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系统特性论文_袁妮妮

导读:本文包含了视觉系统特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视觉,特性,系统,图像,人类,小波,函数。

视觉系统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袁妮妮[1](2014)在《老化影响猕猴、猫视觉系统神经元的空间与时间频率调谐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老年人的视觉系统存在多种多样的功能衰退,例如空间对比度分辨,视觉信息处理速度,视觉运动知觉等。这些视觉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工作,例如阅读,以及驾驶等。前人的研究表明,老年人的视觉功能障碍不能单由眼睛光学系统的退化介导,提示老化过程中存在视觉中枢神经系统的衰退。与此一致的是,本实验室以往的研究发现,以老年猴和老年猫为动物模型,神经元的反应在多个方面、多个视觉皮层均受到了老化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反应潜伏期增长(老年猴V1区、V2区)、对重复刺激的反应变异性增大(老年猴V1区、MT区)、方位方向选择性降低(老年猴V1区、MT区,老年猫V1区)、对比敏感度降低(老年猴V1区、MT区)等。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索老化引起视觉功能衰退的神经元反应机制。在视觉研究领域,基于视觉图像可以被大脑以不同的傅里叶成分进行解码处理的假说,视觉研究工作者对神经元的空间、时间频率反应特性的探索由来已久。本研究使用了两种动物模型——猕猴(Macaca Mulatta)和猫(Falis Catus),在麻醉麻痹的状态下,使用胞外单细胞记录的方法,研究了视觉系统神经元的空间频率、时间频率反应特性。猕猴中颞叶皮层(MT区/V5)在视觉信息处理通路中位于初级视觉皮层的下游,是运动视觉信息处理的关键皮层。我们检测了MT区神经元的空间和时间频率反应调谐特性,结果显示:相对于青年猕猴,老年猕猴MT区神经元的最优空间频率降低,最优时间频率降低,空间分辨率降低,时间频率高频截止频率降低,同时空间频率调谐带宽增宽,自发放增大,信噪比降低。这些结果表明老化显着改变了MT区神经元的空间和时间频率反应调谐特性。我们在猫视觉通路多个级别(LGN、A17区、A18区、PMLS区)检测了老化对神经元空间频率反应特性的影响模式。结果显示,位于丘脑的外侧膝状体的神经元,其空间频率调谐特性并未受老化的影响;而位于皮层区域(A17区、A18区、PMLS区)的神经元,其偏好的最优空间频率虽未受老化影响,但其空间频率调谐带宽均表现为不同程度地增宽。这一结果表明老化降低了猫视觉皮层神经元的空间频率选择性。我们的研究为老化引起的视觉功能衰退,尤其是视觉信息的空间和时间处理能力的衰退,提供了新的生理学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4-08-18)

李贵民,马丰原[2](2014)在《基于视觉感兴趣度和视觉系统特性融合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视觉感兴趣度和人类视觉系统特性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感兴趣度和视觉系统特性相融合的图像质量评价新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影响视觉感兴趣度的五个因子进行综合得到感兴趣度因子,结合结构相似性方法得到感兴趣度模型。然后利用小波分解后的子频带图像进行质量评价,对结果进行视觉敏感度加权,在此基础上得到评价算法。通过实验验证所提出的算法的正确性,其测试结果并与视觉主观感受保持很好的一致性。(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4年07期)

李敏,李俊[3](2013)在《基于人类视觉系统特性的图像质量评价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详细介绍图像质量评价和人类视觉系统(HVS)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HVS特性的新评价方法。它采用小波分解图像信号,提取视觉特征,建立符合HVS特性的评价指标,并且分析具体算法。实验证明,本文的评价算法比传统的PSNR算法更优。(本文来源于《科技通报》期刊2013年02期)

曹丽丽[4](2013)在《结合人眼视觉系统特性的PVD密写方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信息隐藏技术的一部分——数字密写技术,利用人眼视觉冗余,将秘密信息嵌入到载体图像中,对于信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互联网时代信息战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提高密写方法的安全方面的性能是一项既艰巨又富于挑战性的任务。为了提高隐蔽性,利用视觉特性嵌入秘密信息,是一种新型、高效的隐藏信息算法。因此,本文提出了结合人眼视觉系统的PVD密写方法的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具体如下:1.采用Arnold置乱将秘密信息的像素位置置乱,再对变换后的像素值做变换处理,将待嵌入的秘密信息加密,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2.为了提高多像素差值(MPVD)密写的安全性,将其与湿纸密写相结合,确定嵌入秘密信息的“干燥区域”,将秘密信息选择性的隐藏在选择频道内。3.结合人眼视觉系统的纹理和边缘掩蔽效应,确定合适的参数和阈值,在选定的“干燥区域”进行秘密信息的嵌入,提高密写的不可见性。4.提取时做一些简单的关于矩阵方面的乘法运算即可,保证了密写的灵活性。通过matlab模拟上述算法,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天津理工大学》期刊2013-01-01)

