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边夹紧模组论文和设计-彭敬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先进制造辅助工具,公开了一种双边夹紧模组,包括工作板,工作板上连有放置板,放置板的侧面旁滑移有对应于该侧面的抵接侧板,放置板与该侧面相邻的另一侧面旁滑移连接有对应于该另一侧面的压接侧板;工作板连有用于将抵接侧板或者压接侧板压向放置板的多个弹性组件,工作板上转动有转动把手,转动把手连有顶接件;转动把手转动后,顶接件将抵接侧板以及压接侧板顶离放置板;拨动转动把手,顶接件顶开抵接侧板与压接侧板,将部件放入放置板,再拨回转动把手,抵接侧板与压接侧板在弹性组件的弹力作用下从两个不同的侧面处压紧部件,压紧的弹力不大于弹性组件的弹力,具有夹紧力不会损害电子设备部件的优点。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双边夹紧模组,包括工作板(1),所述工作板(1)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放置部件的放置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板(2)的侧面旁滑移连接有对应于该侧面的抵接侧板(5),所述抵接侧板(5)的滑移方向与该侧面垂直,所述放置板(2)与该侧面相邻的另一侧面旁滑移连接有对应于该另一侧面的压接侧板(6),所述压接侧板(6)的滑移方向与该另一侧面垂直;所述工作板(1)固定连接有用于将所述抵接侧板(5)或者所述压接侧板(6)压向所述放置板(2)的多个弹性组件,所述工作板(1)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把手(13),所述转动把手(13)固定连接有顶接所述抵接侧板(5)以及所述压接侧板(6)的顶接件(14);所述转动把手(13)转动后,所述顶接件(14)将所述抵接侧板(5)以及所述压接侧板(6)顶离所述放置板(2)。

设计方案

1.一种双边夹紧模组,包括工作板(1),所述工作板(1)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放置部件的放置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板(2)的侧面旁滑移连接有对应于该侧面的抵接侧板(5),所述抵接侧板(5)的滑移方向与该侧面垂直,所述放置板(2)与该侧面相邻的另一侧面旁滑移连接有对应于该另一侧面的压接侧板(6),所述压接侧板(6)的滑移方向与该另一侧面垂直;

所述工作板(1)固定连接有用于将所述抵接侧板(5)或者所述压接侧板(6)压向所述放置板(2)的多个弹性组件,所述工作板(1)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把手(13),所述转动把手(13)固定连接有顶接所述抵接侧板(5)以及所述压接侧板(6)的顶接件(14);

所述转动把手(13)转动后,所述顶接件(14)将所述抵接侧板(5)以及所述压接侧板(6)顶离所述放置板(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边夹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工作板(1)上的固定座(8),所述固定座(8)上开设有轴向朝着所述放置板(2)的滑移孔(9),所述滑移孔(9)内滑移连接有滑移杆(10),所述滑移杆(10)朝向所述放置板(2)并穿过所述滑移孔(9)的一端与所述抵接侧板(5)或者所述压接侧板(6)固定连接,所述滑移杆(10)未穿过所述滑移孔(9)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座(8)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件(11),所述弹性件(11)始终处于被压缩的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边夹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8)固定连接有包围所述弹性件(11)的套筒(12),所述套筒(12)的轴向与所述滑移杆(10)的滑移方向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边夹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接件(14)位于所述抵接侧板(5)以及所述压接侧板(6)之间,所述顶接件(14)包括均为圆弧状的抵接端(15)与压接端(16),所述抵接端(15)顶接所述抵接侧板(5),所述压接端(16)顶接所述压接侧板(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边夹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侧板(5)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抵接端(15)接触的接触片(17),所述压接侧板(6)与所述压接端(16)接触部位也固定连接有接触片(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边夹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侧板(6)还压接有压接从动板(7),所述压接从动板(7)与所述压接侧板(6)对应于同一侧面,且所述压接从动板(7)远离所述放置板(2)的一侧连接有所述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用于将所述压接从动板(7)压向所述放置板(2);

所述压接侧板(6)将所述压接从动板(7)压紧在所述弹性组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边夹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板(1)上开设有弧形的转动槽(19),所述转动把手(13)固定连接有伸入所述转动槽(19)的转动杆(2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边夹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把手(13)远离所述顶接件(14)的端部开设有握紧槽(18)。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先进制造辅助工具,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双边夹紧模组。

