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降解高分子生料带论文和设计-黄文昌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降解高分子生料带,属于生料带领域,可降解高分子生料带包括生料带盒、设于生料带盒内部的生料带卷芯、缠绕在生料带卷芯上的生料带,生料带包括延展层、设于延展层上的降解层,生料带盒包括主盒体、设于主盒体一侧的长条形的侧盒体,侧盒体的一端铰接有内部中空的压带卡条,主盒体的一侧壁、侧盒体的一侧壁以及压带卡条之间形成用于在工件上缠绕生料带的缠绕卡位,生料带依次经过主盒体的内部、侧盒体的内部、压带卡条的内部,并从压带卡条端部的出口端头输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可降解高分子生料带,遗弃后可自然降解,更加环保,在使用时生料带可完全铺展开,并可均匀、紧实地缠绕在工件上。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可降解高分子生料带,包括生料带盒(1)、设于所述生料带盒(1)内部的生料带卷芯(2)、缠绕在所述生料带卷芯(2)上的生料带(3),所述生料带(3)包括延展层(31)、设于所述延展层(31)上的降解层(32),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料带盒(1)包括主盒体(11)、设于所述主盒体(11)一侧的长条形的侧盒体(12);所述侧盒体(12)的一端铰接有内部中空的压带卡条(4);所述主盒体(11)的一侧壁、所述侧盒体(12)的一侧壁以及所述压带卡条(4)之间形成用于在工件上缠绕所述生料带(3)的缠绕卡位(5);所述生料带(3)依次经过所述主盒体(11)的内部、所述侧盒体(12)的内部、所述压带卡条(4)的内部,并从所述压带卡条(4)端部的出口端头(40)输出。

设计方案

1.一种可降解高分子生料带,包括生料带盒(1)、设于所述生料带盒(1)内部的生料带卷芯(2)、缠绕在所述生料带卷芯(2)上的生料带(3),所述生料带(3)包括延展层(31)、设于所述延展层(31)上的降解层(32),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料带盒(1)包括主盒体(11)、设于所述主盒体(11)一侧的长条形的侧盒体(12);

所述侧盒体(12)的一端铰接有内部中空的压带卡条(4);

所述主盒体(11)的一侧壁、所述侧盒体(12)的一侧壁以及所述压带卡条(4)之间形成用于在工件上缠绕所述生料带(3)的缠绕卡位(5);

所述生料带(3)依次经过所述主盒体(11)的内部、所述侧盒体(12)的内部、所述压带卡条(4)的内部,并从所述压带卡条(4)端部的出口端头(40)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解高分子生料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盒体(12)与所述压带卡条(4)之间连接有弹性伸缩件(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解高分子生料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盒体(12)的内部远离所述主盒体(11)的一端设置有铰接柱(120);

所述压带卡条(4)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铰接柱(120)相适配的铰接套(41);

所述铰接套(41)套设在所述铰接柱(120)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降解高分子生料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带卡条(4)的一端通过连接板(42)与所述铰接套(41)相连接;

所述侧盒体(12)上靠近所述铰接柱(120)的一侧壁上开设有用于所述连接板(42)通过的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降解高分子生料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盒体(11)的内部设置有转柱(110);

所述生料带卷芯(2)套设在所述转柱(110)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降解高分子生料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料带盒(1)还包括盖设在所述主盒体(11)和所述侧盒体(12)上的盒盖体(13);

所述盒盖体(13)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环套(131)和第二连接环套(132);

当所述盒盖体(13)盖设在所述主盒体(11)和所述侧盒体(12)上时,所述第一连接环套(131)套设在所述铰接柱(120)上,且所述第二连接环套(132)套设在所述转柱(110)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解高分子生料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盒体(11)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张紧所述生料带(3)的张紧装置(7);

所述张紧装置(7)设置在所述主盒体(11)内靠近所述侧盒体(12)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降解高分子生料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张紧装置(7)包括滚柱(71)、套设在所述滚柱(71)上的滚筒(72)、分别活动连接在所述滚柱(71)两端的左调节柱(73)和右调节柱(74);