王芳,高巧侠[5](2012)在《基于人眼视觉系统特性的图像增强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图像增强的最终结果是为人的视觉系统提供服务的,研究人眼视觉系统(HVS,Human Visual System)特性在图像增强方面的应用意义深远。对比度敏感函数(CSF,Contrast Sensitivity Function)被认为是HVS特性中最重要的空间特性,目前在图像增强方面应用较多的也是考虑人眼对比度灵敏度(CS,Contrast Sensitivity)。(本文来源于《电子制作》期刊2012年11期)

靳卫国,周莉[6](2012)在《应用MATLAB研究机器视觉系统的光源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研制带有机器视觉系统的半导体专用设备时,光源成像的质量对机器视觉系统起着关键作用。将研究如何利用MATLAB的叁维绘图及数字图像处理功能,对光源成像的质量进行可视化及量化评测。(本文来源于《电子工业专用设备》期刊2012年02期)

吴秀英,胡海平[7](2011)在《基于小波变换和人眼视觉系统特性的图像降噪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小波变换与人眼视觉系统(human visual system,HVS)的多通道特性相匹配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人类视觉系统的图像降噪方法.该方法在P-M模型中引入小波变换与视觉敏感函数,并且结合视觉敏感函数的带通特性,提出一种新的扩散函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到的图像不论在客观评价(峰值信噪比)方面还是主观测评方面,都能达到较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闫文[8](2011)在《基于人类视觉系统特性的直方图可逆信息隐藏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人类视觉系统特性,提出一种基于人类视觉系统特性的直方图可逆信息隐藏算法.该算法根据人类视觉掩蔽效应,将图像划分为纹理区、边缘区和平滑区,在不同噪声敏感区域分别嵌入不同强度信息量.算法在确保嵌入更多信息量的同时,也满足了信息隐藏视觉上的不可感知性,取得了较好的视觉效果.(本文来源于《喀什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3期)

丁晓娜[9](2010)在《仿复眼视觉系统动态特性及图像镶嵌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实际工程中对目标探测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存在的单视角目标探测技术也表现出了探测范围有限的缺点,因此多视角的图像传感器的研制以及目标探测技术已经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昆虫复眼在视觉信息的接收和处理上的独特技巧为研究者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提供了大量可靠的线索。论文以昆虫复眼的生理结构为参考模型,提出了应用自聚焦透镜阵列和面阵CCD器件组成的仿复眼视觉系统的原型结构,实现了2*3并列型复眼的视觉功能。该方法解决了目前实现复眼方面的大量小眼的集成问题、同时成像的问题和低成本实现的叁大难题主要难题。为了实现蝇复眼的神经系统的处理运动信息功能,论文提出了背景抑制与目标运动检测的双层模型体制,原始图像数据流首先经过空域滤波弱化背景信息的干扰,体现目标序列。论文主要针对静态背景抑制进行研究,利用静止图像和运动图像的灰度变化梯度,将一系列帧图像叁维矩阵(x,y,t)转换为(x,t,y)矩阵,对沿y方向的(x,t)系列图像进行高通滤波处理,滤除背景信息,突出目标信息,得到凸显目标特征的信息序列图像。在蝇复眼的第二层模型设计上,论文以蝇复眼的Reichardt相关型初级运动检测器(EMD)作为基础算法,提出了使用视频序列的类Reichardt相关序列模型算法,将一只小眼得到的序列图像延迟不同时间后与另一只小眼的所有序列图像比较,搜索出相关系数最大的图像,依据延迟时间与目标运动成反比的规律,最后将目标运动速度与图像灰度值相结合,产生比较直观的目标运动状态图。经反复实验论证论文提出的目标检测算法可以准确地估计出目标物体的运动状态,与实际运动状态基本吻合。在图像镶嵌技术研究方面,针对四个不同方位小眼采集到的静态图像的特点,通过粗略估计图像间的重迭区域,极大地缩小了图像配准的范围;为了避免了单一方法失效的情况,采用比值法和模板匹配法相结合的灰度图像配准算法搜索最佳镶嵌位置;针对直接镶嵌出现的由于灰度差产生的明显缝合痕迹,最后利用平滑因子对图像直接镶嵌的重迭区域进行数据融合处理得到一幅完整平滑的大视场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论文中的仿复眼结构的总视场较原有单个小眼视场有所增加,若将该算法应用于更多小眼图像的镶嵌方面,得到的视场将会增加更多。基于复眼图像的镶嵌处理既有较强的理论意义,更有很广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西安工业大学》期刊2010-06-02)

