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路器论文和设计-顾建青

全文摘要

一种断路器,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包括断路器本体和与断路器本体接合的端子罩,所述的端子罩在与断路器本体连接处设置有至少一个沿断路器竖直方向延伸的凸起,所述的断路器本体在与端子罩连接处开设有至少一个孔,当端子罩安装至断路器本体上时,所述的凸起与所述的孔配合,提高端子罩在断路器出线方向的结构强度。优点:通过在端子罩上设置凸起和在断路器本体上设置孔,并且配合端子罩的安装筋条与断路器本体的安装槽的卡接配合以及端子罩安装孔二与断路器本体螺钉孔的配合,使端子罩和断路器本体固定牢靠,在提高断路器防护等级的同时,也提高了端子罩在断路器出线方向的结构强度。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断路器,包括断路器本体(2)和与断路器本体(2)接合的端子罩(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子罩(1)在与断路器本体(2)连接处设置有至少一个沿断路器竖直方向延伸的凸起(117),所述的断路器本体(2)在与端子罩(1)连接处开设有至少一个孔(23),当端子罩(1)安装至断路器本体(2)上时,所述的凸起(117)与所述的孔(23)配合,提高端子罩(1)在断路器出线方向的结构强度。

设计方案

1.一种断路器,包括断路器本体(2)和与断路器本体(2)接合的端子罩(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子罩(1)在与断路器本体(2)连接处设置有至少一个沿断路器竖直方向延伸的凸起(117),所述的断路器本体(2)在与端子罩(1)连接处开设有至少一个孔(23),当端子罩(1)安装至断路器本体(2)上时,所述的凸起(117)与所述的孔(23)配合,提高端子罩(1)在断路器出线方向的结构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起(117)为圆柱状,所述的孔(23)为圆孔,且对应断路器本体(2)的每个相设置一对圆柱状的凸起(117)和孔(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子罩(1)在靠近断路器本体(2)侧的端部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安装筋条(115),所述的安装筋条(115)与断路器本体(2)上的安装槽(21)卡接配合,所述的安装筋条(115)和安装槽(21)用于将端子罩(1)沿断路器的竖直方向插入断路器本体(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子罩(1)设置有至少四个安装孔一(1011),所述的断路器本体(2)的底部设置有底板(3),所述的底板(3)上与安装孔一(1011)的对应位置设置有螺母(31),当端子罩(1)安装到位时,所述的安装孔一(1011)与螺母(31)通过螺钉一(5)紧固配合从而将端子罩(1)与底板(3)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子罩(1)包括两块彼此面对面平行设置的侧面板(111)、位于两块侧面板(111)的上部用于连接两侧面板(111)的上端部的顶板(112)、以及一块连接两侧面板(111)的远离断路器本体(2)的端部的后板(113),使得端子罩(1)呈平行六面体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子罩(1)内并且位于所述的两块侧面板(111)之间间隔设置有相间隔板(114),所述的相间隔板(114)与所述的两块侧面板(111)平行并且该相间隔板(114)的高度是与侧面板(111)相适应的。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起(117)设置在顶板(112)的朝向断路器本体(2)的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筋条(115)设置在两侧面板(111)和\/或相间隔板(114)的靠近断路器本体(2)侧的端部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孔一(1011)设置在两侧面板(111)和\/或相间隔板(114)上。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子罩(1)在朝向断路器本体(2)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孔二(116),所述断路器本体(2)的朝向端子罩(1)的一端开设螺钉孔(22),所述的安装孔二(116)和螺钉孔(22)通过螺钉二(4)紧固,实现端子罩(1)与断路器本体(2)的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断路器。

背景技术

低压塑壳断路器在光伏汇流箱中应用广泛,随着光伏发电对塑壳断路器额定工作电压需求的不断提高,市场对高电压、高分断能力的塑壳断路器需求越来越迫切,然而高电压下低压塑壳断路器分断过程中的飞弧距离往往较低电压下更远,这对塑壳断路器在光伏汇流箱中的安全应用是不利的。

