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论文_林晴,刘艳,高碧珍

导读:本文包含了遗传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遗传学,表观,基因,染色体,地中海,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

遗传学论文文献综述

林晴,刘艳,高碧珍[1](2020)在《基于过程性评价的医学遗传学考核方法改革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改革教学考核方法,克服传统教学与考核方法的弊端,采用过程性考核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查。研究结果显示,过程性考核体系这种新的考核模式的加入能够全面、及时、科学地反映学生的成绩和能力,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本文来源于《卫生职业教育》期刊2020年02期)

阎霞,徐臻,洪葵[2](2019)在《病窦综合征的遗传学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遗传性病窦综合征(SSS)可见于有或无心脏结构异常的胎儿、婴幼儿或儿童,有明显的家族性倾向,常呈常染色体显性和常染色体隐性两种遗传模式。目前已报道10余个基因与本病相关。分子遗传学检测有助于寻找遗传性SSS的致病性变异,但通常不作为遗传性SSS的常规诊断检测手段。(本文来源于《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朱晓洁,吴显劲,曾宏,曹碧红,王春晖[3](2019)在《一例罕见的CD-90(C>T)β地中海贫血家系分子遗传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一例在中国人群中罕见的CD-90(C>T)β地中海贫血突变进行家系分子遗传学特征分析。方法地贫血液学指标采用血细胞分析仪及电泳分析仪进行分析;常规α和β地中海贫血基因采用导流杂交法进行分析;罕见地贫基因型采用DNA测序、多重链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缺口PCR(Gap-PCR)技术进行分析。结果检测到先证者、其母亲及其胞妹为中国人罕见的CD-90(C>T)β地中海贫血;先证者妻子检测到CD41-42突变β地中海贫血;先证者父亲未检测到地贫基因突变。结论本研究发现一个家系3例罕见CD-90(C>T)β地贫,确认了先证者罕见的CD-90(C>T)β基因突变遗传来源于其母亲。3例罕见CD-90(C>T)β地贫均表现为轻型β地贫的临床和血液学特征,丰富了中国人群罕见地贫的基因谱及临床表型信息。(本文来源于《中国热带医学》期刊2019年12期)

肖璇,吴笑臣[4](2019)在《地方高校遗传学实验内容的整合与创新》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地方高校遗传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验证性实验偏多、研究创新性实验偏少、实验内容相对陈旧、缺乏自身特色等问题,对遗传学实验教学内容的整合及创新进行了探讨;提出将果蝇经典遗传学实验进行整合,并基于目前地方高校实验平台与学生学业水平,结合教师自身科研资源及地方农业经济特色对部分实验项目进行深化与创新。(本文来源于《高教学刊》期刊2019年25期)

陈超阳,李若茗,田欣,马凌云,周颖[5](2019)在《宫内生长受限胎儿追赶生长的表观遗传学修饰及二甲双胍干预的研究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胎儿宫内生长受限(IUGR)多由母体在妊娠时期营养供应不足引起。由于去除了阻碍生长的不利因素,IUGR胎儿在出生后可发生追赶生长(CUG),使患儿的体重、身高达到该年龄的正常范围。CUG可促发胰岛素抵抗(IR),参与成年后的代谢综合征。CUG患儿发生的IR与其基因组的表观遗传学修饰密切相关,为此类疾病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近期的研究发现,胰岛素增敏剂二甲双胍可干预CUG小鼠的IR,减少成年期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本文对IUGR及CUG的发生机制、可能发生表观遗传学修饰的主要位点、以及二甲双胍对本类患者的药理作用等作一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23期)

本报记者,张烁[6](2019)在《“布衣院士”的不变牵挂》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华南农业大学,有这样一位离休老校长。他使命在肩,初心不忘,即使病卧在床,也不忘过组织生活;他生命不息,科研不止,一生致力于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他奋斗终身、无怨无悔,把880多万元积蓄捐给教育事业……他,就是被称为“布衣院士”的“时代楷模”--(本文来源于《人民日报》期刊2019-12-16)

