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一滑到……——出版自由化后俄罗斯面临的困境

从第一滑到……——出版自由化后俄罗斯面临的困境

一、从第一下滑到……——俄罗斯放开出版后面临的难题(论文文献综述)

陈莉[1](2020)在《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文中指出考察中国百余年来的儿童文学发展,1949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70年来,中国儿童文学界一方面译介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和作品,一方面建构和创作本土儿童文学理论和作品,在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过程中,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走出了一条儿童文学发展的中国道路。本论文主要采用比较文学“接受——影响”的研究方法,探讨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论文实证性地描述这一过程,具体呈现译介的成果及其与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构和作品创作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究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对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价值和意义,揭示其中值得重视的历史经验。本论文共分七部分:绪论:简要说明选题的理由和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并对五四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史作一简述。第一章:评述“十七年”及“文革十年”时期在苏联儿童文学理论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对“十七年”时期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及传播的概述。二是以儿童文学评论家兼作家陈伯吹为例,讨论“十七年”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受到的外来影响。三是结合当时的儿童文学作品,具体呈现外来影响在儿童文学创作中的表现,并以这一时期有较大影响的儿童文学作家张天翼、严文井和孙幼军的创作为例作深入探讨。四是以几部儿童小说为样本,探究揭示“文革十年”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创作的基本特征。第二章:评述1976年至1980年期间,“后苏式文论”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1976至1980年期间,在历史的惯性中译介外国儿童文学。二是“后苏式文论”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三是以科幻文学作家郑文光、叶永烈为例,讨论科幻儿童文学创作在挣脱历史惯性时发生的变化。第三章:评述改革开放初期(1981-1989年)时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主要讨论的问题有三个:一是八十年代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和传播概述。二是以鲁兵、胡从经、洪汛涛、王泉根两代学者为例,讨论这一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受到的外来影响。三是以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家郑渊洁、周锐、冰波、柯岩和沈石溪等人的作品为例,讨论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受到的外来影响。第四章:评述改革开放进入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1990-1999年)期间时,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时期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和传播情况的概述。二是以汤锐、孙建江、王泉根、方卫平、朱自强、刘绪源、彭懿等七位青年学者为例,讨论1990-1999年期间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受到的外来影响。三是以孙幼军、秦文君、曹文轩、梅子涵、汤素兰、陈丹燕、彭懿和杨红樱两代儿童文学作家为例,讨论这一时期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受到的外来影响。第五章:本章以新世纪以来外国图画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为研究内容,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以日本图画书理论家、编辑和出版人松居直先生的图画书理论为例,简要阐述这一图画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传播过程。二是从学者接受、儿童文学教材中的体现、原创图画书月刊的发展等方面着手,探究以松居直先生为代表的日本图画书理论对中国的影响。三是以第一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获奖作品为例,分析中国原创图画书发展的现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结语:在回顾70年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和影响的基础上,分析探究这一译介和影响对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并对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提出展望。总之,新中国成立后对苏联儿童文学理论的全方位译介及其影响,导致中国儿童文学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推动了二十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并由此改变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外在风貌。改革开放后对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为中国儿童文学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借鉴及影响,使得新时期以来中国儿童文学理论的建构和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都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在绚烂的世界儿童文学地图中展示出中国儿童文学的独特性。因此,探究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及其影响,有助于我们理清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来龙去脉,有助于我们评判中国儿童文学的特征及意义,有助于我们总结历史经验,进而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

王臣雷[2](2020)在《俄罗斯鼓励生育措施研究》文中指出对于俄罗斯而言,一直存在地旷人稀的问题,缺乏人口资源一直是该国的基本国情,所以俄罗斯政府一直把促进人口增长作为核心的问题处理。在人口政策中,也是秉承鼓励生育的大原则。俄罗斯总统普京,就曾经在2006年5月的国情咨文中坦诚,现在的俄罗斯最迫切也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人口危机。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和移民潜力降低是俄罗斯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目前俄罗斯人口问题已经造成劳动力不足、兵源不足、老龄化加剧、国际竞争力降低等不良影响。为提高出生率改善人口情况,俄罗斯制定一系列鼓励生育的具体举措,取得了人口总量增加、出生率有所改善、家庭规模有所扩大等成果,但效果并不明显,且有人口再次下降的趋势。我们可以看到俄罗斯鼓励生育政策在实施中仍有不足,人口政策成本增加、落实措施程序复杂、民众生育意愿低落等。根据俄罗斯鼓励生育政策的成效和不足,结合中国人口发展特点,中国政府应通过鼓励延长产假、健全社会福利、完善社会保障、增加财政补贴等配套措施以鼓励生育,同时还应该有效的改善因为低生育率带来的一切负面的问题。

吕瑶[3](2019)在《比较视野下中国创新国际化及其增长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贸易往来日益频繁,技术贸易在各国经济贸易往来中的比重日趋加强,技术创新引领的经济发展突显出其核心地位,在提升国家创新能力方面引入国际化变量,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推进本国技术水平不断进步,对促进国家创新政策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随着科技高速持续的增长和巨大市场及经济潜力的出现,中国已成为世界各国不可或缺的创新合作伙伴。当今中国,不论是全面深化改革,还是适应经济新常态,亦或是贯彻创新发展理念,都需要用创新思维去应对、解决前进路上的新情况、新问题。作为转型国家,许多制约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等问题尚未完善,如何处理好自主创新与对外开放的关系以及政府对创新国际化发展的推动作用,逐渐成为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面临的挑战。在创新国际化发展的进程中,发达国家的技术创新及国际技术流动极大的带动了经济增长,其创新国际化发展模式也为中国提供了良好的经验借鉴。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显现,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美国地位相对衰退,中国和其他新兴工业化国家地位突显,在创新国际化发展进程中美国态度发生转变。特朗普上台之后,千方百计制约中国,尤其是高科技领域,最明显的一个现象就是对华为5G技术的阻碍。因此,当前的形势已经完全不同,创新国际化的内涵发生变化,一个国家既需要利用创新国际化推进本国技术进步,同时又要防备创新国际化不被他国利用,还要考虑创新国际化的难度已经大幅提升,后发国家再想免费或低价获得发达国家的创新技术已经难上加难。本文共有六章内容。第一章绪论,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对前人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为接下来创新国际化与经济增长问题建立模型提供参考依据;第二章介绍论文的相关理论,围绕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国际技术流动进行分析,提出创新国际化的主要理论如新古典增长理论、技术差距理论、技术生命周期理论、技术转让相关理论;第三章分析中国创新国际化的发展演变,包括三方面内容:(1)金融危机前以技术引进为主要方式的创新国际化发展模式,(2)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创新国际化模式由技术引进向自主创新再到技术“走出去”的转变,(3)特朗普时期中国创新国际化发展的挑战;第四章将中国创新国际化模式与发达国家美国、赶超国家日本、韩国和转型国家波兰、匈牙利、捷克进行比较,找到中国创新国际化模式的可行路径,同时也为转型国家提供了经验借鉴;第五章建立创新国际化的增长效应模型,利用时间序列进行实证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研发投入、国际技术贸易流动与创新能力三方面组合成一个指标即创新体系国际化指标,以索洛生产函数为基础,建立创新体系国际化、研发人员投入、对外直接投资、进出口贸易、固定资产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回归方程,分析创新国际化对经济增长的推进或阻碍作用,并运用神经网络模型分析2008年前后变量间影响的重要程度;第六章是结论与对策建议,从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技术流动并提高创新产出等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本文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包括:(1)创新国际化活动受经济发展阶段影响比较显着,创新产品在国际间的技术转移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2)经济发展程度相似的国家有着类似的创新国际化演进模式,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国家,其研发投入和技术流动越高,并且转型国家和赶超国家有向发达国家创新国际化模式演进的趋势,中国正沿着“低低”——“高低”——“高高”创新国际化模式的演进路径实现创新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创新国际化模式路径选择的合理性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3)创新国际化发展对发达国家的增长效应高于转型国家,但由于世界形势的变化,发达国家创新国际化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性逐渐减弱,对高技术产品的出口有所减少。基于此提出几点对策建议:(1)加强科技自主研发投入经费,获取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首先从提高研发投入开始,实现“低低”向“高低”模式的转变,其次通过加强国际技术流动并提升创新协同能力,实现“高低”向“高高”模式的转变;(2)强化技术创新的专利保护,注重创新国际化发展尤其是国际技术流动,加大技术转让的法律保护,形成知识产权与专利保护,打造良好的国家竞争环境,带动技术贸易往来;(3)提高创新成果的实际应用水平,促使创新国际化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抓住世界经济形势转变带来的机遇;(4)加大与“一带一路”国家的技术创新合作力度。