所述左调节柱(73)和所述右调节柱(74)上设置有螺纹;

所述左调节柱(73)和所述右调节柱(74)均贯穿所述主盒体(11)的侧壁,并与所述主盒体(11)的侧壁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降解高分子生料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滚筒(72)与缠绕在所述生料带卷芯(2)上的生料带卷相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解高分子生料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盒体(12)的内部位于所述出口端头(40)的一侧设置有输出转轮(8);

所述生料带(3)在经过所述侧盒体(12)时与所述输出转轮(8)的外壁相接触。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料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降解高分子生料带。

背景技术

生料带又称聚四氟乙烯带,暖通和给排水中普遍使用普通白色聚四氟乙烯带,而天然气管道等也有专门的聚四氟乙烯带,其主要原料都为聚四氟乙烯。生料带是液体管道安装中常用的一种辅助用品,用于管件连接处,增强管道连接处的密闭性。生料带是一种新颖理想的密封材料,具有极其优越的绝缘性,极强的化学稳定性及其良好的密封性能,由于其无毒、无味、优良的密封性、绝缘性、耐腐性,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天然气、化工、塑料、电子工程等领域。

但现有的生料带在使用遗弃后难以自然降解,易造成环境污染,且现有的生料带在缠绕在管道等工件上时,缠绕不方便,生料带缠绕得不均匀、不紧实,且在缠绕时,往往手动缠绕,易使生料带未完全铺展开而是折叠在一起(使生料带宽度变窄)即缠绕在工件上,影响其对管道连接处的密闭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可降解高分子生料带,遗弃后可自然降解,更加环保,在使用时生料带可完全铺展开,并均匀、紧实地缠绕在工件上。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降解高分子生料带,包括生料带盒、设于所述生料带盒内部的生料带卷芯、缠绕在所述生料带卷芯上的生料带,所述生料带包括延展层、设于所述延展层上的降解层,所述生料带盒包括主盒体、设于所述主盒体一侧的长条形的侧盒体,所述侧盒体的一端铰接有内部中空的压带卡条,所述主盒体的一侧壁、所述侧盒体的一侧壁以及所述压带卡条之间形成用于在工件上缠绕所述生料带的缠绕卡位,所述生料带依次经过所述主盒体的内部、所述侧盒体的内部、所述压带卡条的内部,并从所述压带卡条端部的出口端头输出。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盒体与所述压带卡条之间连接有弹性伸缩件。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盒体的内部远离所述主盒体的一端设置有铰接柱,所述压带卡条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铰接柱相适配的铰接套,所述铰接套套设在所述铰接柱上。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带卡条的一端通过连接板与所述铰接套相连接,所述侧盒体上靠近所述铰接柱的一侧壁上开设有用于所述连接板通过的开口。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盒体的内部设置有转柱,所述生料带卷芯套设在所述转柱上。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生料带盒还包括盖设在所述主盒体和所述侧盒体上的盒盖体,所述盒盖体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环套和第二连接环套,当所述盒盖体盖设在所述主盒体和所述侧盒体上时,所述第一连接环套套设在所述铰接柱上,且所述第二连接环套套设在所述转柱上。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盒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张紧所述生料带的张紧装置,所述张紧装置设置在所述主盒体内靠近所述侧盒体的一侧。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张紧装置包括滚柱、套设在所述滚柱上的滚筒、分别活动连接在所述滚柱两端的左调节柱和右调节柱,所述左调节柱和所述右调节柱上设置有螺纹,所述左调节柱和所述右调节柱均贯穿所述主盒体的侧壁,并与所述主盒体的侧壁螺纹连接。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滚筒与缠绕在所述生料带卷芯上的生料带卷相抵接。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盒体的内部位于所述出口端头的一侧设置有输出转轮,所述生料带在经过所述侧盒体时与所述输出转轮的外壁相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降解高分子生料带,通过设置生料带包括延展层和设置在延展层上的降解层,降解层中添加有降解母料,生料带在使用遗弃后在光照下诱发化学反应,使生料带由降解层向延展层分解,使生料带在遗弃后可自然降解,更加环保;

