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淑慧:自然而然,善生善死——老庄生死观对生命教育的启示论文

崔淑慧:自然而然,善生善死——老庄生死观对生命教育的启示论文

摘要:老庄为首的道家文化对生命教育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以“道”为核心,崇尚“道法自然”,最终以求“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渗透着多种生命理念。同时,道家文化中所体现的生命观、死亡观对生命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老子;庄子;生死观;生命教育

中华传统文化根深蒂固,是文明史的道德传承和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呈现,主要有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孕育着丰厚的生命文化,其中道家文化以智慧之思看生命之道,对生死有深刻的体悟和独到精辟的见解,其生死齐一、坦然豁达的生命态度,在人们面对死亡时发挥着极大的作用。道家采取生死哲学的思路,从生命存在的角度,向整个世界发问,一方面正视宇宙整体,另一方面尊重生命个体,并将两者统合,最终达到了“天人合一”。

一、老庄的生死观

老子曰:“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1]69这句话包括有人类的人生观、养生观、宇宙观,精辟地概括了道家修为的最高境界,是老子生死观的点睛之语。庄子是老子思想的继承者和传承者, 是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在战国时代的重要代表人物,亦是老子思想的集大成者,其在《庄子·知北游》中曰:“不以生生死,不以死死生,死生有待邪?皆有所一体。”[2]225其中的生与死同为一体,皆为一道,精准地表述了庄子的生死观。

(一)老庄的生命观

道家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人”与“自然”,其生命观的研究自然离不开生命来源的思考与研究,同时在生命诞生之后的生存成为生命持续的主要方式,其主要表现如下。

油气是当今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油需求与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新兴国家的经济增长需要油气等能源支撑,油气需求国难以从根本上降低对外依存度。能源转型总体上是一个逐步、缓慢、必然的过程,将会从高碳向低碳转型,从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转型,从低密度能源向高密度能源转型。

1.生命的来源——“道生德成”

2.死亡的境界——“死而不亡”

2.生存的方式——“自然朴真”

道家将生命产生的根源归结为“道”,体现了其“道生德成”的生命本源论。“道”在老子的《道德经》中,大部分指天地之本,生命之源。《道德经》开篇即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1]1文中“无”是天地之始,“有”是万物之根,其来源相同且有不同的称谓。老子又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1]52道被视为“天地之始”“万物之母”,先于天地万物而存在,但又是天地万物的本根,蕴涵着无穷的生命力。那么,含藏了万物产生可能性的“道”是如何化生出有形的生命呢?老子认为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1]96。老子的文化中似乎“三”最大,其实这里的文化内涵并非如此,文中讲述的几个数字不能简单理解为几个数字和事物,它表述的是“道”生万物是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的一个过程。故有“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蓄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1]126。因此,“道”通过“绵绵若存,用之不勤”[1]13的运动生成了万物,“德”通过“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行为蓄养了万物,同时,此创造不含有任何的目的性与占有性,一切均是自然而然的。由此,一幅“道生德成”的道家生命本源图便产生了。

道家反对一切人为的修饰与造作,在道家看来,万物与人的生命都根源于道,而道创生、养育万物的过程是无意识、无目的的任自然的过程,不掺杂一丝后天的雕琢、伪饰与造作。所以“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2]34。泽边的野鸡走上十步才能啄到一口食物,走上百步才能喝到一口水,可是它丝毫也不会祈求畜养在笼子里。生活在樊笼里虽然不必费力寻食,但精力即使十分旺盛,那也是很不快意的。老子说:“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1]125道非自然之道,而是修道之方法;所谓德也非传统之道德,而是我们所认同的世界观、方法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52人只有似“婴孩”“赤子”般天真无邪,质朴纯洁,才是最符合于道之自然本性的。所谓“质真若渝”“自然朴真”正是道家所追求的人的最本然存在状态。

道家在人的生存状态上,一方面提倡“自然朴真”的无为而为,一方面提倡尊道贵德的生命价值追求。

从国有粮食企业效率角度来看,大多数文献认为国有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相比效率更低。顾海等[19]比较了私营粮食企业和国有粮食企业,发现私营粮食企业可以有更多的利润,原因在于私营粮食企业的经营成本往往低于国有粮食企业。姚洋等[20-21]分别利用第三次工业普查的数据和1995年工业普查的数据进行分析,结论显示国有企业的效率低于非国有企业。Zheng Song等[22]研究了1994-1998年634家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得出国有控股比重越高,企业运行效率越低。

