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经营者论文_周永霞

导读:本文包含了国企经营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经营者,国企,国有企业,国企改革,激励机制,产业政策,老字号。

国企经营者论文文献综述

周永霞[1](2018)在《改革国企经营者激励机制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市场竞争不断白热化,人才的竞争已成为全球市场竞争的焦点。企业激励机制作为吸纳人才的重要筹码,需要不断改革创新,以适应高层次人才发展的需求。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的薪资水平总体提高,但在激励机制方面仍存在薪资增长不足、薪资激励的两极分化严重、精神激励缺乏等问题。在总结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我国国企经营者激励机制的对策建议,重点在于"两制定一改革",即制定多元化激励机制和声誉激励机制、改革国企经营者的任命制。(本文来源于《全国流通经济》期刊2018年36期)

金梦婷[2](2018)在《对国企合并的经营者集中审查制度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压力,国企改制新浪潮出现。国务院和国资委的双重领导以及对相关法条的错误解读促成了国企合并在经营者集中审查中的无条件批准趋势,这种趋势损害了国内国际市场上的公平、自由竞争环境,同时不利于国企本身长足的发展。合理应对国企合并,首先需要厘清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关系,其次可以考虑设置不同的机构区分审查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分类管理国有企业,在此基础上适度放宽对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等的国有企业的审查标准。(本文来源于《吉林工商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何瑶静[3](2018)在《推进国企党管干部原则和市场化选聘经营者相结合的改革探索及创新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要坚持党组织对国有企业选人用人的领导和把关作用不能变,着力培养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企业领导人员队伍。在当前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下,要推进党管干部原则和市场化选聘经营者相结合,为做强做优(本文来源于《企业与文化》期刊2018年02期)

李莉[4](2018)在《探讨深化国企改革与建立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各个阶层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党十九大提出的最新要求,国企改革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如何建立机制去有效解决经营者激励和约束之间的矛盾,这一现实需求日益突出。(本文来源于《中国商论》期刊2018年01期)

谢作诗[5](2015)在《国企改革须降低经营者代理成本》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指导意见》出台了。这份文件明确了国企改革的基本原则。因为是指导意见,给实际执行留下了较大的自由空间,所以实际效果主要不是看《意见》如何表述,而是看各地、各部门怎样去执行了。 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说:“花自己的钱,办自己(本文来源于《经济参考报》期刊2015-09-15)

陶敏[6](2015)在《新一轮国企改革中经营者选拔机制创新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十八届叁中全会的召开表明新一轮国企改革拉开序幕,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拔机制改革是本次改革的重中之重。在国企分类改革条件下,过去的行政任命制和现在的公开招聘制都有许多弊端和局限性,通过对竞争性国企经营者选拔机制和公益性国企、垄断性国企选拔机制的设计,进一步探讨如何建立和完善不同类别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选拔作用机制。(本文来源于《北方经贸》期刊2015年07期)

汪瑞,马胜[7](2015)在《健全国企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一轮国企改革最重要的目标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但是,经理人市场和高管薪酬面临的政府管制问题、高管腐败问题以及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都导致现行的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并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第一,经理人市场受政府管制(本文来源于《光明日报》期刊2015-05-23)

黄瑶,向凌[8](2015)在《国企改制后经营者续用原国有中华老字号的法律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华老字号"是指历史悠久.拥有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取得社会广泛认同,形成良好信誉的品牌。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千百年的商业和手工业竞争中,孕育了许多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色,匠心独具,信誉良好,并且蜚声海内外的老字号。但是,建国以后.由于受到社会历史变迁和自然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很多老字号企业在我国的生存环境却饱经风雨,历经了十分曲折的发展历(本文来源于《商业文化》期刊2015年02期)

