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管理制度论文_谢玮

导读:本文包含了农地管理制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农地,管理制度,土地,经营权,中国农业银行,地权,制度。

农地管理制度论文文献综述

谢玮[1](2019)在《土地管理法修正案通过 征地制度迎来大变革,农地入市是最大亮点》一文中研究指出8月26日上午10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在人民大会堂台湾厅举行发布会。公布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修正案草案,资源税法草案审议结果。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局局长何绍仁介绍,26日上午,十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举行了闭幕会,常委会组成人员167人出席,出席人数符合法定人数。会议表决通(本文来源于《中国经济周刊》期刊2019年16期)

杨仕兵[2](2019)在《论构建农地经营权的强制管理制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农地经营权抵押和入股后,债务人无力清偿债务或农地入股期限届满前公司解散或破产时,债权人为实现债权,必须对农地经营权进行拍卖、变卖或折价,但结果却会出现无人受让的情况。为保护债权人利益和实现"叁权分置"制度的初衷,农地经营权的强制管理制度是应然选择。农地经营权强制管理法律关系的本质是土地信托关系,但又区别于一般的土地信托,有着严格的适用条件。农地经营权强制管理的利益关系人包括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和监管主体,在农地经营权到期或清偿债务后,农地经营权强制管理应当变更或终止。(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陈一蕾,李玙成,程官文[3](2018)在《“叁权分置”制度下农地流转程序规范管理失衡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4年,新一轮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春潮开始涌动。连续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地流转"、"叁权分置"问题进行探讨。但其核心都是叁权问题的内容,而对相关流转程序着笔甚少,几近为零。而本文认为,"叁权分置"问题至今仍未完全落实,不单单是因为叁权内容的模糊,与流转程序的不规范也有关系。本文总结农地流转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从农民、政府和工商资本叁个方面探讨流转程序对其影响,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最终给出立法建议。(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18年13期)

刘启明,李晓晖[4](2018)在《关于如何完善土地流转的制度探讨——基于日本农地中间管理制度的分析与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地流转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条件之一,但是,实现土地有序流转需要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日本近年实施的农地中间管理制度旨在通过建立农地中间管理机构(农地银行)及相应的流转机制和流转补贴制度,促进土地向农业承担主体集中,提高农业用地的利用效率和集约化程度,进而提高农业竞争力。通过对该制度的细致总结和效果分析,认为中国的土地流转制度有必要以目标为导向,完善制度设计、细化政策措施、调整农业补贴并注重基层和农民参与。(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李晗林,周江梅,曾玉荣[5](2015)在《台湾农地管理制度经验与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台湾地区经历3次农地改革,形成相对成熟的农地管理制度,保障了台湾地区农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总结分析台湾地区农地管理的主要做法及特点,借鉴台湾经验,从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细化农地管理规章制度、重视耕地保护与促进农地有效利用等角度,提出深化中国大陆农地制度改革的若干思考。(本文来源于《福建农业学报》期刊2015年08期)

肖新喜[6](2014)在《我国农地管理制度的修改理念与规范配置》一文中研究指出城乡二元体制下,我国农地管理制度之首要目的在于限制农地权利,剥夺集体与农民的农地发展利益为工业化提供资金积累。基于此,农地管理制度具有管制过度、双重不平等以及忽视农地权利主体参与等特征。其规范配置以禁止性与强制性等强行性规范为核心。随着我国进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阶段,农地管理制度应成为工业反哺农业的有力保障。它应该确立扩大自治、实现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有机结合以及强化民主参与的立法理念。修改后农地管理制度的规范配置要弱化强行性规范的核心地位并减少其数量,增加任意性规范与倡导性规范的数量,注重它们在农地管理中的功能发挥。(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2期)