“尊道贵德”是道家生命哲学的重要论题,也是道家提出的生命准则,同时还是一种健康的生存方式。诠释“尊道贵德”的生命意蕴,对现实人生,尤其是对青少年的生命涵养不无借鉴意义。老子“尊道贵德”的思想具有深厚的生命意蕴,他不仅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而且还认为人们自己行为的善恶直接与自身生命之夭寿相关联。《太上感应篇》是道教一篇重要的劝善说,其文记载:“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百日寿命为一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3]12-16由此可见,《太上感应篇》旨在教化世人应当遵从自然规律,从善戒恶,各自恪守本分,顺遂万物秉性,和顺人际关系,弘扬生命之善,其根本精神就是要“尊道贵德”。以此比照世人,深思每一生命个体对自己“德”的操守、涵养,与自己的健康状况、生命品质之间,也是同样一个道理。

因此,世人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应以“道”为尊,以“德”为贵,主动寻找并尊重为人处世之道;体悟“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生命智慧;注重“道法自然”“为政以德”的生命实践;在客观规律面前不任意妄为、不随心所欲,始终秉持“慈”“俭”以及“不敢为天下先”的生命态势;善待黎民百姓,仁及万事万物,涵养生命本真,惠及周遭社群,在寻常琐事的行为过程中,开显生命内在的性分,释放生命潜在的能量,创生生命独具的价值,契合宇宙生命之大道,获取人生之幸福美满。

(二)老庄的死亡观

总而言之,道家将生死变化立基在自然之道的诠释,生死是自然而然的变化,因此,生死既对立又统一,从而否定生死的客观现象,取消生死的对立。也就是说,道家对于生死,以道的崇高价值排除死与生的差异,把死与生等同起来,而持死生如一的看法。就道的绝对性、无限性与永恒性来说,死生就变得微不足道了。

1.死亡的态度——“自然而然”

道家对于生死过程的思考自始至终都表现出了一种“自然而然”的生命智慧。在道家看来,万物无有自求其生,一切均是任自然而已。“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1]15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乃是因为它们的一切运作都不为自己,都是自然而然的。不但万物之生也自然,其逝亦自然,老子有言:“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1]201庄子也有言:“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2]63死和生均非人为之力所能安排,犹如黑夜和白天交替那样永恒的变化,完全出于自然。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1]48万物存亡符合自然之道,其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人之生亦是如此,其生也柔弱,其死则僵硬。需要强调的是,道家认为,万物及人是生是死,取决于是否合于“道”。一方面,合于道者,则能保持生命、持续生命,甚至即使生命机体已经消亡,生命精神却可以超越时空,万古长存,即老子所言“死而不亡者寿”。另一方面,万物及人若不合于道,便会走向衰败,直至消亡。所谓“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1]63。意即事物一旦发展到极盛之地步,便是对道的违背,不合于道则会很快消逝,老子“贵柔戒刚”之思想便是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可见,“生死自然”才是最本真、最合于“道”的万物及人的生命过程的存在状态。杨雄说:“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自然之道也。”死生如春夏秋冬的变化,所以说何时生、何时死谁都无法预料。《庄子·知北游》云:“今彼神明至精,与彼百化,物已死生方圆,莫知其根也,扁然而万物自古以固存。”[2]216天地万物的变化虽然有千百万种,但都有精妙的道理,因此,现象世界的变化流转,或聚或散,自古皆然,物或生或死,乍方乍圆,乃是自然变化的客观规律。生死死生,生生不已的变化,虽不知其始终之点,生死乃是自然而然的必然变化,人不能参与其中,只能任其自然,所以庄子说:“化其万物而不知其禅之者,焉知其所终?焉知其所始?正而待之而已耳。”[2]199因此,“生之来不能欲,其去不能止”[2]179。《庄子·知北游》记载:“汝身非汝有也,汝何得有夫道?”[2]217形躯是天地赋予人的,死生变化皆是自然之道。生死都在大化之中,生无所藏,死也无所藏,毕竟天地万物无时不移,就像沧海桑田的自然变化,虽然无声无形,但无时无刻不在运作。人偶然投入人的形体,感到欣喜不已,人的形体虽然终究有尽,万物却在无尽的转化中生生不息。死亡只是自然给予人安息,“生是自然,死亦回归自然”。由此可知,生是人迷失在路途中而不知归,死才是真正的回家安息,毕竟生是自然造化给人以“劳”,死则是自然造化给人以“息”。故死亡的真相是自然的回归,永恒的休息。

