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混凝土生产线论文和设计-章祥君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沥青混凝土生产线,包括用以储存原料的原料仓和用以将原料运送至原料仓的储料皮带,还包括位于地下的储料廊道,储料皮带设置于储料廊道中,原料仓位于储料廊道的一端。原料的输送过程完全在位于地下的储料廊道中进行,储料廊道的遮挡可以避免原料暴露在空气中,从而减少输送过程所产生的噪音和扬尘。同时储料廊道位于地下能够减少沥青混凝土生产线所占用的地上空间,使空间利用率得到提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沥青混凝土生产线,包括用以储存原料的原料仓和用以将原料运送至所述原料仓的储料皮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地下的储料廊道,所述储料皮带设置于所述储料廊道中,所述原料仓位于所述储料廊道的一端。

设计方案

1.一种沥青混凝土生产线,包括用以储存原料的原料仓和用以将原料运送至所述原料仓的储料皮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地下的储料廊道,所述储料皮带设置于所述储料廊道中,所述原料仓位于所述储料廊道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混凝土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仓包括用以储存石料的石料仓,所述储料皮带包括用以运送石料的第一储料皮带,所述储料廊道包括第一储料廊道(1),所述第一储料皮带位于所述第一储料廊道(1)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沥青混凝土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仓还包括再生料仓,所述储料廊道还包括第二储料廊道(2),所述储料皮带还包括用以将破碎后的再生料运送至所述再生料仓的第二储料皮带,所述第二储料皮带设于所述第二储料廊道(2)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沥青混凝土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储料廊道(2)的一端还设有用以破碎再生料的破碎机(21),所述第二储料皮带的一端与所述破碎机(21)的出口相接,所述第二储料皮带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储料廊道(2)的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沥青混凝土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以储存沥青的沥青储罐和用以混合沥青、石料以及再生料的混合设备,所述沥青储罐和所述混合设备通过沥青管道(33)连接,所述沥青管道(33)位于地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沥青混凝土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料廊道(3),所述输料廊道(3)中设有用以将再生料运送至所述混合设备的输料皮带(31)。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沥青混凝土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廊道中设有用以收集灰尘的灰尘收集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沥青混凝土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廊道中还设有用以实时监控储料廊道内状况的监控装置。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沥青混凝土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沥青混凝土生产线。

背景技术

沥青混凝土的生产需要将石料、再生料等原料与沥青混合成混合材料。现有技术中,用于输送石料和再生料等原料的皮带通常暴露于空气中,占用了较多的地上空间。同时在运送原料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扬尘和噪音,给环境造成了严重负担。

因此,如何减少沥青混凝土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和扬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沥青混凝土生产线,其能够减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和扬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沥青混凝土生产线,包括用以储存原料的原料仓和用以将原料运送至所述原料仓的储料皮带,还包括位于地下的储料廊道,所述储料皮带设置于所述储料廊道中,所述原料仓位于所述储料廊道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原料仓包括用以储存石料的石料仓,所述储料皮带包括用以运送石料的第一储料皮带,所述储料廊道包括第一储料廊道,所述第一储料皮带位于所述第一储料廊道中。

优选地,所述原料仓还包括再生料仓,所述储料廊道还包括第二储料廊道,所述储料皮带还包括用以将破碎后的再生料运送至所述再生料仓的第二储料皮带,所述第二储料皮带设于所述第二储料廊道中。

优选地,所述第二储料廊道的一端还设有用以破碎再生料的破碎机,所述第二储料皮带的一端与所述破碎机的出口相接,所述第二储料皮带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储料廊道的端部。

优选地,还包括用以储存沥青的沥青储罐和用以混合沥青、石料以及再生料的混合设备,所述沥青储罐和所述混合设备通过沥青管道连接,所述沥青管道位于地下。

优选地,还包括输料廊道,所述输料廊道中设有用以将再生料运送至所述混合设备的输料皮带。

优选地,所述储料廊道中设有用以收集灰尘的灰尘收集装置。

优选地,所述储料廊道中还设有用以实时监控储料廊道内状况的监控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沥青混凝土生产线包括储料仓和储料皮带,储料仓用于储存原料,储料皮带用于将原料运送至原料仓中。沥青混凝土生产线还包括储料廊道,储料廊道设置在位于地下,储料皮带位于储料廊道中,原料仓位于储料廊道的一端,储料皮带沿储料廊道将原料输送至原料仓中。原料的输送过程完全在位于地下的储料廊道中进行,储料廊道的遮挡可以避免原料暴露在空气中,从而减少输送过程所产生的噪音和扬尘。同时储料廊道位于地下能够减少沥青混凝土生产线所占用的地上空间,使空间利用率得到提高。

