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中:居民工作日与休息日休闲娱乐时间对比研究论文

韩中:居民工作日与休息日休闲娱乐时间对比研究论文

【摘 要】为探索中国居民休闲娱乐及社会交往活动时间分配状况,本篇论文基于中国统计局的调查数据,采用了定性分析、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式,对其进行了量化研究。研究发现,(1)对于休闲娱乐时间,休息日明显大于工作日,男性大于女性,城市大于农村,中老年人大于年轻人,中等教育水平大于其他教育水平,有配偶大于无配偶。(2)最受人们欢迎的娱乐项目有“看电视”“使用互联网”“交流与交谈”“棋牌游戏”“走路跑步”和“阅读”,晚上六点到十点是进行休闲娱乐活动的高峰期。(3)影响个人对娱乐项目选择的因素可以划分为“家庭背景”“工作背景”和“个人背景”三类,其中“工作背景”只在工作日有影响,在休息日则无显著影响。并且根据结论给出了相关建议。

【关 键 词】休闲娱乐;时间利用;因子分析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居民的收入水平越来越高,生活越来越富裕,人们不再局限于物质需求,而是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提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居民时间分配同居民收入分配一样,是刻画居民生活状态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地反映居民生活质量。

对居民时间分配的调查最早始于20世纪20年代,到了20世纪中后期发展已经较为成熟。我国的居民时间分配调查起步较晚,在2008年进行了第一次全国时间利用调查,近年来对于居民时间分配的研究大多基于该数据。休闲娱乐与社会交往在居民时间分配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居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尤其是当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人们需要通过休闲娱乐与社会交往来消除疲劳,毋庸置疑,中国开始迈入“休闲时代”。基于此,本文对于居民休闲娱乐以及社会交往时间分配进行研究,考虑到工作日与休息日势必有所不同,所以将工作日与休息日分开研究。

二、居民娱乐时间利用情况

(一)数据说明

本文采用国家统计局居民时间利用调查数据,此次调查涉及到北京、河北等10个省(直辖市)的16661个家庭户,采取开放式日志表的形式进行,结合我国实际,制定了《时间利用统计的活动分类》,共计9个大类、61个中类和113个小类,调查涉及范围较为广泛,涵盖内容较为完备,数据较为全面可靠,代表性较强。

上海嘉洁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1、3、5、7、8、9、11、13、15、17、19、21、23)……………… (2、5、9、11、13、15、17、23)

表1 被调查者信息汇总表

类别性别户口男女农村教育水平婚姻状况小孩工作地区城市初等教育水平中等教育水平高等教育水平无配偶有配偶没有0~6岁小孩有0~6岁小孩全职兼职无工作东部中部西部家庭人口数1 2 3 4 5 6 7年龄15~25 25~35 35~45 45~55 55~65 65~75人数18215 18927 17521 19621 7875 22320 6947 5640 31502 28103 9039 21449 7269 8424 15099 13290 8753 1892 20526 10032 3736 740 174 42 4170 6087 10735 8717 5453 1980占比(%)49.04 50.96 47.17 52.83 21.20 60.09 18.70 15.18 84.82 75.66 24.34 57.75 19.57 22.68 40.65 35.78 23.57 5.09 55.26 27.01 10.06 1.99 0.47 0.11 11.23 16.39 28.90 23.47 14.68 5.33

对该数据进行整理,此次调查男女与城乡比例大致为1∶1;中等教育水平群体人数较多,教育水平为低等与高等的人数基本持平;有配偶的人数大约为无配偶人数的5倍;务农农民数是最多的,次之的为工人、职员与离退休人员;没有0~6岁小孩的人数大约为有小孩的三倍左右;全职工作人数较多,兼职与无工作人数大致相等;东部与中部、西部地区人数的比例为40.65∶35.78∶23.57;家庭人口数为2个或者3个的人数最多,次之的是家里只有自己一个人,人口数较多的人数较少;从年龄来看,35~45岁的人数最多,次之的是25~35岁以及45~55岁,人数最少的是65~75岁,总的看来,年龄分布比较均匀。

(二)总体时长对比

从表2可以看出,不管是总的娱乐休闲及社会交往时间,还是分开比较,休息日平均每人每天花费的时间都要高于工作日,大约为工作日的1.3倍,这与实际情况相符,工作日大家都忙着工作,没有那么多的闲暇时间进行娱乐休闲与人际交往,工作压力大也是当代人越来越宅、交际圈越来越小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综上所述的横断面研究认为非老龄化的人群抑郁症状与血清CXCL8的关系仍不清楚,更深入的研究应扩大研究人群,做一些青年人相关的前瞻性研究。