史达源,徐家伟,孙莹璞[7](2019)在《植入前遗传学检测技术在单基因病和染色体平衡易位中的应用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应用于单基因病、染色体病、高龄和反复流产的患者,阻断了遗传缺陷向子代传递,提高了临床妊娠率。近年来,微阵列芯片和二代测序等PGT技术不断发展,提高了检测准确性,降低了误诊率,但仍然存在检测时间长、成本高、等位基因脱扣和无法识别染色体平衡易位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近来有新的技术方法应用于临床,能准确识别携带致病基因的染色体,鉴别易位携带状态的胚胎,提高异常胚胎的检出率,改善子代的临床结局。本文从PGT技术的发展进程、PGT技术在单基因病阻断和染色体平衡易位胚胎识别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生殖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龙驭云,李孝东,汤欣欣,尹婷,杨舒婷[8](2019)在《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稽留流产绒毛遗传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稽留流产绒毛染色体,探讨稽留流产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为患者的下一次妊娠提供临床指导。方法借助高通量测序技术,对111例稽留流产绒毛进行染色体检测,统计染色体异常的类型及所占比例,并将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指征结合,做进一步分析。结果 111例稽留流产绒毛样本检测成功率100. 0%;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111例稽留流产绒毛样本中染色体正常46例(41. 4%);染色体异常65例,异常率为58. 6%。其中以染色体数目异常占比最高,有50例(45. 0%);染色体结构异常15例(13. 5%);初次流产患者组31例,染色体异常率为54. 8%(17/31),两次及两次以上流产患者组73例,染色体异常率为61. 6%(45/73),7例患者信息不详,排除在外。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孕妇稽留流产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中最主要为染色体数目异常;流产次数与稽留流产绒毛染色体异常之间无相关性;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绒毛染色体具有高效、快速、准确及可以实现全基因组覆盖等优点,能检测出稽留流产组织的染色体异常具体情况,对孕妇的再次妊娠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幼保健》期刊2019年24期)

陈子兴[9](2019)在《正常生理造血的表观遗传学调控和表观基因组景观》一文中研究指出造血干细胞向各系列终末造血细胞的发育分化由一系列基因的有序表达所主导,当前对基因表达的调控机理的研究和认识已深入到表观遗传学和表观基因组层面。本文从基因组甲基化水平、染色质组蛋白修饰标识和非编码RNA的表达态势等方面,对正常造血系统从造血干/祖细胞向红系、髓系和淋系发育分化过程中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机理和表观基因组景观作一简明的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魏琪瑶,徐晨晨,王美艳,叶海峰[10](2019)在《光遗传学工具的开发及其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细胞所处微环境的动态变化对细胞分化、细胞信号通路、个体生长以及疾病等有很大影响。光遗传学技术利用基因编码蛋白质表达并结合光控的手段为动态调控细胞信号通路、细胞定位和基因表达等方面提供了一种全新、无损、可逆、非侵入、时空特异性的研究手段。文中总结了光遗传学元件的类型以及涉及的细胞信号通路,并探讨了光控细胞信号通路的应用与未来发展前景。(本文来源于《生物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遗传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遗传性病窦综合征(SSS)可见于有或无心脏结构异常的胎儿、婴幼儿或儿童,有明显的家族性倾向,常呈常染色体显性和常染色体隐性两种遗传模式。目前已报道10余个基因与本病相关。分子遗传学检测有助于寻找遗传性SSS的致病性变异,但通常不作为遗传性SSS的常规诊断检测手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遗传学论文参考文献

[1].林晴,刘艳,高碧珍.基于过程性评价的医学遗传学考核方法改革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20

[2].阎霞,徐臻,洪葵.病窦综合征的遗传学研究进展[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9

[3].朱晓洁,吴显劲,曾宏,曹碧红,王春晖.一例罕见的CD-90(C>T)β地中海贫血家系分子遗传学特征[J].中国热带医学.2019

[4].肖璇,吴笑臣.地方高校遗传学实验内容的整合与创新[J].高教学刊.2019

[5].陈超阳,李若茗,田欣,马凌云,周颖.宫内生长受限胎儿追赶生长的表观遗传学修饰及二甲双胍干预的研究现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9

[6].本报记者,张烁.“布衣院士”的不变牵挂[N].人民日报.2019

[7].史达源,徐家伟,孙莹璞.植入前遗传学检测技术在单基因病和染色体平衡易位中的应用进展[J].生殖医学杂志.2019

[8].龙驭云,李孝东,汤欣欣,尹婷,杨舒婷.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稽留流产绒毛遗传学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9

[9].陈子兴.正常生理造血的表观遗传学调控和表观基因组景观[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9

[10].魏琪瑶,徐晨晨,王美艳,叶海峰.光遗传学工具的开发及其应用研究[J].生物工程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种群遗传学研究的采...表达水平与IGHV突变状态、CD38表达...逆境胁迫信号传导途径[141]:亲代SHR给氯沙坦后子代肠系膜叁级动...的作用机制在其它的血液系统...瘢痕疙瘩的临床表现

标签:;  ;  ;  ;  ;  ;  ;  

遗传学论文_林晴,刘艳,高碧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