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文海:注重人口城镇化质量的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

罗文海:注重人口城镇化质量的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

摘 要探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新指标和建立注重人口城镇化质量的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果:①创建了城镇常住农民工市民化率和城镇常住农民工转户指数两项评价新指标。②建立了注重人口城镇化质量的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由人口城镇化、基础设施城镇化、资源环境城镇化、生活服务城镇化和社会和谐城镇化共5个方面的20个具体评价指标组成,并运用该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77个城市的新型城镇化质量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市民化率;人口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是国家的基本国策。为了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2014年3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首次提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按常住人口计算)、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按公安部门户籍人口计算)双指标要求,并明确要求到2020年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1],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注重两个人口城镇化率指标的同时提升,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广大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高度重视。

已有许多文献在探讨新型城镇化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问题,但是这些评价体系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目前尚没有一套公认的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针体系,因此应当积极加以研究和完善[2]。例如,何平等人对31个地区的城镇化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3],有很大的参考意义,但是其所使用的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缺少人口城镇化质量指标。朱洪祥等人介绍了山东省城镇化实践中所使用的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4],邱高会探讨了河南省地级市城镇化质量的评价体系[5],这些评价体系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比较强,但是在这些评价体系中缺少反映城镇常住农民工转为正式市民的相关指标。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城镇化质量评估与提升路径研究》创新组所指出的那样,加强进城农民工市民化统计指标的研究工作,能够进一步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6]。

方:您虽非图书情报专业出身,但是从80年代中期开始您在图书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频频被专业核心期刊收录,其中除了辛勤付出之外,还有何成功秘笈?

一、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数据资料

(一)主要研究内容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探讨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的指标选择和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组成等问题。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须要“以人为本”,满足城镇常住农民工等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过程中的各种现实需求,努力促进城镇常住农民工拥有与城镇居民相同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城镇常住农民工的真正市民化,这既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和难点,又是衡量新型城镇化质量的重要标准。因此,本研究在构建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时,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在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突出反映人口城镇化质量的基本观点,注重创新构建反映城镇常住农民工市民化的评价指标。

此外,考虑到水利工程建设具有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等问题,其自身的特殊性也直接影响项目设计、施工的顺利进行及工期目标的如期实现。

(二)主要研究方法

在本研究工作中的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为:

旨在深度贯彻落实《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以及《旅游+互联网行动计划》,并且促进旅游行业领域大数据时代形成,国家旅游局和贵州政府达成合作协议,将国家旅游云数据中心构建作为基础,不断拓展旅游云工程建设能效,通过互相之间的交流合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旅游数据资源开放、共享,通力合作达成旅游大数据应用产品建设,全方位、多角度促进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与完善。

2、 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在建立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后,从有关政府部门的统计年鉴、行业统计年鉴等处查找有关定量数据,进行定量统计分析;对于不同被评价对象的新型城镇化质量等内容进行定性统计分析。

针对这一问题,本项目提出两种水量调蓄方案:(1)选择级别较高渠道作为滴灌水源,在渠道运行期间,可直接从渠道中取水。在渠道停水期间,利用区段之间节制闸控制,在渠道中储存一定容积水量,作为滴灌备用水源。(2)在渠道两边有闲置荒地区域,适当修建一定容积蓄水池,作为渠道停水期间备用水源。

1、 文献研究法。主要查阅国内的相关期刊、硕博论文等文献资料和相关政府网站上的政策规定、年鉴数据资料等。

3、 层次-主成分综合评价法。为了充分利用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两种综合评价方法的长处,以使综合评价结果更合理、更符合客观实际情况[7]。故将这两种综合评价方法结合使用[7](称为层次-主成分综合评价方法)。

(三)主要数据资料来源

在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的实证分析中需要使用许多反映新型城镇化质量的评价指标数据,这些评价指标在大部分的省份、直辖市的统计年鉴内容中缺项太多,因此无法采用;在少部分省份的统计年鉴内容中缺项较少,因此尽量采用这些省份统计年鉴中的数据。本研究主要评价指标数据来源是2016年度的安徽省统计年鉴、四川省统计年鉴、广东省统计年鉴和河南省统计年鉴中的数据,在这四个省份的统计年鉴中仍有少数评价指标缺项,再从有关的统计公报、工作报告、质量报告、工作总结等方面进行完善和补充。

