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管理论文_王泽宇,张仰飞,陈光宇,纪思

导读:本文包含了阻塞管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配电网,电价,节点,负荷,灵活,智能,定量分析。

阻塞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王泽宇,张仰飞,陈光宇,纪思[1](2019)在《基于最优传输切换阻塞管理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的最优传输切换阻塞管理方法,以调度成本最小化和电力系统可靠性最高为两个目标构建最优传输切换策略(OTS)。该策略的目标是在交流最优潮流的安全约束下寻找对阻塞影响最大的线路作为备选的切断线路,通过切换输电线路缓解电力系统的输电阻塞,并使用多目标人工免疫算法(MO-AIA)得出最优折中解。基于IEEE30节点系统的算例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发电成本,提高电网经济运行效率。(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期刊2019年16期)

刘军,袁超,周源[2](2019)在《阻塞管理机制对发电商合约收益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电力市场正处于深化改革阶段,输电网络运营环境复杂,输电阻塞问题日益受到关注。首先,采用阻塞定价法和阻塞修正法对阻塞管理市场机制进行分类,并总结了国外典型电力市场中的阻塞管理方法。然后以英国及澳大利亚电力市场为例分析阻塞管理机制对发电商合约收益的影响,相关算例分析结果表明,阻塞管理对合约收益的影响主要在于是否对限下机组进行补偿。最后对我国电力市场阻塞管理机制提出建议。(本文来源于《浙江电力》期刊2019年07期)

周宇,马汝祥,卫志农,陈妤,胡卫丰[3](2019)在《基于技术型虚拟电厂的配电网阻塞管理》一文中研究指出虚拟电厂不仅能够提高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接入比例,转变能源结构,也可以通过对储能系统以及对电动汽车和居民可控负荷等需求侧资源的优化调度提高分布式电源的消纳能力。然而,随着虚拟电厂用户侧可再生能源和各种灵活负荷的广泛接入,往往会出现配电系统的线路潮流越限,导致线路发生阻塞,造成事故扩大,影响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针对此问题,研究了虚拟电厂安全校正优化问题,建立了基于技术型虚拟电厂的配电网阻塞管理模型,并以实际算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全球能源互联网》期刊2019年03期)

黄培[4](2019)在《输电阻塞管理机制选择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发展迅速,全国众多省份(地区)的电力现货市场都已经在筹备之中。现货市场建成后,输电阻塞管理方式会发生本质变化,电力现货市场下的输电阻塞管理问题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每种输电阻塞管理机制都有其特定适用范围,而现有研究中对于输电阻塞管理机制的选择方法和适用性分析大都停留在定性分析层面,尚未提出一套通用的输电阻塞管理机制定量评价指标,为新兴电力市场选择合适的输电阻塞管理机制提供参考。本文基于电力现货市场仿真,提出了评价输电阻塞管理机制适用性的定量评价指标以及综合评价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一、对国外电力市场中采用的输电阻塞管理机制进行了综述。输电阻塞管理机制的选择与电力市场模式和价格机制密切相关,本文对再调度法、市场分裂法、节点电价法和交易削减法四种阻塞管理机制进行了详细的归纳总结,并对其适用性进行了定性分析。二、建立了一套评价输电阻塞管理机制的定量评价指标,提出基于电力现货市场仿真计算各项评价指标和综合评价输电阻塞管理机制适用性的定量分析方法。输电阻塞管理机制的适用性应以市场效率为基础进行分析,市场效率可用考虑交易成本和发电外部性成本的社会福利来衡量。在无法定量评估发电外部性成本的情况下,考虑到市场力可能影响市场价格、阻塞费用抬高了用户的购电成本、可再生能源消纳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源优化配置的效率,因此本文将社会福利、市场力、阻塞费用和可再生能源消纳比例作为一级评价指标,用于评价输电阻塞管理机制的适用性。采用基于机组组合的生产成本仿真方法计算各项指标并对其进行归一化处理后,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系数,进而对不同输电阻塞管理机制做出综合评价,据此选择合适的输电阻塞管理机制。叁、对本文所提出的输电阻塞管理机制选择方法进行了算例验证。模拟了未来电力现货市场中采用不同的输电阻塞管理机制消除阻塞的过程。算例结果表明,在同一场景下,不同输电阻塞管理机制的综合评价指标不同,特别是系统阻塞线路较多时差异较大,从而论证了本文所提指标的有效性。同时,负荷特性的差异也会影响机制的选择,不能以简单的定性分析方法选择输电阻塞管理机制,因此本文所提定量分析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期刊2019-03-01)

