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识字效率

如何提高小学生识字效率

河北省邱县实验小学袁方平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起点,对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在编排上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生理心理特点,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把认字和学习汉语拼音,学习儿歌韵文以及学生生活紧密相连,使识字环境文化气息浓郁,拉近识字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其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为了让学生及早进入阅读,识字的着力点应主要表现在“会认”这个识字教学的基本要求上。全册要求认的字,均选自常用字表要求写的字,优先选择构词率高的字,并力求使写的字有一定的规律。其中有的是本课新认识的字,有的是以前认识并在本课再现的字,便于学生感悟,便于教师指导。设置语境,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把字词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课文的插图或课件的画面引导学生去感悟、体会,即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常用字表语言环境

一、设置语境,在语言环境中识字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把字词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课文的插图或课件的画面引导学生去感悟、体会,即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课标强调在读书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而不仅仅认识这一课的字,更是可以认识这一册的字,甚至是下二册要认的字。因为在这首诗中读到过,再次出现就能混个眼熟,有助于减轻下一阶段的识字任务,提高识字能力。

二.重视读文,在朗读吟诵中识字。

在识字教学中要重视朗读,通过范读、练读、领读、自读等形式,让学生把课文读得流利,读得有感情,生字自然变成了熟字。在学生自由选择读法中轮读,对读,串读,个人读,集体读等读的方式灵活多变,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也在不断的诵读中反复地再现、巩固生字,并牢记了谚语。再则,识字就不应该仅仅是单纯的识字,识字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文化积淀的过程。通过吟诵使学生获得春雨般的滋润,在孩子纯净的心灵中奠基。

三.掌握规律,在自主合作中识字

识字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引导发现识字方法,培养识字兴趣和识字能力。在识字课的学习内容中暗含了构字的规律,应及时提醒学生认真观察,努力发现。例如——根据形声字构字规律识记字形。另外在学习园地中也陆续的向学生介绍一些识字的规律、方法,识字贵在得法,有了方法贵在应用,学生完全在熟读渴望后自己独立识字。根据生活情景,联想识字。对低段学生善于想象的特点,在课堂中引导他们回忆生活情景联想识字,熟记字形。如在生字“聪”的教学时,引导学生回忆本班成绩最优秀同学上课时的表现,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教师进行总结:要想成为一个成绩优秀的孩子,就必须做到耳听、眼看、口说、心记相互配合,缺一不可。这样的教学字形的识记效果非常理想,同时也进行了潜移默化的行为指导。

学生有出乎成人意料的想象力,在识字教学中,适当地回忆生活情景进行联想,不仅可以激发兴趣,提高识字效率,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学生掌握书本中要求学会的汉字,还可以让生活经验丰富、口语词汇较多的学生在课堂中得到展示机会,结合认识一部分口语中常用的字。如教学生字“山”时,请学生回忆生活情景说出口语中含有该字的常用词,口头组词后老师选择“高山、山谷、山林、爬山”这几个使用频率较高、笔画较少、词义浅显的词以“一字开花”的形式在黑板上出示,先指着字领读,课堂小结时进行抽查,还可以出示一些相关的反映生活情景的图片帮助理解意思。这样不仅利用学生的生活记忆提高了识字效率,而且能明显地增加识字量,促使他们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样可以使学生不断增强发现的意识,逐步掌握识字的方法,并把所获得的方法迁移运用于今后识字之中。而且可以使学生从发现中提高自信,不断获得学习的动力。

四、巧用方法,在趣味盎然中识字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今天的识字教学不应该仅仅只是枯燥的识记。识字教学追求情趣,但并不是纯粹地、盲目地为了趣味而趣味;而是为了追求更高效的识字,认识活生生的有生命力的字。如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夜空月相的变化过程,既激起学生的兴趣,又从中了解了“娥眉月”“月团圆”表达的意思,还学到了知识。让学生置身在童话中识字,也是一件有趣的事。课内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课外也可以设计一个识字游戏贯穿整个学期。为了突破学生的识字量,可以在教室后面的学习园地上准备一大块识字乐园,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不断展示自主识字的成果。学生可以把自己认识的词语或生字画下来或者捡下来贴到识字乐园中去。老师在竞赛栏中记录识词数量,表扬激励,比一比谁认识的生字宝宝多,谁制作的生字娃娃生动形象。到了学期结束,很多同学都不知不觉地认识了很多字。老师教学生做个识字的有心人,定期给学生展示、交流的机会,学生所认的字一定会突破教科书规定的识字量。

五、融入生活,在积累运用中识字

识字教学的开放应该是全方位的、全过程的。开放识字教学目标,意味着教材的识字量和识字速度仅仅是一个底限,在教科书里贯穿着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在课外阅读中主动识字的思想,如“我还知道别的谚语呢”,“我会读”,“我还想自己编几个谜语呢”。

六、在课外阅读中复现生字。

我们老师还发现教材中的儿歌、韵文朗朗上口,学生很快就能背下来,但是那些方块字并不见得也认得了。因此,教学中我们把识字和学词、学句、口语表达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给生字组新词,再说句子,学生通过把识字和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也就是把熟悉的语言环境和生字建立了联系。可以帮助学生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都认识所学的字。同时培养了学生多种语文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另外经常和学生一起结合所学的字编写一些短小有趣的儿歌,句子,写进句子中,让学生在朗读中复现学过的生字。

总之,只要老师能从儿童的年龄特点出发,采取他们喜闻乐见的、使他们能主动参与、积极投入的方式和方法,就能逐步达到儿童主动识字,使识字成为他们感兴趣的事,成为他们自身发展的需要,由此促进他们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标签:;  ;  ;  

如何提高小学生识字效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