨,以帮助学生对位移概念有较为深刻的理解。(本文来源于《物理之友》期刊2019年10期)

鞠洪茂[10](2019)在《小学英语课堂活动化教学实践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英语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教师在开展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要重视通过对英语听、说、读、写方面的教学来充分地培养小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调动学生参与英语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小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将活动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性点明了英语课堂的活动是多样化的,它不仅包括一般性的活动,即学生在学习时将自己的学习思维与学习行为相结合起来的活动,同时也包括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营造课堂教学氛围而组织的一系列有关英语学习的活动。活动化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本文将针对小学英语课堂的活动化教学实践展开论述。(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9年41期)

教学实践活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必修一的学习中涉及到岩溶地貌知识的学习。重庆南山老龙洞地下河流域内岩溶地貌资源丰富,分布着岩溶槽谷、落水洞、洼地、溶洞、岩溶矿坑、石漠化、岩溶塌陷等多种岩溶类型。我们选择7个岩溶地貌地理教学实践活动的考察点,通过考察、实验、调查、绘图等多种手段和方法,学生可以了解、认识流域内的地形地貌以及各类岩溶形态的成因,了解由于人类在岩溶区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石漠化等各种岩溶环境问题,认识到人类要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必须尊重自然,协调好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教学实践活动论文参考文献

[1].赵菊梅.浅谈用课堂观察活动促进初中生物教学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9

[2].尹厚霖.基于岩溶地貌的地理教学实践活动——以重庆南山老龙洞地下河流域为例[J].地理教学.2019

[3].倪明昌.科学素养视域下小学教学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J].家长.2019

[4].李慧芬.民间艺术浸润游戏精神——园本艺趣课程“民间艺术区域活动”的教学实践[J].教育.2019

[5].许爱日.高中思想政治社会实践活动教学实践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9

[6].贾玉贵,杜娟,郝桂珍,马宏,庞永俊.工科院校开展大学生“双创”培养活动的教学实践与研究[J].高教学刊.2019

[7].吴敏敏.聚焦“4C”能力的主题式整合教学实践研究——基于科幻主题活动系统建构的探索[J].江苏教育研究.2019

[8].潘虹.《哲学与人生》课程的教学实践活动模式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

[9].马剑.基于学生活动的位移概念教学实践研究[J].物理之友.2019

[10].鞠洪茂.小学英语课堂活动化教学实践探究[J].校园英语.2019

论文知识图

集团理事会组织结构图人才培养体系示意图究型的教学实践活动的主要流程本次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学支持...实际采用的教学实践活动形式网络课程中教学实践活动设计模型

标签:;  ;  ;  ;  ;  ;  ;  

教学实践活动论文_赵菊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