陈逸飞[5](2019)在《交互能源技术在主动配电网阻塞管理方面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新能源分布式发电技术的发展以及灵活负荷可控性的提升,传统配电网逐步向主动配电网转变。由于在传统配电网中负荷是不可控的,调度时只能调整系统的发电计划以跟随负荷变化。为满足在系统峰值时仍然能够保证一定的系统余量,不得不提高系统总装机容量,导致系统整体冗余较大、经济性较差。相较于传统配电网,主动配电网则更加强调源—荷—储之间的互动平衡关系。因此,本文基于交互能源技术以电价作为主动配电网中的交互信息,一方面可以反映电力市场的供需平衡状况,另一方面可以反映主动配电网的阻塞状况。这种交互能源技术相对于传统配电网指令性的直接负荷控制手段,不仅能够提高电能使用效率,而且还能够保证用户用电的满意度。本文基于主动配电网中分布式资源渗透率不断上升及电力市场改革不断推进的电力背景,考虑到大规模分布式发电单元接入以及灵活负荷调度不当所带来的阻塞现象对电网运行造成的影响,针对现阶段所研究的阻塞管理方法尚未有效解决节点电压越限问题的不足,本文构建了包括配电网管理员、多个聚集商及其所管理的光伏、电动汽车、楼宇空调、储能系统等分布式资源在内的主动配电网市场框架,提出了一种同时考虑线路容量和节点电压越限问题的主动配电网日前—实时两阶段阻塞管理模型。该阻塞管理模型采用分布式算法,在日前阶段各个聚集商根据对日前分时电价与光伏出力的预测,在保证灵活负荷用电需求的同时使自身用电支出最小,并通过与配电网管理员交互阻塞信息制订日前交易计划;在实时阶段各个聚集商根据对光伏出力更为精准的预测以及灵活负荷用电需求的变化,再进行实时交易以调整日前交易的偏差。最后,通过IEEE33节点算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阻塞管理模型可以有效解决主动配电网在日前和实时两阶段的阻塞问题,能够保证线路容量及节点电压在配电网运行允许的安全范围内。(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期刊2019-03-01)

张健,张国强,袁森,鲍冠南,薛艳军[6](2018)在《基于节点边际电价的实时运行阻塞管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阻塞管理是电力系统调度运行中关键问题。传统模式下调度员依靠行政指令调整机组出力以消除阻塞,而市场模式下则需要引入价格机制消除阻塞。深入分析了节点边际电价的概念和算法,提出了基于节点边际电价的阻塞管理模式,依托节点边际电价计算阻塞成本,并通过灵敏度因子实现对阻塞成本的合理分摊,最后通过IEEE 30节点模型构造算例测试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电气应用》期刊2018年21期)