《庄子·天道》云:“知天乐者,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2]130死生之变乃是物理的变化。而这种变化的情形是“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2]290。亦天地万物,都源于道,其显现在现象界则是千姿百态。为万物之一,人的死生亦是物的自然变化,是由一物转为另一物。“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2]15。刚刚产生随即便是死亡,刚刚死亡随即便会复生。这样,人们就可以做到“死生无变乎已”,让精神“游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终则“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2]69之超然之境,获得绝对的生死自由。

节目要真实,有情感,选取的对象要有样本价值。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坚持走转改、涉深水、抓活鱼,通过采编人员的亲身体验和现场调查,做出有张力、有内涵的节目。

有生即有死,死亡是世上有生命体征的事物必须面对的一种现象,如何面对死亡在道家思想中有着重要的呈现。面对死亡,道家主张自然而然的态度,在坦然面对死亡时,道家学说更是有着死而不亡的至高境界。

与国内的工作环境相比 ,境外工作将面对的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工作环境 (其中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法律、风俗习惯、地理气候、施工工艺等方面),所以对所有参与海外项目的工作人员提出了高标准、高水平、高素质的严格要求。

人生有四时的时限与生命的命限,加上生理的诸多限制,根本不能随心所欲。人为求生存,只好尽心竭力,奔波于知识和欲望中,不免疲惫不堪。而且人之生,无不为外物所累——“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2]12死对生形成的束缚,主要源自内心,人一生原本追求自由与幸福,却因对生死设定好恶,而在欲望追求中失落了自由与幸福,一辈子劳心劳力地过着悲哀的日子。何以超脱生死境界,超越死亡,道家有两个层面的自我疏导或者是自我释放。一是“薪火相传”的代际相继,二是“死而不亡”的精神超脱,也即老子所言“死而不亡者寿”。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2017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1月第1版,第4页.

人虽然无法长生不老,但人的子孙及传续不尽的后代就是死而不亡之象征,所以“生命从生命中来”。故如《庄子·知北游》云:“是天地之委形也;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顺也;孙子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蜕也。”[2]217“薪火相传”就是说明超越形躯我的真正生命主体是不死的,这既是人与宇宙同体的生命,所以能超越有限的形躯,因而能绵延不绝,传续不断。钱穆茗对此有深入浅出的阐述:“何以谓生命从生命中来,如树上长枝叶,开花结果,父母生育子女等,其事易主口。何以言生命还向生命中去,其事若不易如。如树叶凋零,为求树身完长。树叶失去小生命,为养树身之大生命。故曰生命还向生命中去。人人企求长生不老,但若将妨碍了幼小新生。故每一人必老必死,乃为善下面的新生代。故生命之死亡,乃为生命之继续生长而死亡。换言之,则一切死亡,乃死亡在生命中。”[4]152

道家讲的不是“长生不老”的生命,而是“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2]20的生命,即在有限的生命中要“全汝形,抱决生”。不被外在的知识、名利、生死所羁绊,毕竟死亡只是回归自然,终究是形变而神不易,何况人“死而不亡”。也就是说,形躯虽死,精神仍存。由此可见,道家虽然没有像儒家讲求以“三不朽”克服死亡的恐惧,但“薪火相传”的意涵,除了传达养生之道,同样也传达了精神生命不亡之意。由上述可知,道家的真意其实和儒家相同,认为生命有不亡的部分,只是两者的说法和进路不同,但中心旨意大同小异,有“死而不亡”的意义。同时庄子云:“适来,夫子时也;过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2]34这段话正呼应庄子强调精神对形躯的主宰和支配作用,因此形体的伤残,甚至死生变化,都微不足道。是以“夫欲免为形者,莫如弃世。弃世则无累,无累则正平,正平则与彼更生,更生则几矣。夫形全精复,与天为一。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合则成体,散则成始。形精不亏,是谓能移;精而又精,反以相天”[2]179。通晓生命实情的人,不会去努力追求对生命没有什么好处的东西;通晓命运实情的人,不会去努力追求命运无可奈何的事情,想要免除操劳身心的情况,不如忘却世事。舍弃了世俗之事身形就不会劳累,遗忘了生命的涯际精神就不会亏损。身形得以保全而精神得以复本还原,就跟自然融合为一体。“有治在人,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己之人,是之谓入于天。”[2]120倘若果真存在着什么治理,那也是人们遵循本性和真情的各自活动,忘掉外物,忘掉自然,它的名字就叫作忘掉自己。忘掉自己的人,就可以与自然融为一体。