王波[7](2012)在《我国农地法律制度变迁与农村社会管理制度的回应》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农村土地方面产生的矛盾不断增多和聚集,农村社会管理难题亦摆在基层政府面前。土地利用问题也是解决当前中国乡村治理和社会全面发展中的“叁农问题”所急需解决的最大问题之一。如何处理土地利用问题成为确立和变革乡村治理机制的圭臬。本文把农地法律制度与社会管理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从分析我国土地法律制度的历史沿革入手,以农村当代的土地利用现状及其产生的矛盾为基础,以化解农村社会矛盾,推动社会管理创新为目的,将本文铺陈开来。本文共五章,第一章主要阐述了农地法律制度与社会管理制度之间的有机关联。农地法律制度是农村经济运作的基础,是保证农村和谐稳定,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制度。农村社会的管理,从思想理念到管理组织、管理方法等方面,都与土地法律制度紧密关联。反之,也应充分认识到农村社会管理的创新对于化解农地矛盾,保证农村和谐的积极作用。第二章中,介绍了我国农地法律制度的历史沿革。在原始社会前中期,土地私人所有观念还未出现。到了原始社会末期,井田制悄然萌芽,并延续至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较有代表性的土地制度有名田制、王田制、屯田制和均田制。近代社会动荡不安,土地法律制度更易繁多。新中国成立以后,历经土地改革、农业合作社、人民公社,最终形成了当下以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的基本土地制度框架。第叁章中,介绍了我国农村社会治理的模式演变。以社会性质作为划分的标准,介绍了我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近代社会的管理模式。第四章中,阐述了我国当前社会矛盾的现状及社会管理的困境。农村社会矛盾主要表现为农民收入水平低,增收缓慢,征地拆迁安置补偿矛盾较为突出,产权纠纷事件时有发生,农村生态环境时有恶化,农民工和留守儿童问题突出,农民养老、医疗保障不足等等,这些矛盾的产生与土地利用状况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土地问题的有效解决,影响着这些矛盾的化解。因此,要不断提高社会管理创新能力,改变管理观念,创新管理方式。当前,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公共服务水平有所提升,社会建设能力有所增强,群众社会管理参与热情不断提升,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如基层政府财政资源不足,公共服务问题突出:社会管理制度不完善;社会管理方法简单。为缓解社会矛盾,要积极创新社会管理方法。第五章中,介绍了农村社会土地利用的现实问题与社会管理制度的回应。在当前农村土地问题上,既有法律层面的,如产权界定模糊、土地承包经营权性质不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缺陷等,也有现实层面的,如生产规模较小,生产成本较高,耕地数量减少,土地污染问题凸显,耕种动力不足,土地撂荒现象严重等。这些问题的妥善解决,呼唤着社会管理的制度创新。当前,农村社会管理创新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各项职能应该回归社会。劳动群众是社会建设和管理的主体。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让人民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其次是治理和善治理论,治理强调权利主体多元化,反对传统社会只有政府作为社会管理的唯一权力中心。善治的本质就在于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合作,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是两者结合的最佳状态。农村社会管理创新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是推进农村民主法治建设的需要。农村社会管理,要把握好方向,朝着更有效履行管理职责的社会管理模式发展。在制度层面,要消除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积极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断完善农村教育机制;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创新农村杜会管理组织形式,建立社会管理联动机制;完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和社会矛盾化解机制。(本文来源于《西南财经大学》期刊2012-10-01)

王小映[8](2012)在《完善农地登记管理制度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意义重大土地登记是物权公示和保障交易安全的基本手段。目前,我国土地登记的基本情况是,城市土地登记好于农村土地登记,建设用地登记好于农用地登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是我国土地总登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用益物权制度和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落实中央提出的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一项基础工作。在当前形势(本文来源于《农村经营管理》期刊2012年07期)

陈世伟,尤琳[9](2012)在《农地制度变迁与农村社会管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土地制度是农村基本的经济制度,是乡村治理产生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在历史上,每一次土地分配及产权归属的重大变化,最终都引致农村社会结构及组织管理制度的变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通过土地改革赢得农民的认同,重建了农村社会管理体制。随着农村合作化和集体化的发展,建立了高度集权的人民公社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摧毁了人民公社体制的经济基础,村民自治成为基层治理的基本制度。但是,土地流转和人口流动的加剧使农村社会日益开放多元,迫切需要建立新型的乡村治理机制,推动村民自治逐步向新型农村社区自治转型。(本文来源于《重庆社会科学》期刊2012年04期)