刘登攀[4](2019)在《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研究》文中提出十八大以来,中国对外开放发生了重大战略转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成为亟需回答的时代命题。本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方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进行研究,梳理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理论论述、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总体态势、总结了其主要特征,并进而研究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条件,最后提出了新时代对外开放的战略策略,从而尝试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这一时代命题。全文共包括导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其中导论部分包括研究述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等,正文包括五章。第一章着重从理论层面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这一时代命题。首先通过对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内涵的界定,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与以前对外开放的区别;其次通过对党的十八大之前对外开放理论的梳理,为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论找到理论渊源,也更好弄清其与新时代对外开放思想的区别;第三则通过对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系统总结和分析,为弄清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转变找到理论基础;第四通过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论论述的梳理,将其主要归结为开放方向、开放原则、开放路径、开放价值导向、开放与新发展理念、开放与国内治理、开放与世界治理等几个方面。第二章、第三章重点从实践层面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这一历史命题。第二章主要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总体态势,从总体上、从形式上把握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整体面貌。通过对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主要实践的分析,也即对自由贸易区战略、“一带一路”倡议、服务业扩大开放、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人民币国际化等对外开放战略措施的分析,总结出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生成,其基本内涵包括对标国际一流标准的全方位产业开放格局、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地理开放格局、“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投资开放格局、美元与人民币协同互补的货币开放格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重的地缘开放格局、多边区域双边兼顾的贸易开放格局。第三章通过国内与国际、历史与现实相比较的方法总结出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所呈现出的独特特征,从关键角度、从实质意义上把握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解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与其他对外开放区别,认清其在中国和世界对外开放史上的历史地位。其主要特征包括在治理方式上所呈现出的治理特征,在中国2000多年对外开放史上所呈现出的历史特征,在全球化500年历史上所呈现出的对于推动新一轮全球化发展的全球化特征,在中国和世界对外开放史上的比较中所呈现出的不同的价值导向特征。论文的第四章和第五章重点从实践层面回答了“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这一历史命题。第四章系统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内外部条件,即中国内部所拥有的优势和劣势,外部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内部来看,中国自身所拥有的对外开放优势主要包括庞大内部市场规模优势、又快又好的经济发展态势、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大幅提高的科技实力、稳定的宏观发展环境等五方面。中国对外开放的劣势主要包括高水平开放所需经济基础还不牢固、营商环境落后于世界一流水平、海外权益保护机制和能力处于起步阶段、科技创新水平与强国相比差距较大、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风险增加、资源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从外部来看,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所面临的机遇主要包括面向发展中国家,抓住产能合作和基础设施建设机遇;面向发达国家,抓住承接服务产业国际转移机遇;面向新科技革命,抢抓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机遇;面向全球治理,抓住世界经济治理地位提升机遇。中国面临的外部挑战主要包括价值链高低两端的挑战、全球经济治理上的挑战、中美“修昔底德陷阱”的挑战、政治安全等复杂风险的挑战、部分发达国家对中国发展模式不认同的挑战。第五章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战略策略。通过对新时代对外开放实践和理论的总结,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策略的依据,并提出了核心战略、保障战略、对美战略、安全战略等四大战略。核心战略是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打造中国引领世界发展的竞争力:其目标是塑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其基础是庞大市场和优质产能,其动力是抓住新科技革命机遇、占据价值链顶端,其主体是培育一批世界级跨国公司,其路径是“一体两翼”的建构途径,其保障是完善构建全球价值链的保障体系。保障战略是创造有利于实现核心战略的内外发展环境,具体包括:营造有利的内部发展环境即国内宏观环境保障,完善海外权益保护机制体系即海外权益保护保障,构建有利外部制度环境即国际治理体系保障。对美战略是中美开展全面战略合作,跨越修昔底德陷阱。安全战略是守住经济安全底线,具体包括:坚持渐进式开放,降低开放发展风险;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建立资源安全体系,确保国家资源安全;完善外国投资安全审查机制,保护国家经济安全。文章的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结语的第一部分强调了中国对外开放战略转型的总体原因。结语的第二部分进一步明确了论文第一章主要从理论层面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这一时代命题,第二章到第五章主要从实践层面回答“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其中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回答前一个问题,第四章和第五章则着重回答了后一个问题。结语的第三部分简明总结了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张健[5](2019)在《东北亚能源合作的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北亚区域能源合作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基于地理位置相近,以及在能源供需、技术和资金等方面互补性强等优势,至今东北亚地区已经在区域内能源贸易与投资、油气运输管网建设、双边对话和交流平台建设以及能源技术合作上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一直以来,东北亚能源合作面临的能源领域博弈、战略互信不足、域外大国掣肘、区域能源合作理论体系缺失等诸多障碍使得东北亚能源合作进程缓慢。当前,与北美地区和欧洲地区的区域能源合作相比,东北亚区域能源合作水平较低,合作方式也很单一,难以满足保障地区能源安全的需要。中日韩三大能源消费和进口大国仍然面临严重的能源供应安全问题和亚洲溢价问题,俄罗斯也面临能源出口安全问题。因此,进一步推进东北亚能源合作以保障区域各国能源安全是十分必要的。近几年,世界能源形势发生了诸多变化,为东北亚能源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一是北美地区油气产量增加提升了俄罗斯加深与东北亚国家能源合作的意愿,二是世界低油价为东北亚能源储备建设与合作带来了机遇,三是东北亚能源进口多元化有利于东北亚能源金融市场的建设与合作,四是页岩油气投资开发合作为东北亚能源合作增加了新内容。另外,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也为东北亚能源合作带来新动力。本文认为,基于当前保障能源安全的需要以及能源合作的有利时局,东北亚国家应该重新思考如何进一步推进东北亚能源合作。就此,本文探寻和论证了三条可能的实施路径,以便东北亚地区可以通过多渠道推进区域能源合作。并且,本文就每一条路径进行了详细地研究和阐述。第一,增加东北亚能源贸易与投资合作。根据当前的东北亚能源格局、能源战略与政策、能源市场的开放程度等,本文认为具体可以在能源开发投资、能源炼化投资、能源运输管网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签订政府间投资促进与保护协定等方面加强东北亚区域内能源投资合作;同时可以在增加俄罗斯与中日韩油气贸易、增加中日韩石油产品贸易、签订政府间石油产品特惠贸易协定等方面加强区域内能源贸易合作;另外,中日韩还应该在区域外能源贸易与投资中加强合作。第二,推进东北亚石油储备合作。根据东北亚石油储备及其合作现状、石油储备合作环境变化以及国际上石油储备合作的经验,本文认为东北亚各国一是可以在石油储备技术、经验、数据信息上加强交流与分享的合作;二是可以进行协调动用石油储备、石油储备分享的合作;三是可以就建立消费国与消费国间、以及消费国与生产国间的共同石油储备进行合作。第三,加强东北亚能源金融市场合作。根据东北亚能源金融市场及其合作现状以及国际上能源金融市场建设与合作的经验,本文认为东北亚各国一是可以在构建东北亚能源金融交易合作平台上加强合作,具体可以采取国际上已经有过尝试的交易所交叉持股合作、合资建立新的东北亚能源金融交易平台、交易平台技术互联等措施。二是可以加强东北亚能源期货产品合作,比如进行能源期货产品共同开发和上市、能源期货产品在不同国家交易所间交叉上市、与域内其他国家期货公司合作以开拓市场等。三是为了防范能源金融市场开放与合作带来的金融风险,东北亚国家应该加强政府层面的以及自律性组织层面的能源金融市场跨境监管合作,监管合作的内容将涉及防止操纵、获取国外客户信息等。本文对东北亚能源合作路径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独创性,以往关于东北亚能源合作的研究有很多,但是多数集中在论证其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合作存在的问题和障碍等方面,即使很多学者提出了加强能源贸易与投资合作、加强石油储备合作等内容,但是未曾有学者对这些合作内容做出进一步的阐释,更未曾有学者提出具体的措施,使得这些合作内容难以推广和实施。可以说,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东北亚区域能源合作、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相关理论,拓展了东北亚能源合作研究的内容,为该领域研究者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还将在实践上为东北亚等地区的区域能源合作甚至区域经济合作提供指导。

