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西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中古西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古西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西欧,中古,政治,帝国,中世纪,日耳曼,近代。

中古西欧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赵卓然[1](2019)在《政治思想史视域下的西欧中古“有机体”隐喻》一文中研究指出中世纪思想家围绕国家教会关系等问题的论争,常采用隐喻方式来表达,如“双剑论”“日月说”,是中世纪学者表达政治思想的流行写作方式。“政治形体”(corpus politicum,Body Politic)是12—15世纪西欧思想家表达政治共同体常用的隐喻方(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11-20)

王超华[2](2019)在《试论中古晚期西欧丧葬仪式的内涵》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古晚期的西欧,丧葬仪式是一项持续时间长、参与者众多、内容丰富的活动。按照人类学的理论,中古晚期西欧丧葬仪式至少有叁项基本内涵:首先,从准备死亡到纪念诸阶段是死者完成人生"过渡"的漫长过程,体现了基督教所信仰的生死观;其次,通过游行、施舍和制造象征符号,丧葬仪式既彰显出社会上层的经济和政治权力,也为权力交接提供了机会;最后,丧葬仪式还是共同体度过"危机"的保证,也是共同体成员进行身份认同的最佳时间。认清上述内涵,可以加深我们对中古西欧社会的理解,也可以为中古西欧社会史和文化史研究提供一些线索。(本文来源于《世界宗教文化》期刊2019年04期)

庞勇[3](2018)在《中古西欧君权合法性来源中的选举原则》一文中研究指出中世纪西欧王权合法性的来源,通常由家族世袭、教会授权以及选举原则叁点构成。许多情况下,选举原则是极容易被忽略的一点,但是这个原则确实存在,并且在日耳曼原始部落中是选举军事领袖的重要标准之一。直到蛮族侵入西欧并完全基督教化后,选举原则才慢慢失去效用。然而,即便是在"君权神授"思想和家族世袭原则发展至顶峰的时期,已经逐渐失去实际意义的选举原则仍然以其他形式存在于西欧政治社会中,它并没有因神授原则的主导地位而被废除,并且经过长时间演变和发展,升华为完备详细的政治理论,从而对西方近代民主政治产成了独特影响。(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姜启舟,赵辉兵[4](2016)在《试论中古西欧“双剑论”的流播与诠释》一文中研究指出"双剑论"是中古西欧罗马教会所提出并主导的一种神学政治理论。在教皇格拉西乌斯一世"教权与俗权"分工理论的基础上,"双剑论"在中世纪中期被正式提出。到中古盛期教俗相争,"双剑论"经重新诠释实现勃兴,教义诠释者赋予了其崭新内涵,意在提升教皇权威,树立教权高于俗权的权力地位。进入14世纪以后,伴随教会势力的下降与西欧民族国家观念的兴起,教俗权能逐步分离,"双剑论"饱受批判,最终在宗教改革的浪潮中走向式微。(本文来源于《政治思想史》期刊2016年01期)

朱君杙,王晋新[5](2016)在《长存多变的“巨兽”——论中古西欧史家“四大帝国”结构原则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古西欧史家在编纂长时段"世界历史"时惯于使用"四大帝国"更替的撰史结构原则。依照这一原则,他们把古罗马帝国的历史直至他们自己生活时代的历史连在了一起,统统划归于"罗马帝国"的统治阶段。为了使中世纪诸多历史事实的变化与"四大帝国"的神学启示相契合,中古西欧史家建构了"帝国权力转移"的理论,赋予了四大帝国更替理论以"民族性"的内涵。(本文来源于《历史教学(下半月刊)》期刊2016年02期)

王定国[6](2015)在《中古西欧社会价值观的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从人类告别蛮荒时代,任何一个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一种价值体系的形成是一个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中古西欧社会价值体系也不例外。价值观同其他的社会意识形式一样,尽管是由当时的社会存在决定的,但也积极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深刻地影响了西欧的政治、经济秩序和社会生活。(本文来源于《思想战线》期刊2015年S1期)

齐丹丹[7](2014)在《浅谈中古西欧庄园制度》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古西欧的封建庄园,是封建经济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由于其生产力低下条件,生产规模小容易受地理环境等条件的影响,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通过分析庄园的形成条件、生产组织形式、地租形态、政治统治权利等,可知封建庄园是在封建大地产的基础上,以占有一定数量的依附劳动者为前提而产生的,是在生产力落后,商品货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形成的,从当时的历史情况来看,它的产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其合理性。(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史志》期刊2014年23期)

侯树栋[8](2014)在《对西欧中古早期国家问题的一些认识》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欧中古早期的王国不是罗马国家的延续,也非民族国家、主权国家的某种不完整的、模糊的投射,中古早期的国家应当依其自身进行解释,这是当代论者的基本共识。论者对西欧中古早期王国与罗马制度的关系、早期王国能否纳入"state"这一概念意义上的国家范畴、公共权力与私人权力的关系、王权与地方权力的关系等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讨论显示,关于国家发展问题的直线的、目的论式的传统解说,在当代学者中不再具有普遍认同。讨论还显示,只有避免将中古早期的政治实践狭窄地范畴化,即避免在"公权"与"私权"、"公法"与"私法"这些二元对立的范畴内观察中古早期的政治生活,才能真正认识那个时代的国家性质和特点。(本文来源于《史学理论研究》期刊2014年03期)