作为本系列的第二册教材,本册收录了阿伦斯基《六首儿童小曲》中的三首、贝多芬 《D大调奏鸣曲》选段、沃克曼《俄罗斯人来了》、加德《C大调进行曲》、傅契斯《降E大调圆舞曲》、安德烈《D大调小奏鸣曲》、莫舍莱斯《圆舞曲和三声中部》、库劳《快板》、舒曼《花园之歌》、赖内克 《中庸的快板》、比才《舞会》、莫什科夫斯基《西班牙舞曲》,以及弗雷《洋娃娃组曲》等15首四手联弹作品。值得注意的是,编者强调了这些作品都是原创的四手联弹,让我们感受到过去时代不同作曲家对这类重奏的理解和运用。本册的作曲家的选择均很有代表性,并且跨越多种风格。

调查发现,不论是工作日还是休息日,最受人们欢迎的娱乐项目分别是看电视、使用互联网、走路跑步、棋牌游戏,交流与交谈,阅读报纸书刊。从这几个项目的具体时长表可以看出,工作日和休息日在娱乐项目的选择上基本是一样的结果,这说明人的偏好和习惯不会轻易改变,另外不论是哪种群体,都是“看电视”占据时间最多,这说明虽然时代在发展,休闲娱乐活动项目愈加丰富,但是“看电视”仍是当代人最主要的休闲娱乐方式,除此之外,剩下的几个项目不同群体之间则略有差异。

表2 平均时长分布表

平均每人每天81 82 83 84 85 86总计工作日159.98 27.95 18.83 1.68 24.59 7.18 240.21休息日202.31 32.72 29.58 5.55 35.91 15.25 321.34

(三)不同群体时长对比

5.与人们固有的观念“单身更自由,休闲娱乐时间肯定更多”恰恰相反,有配偶的人群相较于没有配偶的人群,在休闲娱乐活动花费的时间更长,这一结果可以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剖析,人类是一种群居动物,这就意味着人们在进行活动时更倾向于结伴,尤其包括休闲娱乐活动,而且由于现在较大的社会压力,独自生活的人群更容易与休闲娱乐活动绝缘。但是有小孩的群体花费在休闲娱乐的时间都远远小于没有小孩的群体,这种差距特别悬殊,主要原因还是照顾小孩需要付出较大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另外家庭人口数为2到3个的群体较之于其他所花费的时间要长一些。

1.工作日男性花费的时间与女性大致相等,略高于女性,但是在休息日女性花费时间要明显大于男性,这说明比起男性,女性在休息日更喜欢进行休闲娱乐和社交活动,一方面是由于男女的性别差异所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男性的工作强度较大,经常会有在休息日加班的情况出现,我们必须意识到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女性已经开始改变自己的想法,开始走出家庭,有了自己的休闲娱乐时间,所以男女在休闲娱乐活动上花费的时间开始拉近甚至反超,不过这也反映了在工作时还是存在着性别歧视的。

2.关于一天中休闲娱乐活动时间占比,城乡差距比较明显,城市大约是农村的两倍,这也充分说明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要低于城市居民,虽然现在社会已经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但是农村人依旧缺乏休闲娱乐时间。综合考虑,认为有以下三点原因:第一,农村在经济上比较贫困,会比城市更加多的投入在工作中;第二,农村生活条件比较艰苦,没有较多的可供选择的休闲娱乐方式;第三,农村人的生活感较差,观念较为落后,对于休闲娱乐方面兴趣不大。

无配偶人群在“使用互联网”这个娱乐项目上花费的时间都要大于有配偶的群体,有配偶之后他们更愿意花费时间在“交流与交谈”等娱乐项目。

4.不同教育程度的人大致呈现出了“倒U型”的分布情况,也就是两端占比较小,反倒是中等教育程度的人在休闲娱乐活动上花费时间较多,这也不难推导,一般来说,教育程度较低的人,从事的工作类型比较辛苦,加上工资较低等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导致无法进行较多的休闲娱乐活动,而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虽然不存在经济上的限制,但是由于他们一般都是社会精英,担任的职位也都是核心职位,所以休闲娱乐时间相对较少,这就导致了反倒是教育水平中等的人群,既没有较大的经济压力,又有足够的时间,会在休闲娱乐活动上花费较多的时间。