韩联郡[6](2019)在《中国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研究(1949-2009年)》文中认为“制度重于技术”,发展科学技术的关键是建构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制度体系,其落脚点则是制定和实施高质量的科技人才政策,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此方能形成科技人才促进科技发展、科技发展造就科技人才的生动局面。因此,本文以新中国60年(1949-2009年)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进行分析评价,旨在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为当代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首先从资源视角对人才资源的特性以及科技人才的制度安排进行了定性分析,然后对新中国60年不同经济体制下的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进行了宏观历史分析,并基于政策文本对科技人才政策从政策数量、政策发布机构、政策对象称谓和政策体系四个维度进行了统计分析,之后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绩效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比较分析,最后借助阿兰·斯密德的SSP范式理论探讨了科技人才政策绩效不断提升的内在逻辑。全文分七章展开。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选题的缘由和研究意义;对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对科技人才政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等。第二章为立论基础。本文主要从经济学视角考察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故首先在人才资源视角下对科技人才政策促进人才资源开发以及对中国现代化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系统化的科技人才政策的制度安排。第三章主要对60年间的科技人才政策进行宏观历史梳理。首先,对建国后的中国科技人才政策进行了简单的历史溯源;其次,以经济体制变革的重要节点对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变迁进行了历史分期并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计划经济体制阶段(1949-1976年)、经济体制探索阶段(1977-1991年)和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1992-2009年);然后,对三个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过程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梳理。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是本文的重点部分。第四章主要是基于政策的文本对不同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进行了分阶段统计和分析,统计分析的维度有四个方面:政策数量、政策发布机构、政策对象的称谓和政策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的特点进行了总结。第五章将描述性分析和实证性分析相结合,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绩效进行了初步比较。描述性分析以官方统计数据为依据,主要包括科技人才数量、留学生人数与归国留学生比例、R&D经费及其强度、专利授权量、论文产出、成果数量和新产品增加值等数据,实证性分析则是以科技进步贡献率为科技人才政策绩效的测度指标。描述性分析和实证性分析的结果都表明: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绩效得到了持续的提升。第六章是在前两章研究的基础上,借鉴阿兰·斯密德的SSP范式理论,即“状态-结构-绩效”分析框架,探讨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绩效得到持续提升的内在逻辑。首先,对SSP范式理论做了概述;其次,对SSP范式在本研究的适用性以及科技人才政策绩效分析SSP范式下的三要素进行了阐释,并对SSP范式下科技人才政策绩效分析的基本框架进行了初步设计;再次,通过具体分析科技人才政策的状态、结构、政策收益,总结科技人才政策的结构演变与政策绩效提升的关系;最后,在前述分析基础上,探讨科技人才政策绩效持续提升的内在逻辑。研究表明:科技人才政策的“状态-结构-绩效”函数的对应规则建立在结构与状态匹配度基础之上,在三个历史阶段,科技人才政策的结构与状态的匹配度不断提高是科技人才政策绩效持续提升的直接原因,而推动结构与状态的匹配度不断提高的动因主要有两点,即“超越意识形态”思想的应用、科技人才市场化的管理范式的形成。作为全文的结尾,笔者在第七章对本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科技人才政策的变迁与经济体制的变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本文认为科技人才政策的演进历程与经济体制的演变过程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国家经济体制从宏观上决定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发展和演变,经济体制的转型是科技人才管理体制范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此外,科技人才政策的发展也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探索不受外在环境影响(如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等)的科技人才政策发展规律对于科技人才政策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最后,本文认为,尊重市场、尊重科技人才,深入推进科技人才市场化是未来科技人才政策发展应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而不应再受传统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或者受新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

公丕国[7](2018)在《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路径研究》文中指出自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以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直是中国经济社会各领域热议的话题。时至今日,不仅有对供给经济学的回顾综述,也有对相关理论的探讨研究,更有各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实践。既有共识,也有争论;既有成果,也有迷茫。如何进一步推进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仍是当前需要继续面对的重要课题。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也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面临重大挑战,迫切需要继续高质量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研究坚持问题导向,以理论构建和现状分析为基础,探索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和深化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及政策建议。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综述了国内外对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理论研究的文献。以时间为顺序,国外文献综述了自重商主义时代到马克思对供给和需求的理论研究,国内文献综述了中国不同时期对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实践的研究,提出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不是西方供给学派的经济学,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二,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和构建。从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的特征入手,分析了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界定了其内涵,探讨建立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该部分内容研究并回答了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什么”和“是什么”的问题。第三,以时间为顺序,梳理了建国以来我国各阶段经济宏观调控的具体实践,分析了当前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经济管理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短期路径和长期路径。该部分内容研究并回答了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怎么样”和“做什么”的问题。第四,本文重点研究了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短期实践,分五章围绕“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每一章一个任务,首先分析现状,其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最后分别提出“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的实现路径。第五,基于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判断,就如何推进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政策建议,进一步为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现路径提供了参考。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四个:第一,摆脱了当前多数对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拘泥于供给学派相关理论的局限性,系统梳理了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相关理论,把间接理论基础归结到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上,使研究更加深入;第二,系统梳理了中国宏观调控的具体实践,把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直接理论基础归结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上,旗帜鲜明地树立了推进改革的正确理论和政治方向;第三,根据供给管理理论的特征,提出了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短期路径和长期路径,分阶段地研究和明确了改革的不同任务和路径选择,使研究更加系统全面;第四,面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就新时代如何推进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重在探究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短期路径,对于高质量发展引导下的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长期路径的理论与实践将是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重点。

张帆[8](2018)在《普京时期俄罗斯的经济改革》文中研究表明俄罗斯是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国家,普京作为俄罗斯的总统,对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这样一个历任两届总统,一届总理,然后又重新再走向权力巅峰的总统而言,他所采取的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必然会对俄罗斯乃至整个世界产生深刻的影响。普京执政以前的俄罗斯国内经济发展态势并不理想,“休克疗法”加剧了俄罗斯经济的衰退,使社会动荡不安,而金融危机的爆发,更使俄罗斯经济陷入严重困境。为此,普京上台以后开始着手对市场经济制度进行改革,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多元化经济;改革财税体制;同时,面对爆发的经济危机提出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和治理方案。虽然普京对俄罗斯的经济改革措施仍然存有一些不足之处,但是总的来说,普京上台之后俄罗斯经济的确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经济结构趋于合理,而且对能源的依赖程度也有所降低,贸易结构经过调整之后日益完善,国内居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国内的经济形势逐渐好转。从经济转型国家到新兴市场经济大国,普京的经济改革十分具有借鉴意义,为研究经济转型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案例。