二、主要研究结果

(一)构建注重人口城镇化质量的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要坚持反映新型城镇化的核心要求、注重人口城镇化质量的评价,要坚持科学性、全面性、实用性和可行性的原则[8]。

智能控制比较常见的为模糊控制(包括模糊PID)、神经网络控制(常见BP,RBF)、专家系统、分级递阶控制、学习理论控制(常见PSO,GA以及学习理论-PID模型)。另外,统计学习理论也有用于控制的,典型的是支持向量机回归(SVMR)。

1、评价指标选择与构建。根据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和评价指标数据的可得性,我们认为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应该注重以下五个方面:

(1)人口城镇化方面。

围绕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把教学内容(使用Dreamweaver软件制作网页)、教学软件(Dreamweaver)、教学网站(包含课件、大纲、案例、项目等内容)等常规分离的教学项目合并到教师团队构建的真实的网络学习平台中,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学生的能力培养的统一,把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始终贯穿在真实的网络学习平台中,实现课堂内外学习环境的统一,促进学生继续深入学习相关知识.详见图1.

人口城镇化率是城镇化最简单直接的表现,是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由于城镇户籍人口能够更好地享受到城镇公共服务、城镇环境等城镇优势,因此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人口城镇化质量的关键指标,是以人为本的集中体现[9]。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是反映城镇化水平和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常用指标。

在现有的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对于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以人为本,推动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这一关键指标没有很好地体现。针对这一在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中重要的现实问题,本课题组进行深入研究后提出了城镇常住农民工市民化率和城镇常住农民工转户指数两个反映新型城镇化质量的新指标。这两个新指标的含义是:

城镇常住农民工市民化率是指在城镇常住农民工中转城镇户口人数占城镇常住农民工总数的比重。其中城镇常住农民工总数可以通过统计年鉴等文献的城镇常住人口、城镇外出半年以上的人口、城镇外来半年以上人口等数据推算,在城镇常住农民工中转城镇户口人数的数据可以通过统计年鉴等文献的户籍户口等数据推算。城镇常住农民工转户指数是指在城镇常住农民工中转城镇户口数与已有城镇户口数之比。城镇常住农民工转户指数可以根据统计年鉴等文献的户籍户口、常住人口等数据推算。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本地城镇人口与总人口的比值,而其中的城镇人口包括各类人群,是概括性指标,因而其针对性不强;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不同的是,该市民化率和转户指数只是针对城镇常住农民工群体的市民化程度而言,是重点性、针对性指标,具有创新性,是瞄准了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紧扣了国家新型城镇化的大政方针和目标要求,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其中转户指数是从已有城镇户口数这个指标来考察人口城镇化质量的绩效,给出了已有城镇户口数对人口城镇化质量影响的判定方法,期望能够对已有城镇户口数不同的城镇的人口城镇化质量进行合理的评价比较。如设A、B两个城市的已有城镇户口数分别是100万人口和200万人口,其在城镇常住农民工中转城镇户口人数同样是100人,则在城镇常住农民工中转城镇户口数与已有城镇户口数之比分别为1:10000和1:20000,其人口城镇化的质量明显不同,前者高于后者。当选用该转户指数指标,则有利于促进在城镇常住农民工中转城镇户口数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提升,有利于解决在提升人口城镇化质量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有利于如期完成国家2020年的人口城镇化率的目标任务。

(2)基础设施城镇化方面。

完善的城镇基础设施能够为城镇居民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保障居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因此,完善的城镇基础设施与城镇化质量密切相关。基础设施城镇化指标包括人均道路面积、城市污水处理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燃气普及率4项指标。提高人均道路面积能够方便居民的工作和生活,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能够有效减小污水和垃圾对环境和居民健康的危害,提高燃气普及率能够有效地减少燃煤污染、净化空气环境。

