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加密论文_袁志东

导读:本文包含了硬盘加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硬盘,密钥,身份认证,硬磁盘,指纹识别,固态,移动硬盘。

硬盘加密论文文献综述

袁志东[1](2019)在《分区加密的固态硬盘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固态硬盘(SSD)作为一种新兴的大容量存储设备,近年来凭借其速度快、体积小、重量轻、抗震性强、功耗低等优势迅速取代机械硬盘,成为新一代硬盘存储技术的代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然而固态硬盘数据以明文存储且没有身份认证保护,极容易受到信息泄露和篡改的威胁。在此背景下,本文设计了一款分区加密固态硬盘,实现全盘数据存储AES算法加密和身份认证双重保护。本文所设计分区加密固态硬盘采用杭州华澜微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SATA3.0控制器芯片S686作为主控,以嵌入式多媒体卡(eMMC)作为存储介质,在此基础上完成了硬盘的整体架构。本文还详细介绍了分区加密固态硬盘的软件设计和实现,主要包括固件设计、绝对隐藏区FAT32文件系统设计和应用程序设计。固件设计中实现了 eMMC存储的控制、设备绑定、身份认证、密码修改以及全盘数据加密,绝对隐藏区FAT32文件系统主要基于FATFS文件系统设计,将对绝对隐藏区的文件读写通过私有文件操作接口实现,应用程序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开发,配合固件完成身份认证、密码修改和绝对隐藏区可视化管理等功能。为了满足多样化需求和进一步提升安全性,本文所设计固态硬盘存储空间分为普通区、安全分区和绝对隐藏区,上电默认只显示普通区,通过身份认证后安全分区才会显示,硬盘数据通过主控芯片内置加密引擎实现AES256算法加密,达到数据的双重保护。同时为了防止身份认证密码的忘记,还设计了密码修改的功能。绝对隐藏区系统不可见,杜绝了黑客、病毒及间谍软件的攻击,主要用于存放硬盘配置信息及操作日志等机密信息,进一步提升重要数据的安全性。最后对整个系统进行性能和功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固态硬盘在读写速率、可靠性、兼容性和功能实现上均达到预期目标,证明该方案是可行可靠的,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9-03-01)

江钇帜[2](2019)在《双钥模式的加密移动硬盘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信息时代的全面到来,移动存储设备已然是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移动硬盘作为一种极具性价比的移动存储产品,能在用户可以接受的价格范围内,提供极大的存储容量和不错的便利性。而人们对于移动存储设备的需求也不再局限于传输速度、存储容量,安全性能也已经成为移动存储设备的重要指标。为了提高移动硬盘的安全性,防止重要数据被他人窃取或篡改,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双钥模式加密移动硬盘,支持PIN码与指纹解锁移动硬盘中的加密数据。本文设计的双钥模式加密移动硬盘采用具有加解密功能的桥接控制器完成USB主机传输接口与SATA设备之间的数据加密传输。该加密桥控制器主要由加密桥接芯片和指纹识别模组组成。加密桥接芯片集成了 AES硬件加密模块、USB模块、SATA模块和数据缓存区,通过固件设计完成各模块之间的协调通信。加密桥接控制器上的指纹识别模组通过SPI接口与加密桥接芯片相连接,指纹识别模组由指纹算法芯片与指纹传感器组成,指纹算法芯片通过指纹传感器获取用户的指纹信息。为了对用户指纹信息进行高效管理,本文还设计了指纹管理软件,指纹管理软件不但支持对指纹算法芯片中的指纹模板进行管理还支持通过PIN码解锁移动硬盘的安全区,实现了对移动硬盘的双钥模式管理。本文还为指纹算法芯片、加密桥接芯片和指纹管理软件设计了身份绑定认证机制和安全通信机制,极大地降低了非法用户获取安全区权限的可能性。最后对设计完成的双钥模式加密移动硬盘进行功能与性能测试,均达到了预期要求。(本文来源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9-03-01)

骆建军,王鑫,王祖良,周斌[3](2018)在《基于AES的硬盘加密卡密钥管理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兼顾硬盘加密卡的安全性与简易性,提出一种基于高级加密标准AES算法的密钥管理方案。利用AES加密算法的安全性,从初始化密钥和安全认证两方面设计了密钥管理方案,并将方案应用于自主研发的专用集成电路ASIC芯片构建的硬盘加密卡上,验证了方案的安全性和简易性。(本文来源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王鑫[4](2018)在《高性能硬盘加密卡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信息化时代,移动硬盘具有存储容量大、价格便宜等优点,是社会主流存储介质。因此,为移动硬盘提供一套简单、实用的安全机制是有重要意义的。硬盘数据加密方式分为两种:软件加密方案和硬件加密方案。硬件加密具有安全系数高、加密速度快、操作系统资源占用少等优先。与国外相比,国内关于硬盘加密卡技术研究起步较晚且不够成熟。本文研制的硬盘加密卡采用的主控芯片集成了AES硬件核、USB核、SATA核和DBUF核。外围电路设计和软件设计都相对较精简,外围电路除主控芯片外,只需外扩用户输入模块、硬盘卡状态显示模块和电源管理模块;软件设计固件包括USB核固件、AES核固件、SATA核固件、密钥管理固件、DBUF核固件、按键和LED控制固件。USB核固件包括USB控制传输固件和USB批量传输固件。密钥管理固件包括密钥生成固件、密钥存储固件、密钥验证固件和密钥更换固件。其中本硬盘加密卡采用叁级密钥管理方案,结合动态密钥更新和AES算法加密的安全性,实现复杂度低、安全系数高的密钥管理。最后对AES加解密数据及密钥生成、存储的正确性,硬盘加密卡速度,按键、LED管理和密钥的验证、修改和复位功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硬盘加密卡各个功能运行正常,并具有传输速度快、AES加解密功能占用系统资源比例低、硬件设计简单、密钥安全性高等优点,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8-03-01)