黄九聆[9](2015)在《减轻政府债务压力研究 ——基于全要素生产率与人力资本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政府债务压力与一个经济体的经济供给能力息息相关。研究经济增长,短期看需求,长期看供给。经济供给能力是经济体长期经济产出能力的体现,取决于投入要素——资本存量(K)和人力资本存量(H)的增长速度,以及要素投入综合效率——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速度。本文从我国的宏观经济供给面的视角,根据索罗模型以及内生增长理论,测算了我国自1978年以来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情况,以及近年来我国的资本投资回报率的变化趋势。通过分析我国“十三五”期间人力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趋势,推算在不同的GDP增速要求下,我国应当增加的固定资产投资数量。同时,在对房地产、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固定资产投资需求较大的三大领域的分析基础上,预测“十三五”期间我国为了达到相应的GDP增速目标,政府及公共事业单位需要增加的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数量以及可能承受的政府债务压力情况。其中,政府债务的口径主要包括显性直接债务和显性或有债务两类,政府债务压力以政府债务规模和政府债务余额占GDP比重两个指标进行判断。从国际经验上看,以日本为例,1990年以来,长期极低的总和生育率对日本的人力资本增速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僵尸企业”问题、企业和政府债务率过高带来了长期的资产负债表衰退困境,1990年代的全要素生产率显着低于1980年代,严重影响了日本的经济供给能力,日本经历了长期的GDP规模增长乏力。近年来,因政府债务问题备受关注的“欧洲五国(意大利、爱尔兰、希腊、葡萄牙和西班牙)”同样也面临着人力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缓慢的困境,在社会福利负担沉重和税收增长乏力的双重夹击下,政府债务危机爆发。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以来,1984年的农村承包经营制建立、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目标确立、2001年加入WTO等重大制度红利与我国强劲的人口红利相互叠加,全要素生产率在2007年以前平均增长水平较高,我国经历了三十年的超高速增长繁荣。然而2008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结构性问题逐渐显现。我国总和生育率偏低,人口红利消退,2012年开始我国15-59岁人口的数量首次出现了绝对下降,2015年农民工数量首次接近0增长,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加上土地、环境等综合成本的迅速飙升,人力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速趋于下降,实体经济的投资回报率下降,私人投资意愿大幅下降,经济增长潜力面临大幅下滑趋势。在“2020年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指引下,为了保证GDP增长7%-8%,我国各级政府通过提升资本存量K的增速,即加大固定资产投资的方式来实现经济增长,加剧了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大幅下降、多行业的产能过剩、政府债务规模上升过快等一系列结构性和长期性问题。2008年底到2010年的经济刺激政策以及2013年以来的系列刺激政策,我国政府债务规模上升较快。李扬、渣打银行、项怀诚等推算的政府债务数据均高于审计署的审计结果。本文测算我国2014年底政府债务约为41.826万亿,其中中央政府债务为13.19万亿(国债+铁路总公司债务),地方政府债务为28.636万亿(城投债、基建信托、平台贷款、BT垫资等),略少于中国社科院李扬团队测算的30.28万亿。“十三五”期间,GDP潜在增长力下行和GDP增速目标偏高都将对我国政府债务压力产生重要影响。一是全要素生产率和人力资本增速难以大幅改善,我国的经济增长仍过于倚重固定资产投资。重大科技革命的可能性很小,重大改革红利释放至少要等到“十三五”后期。二是投资回报率提升空间有限,对政府收入形成负面影响。从经济周期角度看,目前世界经济正处于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和库兹涅茨周期的下行期,固定资产投资的回报率难以出现较大起色,税收增长和土地财政收入的稳定性仍受到不利影响。三是多数城市的房地产和制造业不景气,受到投资回报率偏低、投资回报期限长的影响,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引入社会和私人投资者的难度将进一步增加。政府和公共事业单位将继续成为保GDP增长的主力军。四是“十三五”期间若设置过高的GDP增速目标,将带来过大的政府债务压力,不利于控制债务风险和提高增长的质量。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测算了“十三五”期间的财政收支和人力资本增长情况,假设了全要素生产率较快、中等和较慢三种可能的增长情况,预估在四种不同的GDP增速目标路径下,政府必须承担的基础设施投资情况以及由此产生的政府债务压力。根据本文的测算,当经济增速目标设定较高,比如6.5%-7%,全要素生产率偏低时,固定资产投资的需求量增长较快,政府债务压力过大;当经济增速目标设定较低,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时,固定资产投资的需求量相对降低,政府债务压力偏小,甚至可以在“十三五”后期小幅提高GDP增速目标,实现GDP增长的“先低后高”及其增长品质的提高。简言之,全要素生产率和人力资本是经济供给面中两个重要因素,决定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同时也是影响政府债务压力的最重要因素。未来五到十年,我国经济不应该设置过高的GDP增速目标,防止继续恶化经济供给能力,降低潜在经济增长水平,甚至引发政府债务的系统性风险爆发。相反,建议从优化经济供给面入手,着力解决政府“越位”和“缺位”问题营造更加公平、透明和高效率的创业和投资环境,着力降低社会综合运行成本、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人力资本,推动投资回报率提升,降低政府债务风险,实现集约型和包容型增长。

彭克慧[10](2015)在《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海洋战略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海洋战略的形成与演进并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简单历史事件,更不是理论家们单纯的“闭门造车”或“头脑风暴”,它历经了长久现实的风云变幻,既秉承了中华民族的民族传统和特性,又结合了世界情势和国内政治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它由最初的、零散的、细碎的、粗浅的感性认知逐渐累积成、沉淀成系统的、深刻的、完善的理性认知,并由原本应对现实困难的自发行为逐渐进展为破解现实难题的主动自觉。本文试图从这样一个时间跨度较大、具体事件琐碎、理论概括雷同中梳理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海洋战略的发展脉络,这对于帮助人们突破有关海洋战略及中国海洋战略的思维误区、改变学界相关研究“人云亦云”的同义反复、明晰未来中国构建海洋战略的发展方向都具有一定程度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众所周知,海洋和水是地球人赖以生存的重要生态,人类社会从形成之日起就坦然承受着大自然及海洋的馈赠。可自从地理大发现以后,人类就再也没有停止过对海洋及海洋资源的征服、利用、侵害和掠夺,特别是在工业化全球化引发资源匮乏而带来的生存危机感倍增之时,这些行为甚至变本加厉、几乎达到了疯狂的程度。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资本逻辑,正是资本主义世界大工业和具有强劲吸引力的海外市场之间的双向互动,即不断增长商品生产需要通过更加迅速更加广阔的商品交换来实现其价值增殖,而地理大发现、全球化趋势和科技革命恰好成为不断促进越来越便捷、越来越优惠、越来越繁盛的海上贸易的持续推动力。诚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并不能扭转这一世界潮流,但理性的政府起码能够做到不被这可怕的洪流冲垮,并尽可能地维护本民族本区域的各项海洋权益。随着国内外情势的不断变化,新中国的海洋战略也历经了海防战略时期、沿海开发战略时期和海洋安全战略时期,并进入到了海洋强国战略时期。中国共产党从1949年到1976年间的海洋战略以海防为重点,其基本举措就是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海军、实行军民联合海防、收回海关、成立国家海洋局、恢复和发展海洋经济、开启海洋科教事业。这为中国此后的海洋战略拟制确定了一些基本准则,即海权独立的根本原则、实行经济与军事两条腿走路的基本方针、始终关注沿海与内地的协调发展、坚持以全国上下一盘棋来谋局。从1977年到1997年间的国家海洋战略以沿海经济发展为重点,其具体举措上较之以前有了很大改变,如确立“近海防御”思想、建设一支强大的具有现代战斗能力的海军、提出“一国两制”并完成港澳回归、系统开放沿海城市、海洋经济稳中有进、海洋科考跨步发展。而这一时期海洋战略也在导向不变的前提下为此后国家海洋战略的拟制增添了一些基本准则,即恢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立“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基本原则、指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从1998年到2007年间的国家海洋战略以海洋安全为重点,其基本举措较之以前又有了丰富和发展,主要有建设过硬的“海上精兵”、出台《反分裂国家法》、发挥沿海地区的辐射作用、全面开发海洋、坚决执行《海关法》、科学管理海洋事务。并且这一时期的海洋战略拥有了更广阔的视野,即从战略高度来看待海洋、逐步形成了新的安全观、将“和谐”理念推向世界。大视野下必有大动作,中国2008年以后的海洋战略便以海洋强国建设为重点了,其基本举措主要包括逐步推进“远海防卫”方针;通过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继续推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亚丁湾索马里护航来全方位维护国家海洋权益;通过保障传统海洋经济产业优势、形成区域化海洋经济规模、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全面实施“科技兴海”来推进海洋经济转型;通过成立海警局、设立三沙市、完善海洋法规来使海洋管理制度化。并且这一时期的海洋战略将为中国未来海洋战略的拟制预留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其基本准则主要包括准确定位了中国的区域特征、强化了中国特色的外交理念、在民族复兴的艰难梦旅上继续前行。

二、从第一下滑到……——俄罗斯放开出版后面临的难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第一下滑到……——俄罗斯放开出版后面临的难题(论文提纲范文)

