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二十世纪教育改革论文_汤思雨

导读:本文包含了美国二十世纪教育改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美国,教育改革,职业教育,中等教育,二十世纪,音乐教育,学校。

美国二十世纪教育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汤思雨[1](2016)在《二十世纪下半叶美国学校音乐教育改革之路——从《坦格伍德宣言》到《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改革"在20世纪下半叶成为了一种全球性的现象,世界各国都逐渐意识到教育对国民素质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站在新世纪的开端,我们有理由去整理、分析上世纪末世界各国在音乐教育改革方面的措施,以前人的经验为参考,寻找一条属于中国的音乐教育发展之路。(本文来源于《音乐时空》期刊2016年03期)

劳麒谆[2](2015)在《浅谈二十世纪中期美国教育改革对儿童启蒙钢琴教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国音乐启蒙教育的快速发展及普及,我国的音乐教育春意盎然,数据显示我国的音乐校外教育机构数量在2007年已经达到了八千多个,而私课教学的方式也是受到了广大家长的接受,我国的琴童数量更是位居世界第一的位置。在这个大背景下,美国的音乐教育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更是可以给我们进行有效的借鉴。二十世纪中期,教育改革的浪潮席卷整个美国,在教育的各个领域都有崭新的面貌。随着心理学的兴起,教育的改革,美国出现了很多与以往不同的系列钢琴启蒙系列教材,并且延续至今。从实用主义教学理念到结构式教学,让学生在学习钢琴的同时感受音乐并且得到审美的提高。本文以二十世纪中期的美国教育改革作为背景,认知心理学的理论作为基础,对菲伯尔系列钢琴启蒙教材进行深入的分析,从中提炼出利于钢琴启蒙教育发展的内容,并且对我国钢琴启蒙教育进行了一些展望。本论文第一部分对全文结构进行简要介绍;第二部分概述二十世纪中期美国教育改革的内容、进程和评价;第叁部分通过教育改革引申出系列钢琴启蒙教材,并以菲伯尔的系列钢琴启蒙教材为例对系列教材进行解读;最后一部分根据我国目前钢琴启蒙教材的现状,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本文来源于《上海音乐学院》期刊2015-06-01)

刘颖[3](2011)在《二十世纪中后期美国聋人高等教育改革及其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兴起的聋人高等教育改革是美国现代教育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一次成功改革。这次改革在指导思想、具体操作和改革力度等方面都对我国现代聋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很大的启示。通过对改革的背景、目的、内容和结果的梳理反思,认为对我国当前聋人高等教育有叁个方面的启示:以"公正公平"作为指导思想;努力实现高校互相支持和资源共享;建立有针对性的高校培养机制,以充分满足聋人需求。(本文来源于《中国特殊教育》期刊2011年08期)

范玮[4](2009)在《美国二十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中等教育改革指导思想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改革的缘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整个人类社会进人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都面临着急待解决的新问题和严峻的挑战,即便是当时已一跃成为世界霸主的美国也不例外。综观美国发展史不难发现,(本文来源于《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期刊2009-09-01)

姚玉珍[5](2009)在《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然而另一方面,人文精神也出现了缺失。我国基础教育历来重视培养学生的记忆、理解、概括等智力因素,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情感、态度、兴趣事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因此,加强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当今我国基础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艺术教育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艺术教学,可以对学生的美感意识进行培养,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并具备鉴赏美、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国作为教育发达的国家,一直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本文对美国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进行探讨,研究其先进经验。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课题研究的背景,并指出了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第二部分,介绍美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历史沿革,理清其发展脉络,以便对其发展过程有个整体的把握。第叁部分,介绍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将其分为叁个阶段,总结各个阶段的重要成果。同时,对改革的实施情况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总结和分析。第四部分,介绍了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探索其教育理念,以便对美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有着更加深入的认识。(本文来源于《首都师范大学》期刊2009-05-10)

孙雪亮,张俊[6](2008)在《二十世纪初期美国教育改革的转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二十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美国开始盛行。因此这一时期美国的教育改革发生转型,出现了教育实用化的趋势,由此带来了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同时在改革过程中,美国也开始重视职业教育的规范和立法。改革使美国的教育适应了当时社会的发展,学生能够更快的融入社会。(本文来源于《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3期)

林一凡[7](2008)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的职业教育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因而被许多发达国家视作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性举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在职业教育方面的一项重大突破就是实施了“从学校到工作过渡”(School-to-Work)。这次改革针对的是青年高失业率而提出的一种策略。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不仅对美国职业教育理论乃至世界职业教育体系都做出了贡献。本文有叁部分组成。第一章关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原因。首先回顾了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分为二战前、二战后至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四个阶段。改革主要是受以下四个因素的影响,即美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就业结构的变化、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以及职业教育本身存在严重问题。第二章关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内容。这一章主要从职业教育的教学计划(学校本位学习、工作本位学习、联系活动)、课程设置(学校本位学习与工作本位学习的整合、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的整合、中等教育与中等后教育之间的整合)、实践模式(合作教育、青年学徒制、技术准备计划)叁个方面来介绍的。第叁章关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情况、影响及存在的问题。本章首先介绍职业教育改革在美国的实施情况,其次从学生、教师、企业等角度来看职业教育改革的积极影响,最后分析了职业教育在实施改革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08-05-01)