另外,用于输送沥青的管道也位于地下,一方面能够减少输送沥青过程中所产生的噪音,另一方面也能够隔离操作人员和沥青管道,降低沥青管道遇到明火的可能性,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第一储料廊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二储料廊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输料廊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3中的附图标记为:

第一储料廊道1、第二储料廊道2、输料廊道3、下料斗11、第一提升机12、第一集水坑13、破碎机21、第二提升机22、输料皮带31、第三提升机32、沥青管道3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3,图1为第一储料廊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第二储料廊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输料廊道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沥青混凝土生产线包括原料仓和储料皮带,原料仓用于储存石料或再生料等固体原料,固体原料由储料皮带输送至原料仓中。为减少原料输送过程中的噪音和扬尘,沥青混凝土生产线还包括储料廊道,储料廊道位于地下,储料皮带设置在储料廊道中,原料仓位于储料廊道的一端。原料由储料廊道的一端倒入,随后由储料皮带输送至原料仓中。

具体的,储料廊道的外周具有壳体,壳体通常为混凝土等材料浇筑而成,壳体的上端可与地面平齐。储料皮带设置于储料廊道的底面,且由储料廊道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由于原料仓通常设置在地面上,因此,沥青混凝土生产线通常设有提升机,提升机沿一定的路径将原料提升至原料仓的入口高度,该路径的下端与储料皮带的末端相接,上端与原料仓的上部入口相接,原料从储料皮带直接落入提升机中,提升机向上移动直至将原料倒入储料仓中。当然,为避免原料在提升机中产生扬尘,提升机移动路径的外周还可设置护罩。

另外,沥青混凝土生产线还可设置整体的外壳,原料仓和提升机等设备均设置于整体的外壳中原料仓、提升机以及储料廊道等均设置于外壳中,其中储料廊道设置于外壳中位于地下的一层,储料廊道的卸料口位于外壳的外部,运输车辆在外壳外部将原料卸入储料廊道,储料皮带将原料输送入原料仓,进而减少输送过程中向环境中散播噪音和灰尘。

本实施例中,沥青混凝土生产线将储料皮带设置于地下的储料廊道中,原料在运输过程中不会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进而减小了运输过程中所产生的噪音,解决了运输过程中的扬尘问题。

具体的,原料仓包括用于储存石料的石料仓,相应地,储料皮带包括第一储料皮带,储料廊道包括第一储料廊道1,第一储料皮带位于第一储料廊道1中、并用于运送石料。第一储料廊道1的第一端设有下料斗11,第二端延伸至石料仓的外侧,第一储料皮带的一端位于下料斗11的下方。运输车辆将石料运输至场地中之后,直接向下料斗11倾倒石料,第一储料皮带将石料输送至石料仓的外侧,第一储料廊道1的第二端还设有第一提升机12,石料由第一储料皮带的末端落入第一提升机12中,沥青混凝土生产线再由皮带将第一提升机12中的石料送入石料仓。

具体的,第一储料廊道1的深度为4m,当然用户也可根据需要改变第一储料廊道1的深度,在此不做限定。另外,为避免第一储料廊道1中积水,其底面设有第一集水坑13,第一集水坑13的深度大于第一储料廊道1的深度。