(1)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理由
    二 选题意义
    三 研究现状回顾
    四 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1章 苏联儿童文学理论烛照下的中国儿童文学
    1.1 “十七年”时期译介的苏联儿童文学理论
        1.1.1 苏联儿童文学理论译介概述
        1.1.2 有影响的苏联儿童文学理论家及其理论思想
    1.2 “苏式文论”强势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
        1.2.1 “全盘译介”模式中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
        1.2.2 陈伯吹儿童文学理论思想述评
    1.3 “十七年”时期“苏式文论”烛照下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1.3.1 受“苏式文论”规约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1.3.2 不敢逾矩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作品
    1.4 “文革”期间处于闭环式发展状态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创作
        1.4.1 “文革”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创作概述
        1.4.2 “文革”期间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创作
第2章 “后苏式文论”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
    2.1 在历史的惯性中译介外国儿童文学
        2.1.1 “文革”结束初期对外国儿童文学的译介和传播
        2.1.2 走出泥沼时译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作品
    2.2 “后苏式文论”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
        2.2.1 走出闭环式发展状态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
        2.2.2 蒋风儿童文学理论思想述评
    2.3 挣脱历史惯性的一次尝试:中国科幻儿童文学创作发生的变化
        2.3.1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儿童文学创作概述
        2.3.2 郑文光和叶永烈的科学文艺思想及代表作品
第3章 改革开放视域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影响Ⅰ
    3.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引进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其影响
        3.1.1 以开放的姿态译介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作品
        3.1.2 以上笙一郎为代表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家及理论思想内涵
        3.1.3 这一时期译介的外国儿童文学作品
    3.2 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在改变中寻求建设之路
        3.2.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概述
        3.2.2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家及其理论思想述评
    3.3 向文学性与儿童性回归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3.3.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创作概述
        3.3.2 这一时期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创作
第4章 改革开放视域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影响Ⅱ
    4.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译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
        4.1.1 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走向多元化
        4.1.2 多元、系统地译介外国儿童文学作品
    4.2 多层次、多渠道建设中国儿童文学理论
        4.2.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概述
        4.2.2 这一时期主要的儿童文学理论家及其理论思想内涵
    4.3 百花齐放、和而不同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4.3.1 生机盎然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现状
        4.3.2 异彩纷呈的儿童文学创作
第5章 新世纪以来外国图画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
    5.1 外国图画书理论的译介和传播:以日本松居直先生为例
        5.1.1 松居直其人和他倡导的图画书理论
        5.1.2 松居直图画书理论的译介及传播过程
        5.1.3 松居直推崇的图画书在国内的译介情况简述
    5.2 以松居直先生为代表的日本图画书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5.2.1 关注图画书阅读及图画书创作
        5.2.2 多途并举阐释松居直的图画书理论
    5.3 中国原创图画书扫描:以第一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获奖作品为例
        5.3.1 星星点灯:更多的儿童文学作家投身图画书创作
        5.3.2 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的缘起及发展
        5.3.3 图画书中的童年书写:以《团圆》、《荷花镇的早市》为例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2)俄罗斯鼓励生育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Аннотация
绪论
第一章 俄罗斯采取鼓励生育措施的原因
    第一节 人口下降趋势明显
        一、人口变化情况
        二、人口下降的原因
    第二节 人口下降后果严重
        一、劳动力不足
        二、兵源不足
        三、老龄化加剧
        四、国际竞争力降低
    第三节 鼓励生育是提高人口数量的理想方案
        一、降低死亡率只是止损
        二、接收外来移民面临诸多挑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俄罗斯鼓励生育的具体举措
    第一节 政府主导制定人口发展方针
        一、《俄罗斯联邦2015年前人口政策构想》
        二、《俄罗斯联邦2025年前人口政策构想》
    第二节 为提高出生率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促进育儿妇女就业
        二、满足育儿家庭对学前教育的需求
        三、为母亲和儿童提供支持
    第三节 以经济手段刺激生育
        一、颁布实施《母亲基金法》
        二、多种形式的资金补助
    第四节 宣传引导树立生育观和健康生活方式
        一、舆论宣传引导树立大家庭生育观
        二、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俄罗斯鼓励生育措施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鼓励生育措施的效果
        一、人口总量增加
        二、出生率有所改善
        三、家庭规模有所扩大
    第二节 落实鼓励生育措施遇到的问题
        一、人口政策成本增加
        二、落实措施程序复杂
        三、民众生育意愿低落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俄罗斯鼓励生育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第一节 中俄人口情况比较
    第二节 变计划生育为鼓励生育
    第三节 加大家庭福利政策的财政投入
        一、完善社会保障政策以鼓励生育
        二、强调政府责任和配套制度的衔接
    第四节 强化鼓励生育措施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比较视野下中国创新国际化及其增长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创新国际化发展研究的文献评述
        1.2.2 关于创新国际化与经济增长的文献评述
        1.2.3 对文献的综合评述
    1.3 论文结构安排
        1.3.1 论文的基本内容
        1.3.2 论文的研究思路框架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1.5.1 论文的创新之处
        1.5.2 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2章 创新国际化的分析构架及理论基础
    2.1 创新国际化指标的构建
        2.1.1 创新投入
        2.1.2 创新产出
        2.1.3 国际技术流动
        2.1.4 创新国际化模式
    2.2 创新国际化发展的主要理论
        2.2.1 经济增长理论
        2.2.2 技术差距理论
        2.2.3 技术生命周期理论
        2.2.4 技术转让相关理论
    2.3 创新国际化影响经济增长的模型构建
        2.3.1 投入产出与经济增长模型
        2.3.2 引入创新国际化指标的索洛生产函数
        2.3.3 神经网络模型
    2.4 小结
第3章 中国创新国际化的发展演变
    3.1 中国创新国际化的制度环境
        3.1.1 创新体系的初步形成
        3.1.2 国家技术创新的系统发展
        3.1.3 创新国际化的全面发展
    3.2 全球金融危机前:以技术引进为主要方式
        3.2.1 以外部技术驱动的创新国际化
        3.2.2 创新产出绩效
        3.2.3 国际技术贸易收支
    3.3 后金融危机时代:自主研发与技术“走出去”的双向互动
        3.3.1 自主研发与海外研发投入
        3.3.2 高技术产品或服务与技术“走出去”
    3.4 特朗普时期中国创新国际化发展的挑战
        3.4.1 特朗普发起对华贸易战的成因
        3.4.2 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创新国际化的挑战
    3.5 小结
第4章 中国创新国际化的国际比较
    4.1 创新国际化发展模式的国际经验
        4.1.1 美国:发达国家的典型范式
        4.1.2 日本和韩国:赶超国家模式的特点
        4.1.3 波兰、匈牙利和捷克:转型国家的发展模式
    4.2 创新国际化模式的比较
        4.2.1 创新政策
        4.2.2 模式演进
    4.3 创新国际化水平的比较
        4.3.1 研发强度
        4.3.2 专利申请量
        4.3.3 国际技术比较优势
        4.3.4 跨国投资实现的技术流入与流出
    4.4 小结
第5章 中国创新国际化的增长效应分析
    5.1 经济增长和创新发展阶段分析
        5.1.1 创新发展国际化变量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
        5.1.2 创新发展国际化环境比较分析
    5.2 创新国际化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
        5.2.1 创新国际化指标的相关性检验
        5.2.2 创新国际化指标的平稳性检验
        5.2.3 主成分分析
        5.2.4 建立方程
        5.2.5 方程的单位根检验
        5.2.6 方程的协整检验
        5.2.7 实证过程与回归分析
    5.3 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的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4)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述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论论述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内涵界定
        一、十八大以前中国“对外开放”主要内涵
        二、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主要内涵
    第二节 党的十八大以前对外开放理论综述
        一、中国传统对外开放理论
        二、马克思、列宁对外开放理论
        三、中国近代以来对外开放理论
    第三节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论述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时代背景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发展脉络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丰富内涵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渊源
        五、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历史渊源
        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关系
    第四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论论述
        一、开放方向方面的论述
        二、开放原则方面的论述
        三、开放路径方面的论述
        四、开放价值导向方面的论述
        五、开放与新发展理念方面的论述
        六、开放与国内治理方面的论述
        七、开放与全球治理方面的论述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总体态势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主要实践
