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老年中风偏瘫100例临床分析

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老年中风偏瘫100例临床分析

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157001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老年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使中风偏瘫患者能够得到及时准确的治疗。方法:选取100例中风偏瘫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两组均行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行针灸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治疗有效率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观察组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中风偏瘫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针灸并配合康复训练,针灸治疗偏瘫具有非常好的疗效,是偏瘫患者的福音,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风偏瘫;中医针灸;康复治疗

【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7-105-01

前言:中风主要表现为半身不遂,与现代医学中的脑血管意外相似,主要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中风,是一种较为常见且多发的神经科疾病,其致残率和致死率均非常高。患者一旦出现中风,其个人和家庭的生活质量均会受到较大影响,不仅如此其家庭也会承担非常大的经济负担。自古以来,我国治疗偏瘫患者主要采用的是针灸治疗,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针灸已成为了治疗偏瘫的主要方法。我院给予各类偏瘫患者针灸治疗,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共收治100例中风偏瘫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对照组中,男30例,女20例,患者的年龄为52~79岁,平均年龄为(65.2±2.5)岁,病程为13d~7年,平均病程为(3.2+1.2)年,合并症情况为: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分别为5例、8例、6例;观察组中,男27例,女23例,患者的年龄为54~77岁,平均年龄为(65.5±2.6)岁,病程为15d~8年,平均病程为(3.5+1.5)年,合并症情况为: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分别为6例、9例、5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如性别、平均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可实施组间对比研究。2组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行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中医针灸治疗,主要方法如下:对照组采用单纯中药针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综合运用针灸,康复训练等方法治疗。辅助治疗:两组均实施大脑保护剂,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等对症治疗措施。对照组:对照组单纯使用血塞通,将其加入葡萄糖生理盐水进行静滴注,2次每天。康复训练。(1)软瘫期:本阶段的重点在于进行被动活动,以有效地增加患侧下肢伸肌以及上肢屈肌的张力,具体需要指导患者正确摆放良肢位,然后针对其关节无痛范围,要加强被动活动,同时需要注意变换体位,并实施相应的推拿以及坐位平衡训练等;(2)痉挛期:本阶段的重点在于使患者高张肌群的张力得到有效降低,引导患者进行床上翻身训练,并进行适量的桥式运动;(3)恢复期:本阶段的重点仍然是使患者的肌张力有效降低,以有效地恢复其分离运动,并确保患者的耐力以及运动的精细度得到显著改善,可鼓励患者进行步行训练。中医针灸。(1)软瘫期:在对患者的上肢进行针灸时,需要以阴经为主,所选取的穴位主要包括内关、尺泽、天府、曲泽以及少海等;其中,针对存在语言障碍的患者,需要加廉泉;针对面瘫的患者,需要加颊车和地仓。(2)痉挛期:在对患者的上肢进行针灸时,需要以阳经为主,所选取的穴位包括外劳宫、手三里、肩髃、曲池、臂臑以及外关等;在对患者的下肢进行针灸时,需要以阴经为主,所选取的穴位包括太溪、阴陵泉、血海、照海以及三阴交等。(3)恢复期:在对患者的上肢进行针灸时,所选取的穴位包括内关、合谷、肘髎、少海、臂臑、中渚以及孔最等;治疗者借助于平补平泻法以及中小刺激量对患者进行治疗,同时需要加用电针,且每次的留针时间应不少于0.5h。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治疗有效率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使用巴氏指数评分量表。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情况越好。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已经基本得到恢复,且其吐字清晰,患者的上肢能够自主握物,且其下肢能够独立地行走;好转: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有一定改善,且其语言障碍有一定的缓解,患者的肢体功能显著恢复,但是其生活中的精细动作仍相对较差;无效:患者的症状不存在任何明显变化或加重。运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将所有数据进行分析与统计,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8%,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73%。比较两组疗效,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两组各项评分比较治疗半年后,观察组评级(4.70士1.24分)、下肢FMA积分

(27.86士7.58分)和FCA综合功能(9.75士2.47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为3.45士1.03分;20.56士6.74分;6.01士1.8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脑中风的发生,意味着大脑功能受到破坏,其病理机制包括气、血、痰、火、风、虚六端,六者相互作用,错综复杂。中风产生的主要原因为血管内壁病理变化造成其表而粗糙,引起血小板聚集,使血管壁弹性降低,管腔变窄,再加上血脂血勤度、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升高,造成血流变慢,最终造成神经系统缺血等各种表现。中医研究认为,在中风偏瘫的发病中,其发病之标包括火、风、瘀、痰,其致病之本则包括气血衰少以及肝肾阴虚。在该病症的治疗中的,康复治疗是常用方法,主要包括床上运动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和相应的体位变换等。针灸有利于促进脑血管侧枝循环,改善偏瘫侧血流量,缓解脑部血液循环,加速脑功能恢复四。中医学在辨证论治方而有着独特的见解以及得天独厚的优点。针灸可以疏经活络,发挥局部与整体兼治的效果;可扩张脑血管,利于建立侧枝循环,增加脑血流量和供氧量,降低纤维蛋白原水平,红细胞压积血黏度,还可复苏处于休眠或休克状态的脑细胞,降低痉挛的肌肉肌张力或恢复瘫痪的肌肉肌力,康复训练和针灸的治疗基础均为神经生理学,均可明显刺激肢体,用于治疗中风偏瘫时可相得益彰。总之,采用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老年中风偏瘫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克俊.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35例[J].中外健康文摘,2013,22(16):397-398.

[2]胡元水.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老年中风偏瘫96例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7):953-955.

[3]何兵成.对急性中风偏瘫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05(4):153-154.

标签:;  ;  ;  

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老年中风偏瘫100例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