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质联用分析论文_王平,袁梅,章伍林

导读:本文包含了气质联用分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挥发性,色谱,气质,气相,成分,挥发油,质谱。

气质联用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平,袁梅,章伍林[1](2019)在《气相色谱及气质联用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论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农业生产中,为了有效预防病虫害的发生、促进作物的良好生长,必须使用一定的化学农药。农药残留会使得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加剧,导致水生态环境、土壤环境和大气环境等恶化,威胁人们的健康安全。同时,这也是限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气相色谱及气质联用能够为农药残留分析提供依据,解决当前的农药污染问题。本文对气相色谱及气质联用技术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策略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现代食品》期刊2019年23期)

邱红燕,周雪,吴林菁,姚淙文,沈祥春[2](2019)在《天麻挥发性成分的顶空气质联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顶空进样-气质联用(HS-GC-MS)快速分析贵州产天麻中挥发性成分的方法。方法采取顶空进样的方式,直接分析天麻的粉末样品。采用HP-5MS石英毛细管柱(0.25管柱方式,直接分析天麻的)。载气流量1.0 mL/min,分流比10:1,进样口温度220℃,程序升温条件(初始温度35℃保持3 min,以0.5℃至40℃保持3 min,以2℃至195℃保持2 min,以20℃至280℃保持1 min)。MS条件为EI电离源能量为70 eV,离子源温度230℃,四级杆温度150℃,扫描范围为m/z 45~500。采取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挥发性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并对其加以鉴定。结果共检出61种挥发性物质,鉴别出25种化合物,其中甲氧基乙酸酐、3-糠醛、5-甲基呋喃醛是天麻中的主要挥发性物质,占全部挥发性物质的11.24%、54.9%、10.45%。结论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准确、样品量少等特点,适用于干天麻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快速测定。(本文来源于《时珍国医国药》期刊2019年10期)

吴双双,徐榕青,林文津,郑荣生,徐小妹[3](2019)在《香茅psbA-trnH序列鉴定及挥发油成分气质联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鉴定得到的植物为香茅,分析香茅挥发油主要成分及其含量。方法:使用通用DNA条形码片段(psbA-trnH)对香茅的DNA进行扩增测序,利用BLAST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绘制遗传距离树,进行种属鉴定,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香茅挥发油并通过GC-MS气质联用技术对香茅挥发油各组分含量进行分析。结果:psbA-trnH序列扩增测序确认所测植物为香茅属植物且具有较高的成功率;通过GC-MS共分离出43个峰,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各组分占比如下:香茅醇(12.76%)、香叶醇(14.54%)、柠檬醛(5.33%)、榄香醇(12.57%)。结论:叶绿体间隔区的psbA-trnH序列可以作为香茅的条形码候选序列。福建香茅的主要挥发成分为香茅醇、香叶醇、柠檬醛、榄香醇等萜类及其含氧衍生物。(本文来源于《中国野生植物资源》期刊2019年05期)

何莲,乔明锋,蔡雪梅,易宇文,王林[4](2019)在《基于气质联用分析花椒芽炒鸡蛋挥发性风味物质》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研究花椒芽炒鸡蛋挥发性风味物质及花椒芽对炒鸡蛋风味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花椒芽能赋予炒鸡蛋特殊风味,当花椒芽与鸡蛋质量比为1∶2时,花椒芽炒鸡蛋的感官评分最高,与传统香椿芽炒鸡蛋相比,可接受度并无显着差异。SPME-GC/MS分析表明,花椒芽对花椒芽炒鸡蛋风味贡献较大,对其风味物质的组成及比例均有影响,两者的主要挥发性化合物都是乙酸芳樟酯、d-柠檬烯、芳樟醇和月桂烯,而炒鸡蛋的主要风味物质是2-甲基丁醛、正己醛和1-戊烯-3-醇。该研究为花椒芽的食用开发提供了数据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调味品》期刊2019年09期)