3、确定注重人口城镇化质量的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依据层次分析法构建各层评价指标的初始权重系数和归一化权重系数。在求得各层评价指标的归一化权重系数后,应当检验各层权重系数的逻辑性强弱。通常用一致性指标CI检验评价指标的相对优先顺序有无逻辑混乱,用随机一致性比率CR度量不同阶判断矩阵是否具有满意的一致性。一般认为,当CI<0.10 、CR<0.10时,评价指标的权重可以接受。本研究的分析结果是各层判断矩阵的CI和CR数据均小于0.10,评价指标的权重可以接受,可以进一步做数据分析。依据层次分析法计算的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体系中各个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见表1的第4列。

(3)资源环境城镇化方面。

(1)以 DIY为宗旨。当今生活崇尚自由、个性、便捷,因此“DIY”的社会需求便不断提升。通过自己动手亲身体验,把创意灵感变为现实产品。因此,创客空间是知识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的产物,是亲身实践与创新理念的结合体,是追求开放、共享、创新的 DIY 文化新范式。

2.1 5个不同时间点三组患者non-HDLC、LDL-C达标率比较 随着出院时间的延长,non-HDL-C与LDL-C达标率逐渐升高,且均在12个月时达峰,随后逐渐下降。在出院3个月、6个月时,阿托伐他汀组、瑞舒伐他汀组的non-HDL-C与LDL-C达标率明显好于辛伐他汀组,在出院12个月、18个月时,阿托伐他汀组、瑞舒伐他汀组的non-HDL-C达标率明显依然好于辛伐他汀组(P<0.05)。但在其他时间点及随访结束时,三组患者的 non-HDL-C达标率、LDL-C达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数据分析主要结果。

(4)生活服务城镇化方面。

2、构建注重人口城镇化质量的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依据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选取既能够反映新型城镇化质量特征又具有评价指标数据可得性的评价指标。经过反复筛选和比较,最后确定由20项评价指标组成的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依据层次分析综合评价方法构建的注重人口城镇化质量的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的第1、2、3列。

(5)社会和谐城镇化方面。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11]。只有提高社会和谐水平,城镇居民才能拥有良好的身体、心理和精神状态。社会和谐城镇化指标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城镇登记失业率和每百万人交通事故死亡率4项指标。增加社会保障水平、减少劳动人口失业率和交通事故率,能够减少居民的后顾之忧,增加居民社会活动的安全感和日常生活的幸福感。

由于采用双缓冲技术时需在内存中新建一个临时缓存区,因此新建一个临时位图对象作为画布并绑定临时缓存区。绘图在该缓存区中进行,当所有图形绘制完成之后,将临时缓存区中的位图对象贴到显示缓存区中,由于内存中的图形与屏幕显示的图形差别很小,可消除刷新屏幕时出现的闪烁、抖动现象。

生活质量和生活服务是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不断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10],也是新型城镇质量的重要表现。生活服务城镇化指标包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万人卫生技术人员数、每万人卫生机构床位数和城镇每千人拥有民用汽车数4项指标。提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提升居民生活质量重要的物质基础,合理的医疗卫生资源是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快捷的交通工具能够提高居民活动的效率。

表1:依据层次分析法确定的评价指标组合权重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组合权重人口城镇化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0.1001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0.0883市民化率,% 0.0617转户指数,% 0.0531基础设施城镇化人均道路面积,平方米 0.0717城市污水处理率,% 0.0571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0.0571城市燃气普及率,% 0.0455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评分资源环境城镇化空气质量指数AQI,无量纲 0.0588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0.048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 0.0455单位 GDP 能耗,吨标准煤/万元 0.0373生活服务城镇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0.0530每万人卫生技术人员数,人 0.0435每万人卫生机构床位数,张 0.0377城镇每千人拥有民用汽车数,辆 0.0262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0.0369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 0.0334城镇登记失业率,% 0.0252每百万人交通事故死亡率,1/百万 0.0196社会和谐城镇化

1.2 入组及排除标准 入组标准:(1)罹患出血型甲状腺囊性结节的患者,且均自愿参加本项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2)经超声检查确诊为甲状腺囊性病变,患者全身情况良好;(3)甲状腺结节既往未接受微波消融、射频消融、激光消融等热消融治疗;(4)囊腔最大径线大于2 cm的结节;(5)病史在3个月以上(期间复查囊腔变大或未见明显缩小)或病史短暂但结节疼痛和(或)严重影响美观患者治疗意愿强烈者。排除标准:(1)超声检查显示囊内存在沙粒样钙化等疑为恶性病变的成分,被细针抽吸活检(FNAB)所证实;(2)既往甲状腺癌病史;(3)乙醇过敏史。