        一、自由贸易区战略
        二、“一带一路”倡议
        三、服务业扩大开放
        四、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
        五、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六、人民币国际化
    第二节 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生成
        一、对标国际一流标准的全方位产业开放格局
        二、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地理开放格局
        三、“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投资开放格局
        四、美元与人民币协同互补的货币开放格局
        五、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重的地缘开放格局
        六、多边、区域、双边兼顾的贸易开放格局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主要特征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治理特征
        一、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结合
        二、创新性与延续性相结合
        三、顶层设计与底层探索相结合
        四、依法治理与制度创新相结合
        五、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相结合
        六、融入世界与引领世界相结合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特征
        一、中国对外开放历史三个阶段的划分
        二、新时代对外开放是对1.0时期的复兴
        三、新时代对外开放是对2.0时期的超越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全球化特征
        一、全球化阶段新划分
        二、西方推动的全球化的主要特征
        三、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全球化特征
    第四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价值特征
        一、中国历史及世界其他国家对外开放价值导向
        二、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价值导向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基本条件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优势分析
        一、庞大的内部市场优势
        二、又快又好的经济发展优势
        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优势
        四、大幅提高的科技实力优势
        五、稳定的宏观发展环境优势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劣势分析
        一、高水平开放所需经济基础还不牢固
        二、营商环境条件落后于世界一流水平
        三、海外权益保护体系处于起步阶段
        四、科技创新水平与强国比差距较大
        五、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风险增加
        六、资源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所面临机遇
        一、面向发展中国家,产能合作和基础设施建设机遇
        二、面向发达国家,承接服务产业国际转移机遇
        三、面向新科技革命,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机遇
        四、面向全球治理,世界经济治理地位提升机遇
    第四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所面临挑战
        一、价值链高低两端的挑战
        二、全球经济治理的挑战
        三、中美“修昔底德陷阱”的挑战
        四、发达国家对中国发展模式不认同的挑战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策略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依据及构成
        一、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主要依据
        二、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基本构成
    第二节 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
        一、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基本分析
        二、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必要基础
        三、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主要动力
        四、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市场主体
        五、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建构路径
        六、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保障体系
    第三节 创造有利的内外发展环境
        一、持续推动国内改革,营造有利的内部发展环境
        二、完善海外权益保护体制,提供有效外部救济体系
        三、推动国际治理体系改革,构建有利外部制度环境
    第四节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跨越修昔底德陷阱
        一、战略对抗将导致双输,损害双方的战略利益
        二、战略合作将带来双赢,有益于双方战略利益
        三、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共同为世界和平发展做贡献
    第五节 守住经济安全底线
        一、坚持渐进式开放,降低开放发展风险
        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三、建立资源安全体系,确保国家资源安全
        四、完善外国投资安全审查机制,保护国家经济安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5)东北亚能源合作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区域能源合作的研究
        1.2.2 关于东北亚区域能源合作的研究
        1.2.3 关于区域能源合作路径的研究
    1.3 论文研究的结构和方法
        1.3.1 研究的结构
        1.3.2 研究的方法
    1.4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1.4.1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1.4.2 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地缘政治经济学理论
        2.1.1 地缘政治经济学理论概述
        2.1.2 能源的地缘政治经济解读
        2.1.3 东北亚能源的地缘政治经济分析
    2.2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2.2.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2.2.2 共同市场相关理论
        2.2.3 东北亚共同能源市场解析
    2.3 能源安全理论
        2.3.1 能源安全概念的演变
        2.3.2 东北亚能源安全的内容分析
        2.3.3 东北亚能源安全的影响因素
    2.4 石油定价理论
        2.4.1 国际石油定价机制的演变历程
        2.4.2 现阶段国际石油价格形成机制
        2.4.3 能源金融市场的定价作用
第3章 东北亚能源合作的现状与问题
    3.1 东北亚能源合作的现状
        3.1.1 区域内能源贸易和投资合作持续增加
        3.1.2 油气运输管道建设取得进展
        3.1.3 双边对话和交流平台较为丰富
        3.1.4 技术合作取得突破
    3.2 东北亚能源合作存在的问题
        3.2.1 能源合作方式单一
        3.2.2 能源消费国之间合作少
        3.2.3 东北亚缺乏多边能源合作机制
    3.3 东北亚能源合作的障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东北亚能源合作新形势下的新思路
    4.1 东北亚能源合作的新形势
        4.1.1 世界能源格局出现新变化
        4.1.2 “一带一路”倡议带来新动力
    4.2 确定东北亚能源合作的目标
        4.2.1 保障能源进口国的能源供应安全
        4.2.2 保障能源出口国的市场份额
        4.2.3 提升东北亚能源定价权
        4.2.4 形成东北亚能源合作机制
    4.3 确定东北亚能源合作的原则
        4.3.1 能源主权原则
        4.3.2 协商一致原则
        4.3.3 循序发展原则
    4.4 确定东北亚能源合作的路径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路径一:增加东北亚能源贸易与投资合作
    5.1 探索东北亚能源贸易与投资合作的方式
    5.2 丰富东北亚能源投资合作的内容
        5.2.1 增加在俄罗斯的油气投资开发合作
        5.2.2 增加在中国的页岩气投资开发合作
        5.2.3 增加能源炼化投资合作
        5.2.4 增加能源运输管网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合作.
        5.2.5 签订政府间能源投资促进与保护协定
    5.3 扩大东北亚能源贸易合作的规模
        5.3.1 增加俄罗斯与中日韩油气贸易
        5.3.2 增加中日韩石油产品贸易
        5.3.3 签订政府间石油产品特惠贸易协定
    5.4 增加中日韩在区域外能源贸易与投资的合作
        5.4.1 加强沟通与协商
        5.4.2 鼓励能源进口联合议价
        5.4.3 加强在区域外能源共同投资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路径二:推进东北亚石油储备合作
    6.1 东北亚石油储备及其合作现状
        6.1.1 中日韩石油储备评价
        6.1.2 东北亚石油储备合作现状
        6.1.3 东北亚尚未实现石油储备合作的原因
    6.2 东北亚能源形势变化带来储备合作新需求
        6.2.1 俄美能源博弈日趋激烈
        6.2.2 IEA局限性日趋凸显
        6.2.3 中国石油储备能力不断被认可
    6.3 东北亚石油储备合作的可行措施
        6.3.1 石油储备信息合作
        6.3.2 石油储备动用合作
        6.3.3 共同石油储备合作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路径三:东北亚能源金融市场合作
    7.1 东北亚各国能源金融市场发展现状
        7.1.1 日本能源金融市场现状评价
        7.1.2 俄罗斯能源金融市场现状评价
        7.1.3 中国能源金融市场现状评价
    7.2 构建东北亚能源金融交易合作平台
        7.2.1 东北亚各国交易所交叉持股
        7.2.2 合资建立东北亚能源金融交易平台
        7.2.3 推动交易平台技术互联
    7.3 加强东北亚能源期货产品合作
        7.3.1 能源期货产品共同开发
        7.3.2 能源期货产品交叉上市
        7.3.3 共同开拓能源期货产品市场
    7.4 加强东北亚能源金融市场监管合作
        7.4.1 政府间监管合作
        7.4.2 自律性组织间监管合作
        7.4.3 监管合作的具体内容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中国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研究(1949-200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与研究范围的界定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第一资源”视角下的科技人才政策供给
    2.1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2.1.1 人才资源的概念
        2.1.2 人才资源的特性
        2.1.3 “第一资源”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2.2 人才政策与人才资源开发
        2.2.1 人才资源开发与中国的现代化
        2.2.2 人才政策促进人才资源的开发
    2.3 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的建构
第三章 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历程
    3.1 科技人才政策的历史溯源
    3.2 科技人才政策的历史分期
    3.3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
        3.3.1 过渡时期政策框架的形成
        3.3.2 全面建设时期政策的曲折
        3.3.3 “文革”期间政策的偏离
    3.4 经济体制探索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
        3.4.1 知识分子政策的拨乱反正
        3.4.2 科学建制化的恢复和发展
        3.4.3 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的初步建立
    3.5 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
        3.5.1 “第一资源”共识的形成
        3.5.2 科技人才管理体制的变革
        3.5.3 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的完善
第四章 基于政策文本的统计与分析
    4.1 文献来源与样本选择
    4.2 政策分类的依据
