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护膜贴附设备,它包括:上料组件,所述上料组件包括第一上料盘、第二上料盘以及上料机器人,所述第一上料盘和所述第二上料盘可交替进出取料位置;保护膜剥离组件,所述保护膜剥离组件包括取膜机器人和保护膜剥离机构;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产品定位相机和保护膜定位相机;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上设置有工位。由于上料组件中设置有第一上料盘和第二上料盘,且第一上料盘和第二上料盘可交替进出取料位置,因此当第一上料盘处于取料位置时,可以向闲置的第二上料盘布置产品,然后第二上料盘进入取料位置替换下取完料的第一上料盘,可连续生产,提高效率。整个贴膜过程只需很少的人工。
主设计要求
1.一种保护膜贴附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料组件(1),所述上料组件(1)包括第一上料盘(11)、第二上料盘(12)以及上料机器人(13),所述第一上料盘(11)和所述第二上料盘(12)可交替进出取料位置;保护膜剥离组件(2),所述保护膜剥离组件(2)包括取膜机器人(21)和保护膜剥离机构(22);定位组件(3),所述定位组件(3)包括产品定位相机(31)和保护膜定位相机(32);操作台(4),所述操作台(4)上设置有工位。
设计方案
1.一种保护膜贴附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上料组件(1),所述上料组件(1)包括第一上料盘(11)、第二上料盘(12)以及上料机器人(13),所述第一上料盘(11)和所述第二上料盘(12)可交替进出取料位置;
保护膜剥离组件(2),所述保护膜剥离组件(2)包括取膜机器人(21)和保护膜剥离机构(22);
定位组件(3),所述定位组件(3)包括产品定位相机(31)和保护膜定位相机(32);
操作台(4),所述操作台(4)上设置有工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膜贴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组件(1)包括第一滑轨(14)、第二滑轨(15)、第一气缸以及第二气缸,所述第一上料盘(11)滑移设置在第一滑轨(14)上,所述第二上料盘(12)滑移设置在第二滑轨(15)上,所述第一气缸的动力端连接在第一上料盘(11)上,所述第二气缸的动力端连接在第二上料盘(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膜贴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组件(1)还包括光纤传感器,所述光纤传感器设置在取料位置附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膜贴附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滑轨(14)和第二滑轨(15)平行设置且第二滑轨(15)套设在第一滑轨(14)内,第二上料盘(12)可滑移从第一上料盘(11)下方穿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膜贴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剥离机构(22)包括转盘(221)、剥刀(222)以及载膜台(223),整卷的保护膜可套设在所述转盘(221)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护膜贴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剥离机构(22)还包括抽取马达。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膜贴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4)上还设置有产品旋转组件,所述产品旋转组件包括旋转气缸和真空吸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膜贴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器人(13)和所述取膜机器人(21)均为四轴机器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膜贴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器人(13)和所述取膜机器人(21)上均设置有多于一个吸盘,所述操作台(4)上设置有多于一个工位。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贴附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保护膜贴附设备。