可选的,原料仓还包括再生料仓,相应地,储料廊道还包括第二储料廊道2,储料皮带还包括第二储料皮带,第二储料皮带设置于第二储料廊道2中。

具体的,第二储料廊道2的外周也设有混凝土等材料制成的壳体,第二储料廊道2的一端设有破碎机21,破碎机21上方设有卸料口。铣刨料由运输车辆运送至场地中之后,直接倾倒入卸料口中,铣刨料穿过卸料口进入破碎机21。破碎机21能够将铣刨料破碎成适当的粒径。第二储料皮带位于第二储料廊道2的底部,其一端与破碎机21的出口相接,另一端延伸至第二储料廊道2远离破碎机21的端部。第二储料廊道2远离破碎机21的端部设有第二提升机22,第二储料皮带与第二提升机22移动路径的下端相接。第二提升机22移动路径的上端位于再生料仓的上方,破碎后的再生料可通过皮带输送入再生料仓中。第二储料廊道2的深度为3.8m,当然用户也可根据需要改变第二储料廊道2的深度,在此不做限定。同时,第二储料廊道2的底面设有第二集水坑。

本实施例中,石料和再生料分别通过位于第一储料廊道1中的第一储料皮带和位于第二储料廊道2中的第二储料皮带运送至石料仓和再生料仓中,沥青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固体原料的运送均在地下进行,进而保证生产过程中仅会产生极少的噪音和灰尘。

沥青混凝土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沥青管道33向混合设备输送沥青,现有的沥青管道33通常铺设在底面上,不仅占用了较大的地上空间,而且管道可能泄露油气,油气一旦遇明火很容易发生爆炸,因此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沥青混凝土生产线还包括用于储存沥青的沥青储罐以及用于混合沥青、石料和再生料的混合设备,混合设备位于石料仓和再生料仓之间,沥青储罐位于混合设备一侧。沥青储罐和混合设备通过沥青管道33连接,沥青管道33埋设于地下。从而加大了地上空间的使用率,降低了沥青混凝土生产线的安全隐患。

另外,再生料输通过输料皮带31送入混合设备,输送的过程中也会产生较大的扬尘和噪音。因此,沥青混凝土生产线还包括输料廊道3,输料廊道3位于地下,输料皮带31位于输料廊道3中。

具体的,输料廊道3一端设有加料口,另一端设有第三提升机32。输料皮带31的一端位于加料口的下部,另一端与第三提升机32移动路径的下端相接。此外,沥青管道33也可设置在输料廊道3中,如图3所示,沥青管道33位于输料皮带31的一侧。

可选的,为进一步减少运输过程中所产生的扬尘,储料廊道和输料廊道3中均可设置用于收集灰尘的灰尘收集装置。具体的,灰尘收集装置包括引风机、空气分离器和集尘箱,引风机抽取储料廊道或输料廊道3中的混有粉尘的气体,空气分离器与引风机的出口相连,对气体中的粉尘进行分离,其气体出口与大气相连,颗粒出口与集尘箱相连。经过分离的气体直接排入大气,粉尘颗粒落入集尘箱中进行统一处理。当然,灰尘收集装置中还可设置过滤器等除尘设备,进一步提高除尘效果。

可选的,为使操作人员能够实时监控储料廊道和输料廊道3中的状况,储料廊道和输料廊道3还设有监控装置。监控装置可具体包括摄像头和显示器,显示器可设置在沥青混凝土生产线的中控室中。

本实施例中,沥青混凝土生产线的沥青管道33设置于地下,能够有效利用地下空间,提高土地使用率,同时还能够减少油气遭遇明火的可能性,提高了沥青混凝土生产线的安全性。另外,储料廊道和输料廊道3中还设置了灰尘收集装置和监控装置,灰尘收集装置能够进一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粉尘排放,监控装置能够使操作人员实时监控廊道内的状况,当发生突发状况时能够及时进行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外几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沥青混凝土生产线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一种沥青混凝土生产线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71725.0

申请日:2018-12-2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6(杭州)

授权编号:CN209322060U

授权时间:20190830

主分类号:B65G 65/42

专利分类号:B65G65/42;B65G69/18;B65G69/14

范畴分类:32F;

申请人:杭州市沥青拌和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杭州市沥青拌和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0022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半山街道石塘工业园临一街108号杭州路桥集团3号楼314室

发明人:章祥君;方华升;施海深;周杲;沈劲松;徐伟;杨洪坚;金卫东

第一发明人:章祥君

当前权利人:杭州市沥青拌和有限公司

代理人:罗满

代理机构:11227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一种沥青混凝土生产线论文和设计-章祥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