徐涛[10](2010)在《人类视觉系统的时间响应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视觉系统的时间响应特性决定了人是否能够得到运动物体的真实影像以及它的实际位置,因此,长期以来受到生物医学、电视电影学、心理学、图像处理等领域的广泛关注。然而,由于视觉影像信号历经的变换、处理机理十分复杂并且对人类的视觉系统进行测试具有一定的难度使得人类视觉系统的时间特性研究一直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前人对视觉系统的时间特性研究大多是指其系统的延迟响应特性,这导致很多争论,甚至很难对一些视觉现象进行解释。而本文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人类视觉的时间特性包括视觉系统的延迟响应特性和动态响应特性,并且提出了基于系统辨识理论的测试方法。首先,对视觉系统的延迟响应特性的测试采用人眼跟踪运动物体会产生错误定位的原理,通过让受试者追踪运动目标物并对该目标物进行定位的实验方案,利用时间、物体运动速度与物体运动距离叁者可以互相换算的关系,将视觉系统的延迟响应时间转化为误定位的距离进行测试,通过大量的实验得到了一个可靠性较高的结果。更重要的是首次提出了人类视觉系统对亮、暗激励的响应延迟时间不同这个概念,并分别进行测试得到视觉系统对亮物体的响应延迟时间大约为74ms,而对暗的物体的响应延迟时间大约为106ms。这一结果完善了人类对视觉系统延迟响应特性的研究内容。其次,以时间可调的脉冲信号作为系统的激励,通过行为实验完成视觉系统对动态亮度信号的响应测试。测试结果揭示了视觉影像的强度按指数关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确定了新影像的建立或旧影像消失的时间历程。然后将该测试结果用数学函数进行拟合从而得到该测试条件下的视觉系统动态响应特性的数学模型,并将该数学模型推广到一般。在掌握视觉系统的延迟响应以及动态响应这两个时间特性之后,通过分析二者的关系发现视觉系统的动态响应过程是造成视觉系统响应延迟的一个原因。同时,运用以上的研究结论成功地解释了运动物体影像模糊的原因、多帧影像融合的机理等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工业大学》期刊2010-05-01)

视觉系统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对视觉感兴趣度和人类视觉系统特性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感兴趣度和视觉系统特性相融合的图像质量评价新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影响视觉感兴趣度的五个因子进行综合得到感兴趣度因子,结合结构相似性方法得到感兴趣度模型。然后利用小波分解后的子频带图像进行质量评价,对结果进行视觉敏感度加权,在此基础上得到评价算法。通过实验验证所提出的算法的正确性,其测试结果并与视觉主观感受保持很好的一致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视觉系统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1].袁妮妮.老化影响猕猴、猫视觉系统神经元的空间与时间频率调谐特性[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

[2].李贵民,马丰原.基于视觉感兴趣度和视觉系统特性融合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4

[3].李敏,李俊.基于人类视觉系统特性的图像质量评价算法[J].科技通报.2013

[4].曹丽丽.结合人眼视觉系统特性的PVD密写方法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3

[5].王芳,高巧侠.基于人眼视觉系统特性的图像增强方法研究[J].电子制作.2012

[6].靳卫国,周莉.应用MATLAB研究机器视觉系统的光源特性[J].电子工业专用设备.2012

[7].吴秀英,胡海平.基于小波变换和人眼视觉系统特性的图像降噪方法[J].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学报.2011

[8].闫文.基于人类视觉系统特性的直方图可逆信息隐藏算法[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1

[9].丁晓娜.仿复眼视觉系统动态特性及图像镶嵌技术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0

[10].徐涛.人类视觉系统的时间响应特性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0

论文知识图

电磁波谱图系统实物模型算法流程直方图均衡化与规定化效果对比鸟类的离顶盖通路和哺乳动物的外膝体...图像压缩编码技术的简单分类(4)第二代...

标签:;  ;  ;  ;  ;  ;  ;  

视觉系统特性论文_袁妮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