(二)注重人口城镇化质量的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实证分析

1、研究数据获取和预处理。

(1)研究数据获取。

选取2016年安徽省、四川省、广东省和河南省的统计年鉴等文献中各市的相关数据,获得了77个市级单位的评价指标数据。

(2)数据预处理。

对于上述新型城镇化质量的评价指标,分为正向指标和逆向指标,先对逆向指标做正向化处理。再将这20个评价指标数据乘以组合权重得到转换的评价指标数据,做进一步分析。

社会发展的经验表明,恶劣的环境能够增加居民的患病率、发病率和死亡率,减低人们的预期寿命[9]。资源环境城镇化指标包括空气质量指数AQI、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单位 GDP 能耗4项指标。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单位GDP 能耗越低对能源消耗越少,对环境危害越少。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生存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升高,对绿水青山蓝天的向往越来越强。而空气质量指数AQI、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三个指标是对居民生活环境、生活质量的集中体现。

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和已经转换的评价指标数据,进行因子分析。

(1)因子分析结果。

沈家大院一夜之间已然化为一片灰烬。沈老七蹲在热呼的废墟上骂道:老子日你八辈的祖宗。大火烧了房子和银票,且搭上了三房太太,沈老七也因此大病了一场。这时的沈小小不得不去张满春家暂住。沈小小经历了这场劫难后,变得沉默木讷。她是亲眼看见自己的母亲让大火烧死的,那可怕的场景时常在她眼前晃悠。每逢此时,她就会指着远处的田野说,火,火,火在烧我娘。张满春每听到,就会过来抱着她的头,轻抚她的秀发说,小小,那不是火,是庄稼,是能打出好多粮食来的庄稼。

选择因子分析相关矩阵的系数项,得到各个评价指标之间的简单相关系数的结果,结果显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许多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比较强(简单相关系数均大于0.8),说明该资料比较适合做因子分析。

在因子分析中的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的结果是KMO=0.65,Bartlett球形检验的χ2 = 864.08,P<0.001。说明本研究数据比较适合做因子分析。由默认的主成分提取公因子方法提取了6个公因子,这6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达到72.4064%,超过了70%,因子分析结果比较好。

将小麦酱油的pH值稳定在6.5,导致酱油的总氮和氨基酸态氮含量略有下降,但酱油中游离谷氨酸含量上升38.56%。

(2)层次-主成分综合评价法结果。

为了进行新型城镇化质量的综合评价,在进行因子分析时保存6个公因子变量作为综合评价变量,然后以每个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6个公因子方差贡献率总和的比重为权重进行评价对象的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

1)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结果。该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结果以综合评分表示。为了便于理解,对该综合评分转换为大于1的数值。不同评价对象的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评分及排序结果见表2:

表2:77个评价对象的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评分及排序结果

评价对象 攀枝花市 成都市 珠海市 广州市 池州市 铜陵市 深圳市 马鞍山市综合评分 3.2049 3.1947 3.1851 3.0919 2.9417 2.8450 2.8316 2.7445评分排序 1 2 3 4 5 6 7 8评价对象 合肥市 淮北市 黄山市 顺德市 郑州市 韶关市 广元市 佛山市综合评分 2.7392 2.6935 2.6355 2.6291 2.6166 2.6073 2.5992 2.5820评分排序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评价对象 蚌埠市 雅安市 中山市 淮南市 芜湖市 广安市 宣城市 滁州市综合评分 2.5609 2.5295 2.5137 2.4986 2.4757 2.4672 2.4401 2.4284评分排序 17 18 19 20 21 22 23 24评价对象 安庆市 南充市 宿州市 自贡市 绵阳市 德阳市 眉山市 东莞市综合评分 2.4230 2.4208 2.4148 2.4110 2.3944 2.3755 2.3694 2.3327评分排序 25 26 27 28 29 30 31 32评价对象 亳州市 汕头市 焦作市 阳江市 乐山市 新乡市 惠州市 泸州市综合评分 2.3296 2.3107 2.2752 2.2710 2.2542 2.2182 2.2084 2.2007评分排序 33 34 35 36 37 38 39 40评价对象 六安市 内江市 安阳市 肇庆市 鹤壁市 濮阳市 遂宁市 济源市综合评分 2.1922 2.1904 2.1794 2.1709 2.1675 2.1568 2.1557 2.1545评分排序 41 42 43 44 45 46 47 48评价对象 资阳市 阜阳市 宜宾市 梅州市 洛阳市 开封市 平顶山市 漯河市综合评分 2.1262 2.1122 2.0784 2.0544 2.0518 2.0431 2.0211 2.0168评分排序 49 50 51 52 53 54 55 56评价对象 江门市 巴中市 许昌市 信阳市 周口市 清远市 商丘市 河源市综合评分 2.0134 1.9902 1.9812 1.9725 1.9383 1.9304 1.9118 1.8677评分排序 57 58 59 60 61 62 63 64评价对象 凉山彝族自治州驻马店市 湛江市 三门峡市 达州市 茂名市 南阳市 汕尾市综合评分 1.8039 1.7930 1.7882 1.7840 1.7797 1.7487 1.6628 1.5674评分排序 65 66 67 68 69 70 71 72评价对象 潮州市 揭阳市 云浮市 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州综合评分 1.5297 1.2691 1.1807 1.0568 1.0034评分排序 73 74 75 76 77

2)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评分的聚类分析。为了考察77个评价对象的新型城镇化质量的特征,对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评分进行两步聚类法的聚类分析,指定分类类别数为3。得到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评分3个类别的统计描述结果见表3,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评分3个类别的城市分布见表4。

表3: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评分3个类别的统计描述

类别 例数 均数 标准差 标准误 最小值 最大值1 30 2.650 0.253 0.046 2.375 3.205 2 13 1.536 0.302 0.084 1.003 1.804 3 34 2.125 0.133 0.023 1.868 2.369合计 77 2.230 0.451 0.051 1.003 3.205

表4: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评分3个类别的城市分布

类别 例数 城市名称1 30 攀枝花市、成都市、珠海市、广州市、池州市、铜陵市、深圳市、马鞍山市等2 13 潮州市、揭阳市、云浮市、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等3 34 眉山市、东莞市、亳州市、汕头市、焦作市、阳江市、乐山市等合计 77 -

由表3和表4可见,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评分均数比较高的评价对象(城市)比较多,即第1类别和第3类别是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评分均数比较高的类别,占83.12%,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评分均数比较低的评价对象(城市)比较少(即第2类别),占16.88%。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评分最高的第1类别的城市如攀枝花市、成都市、珠海市、广州市,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评分最低的第2类别的城市如揭阳市、云浮市、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三、讨论

(一)创建了城镇常住农民工市民化率和城镇常住农民工转户指数两项评价新指标

本研究首次提出了城镇常住农民工市民化率和城镇常住农民工转户指数两项新指标,该两项指标内涵明确、设计合理,紧扣提升人口城镇化质量和新型城镇化质量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概括性的指标不同的是,该市民化率和转户指数只是针对城镇常住农民工群体的市民化程度而言,是重点性、针对性指标,能够反映新型城镇化质量的绩效,城镇常住农民工市民化率越高、城镇常住农民工转户指数越大,人口城镇化质量和新型城镇化质量越高、绩效越大。因而这两项新指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初步的文献检索,没有找到转户指数的文献,只找到2篇含有市民化率的文献。这两篇文献分别是“基于市民行为的中国市民化进程测度与比较”和“市民化率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公共成本测度”,对这两篇文献分析发现,前者是以家庭为研究对象,其深层目的在于进一步研究市民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作用机制[12],而不是以反映新型城镇化质量为主要目的;后者的市民化率是通过综合评价方法得到的, 其市民化率是随着评价专家、评价指标及其权重的改变而改变。本研究的市民化率是指在城镇常住农民工中转城镇户口人数占城镇常住农民工总数的比重,是政府统计相关部门的实际数据,该数据既与评价专家的判断无关,也不是综合评价的结果。因此,该文的市民化率与本研究的市民化率有本质区别。总结可知,这两文献的相关指标均与本研究的两项新指标明显不同。