杨晓玲[9](2014)在《委托代理关系下国企经营者声誉的动态激励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最近国家出台了一项关于央企主要负责人“限薪令”的政策,这一政策通过颁布五项基本原则来具体说明了相关部门应该怎么做才能使得央企高管的薪酬管理达到突破和做到有的放失。这意味着我国规范国企高管的薪酬结构和管理,改革央企经理人的报酬激励制度已经进入到了实质性的阶段。央企高管是国有企业的核心力量,关乎着国有企业的生存发展,乃至国家的发展。要想使得国有企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对国有企业经理人制定一个合理有效地薪酬激励机制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会使得国企经理人发挥自己的才能,努力的工作,为企业赢得更大的利益。国有企业属于全民产权的委托关系,从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本次改革方案上可以看出,这次改革充分考虑到了这种关系,采取了约束与激励不分家的原则,使得高层管理人的薪酬与普通员工的平均工资紧密联系到一起,这样的薪酬设计使得央企高管的工资制定更加合理。而在央企高管的绩效考核的设计上,则更加注重对国企经理人长期激励,采取的是中长期与谨慎激励的原则,将绩效薪金与考核联系在一起,只有通过一定的考核才能获得绩效奖金,这样的设计使得央企高管的薪酬得到了限制,更为重要的是促使高管们更加努力的工作。因此这一政策的制定不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际可行性上无疑都是非常合理的。我国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以及与之相应的国企经理的薪酬激励的改革也必须从这个基本国情出发。不可否认,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央企负责人的薪酬改革和完善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推动国企更好更快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与之相伴随的是一些薪酬结构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因此,在现阶段制定一个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对国企经理人会起到积极作用的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显得尤为关键。国有企业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中处于核心地位,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着直接的影响。研究表明,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国企经理的经营能力密不可分,对国有企业经营者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报酬激励机制,可以对其起到激励鼓舞的作用,促使其提高自己的努力水平,更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优势,从而为实现企业的利益作出更大的贡献。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研究的方法和主要内容,可能的创新点和本文存在的不足,然后具体介绍了激励机制的相关的理论基础内容和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所经历的激励的历史阶段,并说明了现阶段我国国企经理人激励机制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基于目前我国对国有企业经理人所安排的均是多任务或者是一个任务的多个维度,我们对基于声誉的单任务激励机制模型进行了改进,建立了委托代理关系下国企经理基于声誉的动态激励机制,紧接着,我们具体而又深入的分析了经理人和通过模型得出的激励报酬系数之间的关系。在本文的最后我们简单地概括了在即定的条件下,基于声誉的我国国有企业经理人的动态激励机制相比于静态激励机制的优势,为相关部门提出的政策建议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通过对模型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对国企经理人采取动态的激励机制,即使采取了低于单期分享系数的业绩分享系数,国企经营者的努力水平却不会低于单期激励报酬的努力水平。这就是我们所要论证的在多个任务下,对我国国企经理人实施动态激励机制好于只考查单期业绩的静态激励机制。同时,在应用此模型时候要注意绩效指标的选取,完善国企的信息披露机制,使国企高管薪酬阳光化,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等。(本文来源于《东北财经大学》期刊2014-11-01)

苑秀娥,王星宇,魏智超[10](2014)在《国企经营者行为与企业长期发展之间的矛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国有企业改制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是中央推行与地方配合的结合。但是在改革过程中,不断发生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问题。国家通过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加强中央集权,强化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并由国资委各级官员以出资人的身份,代表国家专门行使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但这种体制使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家与国企的经济关系问题难以明确。而本文主要探讨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经营目标与企业长期发展目标之间的矛盾及解决方案。(本文来源于《Proceedings of 2014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n Humanities,Social Sciences and Global Business Management(ISSGBM 2014 V32)》期刊2014-06-21)

国企经营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压力,国企改制新浪潮出现。国务院和国资委的双重领导以及对相关法条的错误解读促成了国企合并在经营者集中审查中的无条件批准趋势,这种趋势损害了国内国际市场上的公平、自由竞争环境,同时不利于国企本身长足的发展。合理应对国企合并,首先需要厘清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关系,其次可以考虑设置不同的机构区分审查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分类管理国有企业,在此基础上适度放宽对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等的国有企业的审查标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国企经营者论文参考文献

[1].周永霞.改革国企经营者激励机制的思考[J].全国流通经济.2018

[2].金梦婷.对国企合并的经营者集中审查制度的研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8

[3].何瑶静.推进国企党管干部原则和市场化选聘经营者相结合的改革探索及创新思考[J].企业与文化.2018

[4].李莉.探讨深化国企改革与建立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问题[J].中国商论.2018

[5].谢作诗.国企改革须降低经营者代理成本[N].经济参考报.2015

[6].陶敏.新一轮国企改革中经营者选拔机制创新思考[J].北方经贸.2015

[7].汪瑞,马胜.健全国企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N].光明日报.2015

[8].黄瑶,向凌.国企改制后经营者续用原国有中华老字号的法律问题[J].商业文化.2015

[9].杨晓玲.委托代理关系下国企经营者声誉的动态激励机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4

[10].苑秀娥,王星宇,魏智超.国企经营者行为与企业长期发展之间的矛盾研究[C].Proceedingsof20142ndInternationalConferenceinHumanities,SocialSciencesandGlobalBusinessManagement(ISSGBM2014V32).2014

论文知识图

一32002年北京一项国企经营者报酬...年我国国企与非国企经营者收...1新型国有企业的叁维监管机制模型3基于...一3国企经营者综合业绩评价指标体...一1本文的技术路线和篇章结构经营者薪酬激励体系

标签:;  ;  ;  ;  ;  ;  ;  

国企经营者论文_周永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