徐渊,赵光东,易子林,张建国,谢刚[5](2018)在《一种管用分离的实时性在线硬盘加密系统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在线硬盘加密系统,该系统可以插入PCIE接口,具有高性能和很好的易用性。除了主FPGA加密板外,只需要插入一个可移动的电子钥匙即可获得系统的授权,使得采用该系统的PC主机正常工作。PCIE和SATA之间的数据传输协议转换通过单颗FPGA实现,并采用并行的AES流水线结构确保了高效地对进出硬盘和电脑主板的数据进行高速加密及解密。AES模块的密钥被分体式存储在电子钥匙以及整机加密卡,系统根据硬盘不同的扇区选择不同的密钥达到分扇区在线加解密的功能,同时可以避免信息安全里的重放攻击。通过实测测试系统数据吞吐性能最大为480Mbyte/s,身份认证速率为18Hz。该系统已经获得中国国家密码管理局授予的商用密码产品型号证书,证书编号:SXH2016085。(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与数字工程》期刊2018年02期)

陈锦飞[6](2017)在《基于Ukey和LiveOS的硬盘加密和安全认证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被广泛使用,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中的数据也呈几何级数般增长,数据的存储安全性显得越来越重要。硬盘加密仍然是目前保护硬盘数据的主要趋势和手段。当前针对硬盘的软件加密方案安全性不高且性能较低;加密卡、FPGA等硬件加密方案性能较高,但缺乏安全可靠的身份认证方案和必要的密钥安全恢复机制;基于BIOS的认证方案安全性较高,但导致硬盘只能工作在定制的BIOS环境下,通用性大大降低。在这种背景之下,本文针对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等个人计算机系统,提出并实现了一种新的硬盘加密和安全认证系统,该系统基于Ukey和LiveOS,在整体安全性、性能、易用性和通用性上优于现有解决方案。硬件方案上,采用集成了硬件加密引擎的固态硬盘(SSD)主控芯片,实现对硬盘数据的实时加解密,同时将加解密密钥存储在Ukey之中,实现密钥和加密引擎的分离。只有唯一与加密SSD配对的Ukey才能解密硬盘并启动盘内系统。软件方案上,通过对Linux内核的裁剪和编译,对initrd文件系统的定制以及对引导程序的配置,定制出了一个基于Linux内核的LiveOS系统,该系统随Ukey启动,为加密SSD与Ukey的安全配对、认证和密钥传递提供了一个安全且通用的软件环境。加密硬盘和Ukey的配对及认证方案是整个硬盘加密和安全认证系统的核心所在,本文通过交换国密SM2算法公钥实现加密硬盘和Ukey的一一配对,通过设置PIN码保障Ukey使用安全,同时基于挑战响应式认证实现加密硬盘对Ukey的认证,通过与硬盘主控固件程序配合消除了重放攻击的可能。最后提出了一种双因子认证的密钥安全恢复方案。根据整个安全认证方案的需求,设计了针对Ukey和加密SSD主控芯片的API接口,该接口基于Linux SCSI协议,最后将认证程序与LiveOS结合实现完整的硬盘加密及安全认证。最后,在搭建的PC应用环境上,测试了整个硬盘加密和安全认证系统的可行性,对比了硬盘加密和非加密状态下的读写性能,并从固件、密钥、LiveOS叁个层面详细分析了系统的安全性。总的来说,本文提出的基于Ukey和LiveOS的硬盘加密和安全认证系统达到了预期效果,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7-03-01)

徐莅[7](2016)在《探讨计算机硬盘加密与保护》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计算机的发展迅猛,硬盘是计算机内数据最普遍存储媒质,对它的保护和加密很重要,可避免因系统崩溃,病毒攻击,软件安装失败,操作失误,Windows系统故障及人为破坏等引起损害,在Internet上下载软件、收发E-mail的时候,也不再有顾虑。(本文来源于《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期刊2016年09期)