背景技术
手机摄像头组装前后需贴保护膜,根据产品的特性与贴附工艺,目前大部分工厂都是由人工进行贴附,由于产品体积很微小,材料本身为薄膜带软性,贴附过程中操作先将产品放入定位装置内,取出片状膜用镊子一片一片贴附到产品内,频繁的操作加上肉眼的疲劳给操作员带来工作负荷大、效率慢等弊端。针对上述问题,本设备可以有效解决无需人工贴膜问题,同时提高工作效率与产能。
授权公告号为“CN 207617266 U”的中国专利文献虽然公开了一种“3D贴合机”,用于对显示器贴膜,但是工位固定,产品布料时需将设备停止工作,影响了一定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保护膜贴附设备,可以减少人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保护膜贴附设备,它包括:
上料组件,所述上料组件包括第一上料盘、第二上料盘以及上料机器人,所述第一上料盘和所述第二上料盘可交替进出取料位置;
保护膜剥离组件,所述保护膜剥离组件包括取膜机器人和保护膜剥离机构;
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产品定位相机和保护膜定位相机;
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上设置有工位。
优化地,所述上料组件包括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第一气缸以及第二气缸,所述第一上料盘滑移设置在第一滑轨上,所述第二上料盘滑移设置在第二滑轨上,所述第一气缸的动力端连接在第一上料盘上,所述第二气缸的动力端连接在第二上料盘上。
进一步地,所述上料组件还包括光纤传感器,所述光纤传感器设置在取料位置附近。
优化地,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平行设置且第二滑轨套设在第一滑轨内,第二上料盘可滑移从第一上料盘下方穿过。
优化地,所述保护膜剥离机构包括转盘、剥刀以及载膜台,整卷的保护膜可套设在所述转盘中。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膜剥离机构还包括抽取马达。
优化地,所述操作台上还设置有产品旋转组件,所述产品旋转组件包括旋转气缸和真空吸盘。
优化地,所述上料机器人和所述取膜机器人均为四轴机器人。
优化地,所述上料机器人和所述取膜机器人上均设置有多于一个吸盘,所述操作台上设置有多于一个工位。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膜贴附设备,由于设置有上料组件、保护膜剥离组件、定位组件以及操作台,因此上料组件中上料机器人可以在取料位置从第一上料盘或第二上料盘中取料,上料机器人将所取的料放置在操作台上的工位中,并由定位组件中产品定位相机拍照定位,保护膜剥离组件中保护膜剥离机构将保护膜剥离待取用,由取膜机器人取膜并由定位组件中保护膜定位相机拍照定位,然后取膜机器人将保护膜贴于工位中产品上,完成贴膜。并且由于上料组件中设置有第一上料盘和第二上料盘,且第一上料盘和第二上料盘可交替进出取料位置,因此当第一上料盘处于取料位置时,可以向闲置的第二上料盘布置产品,然后第二上料盘进入取料位置替换下取完料的第一上料盘,可连续生产,提高效率。整个贴膜过程只需很少的人工。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保护膜贴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保护膜剥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上料组件;11、第一上料盘;12、第二上料盘;13、上料机器人;14、第一滑轨;15、第二滑轨;
2、保护膜剥离组件;21、取膜机器人;22、保护膜剥离机构;221、转盘;222、剥刀;223、载膜台;
3、相机定位组件;31、产品定位相机;32、保护膜定位相机;
4、操作台;
5、放置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所示,保护膜贴附设备用于手机摄像头组装前后贴保护膜。
保护膜贴附设备包括上料组件1、保护膜剥离组件2、相机定位组件3、操作台4以及放置架5。
其中,上料组件1用于组装前的手机摄像头供料,保护膜剥离组件2用于将保护膜从整卷保护膜中剥离,相机定位组件3用于贴附前的定位,操作台4为贴附提供空间,放置架5用于安装上料组件1、保护膜剥离组件2、相机定位组件3以及操作台4。
如图1,上料组件1包括第一上料盘11、第二上料盘12、上料机器人13、第一滑轨14、第二滑轨15、第一气缸(图未示)以及第二气缸(图未示)。
