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在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计算机网络在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市530023

摘要:随着为我国信息建设不断发展,其在水利枢纽工程中有较大应用,笔者分析了计算机网络在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相关应用,并提出了相关参考建议,希望能够相关水利工程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水利枢纽工程;水利工程

作为一个完善的水利工程体系,其内部有泵站、节制闸等水利工程设施,其整体具有灌排、航运、供水等功能。为了提高水利枢纽的管理水平,保证整个水利工程都能够安全化、经济化运行。需要相关相关单位做好水情分析、调研等。以保证整个项目都及时、稳定地传输,提升整个水利建筑物的安全性。

通常而言,在水利枢纽位置分散的水工建筑物位置修建一个可行的高速数据传输通道,能够方便各个闸站之间建立数据传输体系和运行链条。同时,结合水利枢纽管理的特征,其能够连接各个闸站,完成信息传递任务。

1.水利枢纽调度分析

A枢纽工程位于某灌溉渠和运河的交汇处,水流经过的地方有6座抽水站、9部节制阀,且20多座水工建筑物。其可以完成相关的灌溉,通航、发电等任务。也是灌溉渠和运河之间的重要调节枢纽(如图1所示)。A枢纽工程也在这里完成了相关分配、调度任务。建设计算机网络系通过的目标,一方面是借助信息化网络通信技术将抽水站、变电站和相关灌溉重渠相关处理的计算机链接起来。借助信息系统的建设,能够连接整个运河的网络体系,技术传输各个部位的信息连接和网络建设。

图1水利枢纽网络工程建设意义

2.A枢纽网络工程的功能和结构特点

A枢纽网络工程主要由泵站、变电站等自动化系统构成,其中涉及远程自动化系统、闸门管理系统以及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等几个构建,在此中,各个网络管理中心的各个组成部分和网络链接结构都采取“中心设置+以太网网络”交换模式,且其他的子系统局域网借助双绞线等连接到交换机上。

2.1针对监控子网而言

监控网络具有网络监督测量、控制、信息保护等作用。借助子网络的监控建设,能够及时跟踪水情,加强主控室对子网络的信息监控和调拨,同时做好相关计算机的处理和信息分析。针对A水利枢纽而言,其能够实现一级分级和相关二级监督。针对泵站,变电站的运行,可以编辑一些PLC分级监控或者是DCS集中监控系统,借助现场连线FCS系统完善计算机处理系统,方便优化整个水利枢纽网络体系建设模式措施。

2.2远程闸门管理系统

远程闸门管理系统是位于灌溉区管理处的计算机系统总部,其主要是用于收集相关信息数据,并借助中信系统对其进行调度和管控。整个流程都是借助无线电或者公共数据系统交换而成。A水利枢纽系统采用的是10m总线式的协议HUB连成一个局域网。无线电的相关协议都是借助收发机进行处理。并利用相关公共数据网络或者交换网络建立一个远程服务站。集合相关信息传输和线路,一般都会借助子网络的网桥设备以及双绞线连接到整个水利枢纽中心的以太网交换机上。

2.3远程自动系统

远程闸站的自动化处理对象包括整个远程节制闸和远程泵站等。结合自动化信息系统处理,整个闸站的建设都可以借助无线电装置和水利管理中心实现数据传输,且借助Modem实现公共电话线路数据传输。且传输数据若较大,也能够租用一些信息专用通道,如DDN线路。

2.4枢纽网络管理中心子网

A水利枢纽网络中心负责了整个区域的网络连接和信息传输。对整个片区的水情数据分析和相关信息整理和管理都有着影响作用,借助运河专用的水情网络和相关数据储存和管理。网络数据交换中心和相关上级管理部门的计算机网络都会建立一个Web服务器,为所有的子网络提供相关的水请咨询和定期更新的水情数据,借助权限化的无线网络,整个水利枢纽中心的信息实现了自动化索引和信息共享。

3.水利枢纽网络建设策略和建议

以上可知,A枢纽网络具有实时控制和相关业务管理的特征,且计算机的系统建设本身就属于一个不断更新,全面完善的过程,一般而言,传统的泵站都采取的计算机信息数据采集模式,而一些较为完善的地区采用的都是计算机检测体系。且部分已建泵站也在计算基础上有了一定改造。但是由于建设环境等问题,整个计算机体系在经验应用和相关系统处理等方面存在问题。缺乏一定的联网端口处理,计算机系统的接口和协议存在兼容性问题。对此,为了加强整个水利枢纽站的运行质量,建议相关单位采取科学化、有效化的措施,创新计算机网络计划,针对网络通信环境进行整改,带动整个运行环境。

对此,笔者建议做好以下措施。

首先,针对整个水利枢纽建立网络通信干线管理模式,作为整个工程的前期建设和相关处理基础,建议A水利枢纽站建立一个全覆盖水电站、变电站、闸站的光缆敷设工作,做好相关信息处理。

其次,针对整个系统的网络信息管理处理,及时做好网络交换机、服务站和相关运河接入设备的处理,根据各个子网络的运行现状,做好内部网络数据的相关数据库服务、内部电子信息邮件服务器处理、各种网络的接入服务。且结合Internet的相关服务功能,建立关于Web后期开发体系。

再者,完善内部信息覆盖,要想加强对整个子网络的建设处理,需要相关人员结合A水利枢纽,完善整个部门的网络覆盖和职能处理。且每个职能部门都建议建立独立的服务站和工作站,如信息管理处理工作站,主任工作室,修试工作站等。

最后,特殊泵站的子网络建设

针对网络建设的特征,建议A枢纽建立属于自己自动化系统,结合多方面投资,优化整个水利网络的接入设备,如常见的路由器、网桥、光缆设备等。

4.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枢纽计算机系统具有及时控制,综合化管理等能力,且其具有地域分布广、信息传输能力强、交换数据实时性等特点,建设一个规范化的系统,需要多种技术好的集成处理,以此建议相关单位结合自身水利建设情况,优化建设策略,结合网络建设的特征,创新规划,不断完善网络建设。

参考文献

[1]施斌,徐洪钟,张丹,丁勇,崔何亮,陈斌,高俊启.BOTDR应变监测技术应用在大型基础工程健康诊断中的可行性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03):493-499.

[2]杨晓明.现代测绘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1):27-29.

[3]杨鹏,吴桂峰.计算机网络在水利枢纽中的应用研究[J].排灌机械,2000(01):41-44+46.

[4]刘孝祥,林波,周溪乔.D2E鼠情智能侦测系统在小浪底水利枢纽的应用[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2,18(04):362-363.

[5]罗洪.百色水利枢纽机电工程质量控制[J].中国水利,2012(18):33-35.

[6]王永.实时调运指挥系统在大型工程物流中的应用研究[J].物流技术,2014(14):34-38.

标签:;  ;  ;  

计算机网络在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