背景技术

在生产或者组装精密的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时,需要使用夹具将待组装的部件固定在工作台上,工作台上的夹具对待组装的部件进行定位以及固定。电子设备的部件放置在夹具上后,需要员工将电子设备的部件的一条边推紧贴合在夹具的侧边上,然后再推紧电子设备部件的另一条侧边,从而实现电子设备部件的定位。

但是,使用手动推紧电子设备部件的方法,步骤繁琐,且员工施加的推紧力每次都不一致,推紧力过大后容易损害电子设备部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边夹紧模组,其具有夹紧力不会损害电子设备部件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边夹紧模组,包括工作板,所述工作板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放置部件的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侧面旁滑移连接有对应于该侧面的抵接侧板,所述抵接侧板的滑移方向与该侧面垂直,所述放置板与该侧面相邻的另一侧面旁滑移连接有对应于该另一侧面的压接侧板,所述压接侧板的滑移方向与该另一侧面垂直;

所述工作板固定连接有用于将所述抵接侧板或者所述压接侧板压向所述放置板的多个弹性组件,所述工作板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把手,所述转动把手固定连接有顶接所述抵接侧板以及所述压接侧板的顶接件;

所述转动把手转动后,所述顶接件将所述抵接侧板以及所述压接侧板顶离所述放置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拨动转动把手,顶接件顶开抵接侧板与压接侧板,将部件放入放置板,再拨回转动把手,顶接件释放抵接侧板与压接侧板,抵接侧板与压接侧板在弹性组件的弹力作用下从两个不同的侧面处压紧部件,压紧的弹力不大于弹性组件的弹力,具有夹紧力不会损害电子设备部件的优点。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工作板上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轴向朝着所述放置板的滑移孔,所述滑移孔内滑移连接有滑移杆,所述滑移杆朝向所述放置板并穿过所述滑移孔的一端与所述抵接侧板或者所述压接侧板固定连接,所述滑移杆未穿过所述滑移孔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座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始终处于被压缩的状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弹性件在固定座将滑移杆向放置板的方向施加弹力,滑移杆带动其连接的板压紧部件,实现部件的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有包围所述弹性件的套筒,所述套筒的轴向与所述滑移杆的滑移方向平行。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套筒能限制弹性件的伸缩方向,从而避免弹性件自身发生扭曲而使弹力突变。

进一步的,所述顶接件位于所述抵接侧板以及所述压接侧板之间,所述顶接件包括均为圆弧状的抵接端与压接端,所述抵接端顶接所述抵接侧板,所述压接端顶接所述压接侧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把手转动后,顶接件能同时顶开或者释放抵接侧板与压接侧板,从而实现部件的释放或者夹紧。

进一步的,所述抵接侧板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抵接端接触的接触片,所述压接侧板与所述压接端接触部位也固定连接有接触片。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接触片能避免抵接侧板或者压接侧边的表面被磨损。

进一步的,所述压接侧板还压接有压接从动板,所述压接从动板与所述压接侧板对应于同一侧面,且所述压接从动板远离所述放置板的一侧连接有所述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用于将所述压接从动板压向所述放置板;

所述压接侧边将所述压接从板压紧在所述弹性组件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压接侧板带动压接从动板一起压紧部件,增加受到压紧力的部位,从而使压紧效果更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板上开设有弧形的转动槽,所述转动把手固定连接有伸入所述转动槽的转动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杆的移动路径被限制在转动槽内,从而限制转动把手的转动幅度。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把手远离所述顶接件的端部开设有握紧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握紧槽方便员工握紧转动把手,不会滑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拨动转动把手,顶接件上的抵接端顶开抵接侧板,压接端顶开压接侧板,压接侧板再带动压接从动板远离放置板,将部件放入放置板,再拨回转动把手,顶接件释放抵接侧板与压接侧板,抵接侧板与压接侧板以及压接从动板在弹性组件的弹力作用下从不同的侧面处压紧部件,且压紧的弹力不大于弹性组件的弹力,压接从动板压接位置也不会超过压接侧板,具有夹紧力不会损害电子设备部件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展示滑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的B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展示转动杆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工作板;2、放置板;3、滑轨;4、滑块;5、抵接侧板;6、压接侧板;7、压接从动板;8、固定座;9、滑移孔;10、滑移杆;11、弹性件;12、套筒;13、转动把手;14、顶接件;15、抵接端;16、压接端;17、接触片;18、握紧槽;19、转动槽;20、转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

