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基波混频器论文和设计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毫米波基波混频器,包括设置于同一中心线上的本振端口和射频端口,射频和本振信号通过本振端口和射频端口传输到微带线;射频波导通过一次90度转弯,将信号直接耦合到微带线上;本振波导通过两次90度转弯,将信号耦合到微带线上。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毫米波基波混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同一中心线上的本振端口和射频端口,射频和本振信号通过本振端口和射频端口传输到微带线;射频波导通过一次90度转弯,将信号直接耦合到微带线上;本振波导通过两次90度转弯,将信号耦合到微带线上。

设计方案

1.一种毫米波基波混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同一中心线上的本振端口和射频端口,射频和本振信号通过本振端口和射频端口传输到微带线;射频波导通过一次90度转弯,将信号直接耦合到微带线上;本振波导通过两次90度转弯,将信号耦合到微带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毫米波基波混频器,其特征在于:本振和射频波导上设置有一段过渡波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毫米波基波混频器,其特征在于:过渡波导对应波导中心频率四分之一波长。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毫米波收发设备,具体的,其展示一种毫米波基波混频器。

背景技术

超外差结构广泛应用于毫米波收发机,实现超外差结构的重要部件是毫米波混频器。

混频器分为基波混频器和谐波混频两种类型,在一定的中频带宽范围内,基波混频方式产生的谐杂波分量最少,而谐波混频会产生较多的谐杂波。因为谐杂波在中频带宽内,无法通过滤波器有效滤除。

因此,在测量仪器中使用谐波混频器虽然可以满足测量功能需求,但是会给后续信号处理带来较多不便,易于产生伪响应。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毫米波基波混频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毫米波基波混频器,其应用于测量仪器则可以有效减小后续信号处理的复杂度,提升测试的可靠性。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毫米波基波混频器,设置于同一中心线上的本振端口和射频端口,射频和本振信号通过本振端口和射频端口传输到微带线;射频波导通过一次90度转弯,将信号直接耦合到微带线上;本振波导通过两次90度转弯,将信号耦合到微带线上。

进一步的,本振和射频波导上设置有一段过渡波导。

进一步的,过渡波导对应波导中心频率四分之一波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便于毫米波测量仪器内部部件集成,提高射频和本振信号传输到微带线上的效率,改善毫米波基波混频器的变频损耗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展示一种毫米波基波混频器,设置于同一中心线上的本振端口1和射频端口2,射频和本振信号通过本振端口1和射频端口2传输到微带线3;射频波导通过一次90度转弯,将信号直接耦合到微带线3上;本振波导通过两次90度转弯,将信号耦合到微带线3上。

本振和射频波导上设置有一段过渡波导4。

过渡波导4对应波导中心频率四分之一波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便于毫米波测量仪器内部部件集成,提高射频和本振信号传输到微带线上的效率,改善毫米波基波混频器的变频损耗性能。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毫米波基波混频器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292936.4

申请日:2019-03-0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389190U

授权时间:20190913

主分类号:H01P 1/213

专利分类号:H01P1/213

范畴分类:38G;

申请人:苏州伏波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苏州伏波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唯新路58号启迪时尚科技城22栋6单元

发明人:黄聪;韦柳泰

第一发明人:黄聪

当前权利人:苏州伏波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毫米波基波混频器论文和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