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试验论文_李艳芬,王瑞华,米博,窦宪,黄宇虹

导读:本文包含了人体试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人体,受试,赫尔辛基,纽伦堡,伦理,日内瓦,安全性。

人体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李艳芬,王瑞华,米博,窦宪,黄宇虹[1](2019)在《镇江巴布膏Ⅰ期临床人体耐受性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镇江巴布膏在健康人体的耐受性和安全性,为制定本品的Ⅱ期临床试验给药方案提供安全的剂量范围。方法采用单中心、随机、仿盲、安慰剂对照设计,进行了0.366g到1.464g四个剂量组的每日一次的单次给药耐受性试验。在单次给药安全性评价后,完成了1.098g、1.464g两个剂量组的每日一次连续给药7天的多次给药耐受性试验。共观察了40例健康受试者的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敷贴时间、皮肤刺激性、附着力评分及不良事件情况。结果镇江巴布膏敷贴单次和多次给药试验,所有受试者生命体征均正常,实验室部分指标用药后转为异常,试验期间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无合并用药;单次给药试验组有3例,安慰剂组有4例,累积给药有6例发生轻度不良事件,均未经处理,自行恢复或持续。结论健康人体对镇江巴布膏0.366g~1.464g/天剂量范围内单、多次给药耐受性良好,最大耐受剂量为1.464g/天,镇江巴布膏可以连续敷贴7天,每天贴敷时间为24小时。(本文来源于《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汪志昊,寇琛,刘召朋,李晓克[2](2019)在《人体姿态对人-结构耦合系统竖向动力特性影响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静态人体与轻柔结构之间的竖向相互作用规律,以自主设计制作的简支人行桥模型(基频3.67 Hz、净跨11.80 m)为试验平台,测试了单人人体静立、下蹲与静坐叁种姿态及等重质量块对人-结构耦合系统竖向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并结合典型文献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与归纳总结。试验结果表明:人体静立、静坐姿态均会降低结构一阶竖向振动频率,而人体下蹲姿态将提高结构一阶竖向振动频率,其中人体静坐姿态对结构一阶竖向振动频率影响程度最大;叁种人体姿态均能提高结构一阶竖向模态阻尼比,其中人体静坐姿态提升效应最为显着;采用等重质量块模拟人体,与人体不同姿态对结构振动频率的影响程度基本相当,但无法有效地模拟结构模态阻尼比的变化。综合比较两种结果可知:导致不同文献中人体姿态对结构竖向振动频率与模态阻尼比的影响结果存在离散性的最主要因素为人-结构质量比,其次为人-结构频率比。(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9年19期)

李忠芳,刘亚妮,吴健鸿,曾繁典,师少军[3](2019)在《中国健康人体对注射用rhPTH(1-84)试验耐受性和安全性监护》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中国健康受试者单次和多次皮下注射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84)[rhPTH(1-84)]后的人体耐受性和安全性,并进行护理监护。[方法]以健康受试者为研究对象,从安全起始剂量开始,进行单次和多次给药耐受性试验。采用随机单中心临床研究,统一餐后皮下注射给药。单次给药:32例受试者随机分为6个剂量组,即0. 5μg/kg(4例),1. 0μg/kg(6例),2. 0μg/kg(6例),3. 0μg/kg(6例),4. 0μg/kg(6例),5. 0μg/kg(4例);多次给药:12例受试者随机分为2个剂量组,即2. 0μg/kg(6例),3. 0μg/kg(6例),每日1次,连续给药7 d。在Ⅰ期临床病房进行耐受性和安全性护理监护,观察受试者用药前后症状、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变化,并记录药品不良反应。[结果]单次和多次给药耐受性试验的受试者用药前后生命体征和心电图无明显变化,实验室检查等表明无器质性损伤。单次给药耐受性试验有6例受试者于给药后约2 h均感觉困乏,不良反应均为轻度,均未作处理,30 min内自行缓解和消失,其中1例出现心悸;多次给药后病人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国健康人体对注射用rhPTH(1-84)单次0. 5~5. 0μg/kg或多次2. 0~3. 0μg/kg,每日1次,连用7 d皮下注射给药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但临床应用中应密切监护病人个体差异及可能出现的药品不良反应。(本文来源于《护理研究》期刊2019年18期)

廖晨歌[4](2019)在《药品人体试验中受试者权益保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药品的人体试验是新药进入临床治疗的必经程序,而由于药品人体试验的未知性和不可预测性,使得参与药品试验者在生命健康方面随时都面临遭受伤害的风险。文章通过对药品人体试验进行概述,研究国内外药品人体试验的立法现状,找出我国药品人体试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和国外立法经验,对我国药品人体试验的立法,补偿、赔偿机制的完善,以及药品人体试验管理和监督机制的建立提出建议,来进一步加强对受试者权益的保护。(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事业管理》期刊2019年09期)