表3 不同群体时长汇总表

工作日性别地区男女农村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是否有0~6岁小孩城市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无配偶有配偶家庭人口数无有1 2 3 4 5 6全职工作状态年龄兼职无工作15~24 25~34 35~44 45~54 55~64 65~74时间段合计1990650 1854680 1317130 2528200 602680 2425830 816820 532580 3312750 3099770 745560 169130 2149880 1144240 340230 36380 5470 1486200 858840 1500290 268010 471140 832870 1035970 822230 415110占比(%)51.77 48.23 34.25 65.75 15.67 63.09 21.24 13.85 86.15 80.61 19.39 4.40 55.91 29.76 8.85 0.95 0.14 38.65 22.33 39.02 6.97 12.25 21.66 26.94 21.38 10.80休息日时间段合计1938650 2311350 1401910 2848090 510920 2616940 1122140 741440 3508560 3462290 787710 158030 2154040 1459430 425730 44630 8140 2049010 815230 1385760 432820 596640 996150 1120730 768120 335540占比(%)45.62 54.38 32.99 67.01 12.02 61.58 26.40 17.45 82.55 81.47 18.53 3.72 50.68 34.34 10.02 1.05 0.19 48.21 19.18 32.61 10.18 14.04 23.44 26.37 18.07 7.90

从汇总表3可以看出,各个人群对于娱乐休闲与社会交往活动花费的时间存在差异:

6.工作性质不同,工作日与休息日休闲娱乐占比有很大不同,这主要能体现在全职和兼职,由于大多数兼职工作都是在休息日才被需要,或者大多数人都是在休息日才能兼职,所以休息日兼职工作的人群会有较少的休闲娱乐时间,另外东部地区人群在休闲娱乐和社会交往活动中花费的时间约为中部的两倍。

三、居民娱乐时间利用特征

(一)居民时间利用分配概览

工作日和休息日对于不同大类的时间分配呈现出一致的分布情况,但是二者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工作日在业余爱好、游戏和消遣活动上花费的时间比在体育锻炼与健身活动上花费的时间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休息日则比较平缓,没有明显的下降趋势,这说明休息日人们分配在业余爱好、游戏和消遣活动上的时间会相对较多,大多数人都会有自己的业余爱好或者消遣活动,比如男性在休息日会打游戏,女性会插花或者学习茶艺。

硒是人体生命活动中许多抗氧化酶的必要组成部分,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中心,在人体内特异地催化还原型谷胱甘肽,与人体内产生过氧化物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使人体细胞免受损害,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1-3]。因此,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研究表明,人体缺硒会引发癌症、营养不良、心血管病、肝病、白内障、胰脏疾病、生殖系统疾病等40多种疾病[4-6]。

(二)居民时间利用分配项目分析

对于不同的休闲娱乐活动与人际交往所花费的时间,工作日和休闲日呈现出一致的行为,这是由人的行为习惯的长期性以及偏好的独特性导致的,不难看出都是在使用媒体的活动上花费时间最长,并且远远长于其他几个类别,这说明现代社会的信息化水平越来越高,人们越来越依赖于媒体,花费时间最少的是外出参观、看电影与演出,这说明信息化在使得我们生活更便利的同时,也在侵蚀我们的群体生活能力,对于社会交往活动,大致与体育锻炼与健身活动所花费时间持平,一般来说体育锻炼可以使人更有朝气,更积极,越是积极生活的人交友越广泛,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对于男性来说,“走路跑步”和“使用互联网”更受欢迎,女性则偏好于“交流与交谈”和“棋牌游戏”,这说明,男性更倾向于以运动和上网作为自己的休闲娱乐方式,女性则更愿意选择一些社交与群体项目作为自己的休闲娱乐方式,这也是由男女之间生理和心理特征决定的。

农村群体花费在“交流与交谈”娱乐项目的时间比城市群体多,而城市群体花费在“使用互联网”娱乐项目的时间比农村群体多。这说明城市群体相较于农村群体更缺乏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更多的是在网络中的交往,这一方面是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较为落后,互联网使用不像城市那么普及,另一方面也是城市群体与农村群体生活方式及生活习惯的区别所导致的。

初等教育水平人群与中等教育水平人群的差别并不明显,但是高等教育水平人群则明显区别于其余两个人群。高等教育水平人群花费在“使用互联网”娱乐项目的时间较多,但是对于“棋牌游戏”类的娱乐项目则兴致不高,这说明,教育水平较高的人群更喜欢跟着时代潮流,以科技为媒介进行娱乐,而对于传统的娱乐项目“棋牌游戏”则不太热衷。