田东林[10](2012)在《中国农业银行服务叁农管理制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13亿人口,其中8亿左右生活在农村地区。党中央始终坚持把解决好“叁农”问题即农民、农业和农村发展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落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问题已成为金融理论界研究的热点。为加强“叁农”金融服务,2007年,党中央决定中国农业银行履行国有大型银行商业服务“叁农”的责任,要求农业银行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需求,进行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发挥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资金、人才、服务的综合优势做好“叁农”金融服务。本文从两个视角对农业银行服务“叁农”管理制度进行了研究。一是从服务“叁农”主体层面,通过对中国农业银行近年服务“叁农”改革实践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归纳总结农业银行服务“叁农”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了对策建议。二是从国家制度层面,通过对农业银行服务“叁农”面临的外部监管和激励机制分析,运用行政管理学相关理论提出国家对农业银行服务“叁农”管理制度的支持政策建议。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部分,介绍了“叁农”的背景和“叁农”问题的涵义,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新公共组织理论和“叁农”金融发展理论角度,论述研究中国农业银行“叁农”金融服务管理制度的重要意义,总结归纳得出论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从组织机构体系、管理授权模式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简要分析了农业银行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现状。第叁部分,介绍了国家对银行服务“叁农”的政策和监管制度,在分析了农业银行服务“叁农”改革实践的基础上,归纳出农业银行当前服务“叁农”所面临的管理制度问题。第四部分,针对农业银行服务“叁农”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国家和银行两个层面,提出改革完善叁农金融事业部管理制度、启动流程银行再造、优化营业机构布局、国家政策扶持和法律保障。在组织体系优化、流程再造、完善事业部运行机制和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对策建议。第五部分,在得出结论的基础上,对农业银行“叁农”金融服务管理制度改革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2-04-01)

农地管理制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农地经营权抵押和入股后,债务人无力清偿债务或农地入股期限届满前公司解散或破产时,债权人为实现债权,必须对农地经营权进行拍卖、变卖或折价,但结果却会出现无人受让的情况。为保护债权人利益和实现"叁权分置"制度的初衷,农地经营权的强制管理制度是应然选择。农地经营权强制管理法律关系的本质是土地信托关系,但又区别于一般的土地信托,有着严格的适用条件。农地经营权强制管理的利益关系人包括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和监管主体,在农地经营权到期或清偿债务后,农地经营权强制管理应当变更或终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农地管理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1].谢玮.土地管理法修正案通过征地制度迎来大变革,农地入市是最大亮点[J].中国经济周刊.2019

[2].杨仕兵.论构建农地经营权的强制管理制度[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3].陈一蕾,李玙成,程官文.“叁权分置”制度下农地流转程序规范管理失衡问题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8

[4].刘启明,李晓晖.关于如何完善土地流转的制度探讨——基于日本农地中间管理制度的分析与启示[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5].李晗林,周江梅,曾玉荣.台湾农地管理制度经验与启示[J].福建农业学报.2015

[6].肖新喜.我国农地管理制度的修改理念与规范配置[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7].王波.我国农地法律制度变迁与农村社会管理制度的回应[D].西南财经大学.2012

[8].王小映.完善农地登记管理制度的思考[J].农村经营管理.2012

[9].陈世伟,尤琳.农地制度变迁与农村社会管理[J].重庆社会科学.2012

[10].田东林.中国农业银行服务叁农管理制度研究[D].兰州大学.2012

论文知识图

水产品化学投入品控制流程基于“3521工程”的信乌平台示意图索引索引(6)

标签:;  ;  ;  ;  ;  ;  ;  

农地管理制度论文_谢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