李春兰,叶豪,王成斌,王海杨[5](2019)在《基于猪触电试验的人体触电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无法用人体进行触电试验的问题,提出基于动物猪触电试验数据研究人体触电规律的方法.首先将达尔基尔人体摆脱电流-频率特性曲线的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成年人摆脱电流预测模型;然后以触电试验获得的不同体质量猪的触电试验数据为基础,利用回归分析建立了猪触电电流与体质量的关系模型;根据人与猪在生理、解剖学、电特性等方面高度相似性的特点,依据生物电磁学构建了触电通道,并利用柱体模型获得成年人与试验猪阻抗的映射关系,进而推得成年人在36 V,50 Hz时的触电电流与体质量的关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发生触电事故时,流过人体内的触电电流与人的体质量呈正相关;36 V,50 Hz条件下,50 kg成年人触电电流为17.02 mA,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获得的50 kg成年人摆脱电流为16.22 mA,两者误差为0.8 mA.(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白云升,路子佳,谢瑶[6](2019)在《复合营养素制剂人体抗氧化功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以番茄红素与葡萄籽提取物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复合营养素制剂对人体抗氧化方面的作用。方法将120例符合要求的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试食组和对照组,试食组连续服用复合营养素制剂样品120 d,对照组服用安慰剂。试食前后各测定一次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安全性指标。结果试食后,试食组的MDA含量平均下降0.33±0.14 nmol/mL,下降率为8.07%,自身及组间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OD活性平均升高7.98±2.49 U/mL,上升率为8.71%,自身及组间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GSH-PX活性平均升高9.42±6.07 U/mL,上升率为7.71%,自身及组间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项安全性指标试验前后均无明显变化。结论以番茄红素与葡萄籽提取物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复合营养素制剂对人体具有抗氧化功能的作用。(本文来源于《生命科学仪器》期刊2019年Z1期)

陈浩,于随然[7](2019)在《人体膝关节标本生物力学实验平台的设计与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评价ACL重建后的膝关节稳定性对于理解临床医生治疗效果,提升手术技巧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膝关节运动学特性以及临床上对于膝关节稳定性测量参数的要求,设计开发了一台新型人体膝关节标本生物力学实验平台。本研究设计了人体膝关节标本安装、姿态定位、位姿测量结构,利用气动技术搭建了仿生肌力加载系统。通过人体膝关节标本实验验证了仿生肌力加载系统的精度和膝关节稳定性参数测量系统的测量可重复性。(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李芬静[8](2019)在《非法人体试验行为的刑法规制及立法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体试验本身具有科学性和结果不可预测性,如何规范人体试验、惩治非法人体试验是一个难题。合理规制非法人体试验需明确非法人体试验与人体试验的不同,并需具备借助刑法惩治的必要性。现行刑法因试验主体不同把一般非法人体试验行为分别归入医疗事故罪和非法行医罪,又借过失致人死亡罪和过失致人重伤罪处罚严重的非法人体试验行为,这种未厘清不同罪名差异、使同一行为受到不同刑罚处罚的做法严重违反了刑法基本原则和刑法实质正义。现行刑法的缺失表明,增设非法人体试验罪是遵守刑法基本原则、维护刑法权威最有效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医学与哲学》期刊2019年15期)

刘园园[9](2019)在《马斯克发布脑机接口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科学狂人”埃隆·马斯克总能冷不丁地搞个大新闻。北京时间7月17日,马斯克创立的Neuralink公司发布了一款脑机接口系统。这款充满黑科技味道的设备,立马引发人们对科幻场景的脱缰想象:黑客帝国要来了?硬件平台确实可圈可点简(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9-07-19)

徐爱国[10](2019)在《纽伦堡审判与人体试验伦理规则》一文中研究指出纳粹人体医学试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纳粹组织医生做了大量的人体试验。试验遍布达豪、奥斯维辛、布痕瓦尔德和萨克森豪森集中营,试验的对象包括犹太人和吉普赛人等群体。战后,20多名纳粹医生接受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他们被指控犯有战争罪和反人类(本文来源于《人民法院报》期刊2019-07-19)

人体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明确静态人体与轻柔结构之间的竖向相互作用规律,以自主设计制作的简支人行桥模型(基频3.67 Hz、净跨11.80 m)为试验平台,测试了单人人体静立、下蹲与静坐叁种姿态及等重质量块对人-结构耦合系统竖向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并结合典型文献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与归纳总结。试验结果表明:人体静立、静坐姿态均会降低结构一阶竖向振动频率,而人体下蹲姿态将提高结构一阶竖向振动频率,其中人体静坐姿态对结构一阶竖向振动频率影响程度最大;叁种人体姿态均能提高结构一阶竖向模态阻尼比,其中人体静坐姿态提升效应最为显着;采用等重质量块模拟人体,与人体不同姿态对结构振动频率的影响程度基本相当,但无法有效地模拟结构模态阻尼比的变化。综合比较两种结果可知:导致不同文献中人体姿态对结构竖向振动频率与模态阻尼比的影响结果存在离散性的最主要因素为人-结构质量比,其次为人-结构频率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体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1].李艳芬,王瑞华,米博,窦宪,黄宇虹.镇江巴布膏Ⅰ期临床人体耐受性试验[J].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

[2].汪志昊,寇琛,刘召朋,李晓克.人体姿态对人-结构耦合系统竖向动力特性影响试验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9

[3].李忠芳,刘亚妮,吴健鸿,曾繁典,师少军.中国健康人体对注射用rhPTH(1-84)试验耐受性和安全性监护[J].护理研究.2019

[4].廖晨歌.药品人体试验中受试者权益保障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9

[5].李春兰,叶豪,王成斌,王海杨.基于猪触电试验的人体触电规律研究[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6].白云升,路子佳,谢瑶.复合营养素制剂人体抗氧化功能试验研究[J].生命科学仪器.2019

[7].陈浩,于随然.人体膝关节标本生物力学实验平台的设计与试验[J].机械设计与研究.2019

[8].李芬静.非法人体试验行为的刑法规制及立法对策[J].医学与哲学.2019

[9].刘园园.马斯克发布脑机接口系统[N].科技日报.2019

[10].徐爱国.纽伦堡审判与人体试验伦理规则[N].人民法院报.2019

论文知识图

苄胺在小鼠体内的代谢途径研究半胱氨...行人模块试验示意图主动阀压电泵构成植入式小型压电胰岛素泵孕妇参与人体试验的规范方式(国...通过“人体试验”否定胞妹的药死亡...

标签:;  ;  ;  ;  ;  ;  ;  

人体试验论文_李艳芬,王瑞华,米博,窦宪,黄宇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