现有技术通常从三个方向来解决光伏汇流箱中塑壳断路器分断时飞弧带来的安全问题:1)优化灭弧系统降低飞弧距离。但该方法目前很难彻底解决飞弧问题。2)在断路器排气口增加过滤装置,消除飞弧。该方案虽然能大大降低飞弧距离,但同时存在增加成本等缺点。3)增加端子罩,一方面将飞弧与主回路隔离,另一方面增大断路器进出线方向高度,保证飞弧距离小于端子的高度,实现零飞弧。目前,前述三种方法在解决低压塑壳断路器在高电压情况下分断过程中的飞弧问题均有被使用,其中增加端子罩的方法被应用最广泛,由于其实施难度小,且相对最有效,但现有的端子罩在高电压情况下强度不够,达不到理想的防护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断路器,在端子罩与断路器本体连接处增加了配合结构,在提高断路器防护等级的同时,也提高了端子罩在断路器出线方向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断路器,包括断路器本体和与断路器本体接合的端子罩,特点是:所述的端子罩在与断路器本体连接处设置有至少一个沿断路器竖直方向延伸的凸起,所述的断路器本体在与端子罩连接处开设有至少一个孔,当端子罩安装至断路器本体上时,所述的凸起与所述的孔配合,提高端子罩在断路器出线方向的结构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凸起为圆柱状,所述的孔为圆孔,且对应断路器本体的每个相设置一对圆柱状的凸起和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端子罩在靠近断路器本体侧的端部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安装筋条,所述的安装筋条与断路器本体上的安装槽卡接配合,所述的安装筋条和安装槽用于将端子罩沿断路器的竖直方向插入断路器本体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端子罩设置有至少四个安装孔一,所述的断路器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的底板上与安装孔一的对应位置设置有螺母,当端子罩安装到位时,所述的安装孔一与螺母通过螺钉一紧固配合从而将端子罩与底板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端子罩包括两块彼此面对面平行设置的侧面板、位于两块侧面板的上部用于连接两侧面板的上端部的顶板、以及一块连接两侧面板的远离断路器本体的端部的后板,使得端子罩呈平行六面体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端子罩内并且位于所述的两块侧面板之间间隔设置有相间隔板,所述的相间隔板与所述的两块侧面板平行并且该相间隔板的高度是与侧面板相适应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凸起设置在顶板的朝向断路器本体的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安装筋条设置在两侧面板和\/或相间隔板的靠近断路器本体侧的端部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安装孔一设置在两侧面板和\/或相间隔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端子罩在朝向断路器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孔二,所述断路器本体的朝向端子罩的一端开设螺钉孔,所述的安装孔二和螺钉孔通过螺钉二紧固,实现端子罩与断路器本体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具有的有益效果:通过在端子罩上设置凸起和在断路器本体上设置孔,并且配合端子罩的安装筋条与断路器本体的安装槽的卡接配合以及端子罩安装孔二与断路器本体螺钉孔的配合,使端子罩和断路器本体固定牢靠,在提高断路器防护等级的同时,也提高了端子罩在断路器出线方向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端子罩与断路器本体装配完成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端子罩与断路器本体装配过程中的一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端子罩与断路器本体装配过程中的另一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端子罩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端子罩实施例一的外隔弧罩的倒置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端子罩实施例一的内隔弧罩的一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端子罩实施例一的内隔弧罩的另一侧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端子罩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消游离装置示意图。

图中:1.端子罩、101.长条凸起、1011.安装孔一、102.定位孔槽、11.外隔弧罩、110.腔室、111.侧面板、112.顶板、113.后板、1131.排气口、1132.可敲落板、114.相间隔板、115.安装筋条、116.安装孔二、117.凸起、12.内隔弧罩、121.侧板、1211.导向槽、122.长条凹槽、123.定位凸起、124.加强筋、125.隔离绝缘板、1251.消游离腔、1252.接线排安装腔、126.上壁、13.消游离装置、131. 丝网版、132. 网孔板、133. 绝缘板;2.断路器本体、21.安装槽、22.螺钉孔、23.孔、24.接线排;3.底板、31.螺母;4.螺钉二、5.螺钉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但对实施例的描述不是对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作形式而非实质的变化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断路器的端子罩,所述的断路器包括端子罩1、断路器本体2、底板3。所述的端子罩1和断路器本体2均固定于底板3上。所述的断路器本体2包括灭弧室出气口和位于灭弧室出气口下方的接线端子,断路器的动静触头分离后产生电弧,电弧气体从灭弧室出气口喷出。