二、老庄生死哲学对生命教育的启示——“善生善死”

生命教育不仅探讨生命的问题,而且关注死亡的问题,亦即生死是一体两面,善生必从善死起,善死也应从善生来,因此生命的存在意义就必须从死亡来探索。从死亡来启发,是以道家的生死哲学,可教育人们深刻地体悟生死,并从中构建生命的意义,这就像弗朗克在《人类对意义的探索》中所倡导的“悲剧性的乐天观”,亦即强调面对人生悲剧应有的乐天观,据此发挥人的生命潜能。生命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要人们领悟生命的真理,从而善生善死,这既是道家生死哲学的要素,可让人们醒思生命,进而坦然面对自我的生命。

透过生命教育来正视死亡问题,才能深化自我对生命终极意义的探索。生死是同步进行的过程,在开始生的过程也开始了死的过程,在开始死的过程也开始了生的过程,如此才能视生死为一,否则但就生命现象而言,所谓生命的终极几乎等于死亡;然而就生命的本体意义而言,生命的终极则引向生命永恒与无限。道家由生命现象观察,直接进入“本质直观”以至于“生命直观”的情景。其将终极关怀实现在生命整体性和现实性中,以设法追寻生命的真实性、主体性以及终极性。如此,死的现象便由真实的生命所逐渐包含。道家超越生命的有限性,并且由生命的现象逐步走向生命的本体意义,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探究生命个体的终极真实,从而找寻自我解脱之道路。道家通过对生死的超越体现了善生善死的智慧,因而使存在的主体获得个我实现的意义以及生命个体的终极真实,简言之,它是促使受教育者迈向真人的修养之路。

本区表层土壤Cd含量的变化范围为31~335 μg/kg,均值为78.07 μg/kg。统计结果显示,目前本区有97.06%的土壤Cd含量值低于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300 μg/kg)[4],其土壤环境质量中单指标Cd处于清洁状态;有2.94%的土壤Cd含量高达335 μg/kg,略高于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土壤环境质量中单指标Cd为轻微污染。

可见,道家的生死哲学可增加对生死意义的探讨与思索。事实上,从生到死之间,有许多可能性的发展,皆由个人决定,道家为了生命的终极目标,开创了人生境界——“与道间流”。这是将自我放置在宇宙的大生命下,感受其伟大的精神,以追求“无己、无名、无利”的理想人格,为有限的生命扩充无限精神的可能。无论如何,人对生死问题所采取的态度,往往决定人能否超越死亡而获得永生,而庄子的生死哲学恰可提供生命教育这方面的探索与省悟,对生命教育“个我终极意义”的探索有引导与启发的作用,这正是生命教育的目标,使受教育者爱惜自己以及他人的生命,活出有价值的人生,具有深远的意义。可见,道家对生命教育的启示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道家的生命哲学之所以一直能引起如此持久的激荡,就在于它以迷人而独特的力量,穿越生命迷惘的重重屏障,启示为生命所苦的人们,如何在灵魂的深处守护那最终的、不可剥夺的尊严。

参考文献:

[1]河上公.老子[M].王弼,注.刘思禾,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2]王先谦.庄子集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3]李昌龄,郑清之,等,注.太上感应篇集释[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

[4]钱穆茗.灵魂与心[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0.

中图分类号:B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600(2019)04-0099-04

收稿日期:2018-12-10

基金项目:商丘师范学院重大培育项目“文化视阈下的老年生命教育研究”(编号:40004004)。

作者简介:崔淑慧(1983—),女,河南驻马店人,博士,主要从事生命教育、道德教育与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责任编辑:孙艳秋】

标签:;  ;  ;  ;  ;  ;  ;  ;  ;  ;  ;  ;  

崔淑慧:自然而然,善生善死——老庄生死观对生命教育的启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