一种双边夹紧模组,如图1与图2所示,包括水平放置的工作板1,工作板1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或者焊接固定有水平放置以用于放置电子设备部件的放置板2,放置板2上开设有多个与部件适配的凹槽。工作板1在放置板2的侧面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滑轨3,滑轨3上滑移配合滑块4,滑块4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对应于该侧面的抵接侧板5,抵接侧板5的滑移方向与该侧面垂直。

工作板1在放置板2上与该侧面相邻的另一侧面旁也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滑轨3,滑轨3上滑移配合滑块4,滑块4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对应于该另一侧面的压接侧板6,压接侧板6的滑移方向与该另一侧面垂直。压接侧板6远离抵接侧板5的一端还压接有压接从动板7,压接从动板7搭接在压接侧板6远离放置板2的侧面上,且与压接侧板6对应于同一侧面。

如图1与图3所示,工作板1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多个弹性组件,弹性组件包括螺栓固定在工作板1上的固定座8,固定座8上开设有轴向水平且朝着放置板2的滑移孔9,滑移孔9内滑移连接有滑移杆10,滑移杆10的轴向与滑移方向均与滑块4的滑移方向平行。滑移杆10朝向放置板2并穿过滑移孔9的一端与抵接侧板5、压接侧板6或者压接从动板7焊接,滑移杆10未穿过滑移孔9的一端与固定座8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件11,弹性件11可采用弹簧,弹簧的轴向与滑移杆10的轴向平行,且弹簧套接在滑移杆10上。弹性件11的一端焊接在滑移杆10上,其另一端焊接在固定座8上,且弹性件11始终处于被压缩的状态。固定座8上焊接固定有包围弹性件11的套筒12,套筒12的轴向与滑移杆10的滑移方向平行。弹性组件用于将抵接侧板5、压接侧板6或者压接从动板7压向放置板2以压紧部件。

如图1与图4所示,工作板1上通过轴向竖直的转轴转动连接有转动把手13,转动把手13沿远离放置板2的方向水平延伸。转动把手13靠近转轴的部位焊接有顶接件14,顶接件14位于抵接侧板5以及压接侧板6之间。顶接件14包括均为圆弧状的抵接端15与压接端16,抵接端15顶接抵接侧板5,压接端16顶接压接侧板6。为了保护抵接侧板5与压接侧板6的侧壁不顶接件14刮伤,抵接侧板5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与抵接端15接触的接触片17,压接侧板6与压接端16接触部位也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接触片17。转动把手13转动后,顶接件14将抵接侧板5以及压接侧板6顶离放置板2,如图1与图5所示,转动把手13远离顶接件14的端部开设有握紧槽18,方便员工握持转动把手13。工作板1上开设有开口向上且为弧形的转动槽19,转动把手13的下端焊接固定有伸入转动槽19的转动杆20,转动槽19限定了转动杆20的转动路径,从而间接的限定了转动把手13的转动路径。

使用双边夹紧模组时,拨动转动把手13,转动把手13带动顶接件14转动,顶接件14上弧形的抵接端15逐渐顶开抵接侧板5,弧形的压接端16逐渐顶开压接侧板6,压接侧板6再带动压接从动板7一起远离放置板2。将部件放入放置板2,再拨回转动把手13,顶接件14释放抵接侧板5、压接侧板6以及压接从动板7,抵接侧板5与压接侧板6以及压接从动板7在弹性组件中弹性件11的弹力作用下从不同的侧面处压紧部件,且压紧的弹力不大于弹性组件的弹力,压接从动板7压接位置也不会超过压接侧板6,具有夹紧力不会损害电子设备部件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一种双边夹紧模组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83018.0

申请日:2019-01-1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1(上海)

授权编号:CN209717466U

授权时间:20191203

主分类号:B25B11/00

专利分类号:B25B11/00

范畴分类:26G;

申请人:上海郁笙电子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上海郁笙电子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01611 上海市松江区车墩镇泖亭路908号2幢1层-1

发明人:彭敬

第一发明人:彭敬

当前权利人:上海郁笙电子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双边夹紧模组论文和设计-彭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