刘民[9](2014)在《中古至近代早期西欧海洋渔业的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渔业作为一个传统的经济部门,对中世纪至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考察在此时期内英国和荷兰海洋渔业的发展,揭示出这一时期西欧海洋渔业发展的缘由、整体特征和其所产生的历史影响。对中世纪至近代早期西欧海洋渔业的发展一一以英国和荷兰为考察样本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来了解该时期西欧经济面貌和社会发展状况,更有助于我们对西欧经济发展史有进一步的研究。全文共分为叁个部分。第一章主要论述中世纪至近代早期西欧海洋渔业发展的条件。西欧地区优越的自然环境为西欧提供了丰富的渔业资源及发展海洋渔业的客观条件。西欧社会对鱼类有着巨大的消费需求,这是对海洋渔业发展极为有利的市场条件,而这种对鱼类的需求是此时期基督教斋戒习俗和人口急剧增长共同推动的结果。第二章以英国和荷兰为主要考察样本,主要论述了这两个国家海洋渔业的发展状况,以探究这一时期西欧各国海洋渔业的发展与当时渔船的不断改进、资金来源的日趋广泛、政府的政策支持和严格管理以及鱼类捕捞和加工处理技术之间的密切联系,同时还进一步说明海洋渔业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如增加市政当局的税收、刺激就业、带动该地海外贸易和与渔业相关产业的的发展等。第叁章通过对近代早期英国食鱼日政策以及英国、荷兰渔业之争的评述来阐述海洋渔业对西欧历史产生的影响,意在揭示出西欧各国为发展本国渔业所采取的措施,为保护本国的渔业资源、渔民和鱼市所做出的努力。(本文来源于《天津师范大学》期刊2014-05-27)

李时人[10](2011)在《中国古代“才子佳人小说”论略——从西欧中古时期的“骑士传奇”谈起》一文中研究指出"骑士传奇"是西欧中古时期历史文化的产物,由"分封制"所造成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的现实是其产生、发展的基础。所描绘的种种爱情故事,虽然显得荒诞离奇,然而总是与"骑士制度"有着种种联系,并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对"人性"的肯定。散文体"骑士传奇"是西欧"近世小说"的先导,至少从叙事形式和技巧方面为欧洲"近世小说"提供了"范式"。"才子佳人小说"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条件下的产物,中国中古以后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体制,特别是唐代以来实行的决定中国"知识阶层"命运和思想状况的"科举选官制度",是"才子佳人小说"创作产生和长期延续的基础。即使是那些耽于幻想的"才子佳人"小说中所描写的虚幻恋爱婚姻故事,也多少反映了中国古代"知识阶层"追求"个性解放"的愿望。清代前期中、长篇"才子佳人小说"兴盛的小说史意义,则在于巩固了《金瓶梅》发轫的以长篇小说描写现实生活的新传统和确立了长篇小说由文人独立创作的新格局。西方和东方这两种文学现象是基于两种社会体制所导致的历史文化的差异,从而证明了"制度文化"对文学的巨大影响,也提醒我们不能脱离历史文化背景研究古代的小说。(本文来源于《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4期)

中古西欧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中古晚期的西欧,丧葬仪式是一项持续时间长、参与者众多、内容丰富的活动。按照人类学的理论,中古晚期西欧丧葬仪式至少有叁项基本内涵:首先,从准备死亡到纪念诸阶段是死者完成人生"过渡"的漫长过程,体现了基督教所信仰的生死观;其次,通过游行、施舍和制造象征符号,丧葬仪式既彰显出社会上层的经济和政治权力,也为权力交接提供了机会;最后,丧葬仪式还是共同体度过"危机"的保证,也是共同体成员进行身份认同的最佳时间。认清上述内涵,可以加深我们对中古西欧社会的理解,也可以为中古西欧社会史和文化史研究提供一些线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古西欧论文参考文献

[1].赵卓然.政治思想史视域下的西欧中古“有机体”隐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2].王超华.试论中古晚期西欧丧葬仪式的内涵[J].世界宗教文化.2019

[3].庞勇.中古西欧君权合法性来源中的选举原则[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4].姜启舟,赵辉兵.试论中古西欧“双剑论”的流播与诠释[J].政治思想史.2016

[5].朱君杙,王晋新.长存多变的“巨兽”——论中古西欧史家“四大帝国”结构原则的运用[J].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6

[6].王定国.中古西欧社会价值观的探究[J].思想战线.2015

[7].齐丹丹.浅谈中古西欧庄园制度[J].黑龙江史志.2014

[8].侯树栋.对西欧中古早期国家问题的一些认识[J].史学理论研究.2014

[9].刘民.中古至近代早期西欧海洋渔业的发展[D].天津师范大学.2014

[10].李时人.中国古代“才子佳人小说”论略——从西欧中古时期的“骑士传奇”谈起[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标签:;  ;  ;  ;  ;  ;  ;  

中古西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