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户内变电站室内主变油池底板结构论文和设计-武剑雄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户内变电站室内主变油池底板结构,在主变油池的底部从下至上依次设有的混凝土垫层、挤塑聚苯板层、防水层、防油层以及混凝土面层。通过设置混凝土面层和挤塑聚苯板层,增加了噪声传播介质的厚度,降低了震动的频率,对房屋的主体结构增加了有效的保护措施,同时具有保温隔热效果,起到了节能降耗的积极作用;通过设置隔离层,提高了防腐耐候性、抗变形性及抗拉伸度,也增强了减震效果;通过设置防油层,可避免油污外渗造成的环境污染;通过设置防水层提高了防水性能;通过素水泥浆层可使整体连接更加牢固,确保本实用新型牢固耐用;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减震降噪效果好、外形美观、实用性强的优点。

主设计要求

1.全户内变电站室内主变油池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主变油池的底部从下至上依次设有的混凝土垫层、挤塑聚苯板层、防水层、防油层以及混凝土面层。

设计方案

1.全户内变电站室内主变油池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主变油池的底部从下至上依次设有的混凝土垫层、挤塑聚苯板层、防水层、防油层以及混凝土面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户内变电站室内主变油池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防油层与所述防水层之间设有隔离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户内变电站室内主变油池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防水层与所述挤塑聚苯板层之间设有素水泥浆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户内变电站室内主变油池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混凝土垫层下还设有灰土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户内变电站室内主变油池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面层和所述灰土层的厚度均为150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户内变电站室内主变油池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灰土层中灰土的重量比为3: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户内变电站室内主变油池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混凝土面层内设有双向钢筋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户内变电站室内主变油池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面层的混泥土强度为C3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户内变电站室内主变油池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垫层的混泥土强度为C1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户内变电站室内主变油池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塑聚苯板层和所述混凝土垫层的厚度均为100mm。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主变油池底板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全户内变电站室内主变油池底板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减少变电站的用地面积,越来越多的户外变电站改造为全户内变电站,但是在实际运行中,主变压器会产生较大的噪声,成为了变电站的主要噪声源,还会伴随有较强烈的震动。目前,全户内变电站室内的主变油池底板通常都采用户外变电站的传统做法,仅仅考虑到油池的抗渗漏、防冻胀问题,即通过200mm厚中粗砂解决冻胀问题,通过300mm厚、灰土比为3:7的灰土层来解决渗漏问题,完全没有对主变运行产生的噪声做有效的衰减措施,且主变压器运行期间产生的震动也没有得到有效的缓减,全部传递到房屋主体结构,由配电装置楼自行消纳,容易产生结构的共振,造成严重的工程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减震降噪效果好的全户内变电站室内主变油池底板结构。

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

全户内变电站室内主变油池底板结构,在主变油池的底部从下至上依次设有的混凝土垫层、挤塑聚苯板层、防水层、防油层以及混凝土面层。

进一步的,在所述防油层与所述防水层之间设有隔离层。

进一步的,在所述防水层与所述挤塑聚苯板层之间设有素水泥浆层。

进一步的,在所述混凝土垫层下还设有灰土层。

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面层和所述灰土层的厚度均为150mm。

进一步的,所述灰土层中灰土的重量比为3:7。

进一步的,在所述混凝土面层内设有双向钢筋网。

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面层的混泥土强度为C30。

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垫层的混泥土强度为C15。

进一步的,所述挤塑聚苯板层和所述混凝土垫层的厚度均为100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混凝土面层和挤塑聚苯板层,不仅增加了噪声传播介质的厚度,还降低了震动的频率,对房屋的主体结构增加了有效的保护措施,同时具有保温隔热效果,起到了节能降耗的积极作用;通过设置隔离层,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防腐耐候性、抗变形性及抗拉伸度,也增强了减震效果;通过设置防油层,可避免变电站室内主变油池的油污外渗造成的环境污染;通过设置防水层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防水性能;通过素水泥浆层可使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连接更加牢固,确保本实用新型牢固耐用;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减震降噪效果好、外形美观、实用性强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混凝土垫层1、挤塑聚苯板层2、防水层3、防油层4、混凝土面层5、隔离层6、素水泥浆层7、灰土层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全户内变电站室内主变油池底板结构,在主变油池的底部从下至上依次设有的混凝土垫层1、挤塑聚苯板层2、防水层3、防油层4以及混凝土面层5。在防油层4与防水层3之间设有隔离层6。在防水层3与挤塑聚苯板层2之间设有素水泥浆层7。在混凝土垫层1下还设有灰土层8。

本实施例中,灰土层8中灰土的重量比为3:7。

混凝土垫层1的混泥土强度为C15,可保证足够的抗压强度,起到减震效果。

挤塑聚苯板层2不仅增加了噪声传播介质的厚度,还降低了震动的频率,对房屋的主体结构增加了有效的保护措施,同时具有保温隔热效果,起到了节能降耗的积极作用;

在素水泥浆层7内设有挂网,且通过满涂一道素水泥浆起到与挤塑聚苯板层2相粘合的作用。

防水层3通过涂刷一道冷底子油来起到防水的功能。

隔离层6采用4厚一布二胶耐碱玻璃网布防油渗胶泥隔离层,具有防腐耐候、抗变形、抗拉伸强度高等特点,可起到较好的减震效果;

防油层4通过满涂一道防油渗水泥浆来实现防油功能。

混凝土面层5的混泥土强度为C30,具有较好的防油效果;且在混凝土面层5内设有Φ6@200双向钢筋网,使混凝土面层5更加结实、牢固,进而提高了减震性能。

本实施例中,混凝土面层5和灰土层8的厚度均为150mm,挤塑聚苯板层2和混凝土垫层1的厚度均为100mm。通过增加主变油池底板结构的总体厚度,进而增加了声音介质的厚度,确保良好的降噪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全户内变电站室内主变油池底板结构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11808.8

申请日:2019-01-0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MN(蒙古)

授权编号:CN209620730U

授权时间:20191112

主分类号:E04H 7/02

专利分类号:E04H7/02;E04H7/18

范畴分类:36C;36E;

申请人: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第一申请人: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申请人地址:010011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鄂尔多斯东街巨海城八区5号、6号写字楼

发明人:武剑雄;刘杰;刘志杰

第一发明人:武剑雄

当前权利人: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  

全户内变电站室内主变油池底板结构论文和设计-武剑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