如图2、3、4所示,所述的端子罩1包括外隔弧罩11、设置在所述外隔弧罩11内的内隔弧罩12、消游离装置13,所述的外隔弧罩11包括两彼此面对面平行设置的侧面板111、位于一对侧面板111的上部用于连接两侧面板111的顶板112和一块连接两侧面板111的远离断路器本体2的端部的后板113,使得外隔弧罩11呈平行六面体形且朝向所述灭弧室出气口的一侧形成朝向断路器本体2的开口,从而所述的外隔弧罩11内部形成一个腔体。所述的断路器本体2和外隔弧罩11固定在底板3上且所述外隔弧罩11的朝向断路器本体2的开口与断路器本体2接合,所述的后板113的对应灭弧室出气口的位置开设有用于使所述隔弧罩的腔体内部与外界相通的排气口1131,且对应接线端子的位置设置有可敲落板1132。

如图4、6、7、8所示,在所述的外隔弧罩11的腔体内并且位于所述的两块侧面板111之间间隔设置有相间隔板114,所述的相间隔板114与所述的两块侧面板111平行并且该相间隔板114的高度是与侧面板111相适应的,所述的相间隔板114将外隔弧罩11的内部腔体在两块侧面板111相对的方向上分隔成数个与断路器本体2的每个相对应的腔室110;所述内隔弧罩12的数量与所述腔室110的数量相等并且设置在腔室110内,而该腔室110的数量是与所述断路器本体2的所述相数相等的。

如图4、6、7、8所示,所述的内隔弧罩12包括两块彼此面对面平行设置的侧板121,位于两侧板121之间且平行于顶板112的隔离绝缘板125,所述的每个腔室110均被所述隔离绝缘板125分隔,从而在隔离绝缘板125的两侧分别构成位于隔离绝缘板125上方的消游离腔1251和位于隔离绝缘板125下方的接线排安装腔1252。在所述两侧板121的朝向后板113的一端之间设置有用于将两侧板121连接的加强筋124,所述加强筋124的朝向后板113的面上突设有定位凸起123,所述的加强筋124与后板113是贴合的。在所述的后板113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定位凸起123的位置开设有定位孔槽102,所述的定位凸起123与该定位孔槽102嵌配。在两块侧板121朝向所述顶板112一侧的上部相向一侧之间构成有一用于连结两块侧板121的上壁126,并且该上壁126朝向所述后板113的一侧侧面与后板113之间保持有距离。

如图6、7所示,所述的加强筋124可以是设置在对应消游离腔1251位置的多条。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加强筋124有三条,构成“日”字形,所述的定位凸起123设置在中间一条加强筋124上。

如图6、7所示,所述内隔弧罩12的两块侧板121相对的面上,即消游离腔1251的腔壁上还设有导向槽1211,所述导向槽1211从两侧板121的靠近顶板112且未设置上壁126的端部开始以竖直方向延伸至隔离绝缘板125所在位置。

如图6、9所示,所述的消游离装置13依次为丝网板131、网孔板132和绝缘板133,所述的丝网板131可以为一层或多层,其与最靠近后板113即与加强筋124相邻的导向槽1211插配,网孔板132、绝缘板133与靠近上壁126的导向槽1211插配。各板上的孔是交错的,形状不限,即相邻板的孔不会在同一高度上,增长电弧与金属材料的接触路径,对从灭弧室出气口喷出电弧气体进行消游离。当然,可只采用上述三种板中的一种或两种。