    4.3 各阶段科技人才政策的初步统计
        4.3.1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
        4.3.2 经济体制探索阶段
        4.3.3 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
    4.4 科技人才政策演变模式与特征
        4.4.1 数量的演变
        4.4.2 发布机构的演变
        4.4.3 政策对象称谓的演变
        4.4.4 体系的演变
第五章 科技人才政策的绩效评估
    5.1 评估方法的选择
    5.2 各阶段政策绩效的描述性评析
        5.2.1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的政策绩效
        5.2.2 经济体制探索阶段的政策绩效
        5.2.3 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的政策绩效
    5.3 基于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实证分析
        5.3.1 测算方法与参数选择
        5.3.2 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
        5.3.3 科技进步贡献率与政策绩效的关系
第六章 基于SSP范式理论的绩效分析与检验
    6.1 SSP范式理论概述
    6.2 政策绩效SSP范式分析的初步设计
        6.2.1 SSP范式对本研究的适用性
        6.2.2 SSP范式下绩效分析的三要素
        6.2.3 SSP范式下绩效分析的基本框架
    6.3 SSP范式下的科技人才政策分析
        6.3.1 政策状态
        6.3.2 政策结构
        6.3.3 政策选择的收益分析
        6.3.4 结构演变与绩效提升
    6.4 政策绩效提升的动因分析
        6.4.1 超越意识形态:绩效提升的逻辑起点
        6.4.2 人才市场化:绩效提升的基本途径
    6.5 提升政策绩效的一个框架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7)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的方法
    1.4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1.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2.1.1 重商主义时代供给需求研究
        2.1.2 古典经济学时代供给需求研究
        2.1.3 新古典经济学时代供给需求研究
        2.1.4 以凯恩斯主义为核心的需求管理研究
        2.1.5 以萨伊定律为核心的供给管理研究
        2.1.6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供给需求研究
    2.2 国内文献综述
        2.2.1 计划经济时代的供给需求研究
        2.2.2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代的供给需求研究
        2.2.3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时期的供给需求研究
        2.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供给需求研究
        2.2.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研究
第3章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理论
    3.1 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的主要特征
        3.1.1 需求管理的主要特征
        3.1.2 供给管理的主要特征
        3.1.3 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
    3.2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
        3.2.1 经济高质量增长需要优化供给体系
        3.2.2 经济持续发展需要转换发展动力
        3.2.3 经济高效率发展需要优化资源配置
    3.3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
        3.3.1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
        3.3.2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
        3.3.3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
        3.3.4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
    3.4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关系
第4章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演进与现状分析
    4.1 中国经济宏观调控的历史演进
        4.1.1 计划经济时期的宏观调控
        4.1.2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宏观调控
        4.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宏观调控
        4.1.4 后危机时代的宏观调控
        4.1.5 新时代的宏观调控
    4.2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状分析
        4.2.1 总体实施情况
        4.2.2 具体任务的实施情况
第5章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选择
    5.1 供求均衡制约下的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5.1.1 需求侧“三驾马车”拉动经济增长动力不足
        5.1.2 需求侧管理引发结构性问题
        5.1.3 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管理作用失衡
        5.1.4 着力在供给侧发力促进经济增长
    5.2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短期路径选择(2016-2020 年)
    5.3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长期路径选择(2021-2035 年)
        5.3.1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长期目标
        5.3.2 推动供给侧要素改革是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长期必由之路
第6章 去产能路径分析
    6.1 钢铁行业供给需求分析
        6.1.1 需求分析
        6.1.2 供给分析
        6.1.3 供求均衡分析
    6.2 煤炭行业供给需求分析
        6.2.1 需求分析
        6.2.2 供给分析
        6.2.3 供求均衡分析
    6.3 主要行业总体产能过剩情况分析
    6.4 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
    6.5 去产能的实现路径
        6.5.1 发挥市场、金融手段作用稳妥处置“僵尸企业”
        6.5.2 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
        6.5.3 综合发挥政府、市场作用,稳妥推进去产能
第7章 去库存路径分析
    7.1 房地产市场供给需求分析
        7.1.1 需求分析
        7.1.2 供给分析
        7.1.3 供求均衡分析
    7.2 房地产市场去库存的实证分析
        7.2.1 模型构建
        7.2.2 实证分析
    7.3 存在的主要问题
        7.3.1 房地产库存现状
        7.3.2 房地产去库存
    7.4 房地产去库存的实现路径
        7.4.1 发挥政府作用积极去库存
        7.4.2 完善市场体制机制合理调库存
        7.4.3 借鉴国际经验稳妥控库存
第8章 去杠杆路径分析
    8.1 中国宏观经济杠杆现状分析
        8.1.1 宏观经济总杠杆
        8.1.2 企业部门杠杆
        8.1.3 政府部门杠杆
        8.1.4 居民部门杠杆
        8.1.5 金融部门杠杆
    8.2 高杠杆风险的形成原因
        8.2.1 企业部门
        8.2.2 政府部门
        8.2.3 居民部门
        8.2.4 金融部门
    8.3 去杠杆的实现路径
        8.3.1 企业部门
        8.3.2 政府部门
        8.3.3 居民部门
        8.3.4 金融部门
第9章 降成本路径分析
    9.1 我国宏观税负水平分析
        9.1.1 我国宏观税负的测算与比较分析
        9.1.2 我国宏观税负与企业负担分析
    9.2 企业成本现状分析
        9.2.1 企业成本负担总体情况
        9.2.2 制度性交易成本
        9.2.3 融资成本
        9.2.4 生产成本
    9.3 降成本的实现路径
        9.3.1 减轻企业税费负担
        9.3.2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9.3.3 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第10章 补短板路径分析
    10.1 主要领域“短板”的现状
        10.1.1 民生领域
        10.1.2 城乡基础设施领域
        10.1.3 “三农”领域
    10.2 短板领域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0.2.1 民生领域短板成因
        10.2.2 基础设施领域短板成因
        10.2.3 “三农”领域短板成因
    10.3 补短板的实现路径
        10.3.1 民生领域补短板
        10.3.2 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
        10.3.3 “三农”领域补短板
第11章 推动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建议
    11.1 坚持加强党对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领导
        11.1.1 打牢理论根基
        11.1.2 确保正确方向
        11.1.3 坚持深化改革
    11.2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构建高质量供给产业体系
        11.2.1 实施人口战略和人力资本战略,提升劳动力供给水平
        11.2.2 推进土地制度改革,提升土地供给水平
        11.2.3 健全金融体系,提升资本供给水平
        11.2.4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升高端供给水平
    11.3 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作用
        11.3.1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
        11.3.2 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11.4 建立和完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评价体系
        11.4.1 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
        11.4.2 完善各类指标与体系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8)普京时期俄罗斯的经济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论文的选题缘由及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普京时期俄罗斯经济改革的背景和历程
    第一节 普京时期俄罗斯经济改革的背景
        1. “休克疗法”加剧了俄罗斯经济的衰退,社会动荡不安
        2. 金融危机使俄罗斯经济运行体制陷入严重困境
    第二节 普京时期俄罗斯经济改革的历程
        1. 普京执政初期的经济改革(1999-2007)——对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2. 梅普时期的经济改革(2008-2011)——普京计划
        3. 普京再次执政期间的经济改革(2012-今)——向创新型经济的转变
第二章 普京时期俄罗斯经济改革的内容
    第一节 国有资产的管理和改革
        1. 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
        2. 对国有大型企业进行重组
        3. 调整私有化的政策
    第二节 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多元化经济
        1. 以能源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战略
        2. 发展创新型经济,推动以“创新”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
        3. 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引用外资
    第三节 改革财税体制
        1. 财政体制改革
        2. 税收体制改革
第三章 普京时期俄罗斯经济危机的应对及治理
    第一节 银行体系的恢复及改革
        1. 银行体制改革
        2. 加强并完善对银行业的监督、管理
    第二节 金融市场的发展与改革
        1. 金融市场的发展
        2. 金融机构的改革
    第三节 国际金融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1. 打造国际金融中心的构想
        2. 打造国际金融体系的推进措施
        3. 建立莫斯科国际金融中心
第四章 普京时期俄罗斯经济改革的成效
    第一节 普京时期俄罗斯经济改革的绩效分析
        1. 综合国力大大提升
        2. 经济现代化程度逐步加深
        3.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