田翔,乔治军[5](2019)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黄酒中挥发性成分》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质法分离、分析延安糜子酒和绍兴糯米酒2种黄酒中的多种易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从延安糜子酒中共分离得到46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醇类、酯类、烃类、酚类、醛酮类的相对含量分别为39.292%、23.556%、7.366%、1.888%、4.214%;从绍兴糯米酒中共分离得到27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醇类、酯类、烃类、酚类、醛酮类的相对含量分别为43.600%、24.904%、1.437%、0.888%、19.316%。2种黄酒中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62种,共有的挥发性成分有11种,在挥发性组成上相似,醇类含量最高,酯类次之,两者相对含量占鉴定得到物质总量的50%以上。该试验从黄酒中分析出不同种类的挥发性物质,为研究黄酒中挥发性物质组成提供了数据,也为黄酒感官评价方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9年16期)

王虹,佘金明,龚力民,刘宏伟,任旻琼[6](2019)在《湖南异地水芹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气质联用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比较了湖南8个不同产地水芹Oenanthejavaaica(BI.) DC.的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水芹挥发油,并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其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不同产地水芹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差别较大,含量最高的特征性成分各地都不相同。从不同产地水芹挥发油样品中共鉴定出63个化合物,样品间主要共有化合物8个。其中大根香叶烯D和柠檬烯具有较强的药用价值。结论湖南地区野生水芹中挥发油含量及成分有差异,具有较强的开发利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海峡药学》期刊2019年08期)

Wen-jie,ZHANG,Cong,LIU,Rui-juan,YANG,Ting-ting,ZHENG,Miao-miao,ZHAO[7](2019)在《采用气质联用技术和高效液相色谱对布朗山古树普洱晒青茶挥发性成分和生物活性成分进行比较分析(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布朗山不同品种古树普洱晒青茶香气物质和活性成分(多酚类和咖啡碱)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创新点:首次采用气质联用技术(GC-MS)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结合化学计量学对布朗山不同品种的古树普洱晒青茶进行研究,探究不同品种古树晒青茶成分之间的差异性。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结合GC-MS对香气成分进行鉴定;采用70%甲醇溶液对活性成分进行富集,使用HPLC进行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对不同品种的古树普洱晒青茶进行区分并对区分起主要作用的物质进行筛选。结论:叁个品种的古树普洱晒青茶(老曼峨、老班章和布朗)香气成分组成及含量差异较大,但主要成分均为醇类、碳氢类和酮类化合物。老曼峨中多酚类化合物含量较高,其次为布朗和老班章,相比于多酚类,咖啡碱含量表现出了相反的趋势。相比于PCA分析,PLS-DA分析对叁个品种的古树普洱晒青茶均显示出了较好的区分效果。变量投影重要性准则(VIP)分析结果显示34种香气和5种生物活性成分对不同品种的古树普洱晒青茶区分贡献较大。(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期刊2019年07期)

郑庆霞,刘萍萍,陈霞,王冰,翟妞[8](2019)在《基于气质和液质联用技术的烟草鲜烟叶代谢组学分析流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推广普及烟草代谢组学研究技术,规范烟草代谢组学数据的采集流程,提高烟草代谢组学数据的可比性和可用性,建立了适用于新鲜烟叶代谢组学研究的样品采集和质谱检测方法。将采集后的鲜烟叶迅速用锡箔纸包裹并在液氮中冷冻;将充分冷冻的烟叶样品在干冰包埋下转移至实验室,真空冷冻干燥;将干燥后的烟叶样品打碎成粉末,提取代谢物;采用9种主要基于GC-MS和LC-MS技术的检测方法收集代谢组数据,分别是6种靶向检测(植物色素、游离氨基酸、有机酸、生物碱及多酚和萜类化合物)和3种非靶向检测(脂类、基于GC-MS的全成分分析和基于LC-MS全成分分析)方法。采用所建方法对不同产区、不同品种及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第十叶位鲜烟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共定性定量500余种代谢物,涉及烟草主要初生、次生代谢物,其中绝对定量101种;②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生长发育期鲜烟叶的代谢组差异较大,如大多数胺类(包括游离氨基酸)代谢物随生长发育期变化其质量分数逐渐降低;同一期鲜烟叶代谢组的生态差异大于品种差异。该方法具有稳定性和可重复性高、数据量大且可靠、覆盖代谢物多等特点,可用于烟草代谢组学研究。(本文来源于《烟草科技》期刊2019年06期)