谷双双,夏鲁宁,贾世杰[8](2016)在《一种加密硬盘的身份鉴别和密钥保护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硬盘为介质的数字化存储成为企业和个人主要信息存储方式,数据存储安全的问题也因此成为信息安全领域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使用加密硬盘作为存储介质,是企业和个人常用的存储数据保护的方式.对于硬盘数据加密存储而言,密钥的存储和管理是安全性的关注焦点.当前的加密硬盘普遍将加解密密钥存放在硬盘本身,或者在执行运算期间被加载出现在计算机内存中,使得攻击者可以采用直接硬盘读取或者是采用冷启动攻击内存等手段获得加解密密钥,进而存在硬盘内数据被泄露的风险.为了更好的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安全U盘的加密硬盘密钥保护和身份鉴别方案,以安全U盘作为硬盘加密密钥的载体.计算机在启动时从安全U盘引导,在系统启动之前由安全U盘完成对用户的身份鉴别,并将硬盘加密密钥传递给硬盘,从而实现密钥存储与硬盘的物理隔离,保障硬盘解密密钥的安全存储.我们针对此方案实现了原型系统,验证了身份鉴别和密钥保护方案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密码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友文[9](2015)在《让存储更安全,教你加密移动硬盘》一文中研究指出移动硬盘作为数据移动存储工具,很多时候往往存储了比较重要的文件。由于要经常随身携带,难免有时会丢失,一旦丢失,数据将变得不再安全。如果移动硬盘里面有极为重要的资料,如银行卡信息、重要合同,还将严重威胁到你的信息安全,因此有必要对移动硬盘进行加密。移动硬盘加密方法比较多,下面就为大家讲解常见的几种。一、Windows自带加密设置对于移动硬盘的加密,许多人都依赖于产品官方的加密软件来实现。但对于那些通过移动硬盘盒(本文来源于《电脑知识与技术(经验技巧)》期刊2015年07期)

薛励生[10](2014)在《中小型企业硬盘需要加密吗?》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型和小型企业中,什么是Windows全磁盘加密?我应该使用独立的解决方案还是集中管理的方式?中小型企业(SMB)中的IT和安全管理员逐渐意识到了全盘加密的优势,并且对此投入了更多关注。很多组织已经认识到通过加密来符合Health Insurance Portability and Accountability Act(HIPAA)法案、安全港隐私政策以及国家违反通知法律等要求来说很有必要。也有一些组织因为用户和业务合作伙伴的合约规定从而使用加密。(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与网络》期刊2014年19期)

硬盘加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信息时代的全面到来,移动存储设备已然是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移动硬盘作为一种极具性价比的移动存储产品,能在用户可以接受的价格范围内,提供极大的存储容量和不错的便利性。而人们对于移动存储设备的需求也不再局限于传输速度、存储容量,安全性能也已经成为移动存储设备的重要指标。为了提高移动硬盘的安全性,防止重要数据被他人窃取或篡改,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双钥模式加密移动硬盘,支持PIN码与指纹解锁移动硬盘中的加密数据。本文设计的双钥模式加密移动硬盘采用具有加解密功能的桥接控制器完成USB主机传输接口与SATA设备之间的数据加密传输。该加密桥控制器主要由加密桥接芯片和指纹识别模组组成。加密桥接芯片集成了 AES硬件加密模块、USB模块、SATA模块和数据缓存区,通过固件设计完成各模块之间的协调通信。加密桥接控制器上的指纹识别模组通过SPI接口与加密桥接芯片相连接,指纹识别模组由指纹算法芯片与指纹传感器组成,指纹算法芯片通过指纹传感器获取用户的指纹信息。为了对用户指纹信息进行高效管理,本文还设计了指纹管理软件,指纹管理软件不但支持对指纹算法芯片中的指纹模板进行管理还支持通过PIN码解锁移动硬盘的安全区,实现了对移动硬盘的双钥模式管理。本文还为指纹算法芯片、加密桥接芯片和指纹管理软件设计了身份绑定认证机制和安全通信机制,极大地降低了非法用户获取安全区权限的可能性。最后对设计完成的双钥模式加密移动硬盘进行功能与性能测试,均达到了预期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硬盘加密论文参考文献

[1].袁志东.分区加密的固态硬盘设计与实现[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9

[2].江钇帜.双钥模式的加密移动硬盘设计与实现[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9

[3].骆建军,王鑫,王祖良,周斌.基于AES的硬盘加密卡密钥管理方案[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4].王鑫.高性能硬盘加密卡研究与实现[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8

[5].徐渊,赵光东,易子林,张建国,谢刚.一种管用分离的实时性在线硬盘加密系统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8

[6].陈锦飞.基于Ukey和LiveOS的硬盘加密和安全认证系统[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7

[7].徐莅.探讨计算机硬盘加密与保护[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

[8].谷双双,夏鲁宁,贾世杰.一种加密硬盘的身份鉴别和密钥保护方案[J].密码学报.2016

[9].友文.让存储更安全,教你加密移动硬盘[J].电脑知识与技术(经验技巧).2015

[10].薛励生.中小型企业硬盘需要加密吗?[J].计算机与网络.2014

论文知识图

硬盘加密原理图FPGA硬盘加密系统结构硬盘加密读写数据流图硬盘加密卡集成版本的正面(左...硬盘加密原理结构图用过滤层驱动实现硬盘加密

标签:;  ;  ;  ;  ;  ;  ;  

硬盘加密论文_袁志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