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He放电等离子体中氩亚稳态光谱诊断研究

Ar/He放电等离子体中氩亚稳态光谱诊断研究

论文摘要

在气体放电中,氩等离子体除了以基态和激发态的形式存在外,还存在大量的亚稳态,亚稳态寿命较长,能量较高,会跟其他原子和分子发生潘宁电离作用,所以对于亚稳态的诊断一直是实验研究的热点内容。而一种气体成分简单,性质比较单一,在实际应用中经常需要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气体进行混合。在气体放电中氦等离子体与其他粒子之间的相互碰撞能量转化率较高,但是产生和维持氦等离子体需要较高的能量,因此,可以考虑将氦气和氩气混合代替纯氦气体。这同时也需要考虑混合后的气体对氩亚稳态的影响。本文分别用吸收光谱法和发射光谱法对Ar/He介质阻挡放电中氩亚稳态的光谱进行了诊断研究,并且讨论了不同放电条件对氩亚稳态1s5和1s3的数密度、气体温度以及电子温度的影响。第一部分利用吸收光谱法诊断了Ar/He介质阻挡放电中产生的氩亚稳态1s5和1s3。根据谱线吸收光强度与吸收物质数密度遵从朗伯-比尔定律以及对吸收峰进行Voigt拟合可以计算亚稳态数密度,通过求谱线的多普勒展宽可得气体温度。发现在实验条件范围内,增加氦气含量,1s5和1s3的数密度均逐渐减小,并且发现1s5的数密度大约是1s3数密度的16-23倍,主要因为1s3的激发能较高;电压增大,功率增大,氩亚稳态的数密度和气体温度均逐渐增大;适当增大压强亚稳态数密度以及气体温度也会增大,压强过高反而不利于氩亚稳态的形成。第二部分主要利用发射光谱法研究了Ar/He介质阻挡放电中产生的光谱,考察了谱线强度随氦气含量的变化情况,利用玻尔兹曼斜率法计算了氦气含量、放电电压、放电频率、气体压强对电子温度的影响。得出结论如下:当氦气含量为30%时,明显在728.13nm和781.61 nm处检测出了氦的谱线,并且发现氦气含量从0%到30%的过程中,ArI谱线的相对强度逐渐减弱。在放电条件范围内,随着氦气含量的增加电子温度从0.4 eV上升到0.7 eV;随着放电电压和频率的增大,放电体系能量增加,电子温度均升高;而电子温度随着气体压强的增大逐渐降低。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等离子体简介
  •   1.2 等离子体研究方法
  •     1.2.1 数值模拟研究
  •     1.2.2 实验诊断研究
  •   1.3 本文选题和主要工作
  • 2 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
  •   2.1 介质阻挡放电装置
  •     2.1.1 放电系统
  •     2.1.2 配气系统和抽气系统
  •   2.2 光谱诊断系统
  •     2.2.1 TDLAS诊断系统
  •     2.2.2 发射光谱诊断系统
  • 3 吸收光谱法对Ar/He放电等离子体的诊断
  •   3.1 吸收光谱诊断原理
  •     3.1.1 亚稳态数密度的计算方法
  •     3.1.2 气体温度的计算方法
  •   3.2 放电参数对亚稳态数密度和气体温度的影响
  •     3.2.1 He配比对氩亚稳态数密度和气体温度的影响
  •     3.2.2 电压对亚稳态数密度和气体温度的影响
  •     3.2.3 气体压强对亚稳态数密度和气体温度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4 发射光谱法对Ar/He放电等离子体的诊断
  •   4.1 Ar原子发射谱线和电子温度的测量方法
  •     4.1.1 Ar原子的发射谱线
  •     4.1.2 电子温度的测量方法
  •   4.2 放电参数对谱线强度和电子温度的影响
  •     4.2.1 ArI相对谱线强度的变化
  •     4.2.2 放电参数对电子温度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王金凤

    导师: 徐勇

    关键词: 吸收光谱,发射光谱,数密度,气体温度,电子温度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物理学,物理学

    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

    分类号: O53;O461

    DOI: 10.26991/d.cnki.gdllu.2019.000936

    总页数: 58

    文件大小: 1843K

    下载量: 84

    相关论文文献

    • [1].高压实现材料的亚稳态[J]. 润滑与密封 2018(08)
    • [2].嵌入式系统亚稳态高阶扩散模糊决策能耗管理[J]. 科技通报 2014(10)
    • [3].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检测硼碳氮亚稳态材料的进展[J].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9(12)
    • [4].工程应用中的信号失稳现象及FPGA解决方法研究[J].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 2018(02)
    • [5].半导体泵浦亚稳态惰性气体激光器理论建模与性能分析[J].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5(06)
    • [6].亚稳态分子间复合物反应机理研究[J]. 化学进展 2016(11)
    • [7].304不锈钢点蚀产物对亚稳态点蚀萌生和稳态蚀孔生长的加速作用[J].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19(04)
    • [8].半导体激光抽运亚稳态惰性气体激光器研究进展[J].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5(01)
    • [9].亚稳态症候:现代性向后现代性变频之殇[J]. 江汉论坛 2010(06)
    • [10].热喷涂亚稳态复合涂层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 2009(05)
    • [11].激光冷却囚禁亚稳态氪原子同位素[J].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2008(06)
    • [12].射频放电方法产生亚稳态氪原子束流技术研究[J].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18(05)
    • [13].汽液相变及亚稳态理论研究[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08(06)
    • [14].利用IDDR简化亚稳态[J]. 今日电子 2010(12)
    • [15].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法对低气压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中氩的亚稳态的诊断[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7(02)
    • [16].亚稳态分子间复合物面临的挑战[J]. 含能材料 2014(03)
    • [17].激光冷却获得高亮度的亚稳态惰性气体原子束和原子阱[J]. 物理学报 2011(10)
    • [18].铝-氟聚物含能亚稳态复合材料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 2019(S2)
    • [19].新型亚稳态合金材料冲击释能特性[J]. 含能材料 2019(08)
    • [20].不锈钢点蚀行为及研究方法的进展[J]. 腐蚀与防护 2014(03)
    • [21].流体—亚稳态原子传输混合模型模拟空心阴极放电特性[J]. 物理学报 2013(11)
    • [22].Ag-Cu亚稳态合金薄膜的共溅射法制备及其特性研究[J]. 现代仪器 2009(02)
    • [23].边沿触发器亚稳态现象的实验观测[J]. 半导体光电 2018(06)
    • [24].探讨FPGA设计中的关键问题[J]. 通信电源技术 2017(01)
    • [25].亚稳态分子间复合物Al/Bi_2O_3及其应用[J]. 化学进展 2016(Z2)
    • [26].GaN HFET偏置转换中的亚稳态能带[J].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2020(03)
    • [27].GaN HFET偏置转换中的亚稳态能带(续)[J].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2020(04)
    • [28].掺铒光纤中亚稳态粒子振荡和慢光时间延迟关系研究[J]. 物理学报 2013(21)
    • [29].一种带有亚稳态消除电路的TDC设计方案[J]. 电子器件 2016(06)
    • [30].FPGA中关于复位的设计和研究[J].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8(03)

    标签:;  ;  ;  ;  ;  

    Ar/He放电等离子体中氩亚稳态光谱诊断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