廖飞飞[9](2019)在《气质联用仪在挥发性有机物定性定量分析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气质联用技术概况及其在各领域应用,并以天然产物槐花为研究对象,从气质联用仪的应用角度对槐花中挥发油和脂肪酸的成分鉴定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本文来源于《云南化工》期刊2019年04期)

何嘉敏,于兰,于新,刘学云,江芳[10](2019)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益生菌发酵复合果蔬汁挥发性成分》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果蔬汁发酵前后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比较,为提高果蔬发酵产品的质量提供参考。该文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发酵果蔬汁的挥发性成分并对其方法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益生菌发酵复合果蔬汁饮料发酵前后香气成分及含量有显着差异,共鉴定出67种挥发性成分。发酵后产生27种新挥发性成分,消失了3种挥发性成分,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也由发酵前的18.94%增加为67.90%。其中醇类化合物、酸类化合物、酯类化合物、烃类化合物、醛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均有增加,还鉴定出了乙基香兰素及异丁基噻唑。(本文来源于《食品与发酵工业》期刊2019年16期)

气质联用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建立顶空进样-气质联用(HS-GC-MS)快速分析贵州产天麻中挥发性成分的方法。方法采取顶空进样的方式,直接分析天麻的粉末样品。采用HP-5MS石英毛细管柱(0.25管柱方式,直接分析天麻的)。载气流量1.0 mL/min,分流比10:1,进样口温度220℃,程序升温条件(初始温度35℃保持3 min,以0.5℃至40℃保持3 min,以2℃至195℃保持2 min,以20℃至280℃保持1 min)。MS条件为EI电离源能量为70 eV,离子源温度230℃,四级杆温度150℃,扫描范围为m/z 45~500。采取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挥发性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并对其加以鉴定。结果共检出61种挥发性物质,鉴别出25种化合物,其中甲氧基乙酸酐、3-糠醛、5-甲基呋喃醛是天麻中的主要挥发性物质,占全部挥发性物质的11.24%、54.9%、10.45%。结论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准确、样品量少等特点,适用于干天麻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快速测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气质联用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1].王平,袁梅,章伍林.气相色谱及气质联用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论述[J].现代食品.2019

[2].邱红燕,周雪,吴林菁,姚淙文,沈祥春.天麻挥发性成分的顶空气质联用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19

[3].吴双双,徐榕青,林文津,郑荣生,徐小妹.香茅psbA-trnH序列鉴定及挥发油成分气质联用分析[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9

[4].何莲,乔明锋,蔡雪梅,易宇文,王林.基于气质联用分析花椒芽炒鸡蛋挥发性风味物质[J].中国调味品.2019

[5].田翔,乔治军.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黄酒中挥发性成分[J].现代农业科技.2019

[6].王虹,佘金明,龚力民,刘宏伟,任旻琼.湖南异地水芹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气质联用比较分析[J].海峡药学.2019

[7].Wen-jie,ZHANG,Cong,LIU,Rui-juan,YANG,Ting-ting,ZHENG,Miao-miao,ZHAO.采用气质联用技术和高效液相色谱对布朗山古树普洱晒青茶挥发性成分和生物活性成分进行比较分析(英文)[J].JournalofZhejiangUniversity-ScienceB(Biomedicine&Biotechnology).2019

[8].郑庆霞,刘萍萍,陈霞,王冰,翟妞.基于气质和液质联用技术的烟草鲜烟叶代谢组学分析流程[J].烟草科技.2019

[9].廖飞飞.气质联用仪在挥发性有机物定性定量分析中的应用[J].云南化工.2019

[10].何嘉敏,于兰,于新,刘学云,江芳.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益生菌发酵复合果蔬汁挥发性成分[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

论文知识图

乙酸乙酯乙氧基化反应产物的气质联用...一5DGEBP的气质联用分析与乙醇氧化缩合的气质联用分析野马追乙醇提取物气质联用分析...油页岩、菌糠和混合样品热解生成的油...母液气质联用分析色谱图

标签:;  ;  ;  ;  ;  ;  ;  

气质联用分析论文_王平,袁梅,章伍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