(二)建立了注重人口城镇化质量的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该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由人口城镇化、基础设施城镇化、资源环境城镇化、生活服务城镇化、社会和谐城镇化共5个方面的20个具体评价指标组成。并运用该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新型城镇化质量进行了实证分析,取得了较好效果。

本研究成果的重要特色是在人口城镇化质量评价方面不仅重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指标,而且还创建了城镇常住农民工市民化率和城镇常住农民工转户指数两个反映新型城镇化质量的新指标。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国家公布的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任务的主要内容,但是在现有的许多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体系中却没有该项评价指标[3,13]。人口城镇化质量是新型城镇化质量的重要方面,也应该是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的重要方面,但是许多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的文献对此重视不够而缺乏反映人口城镇化质量的内容[13,14,15,16],与此不同的是在本研究的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强调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作用。在少数几篇含有人口城镇化质量要素的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文献中对人口城镇化质量的重视程度也是不足,如丁文的人口城镇化质量在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中只占0.12[9],吕文的人口城镇化质量在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中只占0.040[17],吕文的反映人口城镇化质量的人口城镇化指数只有非农业人口比重和二、三产业从业人数比重两项指标来体现。因此,这两篇文献的人口城镇化质量比重可能是偏小了,因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须要“以人为本”,须要满足农业转移人口、特别是城镇常住农民工等人口向城镇转移过程中的现实需求[18]。鉴于此种情况,本研究的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体系中适当加大了人口城镇化质量的比重。

参考文献:

[1]季轩民,温焜.新型城镇化视域下我国农村精准扶贫困境及路径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6,32(5):112-115.

[2]袁晓玲,贺斌,卢晓璐,等.中国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估及空间异质性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7,24(6):125-132.

[3]何平,倪苹.中国城镇化质量研究[J].统计研究,2013,30(6):11-18.

[4]朱洪祥,雷刚,吴先华,等.基于预警指标体系的城镇化质量评价——对山东省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的深化[J].城市发展研究,2011,18(12):7-12.

[5]邱高会. 生态文明视域下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及地区差异分析—以河南省为例[J].商业经济研究,2015(4):51-53.

[6]中国社会科学院《城镇化质量评估与提升路径研究》创新组.中国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报告[J].经济研究参考,2013(31):1-30.

[7]万阳.基于模糊层次_主成分分析法的供应链质量综合评价[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7.

[8]黄磊,朱洪兴,杨叶. 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水平研究[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30(1):80-84.

[9]丁仁船,范海洲,连瑞瑞,等.安徽省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研究[J].安徽建筑大学学报,2016,24(5):1-8.

[10]李冠艺,冷佳璇.新型经济发展方式下的公共服务业与生活服务业研究[J].新经济,2016(3):10-11.

[11]任超阳.和谐社会与社会和谐的关系辨析及意义[J].理论界,2011(12):17-19.

[12]王昭,杨洁,薄婷婷,等. 基于市民行为的中国市民化进程测度与比较[J]. 经济问题探索,2014(6):23-30.

[13]冯煜雯,杨洁,王建康,等. 陕西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及空间分异研究[J].理论导刊,2015(2):81-85.

[14]孙旭,吴忠,杨友宝. 特大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及其空间差异研究_以上海市为例[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7(3):154-160.

[15]王冬年,盛 静,王欢. 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_以河北省为例[J]. 经济与管理,2016,30(5):67-71.

[16]续亚萍,俞会新.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我国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J].工业技术经济,2015(7):153-160.

[17]吕丹,叶萌,杨琼.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综述与重构[J].财经问题研究,2014(9):72-78.

[18]罗文海,徐天和,王玖,等.探索建立人口城镇化质量评价相关的系列指标[J].统计与管理,2017(10):63-67.

基金项目: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项目(2015LY54);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医学教育研究项目(2016B-KC029)

中图分类号:F299.27;C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37X(2019)06.0124-05

标签:;  ;  ;  ;  ;  ;  ;  ;  ;  ;  ;  

罗文海:注重人口城镇化质量的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