通过设置包括主盒体和侧盒体的生料带盒,将生料带卷芯及生料带设置在主盒体的内部,防止生料带受外界环境影响,并通过设置压带卡条,在需对工件缠绕生料带时,将工件置于主盒体、侧盒体及压带卡条之间形成的缠绕卡位中,因压带卡条铰接设置,通过其转动可调节缠绕卡位的大小,以适应于不同管径大小的工件卡入,适应性广,生料带由压带卡条的出口端头输出并贴覆在工件表面,通过转动生料带盒,使缠绕卡位与工件之间相对转动而将生料带均匀地缠绕在工件表面,可使生料带完全铺展开而缠绕在工件表面,且在生料带盒转动过程中,压带卡条在转动的同时紧压缠绕贴覆在工件表面的生料带,使生料带缠绕得更加紧实。由此,可降解高分子生料带在使用时,可完全铺展开并均匀、紧实地缠绕在工件上,有效提高生料带对管道连接处的密闭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可降解高分子生料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侧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压带卡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盒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张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生料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生料带盒;2、生料带卷芯;3、生料带;31、延展层;32、降解层;11、主盒体;12、侧盒体;4、压带卡条;5、缠绕卡位;40、出口端头;6、弹性伸缩件;120、铰接柱;41、铰接套;42、连接板;110、转柱;13、盒盖体;131、第一连接环套;132、第二连接环套;7、张紧装置;71、滚柱;72、滚筒;73、左调节柱;74、右调节柱;8、输出转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及技术方案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降解高分子生料带,包括生料带盒1、设于生料带盒1内部的生料带卷芯2、缠绕在生料带卷芯2上的生料带3,生料带3包括延展层31、设于延展层31上的降解层32,降解层32中添加有2%-5%的降解母料(降解母料优选川森公司生产的SEP环保塑料粒子),生料带在使用遗弃后易在光照下诱发化学反应,产生自由基连锁反应,使生料带3由降解层32向延展层31分解,分解彻底且速度快,使生料带3在遗弃后可自然降解,更加环保,生料带盒1包括主盒体11、设于主盒体11一侧的长条形的侧盒体12,主盒体11与侧盒体12为一体化成型,主盒体11的内部与侧盒体12的内部相贯通,主盒体11的内部设置有转柱110,生料带卷芯2可转动地套设在转柱110上,通过将生料带卷芯2及生料带3设置在主盒体11的内部,防止生料带3受外界光照等因素影响,保证生料带3的稳定,侧盒体12远离主盒体11的一端铰接有内部中空的压带卡条4,主盒体11的一侧壁、侧盒体12的一侧壁以及压带卡条4之间形成用于在工件上缠绕生料带3的缠绕卡位5,在需对工件缠绕生料带3时,将工件置于缠绕卡位5中,因压带卡条4铰接设置,通过其转动可调节缠绕卡位5的大小,以适应于不同管径大小的工件卡入,适应性广,生料带3依次经过主盒体11的内部、侧盒体12的内部、压带卡条4的内部,并从压带卡条4端部的出口端头40输出,并贴覆在工件表面,通过转动生料带盒1,使缠绕卡位5与工件之间相对转动而将生料带3均匀地缠绕在工件表面,可使生料带3完全铺展开而缠绕在工件表面,出口端头40为长方形,便于生料带3完全展开而输出,且在生料带盒1转动过程中,压带卡条在转动的同时紧压缠绕贴覆在工件表面的生料带3,使生料带3边缠绕在工件上边受压带卡条4的压紧作用而紧密贴覆在工件表面,使生料带3缠绕得更加紧实。由此,可降解高分子生料带在使用时,可完全铺展开并均匀、紧实地缠绕在工件上,有效提高生料带3对管道连接处的密闭性。