李莹[8](2007)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基础教育改革及成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美国进入冷战时代和国内向后工业化时代的转变,美国基础教育进行了一次重要改革,摈弃了主宰美国于基础教育长达30多年的杜威教育理论,加强了向学科的知识结构的倾斜,因此,这次改革对战后美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根据国内外的研究动态,以美国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为背景,重点分析了美国教育改革的起因、过程、效果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借鉴意义。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学术界对这次教育改革的研究状况,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方向,说明了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正文分为叁部分。第一部分从冷战加剧、美国科技革命的兴起与产业结构的变革、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失败、社会各界对美国教育的批评等四个方面,分析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原因,认为这次改革是历史的必然。第二部分重点阐述了教育改革的整个过程,分析并且评价了美国教育家科南特、布鲁纳有关教育改革的思想,对调整后的课程结构及其特点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第叁部分以大量的史料为基础,阐述了教育改革的成效,指出了改革的局限性及暴露出的问题,探讨了这次改革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意义。结语部分对本文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期望对这次教育改革的研究有所帮助。(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07-05-01)

金鑫,罗一鸣[9](2007)在《二十世纪下半叶美国的学校音乐教育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二十世纪,教育改革浪潮席卷了全球,在全球范围内表现出一种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势态。学校教育改革在具体学科上,也不再是鼓励的学科内部探索,而是趋于在某些占主流地位的教育思潮的引导下,系统地设计和实施各学科的教育试验改革,美国的学校音乐教育改革实践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发展的。本文亦将在二十世纪教育改革的整体历史背景和教育思潮中去考察五十年代以后美国的音乐教育改革。(本文来源于《科教文汇(下旬刊)》期刊2007年02期)

刘育锋[10](2003)在《美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职业教育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通过了一系列有关职业教育的法案。如:1990年的卡尔D.帕金斯职业和应用技术教育法(帕金斯第二法)、1994年的“从学校到工作机会法”(STWOA)和1998的“帕金斯法”(帕金斯第叁法)。并且在这些法案的基础上对职教进行了多项改革(本文来源于《职教论坛》期刊2003年20期)

美国二十世纪教育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中国音乐启蒙教育的快速发展及普及,我国的音乐教育春意盎然,数据显示我国的音乐校外教育机构数量在2007年已经达到了八千多个,而私课教学的方式也是受到了广大家长的接受,我国的琴童数量更是位居世界第一的位置。在这个大背景下,美国的音乐教育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更是可以给我们进行有效的借鉴。二十世纪中期,教育改革的浪潮席卷整个美国,在教育的各个领域都有崭新的面貌。随着心理学的兴起,教育的改革,美国出现了很多与以往不同的系列钢琴启蒙系列教材,并且延续至今。从实用主义教学理念到结构式教学,让学生在学习钢琴的同时感受音乐并且得到审美的提高。本文以二十世纪中期的美国教育改革作为背景,认知心理学的理论作为基础,对菲伯尔系列钢琴启蒙教材进行深入的分析,从中提炼出利于钢琴启蒙教育发展的内容,并且对我国钢琴启蒙教育进行了一些展望。本论文第一部分对全文结构进行简要介绍;第二部分概述二十世纪中期美国教育改革的内容、进程和评价;第叁部分通过教育改革引申出系列钢琴启蒙教材,并以菲伯尔的系列钢琴启蒙教材为例对系列教材进行解读;最后一部分根据我国目前钢琴启蒙教材的现状,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美国二十世纪教育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1].汤思雨.二十世纪下半叶美国学校音乐教育改革之路——从《坦格伍德宣言》到《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J].音乐时空.2016

[2].劳麒谆.浅谈二十世纪中期美国教育改革对儿童启蒙钢琴教材的影响[D].上海音乐学院.2015

[3].刘颖.二十世纪中后期美国聋人高等教育改革及其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11

[4].范玮.美国二十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中等教育改革指导思想浅析[C].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2009

[5].姚玉珍.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

[6].孙雪亮,张俊.二十世纪初期美国教育改革的转型[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7].林一凡.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的职业教育改革[D].内蒙古大学.2008

[8].李莹.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基础教育改革及成效[D].东北师范大学.2007

[9].金鑫,罗一鸣.二十世纪下半叶美国的学校音乐教育改革[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

[10].刘育锋.美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职业教育改革[J].职教论坛.2003

论文知识图

附录:北京科技大学五十周年校庆主要活动索引索引

标签:;  ;  ;  ;  ;  ;  ;  

美国二十世纪教育改革论文_汤思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