吴佳思[7](2018)在《计及风电和需求响应不确定性的输电阻塞管理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在深刻的电力体制改革和日益开放的电力市场背景下,由于供需双方可以平等的使用输电网络,自由竞价,电能输送通道中的功率流动随意性增大,发生输电阻塞的可能性大幅增加,输电阻塞问题日益突出。而随着我国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大规模风电并网后,其出力的随机性对含风电场的电力系统输电阻塞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合理地制定含风电场的电力系统应对输电阻塞的日前调度预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常规的输电阻塞一般通过网络重构、调整FACTs设备或重新调度发电机出力等措施来缓解,而随着智能电网,通信技术等的快速发展,有效利用需求侧响应资源成为解决输电阻塞问题的一种新的途径。本文深入研究了需求侧响应参与日前输电阻塞管理这一问题,并特别关注了风电和需求侧响应的不确定性对输电阻塞管理的影响。论文从需求侧响应的最优合同接入点、不同类型需求侧响应策略的设计、考虑风电和需求侧响应不确定性的日前输电阻塞管理的模型和求解方法等几个方面展开研究,研究成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计及风电和需求侧响应不确定性影响的输电阻塞管理方法,可以有效应对电力系统中不确定性可能带来的输电阻塞状况,减轻发电机重新调度资源的负担,同时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经济运行以及电力市场的公平性和经济性。针对需求侧响应项目在何处实施能实现最优的输电阻塞管理效果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的需求侧响应项目实施的最佳位置决策方法。构建双层随机动态可用输电能力优化计算模型,选取不同的短时风电波动场景计及风电出力的不确定性,下层优化函数为日前的随机动态经济调度,上层则为使发电区域的发电出力值最大,利用KKT条件将双层模型转化为均衡约束的单层优化问题进行求解,可一次性计算各个时段的随机ATC值,进而得到受电侧负荷节点的可用供电能力(LSC)和节点电价两个评价指标在多个时段的值及其波动情况。单个和多个需求响应项目实施的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及评价指标具有优越性,能为有效地决策需求侧响应实施的最优备选节点提供合理的数据支撑。针对需求响应(DR)项目参与日前输电阻塞管理的最优合同电量问题,首先构建了含需求响应的两阶段日前随机最优调度模型,求解得到系统运营商(ISO)期望的最优需求响应量,考虑分时电价型DR和激励型DR分两步实施,给出了每个合同DR的负荷削减和负荷转移量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一种考虑多方利益博弈的分时电价型和激励型需求响应价格和激励机制设计方法,构建一个考虑负荷聚合商和用户多方利益的多目标优化模型来设计分时电价型DR的价格机制;建立负荷聚合商付给用户补偿费用最少且DR合同量最接近ISO期望DR响应量的多目标优化模型来设计激励型DR的激励机制。并分别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进行求解,算例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所提DR价格和激励机制能够合理、有效的引导用户参与需求侧响应,使DR实际值接近调度理想值,增强电力市场环境下系统运营商、负荷聚合商和用户间的信息传递,有助于实现多方的利益共赢。针对风电、负荷和需求响应的不确定性对输电阻塞管理的影响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随机机会约束的电力系统输电阻塞管理模型,构造了输电线路不发生阻塞、负荷供电可靠、风电高利用率叁个机会约束,适用于非管制电力市场环境下的日前经济调度。基于风电、负荷以及需求侧响应的不确定性服从正态分布的假设,整合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函数,利用二分法将机会约束优化问题转化为等价的确定性优化问题,利用原耦内点法求解阻塞管理模型得到最优调度方案。进一步,对输电阻塞管理模型基于直流最优潮流,无法考虑输电网络损耗以及得到的调度方案可能不能完全满足机会约束的情况进行改进,在模型中引入交流潮流迭代来计及输电损耗,并且采用多时段的概率潮流计算及输电线路阻塞风险值指标对所提模型求得的调度方案是否满足机会约束加以校验。算例计算结果和分析表明所提输电阻塞管理模型能够有效应对系统中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使日前调度方案具有较强的适用性。针对风电、负荷和需求响应预测误差概率分布函数可能不确定的问题,引入一种数学领域的分布鲁棒优化方法,将上述输电阻塞管理模型转化为半定规划方便进行求解,该方法可以使风电、负荷和需求响应预测误差在任意可能分布下,输电阻塞管理模型均适用。进一步的,本文将动态线路容量的概念引入输电阻塞管理中来,对动态热稳定值(DLR)的制定以及外部环境等各种参数造成的其不确定性对输电阻塞管理的影响展开研究,提出了新的保障输电线路不发生阻塞机会约束(TDLCP),通过分布鲁棒联合优化法将模型转化为混合半定规划问题,并利用优化工具箱YALMIP和MOSEK进行求解。算例结果表明所提优化方法可使输电阻塞管理模型具有更强的适用性。(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陈锦,李新民,盛大凯,门小文[8](2017)在《电网经营企业输电阻塞管理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一文中研究指出采取市场化手段对输电阻塞进行管理已经成为电力市场建设和电力市场改革的重要内容。电网经营企业以及附属的电力系统运行机构和持有股权的电力市场运营机构均是输电阻塞管理及其法律规制的重点对象,有可能出现因违反法定或约定的输电阻塞管理义务而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文章认为,需要对其承担的法律责任进行识别,甄别其法律风险源,并依法采取防范措施,同时必须建构输电阻塞管理及对与输电阻塞管理有关主体行为进行规制,以维护其自身合法权益和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可靠运行及推动电力市场建设。(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经济》期刊2017年11期)