为便于压带卡条4相对侧盒体12弹性转动,进一步地,侧盒体12与压带卡条4之间连接有弹性伸缩件6,弹性伸缩件6可以为弹性绳、弹簧等,本实施例中优选弹性伸缩件6为弹簧,弹簧的一端连接在侧盒体12位于缠绕卡位5中的侧壁上,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压带卡条4位于缠绕卡位5中的侧壁上,便于压带卡条4相对侧盒体12弹性转动,而调节缠绕卡位5的大小,且可在对不同管径的工件进行缠绕生料带3时,压带卡条4均可紧压生料带3。进一步地,侧盒体12的内部远离主盒体11的一端设置有铰接柱120,铰接柱120垂直固定在侧盒体12的内壁上,压带卡条4的一端设置有与铰接柱120相适配的铰接套41,铰接套41套设在铰接柱120上,压带卡条4的横截面为方形,压带卡条4的一端通过上下两块连接板42与铰接套41固定连接,连接板42与压带卡条4为一体化成型,铰接套41为圆筒状,压带卡条4的轴线与铰接套41的轴线相垂直,侧盒体12上靠近铰接柱120的一侧壁上开设有用于连接板42通过的开口,便于压带卡条4的转动。生料带3经过侧盒体12时,与铰接套41的外侧壁相接触,之后由上下两块连接板42之间进入压带卡条4的内部,最后由出口端头输出,可保证生料带3稳定顺畅地输出。

为防止生料带3受外界损坏,进一步地,生料带盒1还包括盖设在主盒体11和侧盒体12上的盒盖体13,盒盖体13的形状与主盒体11和侧盒体12共同形成的形状相适配,盒盖体13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环套131和第二连接环套132,当盒盖体13盖设在主盒体11和侧盒体12上时,第一连接环套131套设在铰接柱120上,且第二连接环套132套设在转柱110上,从而将盒盖体13固定在主盒体11和侧盒体12上,将生料带3隔离在生料带盒1的内部,防止其暴露在外而受污染或损坏,且第一连接环套131可防止生料带卷芯2脱离转柱110、第二连接环套132可防止铰接套41脱离铰接柱120。

为便于生料带3完全铺展开并稳定输出,进一步地,主盒体11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张紧生料带3的张紧装置7,张紧装置7设置在主盒体11内靠近侧盒体12的一侧,张紧装置7包括滚柱71、套设在滚柱71上的滚筒72、分别活动连接在滚柱71两端的左调节柱73和右调节柱74,左调节柱73和右调节柱74分别可转动地连接在滚柱71两端的通孔中,左调节柱73和右调节柱74相互平行,左调节柱73和右调节柱74均与滚柱71相垂直,左调节柱73和右调节柱74上设置有螺纹,左调节柱73和右调节柱74均贯穿主盒体11的侧壁,并与主盒体11的侧壁螺纹连接,便于转动左调节柱73和右调节柱74,使左调节柱73和右调节柱74相对主盒体11的侧壁移动,以调节滚筒72与生料带卷芯2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生料带3的张紧程度,滚筒72与缠绕在生料带卷芯2上的生料带卷相抵接,通过调节左调节柱73和右调节柱74可调节滚筒72与缠绕在生料带卷芯2上的生料带卷之间的抵接力度,从而调节生料带卷芯2的转动出料速度,防止生料带卷芯2转动过快而使生料带3从出口端头40输出速度过快而导致生料带3松弛,在未完全铺展开即缠绕在工件上,保证生料带3完全铺展开并稳定输出。进一步地,侧盒体12的内部位于出口端头40的一侧设置有输出转轮8,输出转轮8可转动地设置在侧盒体12的内部,生料带3在经过侧盒体12时与输出转轮8的外壁相接触,进一步保证生料带3的稳定输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设计图

一种可降解高分子生料带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84371.0

申请日:2019-01-1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5(福建)

授权编号:CN209522370U

授权时间:20191022

主分类号:B65H 37/00

专利分类号:B65H37/00

范畴分类:26G;

申请人:福建省邦手氟塑制品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福建省邦手氟塑制品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62300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成功科技工业区

发明人:黄文昌;李智勇

第一发明人:黄文昌

当前权利人:福建省邦手氟塑制品有限公司

代理人:王超

代理机构:36129

代理机构编号:南昌赣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可降解高分子生料带论文和设计-黄文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