    第二节 普京时期俄罗斯经济改革中的局限
        1. 产业结构调整问题
        2. 制度环境建设问题
第五章 俄罗斯经济发展的挑战与前景
    第一节 俄罗斯经济发展的挑战
        1. 技术创新能力仍然不足
        2. 过度依赖能源资源
        3. 劳动力的缺乏
    第二节 俄罗斯经济发展的前景
        1. 俄罗斯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
        2. 俄罗斯经济发展的走势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9)减轻政府债务压力研究 ——基于全要素生产率与人力资本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目的
    1.2 选题的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经济供给面要素文献综述
        1.3.2 经济增速目标与政府债务压力关系的文献综述
        1.3.3 经济增长与政府债务压力关系的文献综述
        1.3.4 政府债务范围与压力的文献综述
        1.3.5 已有研究的成果和不足
    1.4 论文主要内容和逻辑体系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和不足
        1.5.1 论文的研究方法
        1.5.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基础
        2.1.1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2.1.2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2.2 经济供给面要素的相关理论基础
        2.2.1 全要素生产率理论
        2.2.2 刘易斯拐点理论
        2.2.3 人口红利理论
    2.3 政府干预经济的相关理论基础
        2.3.1 国家干预理论
        2.3.2 政府失灵理论
    2.4 政府债务压力的相关理论基础
        2.4.1 政府债务理论
        2.4.2 财政可持续性理论
3 基本逻辑、测算框架及国际经验验证
    3.1 基本逻辑
        3.1.1 基本分析思路
        3.1.2 政府债务压力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制分析
        3.1.3 经济供给能力变化和“保增长”对我国政府债务压力的影响
    3.2 我国“十三五”时期政府债务压力测算框架
        3.2.1 总体测算框架
        3.2.2 具体测算步骤
    3.3 国际经验验证
        3.3.1 日本债务压力情况研究
        3.3.2 “欧洲五国”债务压力情况研究
4 我国经济供给面三要素的实证分析
    4.1 模型选取
    4.2 资本存量的计算
        4.2.1 资本存量计算公式
        4.2.2 资本存量计算的相关数据
        4.2.3 我国1978-2014年资本存量
    4.3 人力资本的计算
    4.4 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
        4.4.1 历年GDP增速情况
        4.4.2 回归结果
        4.4.3 稳健性检验
        4.4.4 我国历年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结果
5 我国经济供给面要素发展趋势及资本回报率情况
    5.1 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和人力资本的发展趋势
        5.1.1 人力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5.1.2 “十三五”时期全要素生产率与人力资本趋势预估
    5.2 我国资本存量发展情况
        5.2.1 资本存量上升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5.2.2 2009年后经济增长愈发依赖固定资产投资
        5.2.3 我国经济供给面变化降低了资本回报率
    5.3 我国资本回报率的测算
        5.3.1 资本回报率的测算方法
        5.3.2 资本回报率的数据选取
        5.3.3 资本回报率计算结果
    5.4 “十三五”时期经济增长目标设定
6 “十三五”时期政府基建投资需求测算
    6.1 “十三五”时期固定资产投资发展趋势分析
        6.1.1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重心现状分析
        6.1.2 “十三五”时期固定资产投资重心变化趋势
        6.1.3 “十三五”时期非基建领域的固定资产投资量预测
    6.2 “十三五”时期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量测算
        6.2.1 政府基建投资的范围
        6.2.2 “十三五”时期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测算
        6.2.3 “十三五”时期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额测算
        6.2.4 “十三五”时期我国政府基建投资额测算
7 “十三五”时期政府投资能力及债务压力测算
    7.1 “十三五”时期政府投资能力分析与测算
        7.1.1 “十三五”时期财政收入分析与测算
        7.1.2 “十三五”时期财政支出分析与测算
        7.1.3 “十三五”时期我国政府投资能力测算
        7.1.4 公用事业单位的投资能力分析与测算
    7.2 我国存量政府债务分析与测算
        7.2.1 相关报告对政府债务规模的判断
        7.2.2 对政府债务存量规模的重新分析与测算
    7.3 “十三五”时期政府债务增量测算
        7.3.1 不考虑社会资金参与下的新增债务测算
        7.3.2 社会资金参与基建情况研究
    7.4 “十三五”时期我国政府债务压力分析
        7.4.1 债务余额视角下的政府债务压力分析
        7.4.2 负债率视角下的政府债务压力分析
8 主要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8.1 主要研究结论
        8.1.1 全要素生产率和人力资本对政府债务压力产生根本性影响
        8.1.2 GDP增速目标是政府债务压力的重要影响因素
        8.1.3 我国经济增长模式是政府债务压力的重要影响因素
    8.2 政策建议
        8.2.1 根据经济供给能力,合理设置GDP增速目标
        8.2.2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8.2.3 注重人才培养,着力提升人力资本
    8.3 结语
参考文献
图表和公式索引
    图索引
    表索引
    公式索引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10)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海洋战略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起
        (二) 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现状
        (二) 研究方法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与基本理论的陈述
        (一) 关于“海洋战略”的界定
        (二) 关于“海洋权益”的界定
        (三)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海权相关问题的论述
    四、研究思路与论文基本框架
        (一) 研究思路
        (二) 论文基本框架
第一章 1949年至1976年中国共产党的海洋战略:以海防为战略重点
    一、以海防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背景成因
        (一) 美苏争霸是主要外因
        (二) 台湾问题是最大内因
    二、以海防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历史意义
        (一) 确立海权独立的根本原则
        (二) 实行经济与军事两条腿走路的基本方针
        (三) 始终关注沿海与内地的协调发展
        (四) 坚持以全国上下一盘棋来谋局
    三、以海防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基本举措
        (一) 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海军
        (二) 收回海关
        (三) 实行军民联合海防
        (四) 恢复、发展海洋经济
        (五) 开启海洋科教事业
        (六) 成立国家海洋局
第二章 1977年至1997年中国共产党的海洋战略:以沿海经济发展为战略重点
    一、以沿海经济发展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背景成因
        (一)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二)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为最大内政
    二、以沿海经济发展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历史意义
        (一) 恢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二) 确立了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基本原则
        (三) 指明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四) 充分发挥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的优势
    三、以沿海经济发展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基本举措
        (一) 确立“近海防御”思想
        (二) 建设一支强大的具有现代战斗能力的海军
        (三) 提出“一国两制”并完成港澳回归
        (四) 系统开放沿海城市
        (五) 海洋经济稳中有进
        (六) 海洋科考跨步发展
第三章 1998年至2007年中国共产党的海洋战略:以海洋安全为战略重点
    一、以海洋安全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背景成因
        (一) 东南亚金融风暴让世界转向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型
    二、以海洋安全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历史意义
        (一) 从战略高度来看待海洋
        (二) 逐步形成了新的安全观
        (三) 将“和谐”理念推向世界
    三、以海洋安全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基本举措
        (一) 建设过硬的“海上精兵”
        (二) 出台《反分裂国家法》
        (三) 发挥沿海地区的辐射作用
        (四) 坚决执行《海关法》
        (五) 全面开发海洋
        (六) 科学管理海洋事务
第四章 2008年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海洋战略:以海洋强国建设为战略重点
    一、以海洋强国建设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背景成因
        (一) “亚洲世纪”的到来既是压力又是助力
        (二) 在稳定成就基础上的深化改革成为最大内力
    二、以海洋强国建设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历史意义
        (一) 准确定位了中国的区域特征
        (二) 强化了中国特色的外交理念
        (三) 在民族复兴的艰难梦旅中继续前行
    三、以海洋强国建设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基本举措
        (一) 逐步推进“远海防卫”方针
        (二) 全方位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三) 推动海洋经济转型
        (四) 海洋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总结:新中国海洋战略的中国特色
    一、承前启后,一脉相继
    二、整体布局,重点突出
    三、民生为基,持续发展
    四、内外互动,自主自强
参考资料
在校期间所获奖励
读博期间相关科研成果
后记

四、从第一下滑到……——俄罗斯放开出版后面临的难题(论文参考文献)

  • [1]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D]. 陈莉. 新疆大学, 2020(06)
  • [2]俄罗斯鼓励生育措施研究[D]. 王臣雷.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3]比较视野下中国创新国际化及其增长效应研究[D]. 吕瑶. 辽宁大学, 2019(12)
  • [4]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研究[D]. 刘登攀.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5]东北亚能源合作的路径研究[D]. 张健. 吉林大学, 2019(10)
  • [6]中国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研究(1949-2009年)[D]. 韩联郡.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7]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路径研究[D]. 公丕国. 辽宁大学, 2018(05)
  • [8]普京时期俄罗斯的经济改革[D]. 张帆.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5)
  • [9]减轻政府债务压力研究 ——基于全要素生产率与人力资本视角[D]. 黄九聆.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5(03)
  • [10]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海洋战略思想研究[D]. 彭克慧. 武汉大学, 2015(01)

标签:;  ;  ;  ;  ;  

从第一滑到……——出版自由化后俄罗斯面临的困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