李鹏,张培深,王成山,赵金利,宿洪智[9](2017)在《基于智能软开关与市场机制的有源配电网阻塞管理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高渗透率可再生能源和大规模灵活负荷的广泛接入,在市场环境下用户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电能生产或消费行为,将可能导致配电网潮流分布在时间及空间上的过度集中,从而出现阻塞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软开关与市场机制的有源配电网阻塞管理方法。考虑市场环境下灵活负荷的响应特性,建立了基于智能软开关与电价机制的配电网阻塞管理模型,通过将直接控制手段与市场调节机制相结合来解决有源配电网的阻塞问题。采用PG&E 69节点算例对所提出的阻塞管理方法进行了分析与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解决配电网阻塞问题,且智能软开关对于缓解系统阻塞及降低阻塞费用有显着作用。(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期刊2017年20期)

张培深[10](2017)在《基于智能配电软开关和市场机制的有源配电网阻塞管理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高渗透率可再生能源和大规模灵活负荷的广泛接入,在市场环境下用户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电能生产或消费行为,将可能导致配电网潮流分布在时间及空间上的过度集中,从而出现阻塞问题。此时,配电网要尽可能的消纳可再生能源并满足各种灵活负荷的用电需求,同时又要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和市场环境下各参与者的公平竞争和自由交易,这就需要采取有效的阻塞管理措施和方法对系统的潮流和用户的负荷进行合理管控和调节引导。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配电软开关(soft open point,SOP)和市场机制的有源配电网阻塞管理方法,通过将技术控制手段和市场调节机制相结合,有效地解决了配电网的阻塞问题。首先,对配电系统中具有参与系统调度能力的各种分布式能源资源(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DER)如微电网、电动汽车和居民温控负荷等的工作特性和建模方法进行了介绍,并给出了基于市场机制下的灵活负荷电价响应模型;然后介绍了SOP的基本功能和数学模型,提出了基于SOP和市场机制的有源配电网阻塞管理方法,以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建立配电网最优潮流模型,用最优潮流方法来优化SOP的传输功率并计算系统的阻塞费用,通过使用SOP进行功率调节和利用阻塞费用引导用户修正用电计划,来解决阻塞问题;最后采用PG&E-69节点算例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解决配电网阻塞问题,且SOP对于缓解系统阻塞及降低阻塞费用有显着作用。(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7-05-01)

阻塞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国电力市场正处于深化改革阶段,输电网络运营环境复杂,输电阻塞问题日益受到关注。首先,采用阻塞定价法和阻塞修正法对阻塞管理市场机制进行分类,并总结了国外典型电力市场中的阻塞管理方法。然后以英国及澳大利亚电力市场为例分析阻塞管理机制对发电商合约收益的影响,相关算例分析结果表明,阻塞管理对合约收益的影响主要在于是否对限下机组进行补偿。最后对我国电力市场阻塞管理机制提出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阻塞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1].王泽宇,张仰飞,陈光宇,纪思.基于最优传输切换阻塞管理方法研究[J].电工技术.2019

[2].刘军,袁超,周源.阻塞管理机制对发电商合约收益的影响[J].浙江电力.2019

[3].周宇,马汝祥,卫志农,陈妤,胡卫丰.基于技术型虚拟电厂的配电网阻塞管理[J].全球能源互联网.2019

[4].黄培.输电阻塞管理机制选择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9

[5].陈逸飞.交互能源技术在主动配电网阻塞管理方面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9

[6].张健,张国强,袁森,鲍冠南,薛艳军.基于节点边际电价的实时运行阻塞管理研究[J].电气应用.2018

[7].吴佳思.计及风电和需求响应不确定性的输电阻塞管理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

[8].陈锦,李新民,盛大凯,门小文.电网经营企业输电阻塞管理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J].法制与经济.2017

[9].李鹏,张培深,王成山,赵金利,宿洪智.基于智能软开关与市场机制的有源配电网阻塞管理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7

[10].张培深.基于智能配电软开关和市场机制的有源配电网阻塞管理方法[D].天津大学.2017

论文知识图

“超短期阻塞管理模式”界面输电阻塞管理流程“超短期阻塞管理详细设置及操...可中断负荷参与阻塞管理流程图技术支持系统中与阻塞管理相关...阻塞管理流程

标签:;  ;  ;  ;  ;  ;  ;  

阻塞管理论文_王泽宇,张仰飞,陈光宇,纪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