如图5、7所示,在腔室110的两相对侧壁上,即在侧面板111和相间隔板114相对的面上或者在两相间隔板114相对的面上分别凸设有至少一个沿外隔弧罩11的竖直方向延伸的长条凸起101,在所述内隔弧罩12的两侧板121上分别对应长条凸起101的位置凹设有长条凹槽122,通过长条凸起101与长条凹槽122的配合,使得所述内隔弧罩12在竖直方向上插入腔室110内。本实施例中,在侧面板111、相间隔板114上分别设有圆柱,在侧面板111和相间隔板114相对的面上或者在两相间隔板114相对的面上的圆柱面作为长条凸起101,所述圆柱内部开设有安装孔一1011。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圆柱状的长条凸起101示意了八个,也可以去掉两侧面板111的靠近后板113位置的两个长条凸起101。当然也可以改变长条凸起101在侧面板111或相间隔板114上的位置,所述的长条凸起101位于侧面板111和相间隔板114的靠近后板113和远离后板113的两个端部,或者位于侧面板111和相间隔板114的中部位置,本实施例中长条凸起101的位置采用前者。所以,所述的端子罩1设置有至少四个安装孔一1011,所述的断路器本体2底部设置有底板3,所述的底板3上与安装孔一1011对应位置设置有螺母31,当端子罩1安装到位时,所述的安装孔一1011与螺母31通过螺钉一5紧固配合从而将端子罩1与底板3固定。

如图2、3、5所示,所述的外隔弧罩11的两侧面板111和\/或相间隔板114在靠近断路器本体2侧的端部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安装筋条115,所述的安装筋条115与断路器本体2上的安装槽21卡接配合,实现端子罩1与断路器本体2的连接。所述端子罩1在朝向断路器本体2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孔二116,所述断路器本体2的朝向端子罩1的一端开设螺钉孔22,所述的安装孔二116和螺钉孔22通过螺钉二4紧固。

如图2、3、5所示,所述的端子罩1的外隔弧罩11的顶板112在朝向断路器本体2的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起117,在断路器本体2的朝向端子罩1的面上开设与凸起117相嵌配的孔23。当端子罩1安装至断路器本体2上时,所述的凸起117与所述的孔23配合,实现端子罩1与断路器本体2的连接,提高端子罩1在断路器出线方向即所述的断路器本体2的接线排24的延伸方向的结构强度。所述的凸起117的形状不受任何限制,本实施例中,优先选择圆柱状或圆环状,且对应断路器本体2的每个相设置一对圆柱状的凸起117和孔23。

如图1至7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断路器的装配过程是:首先,将丝网板131和网孔板132和绝缘板133分别插接在内隔弧罩12的消游离腔1251内,然后将三个内隔弧罩12从外隔弧罩11朝向底板3的一端沿竖直方向插入外隔弧罩11的三个腔室110内,通过侧板121的长条凹槽122与侧面板111和相间隔板114的长条凸起101的嵌配、定位孔槽102与定位凸起123的嵌配从而完成隔弧罩的安装;再将断路器本体2固定在底板3上,然后,将外隔弧罩11的安装筋条115与断路器本体2上的安装槽21嵌配、外隔弧罩11的凸起117与断路器本体2上的孔23配合,将螺钉二4穿过顶板112的安装孔二116旋进断路器本体2的螺钉孔22中,实现端子罩1与断路器本体2的定位;最后通过螺钉一5穿过端子罩1的安装孔一1011后拧入到底板3上的拉铆螺母31上完成固定。

实施例二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定位凸起123设置在内隔弧罩12的侧板121的靠近底板3的下部(为悬臂梁)上,在与所述侧板121配合的侧面板111或相间隔板114上对应设置定位孔槽102。

设计图

一种断路器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857002.0

申请日:2019-06-06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708918U

授权时间:20191129

主分类号:H01H71/02

专利分类号:H01H71/02;H01H71/08

范畴分类:38C;

申请人: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第一申请人: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申请人地址: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虞山工业园一区建业路8号

发明人:顾建青;陈志刚;严晓辛

第一发明人:顾建青

当前权利人: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代理人:何艳

代理机构:32113

代理机构编号: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13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断路器论文和设计-顾建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