其中,第一上料盘11滑移设置在第一滑轨14上,第二上料盘12滑移设置在第二滑轨15上。第一上料盘11在第一滑轨14上滑移时可以在取料位置和布料位置之间切换,同样的道理,第二上料盘12在第二滑轨15上滑移时可以在取料位置和布料位置之间切换。
如图1,取料位置大致是图1中第二上料盘12所处的位置。当第二上料盘12上的料(手机摄像头)被上料机器人13取完时,第二上料盘12滑移出取料位置。随后,已布好料的第一上料盘11滑移进入取料位置供上料机器人13取料。
第一滑轨14和第二滑轨15均设置有两根,第一上料盘11的两侧边分别卡接在一根第一滑轨14上,第二上料盘12的两侧也分别卡接在一根第二滑轨15上,使得第一上料盘11或第二上料盘12可以稳定在放置在第一滑轨14或第二滑轨15上。
第一滑轨14与第二滑轨15平行设置,且第二滑轨15套设在第一滑轨14内。
第一上料盘11的高度高于第二上料盘12,第二上料盘12可滑移从第一上料盘11下方穿过,这样第一上料盘11和第二上料盘12可交替进入取料位置(图1中第二上料盘12所处的位置)。因此,比如当第二上料盘12处于取料位置被取料时,第一上料盘11可以由人工布置手机摄像头,等待第二上料盘12取完料时滑移出取料位置,第一上料盘11随即滑移进入取料位置被取料。因此,第一上料盘11和第二上料盘12可同时操作,节省了单独布料所需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施例中,第一上料盘11和第二上料盘12可交替进出取料位置,主要是通过第一上料盘11的高度高于第二上料盘12实现。其它技术方案中,还可以有其它设置,比如,第二滑轨15不是设置在第一滑轨14内侧,而是两者分离、单独设置,但是第二滑轨15和第一滑轨14的一端均通向取料位置,这时第一上料盘11和第二上料盘12的高度可以无关联,第一上料盘11和第二上料盘12可由各自的驱动机构驱动交替进出取料位置。
本实施例中,第一上料盘11与第一气缸(图未示)的动力端连接并由第一气缸驱动,第二上料盘12与第二气缸(图未示)的动力端连接并由第二气缸驱动。
本实施例中,在取料位置附近还设置有光纤传感器(图未示),用于监测第一上料盘11或第二上料盘12是否已到达指定位置并通过控制第一气缸或第二气缸来停止第一上料盘11或第二上料盘12,使得第一上料盘11或第二上料盘12准确地停止于指定的位置,便于上料机器人13准确取料。
上料机器人13为四轴机器人,抓取精度高。上料机器人13上可以设置多于一个吸盘,这样一次可以吸取多于一个产品(组装前的手机摄像头),提高了效率。
操作台4上相应地设置有多于一个工位,使得一次可以放置多个产品等待贴膜。
如图1,保护膜剥离组件2包括取膜机器人21和保护膜剥离机构22。
保护膜剥离机构22准备好贴膜后,取膜机器人21吸取贴膜送往操作台4上工位中的产品并贴膜。
如图2,保护膜剥离机构22包括转盘221、剥刀222以及载膜台223。
整卷的保护膜套设在转盘221中,因此可以连续地剥膜,减少人工且提高效率。
如图2,保护膜带从整卷的保护膜中抽取出并经过剥刀222将保护膜从基带上剥离,基带随后转向朝下移动并回收,保护膜被留在载膜台223上等待取膜机器人21取用。
保护膜带可以人工抽取,比如在保护膜基带的前端由人工抽取。或者优选的,为了提高效率,设置抽取马达抽取,抽取马达可以连接在保护膜基带的前端。
取膜机器人21为四轴机器人,抓取精度高。
取膜机器人21上可优选设置多于一个吸盘,这样一次可以吸取多片保护膜,提高效率。
如图1,定位组件3包括产品定位相机31和保护膜定位相机32。
上料机器人13取出产品后,产品放置在操作台4的工位上,由产品定位相机31拍照得坐标位置。
取膜机器人21取出保护膜后,在保护膜定位相机32处停留拍照,得坐标位置后,取膜机器人21继续带动保护膜向操作台4上的产品移动并根据坐标位置贴膜。
优选的,操作台4上还设置有产品旋转组件(图未示),产品旋转组件包括旋转气缸和真空吸盘,真空吸盘吸取产品并由旋转气缸旋转产品,使得保护膜的贴附达到旋转方向上的准确。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05019.0
申请日:2019-01-2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552441U
授权时间:20191029
主分类号:B29C 63/02
专利分类号:B29C63/02
范畴分类:17J;
申请人:苏州润弘安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苏州润弘安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玉山镇城北中路888号
发明人:徐文飞;周宇;钟铭;刘国举
第一发明人:徐文飞
当前权利人:苏州润弘安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项丽
代理机构:32276
代理机构编号:苏州根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