3.中老年人花费在休闲娱乐活动的时间要远远大于年轻人,年龄段主要集中在35~45岁之间,不难想象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人群,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地位,闲暇时间也较多,身体素质也较好,所以会在休闲娱乐活动花费较多的时间。

市场中生产者的合法权益能否受到有效的保护是市场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司法和行政执法机关越能有效地维护生产者的合法权益,水利产业集聚水平越高。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由于区域司法的日益完善,加强了对投资者产权保护的维护,降低了产业投资的风险,提高了区域资本运作效率,刺激了投资者的投资热情与积极性,扩大了相关产业的投资规模,同时也吸引同类企业纷纷进驻本地,从而有利于水利产业集聚水平的提升;二是在司法日益成熟、执法逐渐规范的情况下,生产者合法权益所受到的侵害会随之减少,经济损失也会相应减少,无疑增加了区域环境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有利于提升水利产业集聚水平。

不同年龄段还是有着较大区别的,以45岁为分界点,45岁之前的人群更喜欢“使用互联网”和“棋牌游戏”来进行娱乐,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花费在“使用互联网”的时间越来越少,对于超过55岁的群体,“使用互联网”该娱乐项目甚至没有进入前五名,反倒是“走路跑步”和“阅读报纸书刊”成为了主要娱乐项目,这不难解释,超过一定年龄之后,人的身体机能会发生改变,一些反应及行动会变得迟缓,加上电子辐射的危害较大以及老花眼等常见的老年病症,都使得老年人不再热衷于互联网,还有就是现在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很多老年人跟不上其步伐,所以花费在“使用互联网”的时间也就慢慢减少了。对于“走路跑步”的热衷,一方面是因为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老年人不必再为生活忙碌奔波,并且很多老年人的子女工作较忙,陪伴时间较少,所以老年人往往会成群结伴进行锻炼,打发时间,另一方面则是现在老年人的保健意识较强,希望可以通过“走路跑步”来强身健体。对于“阅读报纸书刊”的热衷则反映了老年人对于国家和社会发生的一些时事比较感兴趣,并且更愿意通过“报纸书刊”类的纸质媒介来获取信息。

北京人和安徽人都不太热衷于“棋牌游戏”,不过北京人更热衷于“走路跑步”,这可能是因为北京人强身健体的意识比较强,北京人在休息日更喜欢出门,但是因为北京交通比较拥挤,所以花费在“相关交通活动”上的时间较长,其余三个省份则较为相似,不过浙江人相较于河北和黑龙江人,花费在“走路跑步”上的时间较少。

(三)居民娱乐时间利用分布

研究发现,无论是在工作日还是休息日,晚上六点到十点是进行休闲娱乐活动的高峰期,这也是符合实际情况的,结束了白天一整天的繁忙,吃完晚饭后就成为了进行休闲娱乐活动的最佳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区别于工作日,在休息日每个时间段娱乐的人数都超过了工作日,这主要是由于休息日白天没有工作,时间是由自己随意支配的,所以休闲娱乐时间就会比较分散。此外,不论是在哪个时间段,对于娱乐活动的选择有一定的倾向性,这是因为人的偏好是固定的,但是也存在轻微的差异。

四、结束语

通过本篇论文的研究,可以知道,中国已经步入“休闲时代”和“信息时代”,人们花费在休闲娱乐以及社会交往上的时间越来越长,并且大多数娱乐活动都是围绕着多媒体和互联网,这种现象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就是人们的娱乐方式更加多样化,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坏处就是人们的现实交际圈越来越小,所以相关部门可以多建设一些公共娱乐设施,多开展一些户外集体活动,并且增设一些旅游景点,争取让人们既可以足不出户又可以遍览世界。

2.2.1 受教育程度 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失眠患者伴发焦虑、抑郁的发生率通常高于受教育程度较高者,这主要与受教育程度较高者具有更广泛的知识面有关,其可通过书籍、网络、知识讲座、社会支持等获取更多的睡眠相关知识,提升其对睡眠的认识及了解,使其可自主调整睡眠行为、观念及习惯,进而减少失眠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侯俊霞和林秀孟[10]研究指出,受教育程度在初中以下的失眠患者焦虑和(或)抑郁者发生率高于初中以上者。郝淑芹等[11]研究指出,文化水平低(初中以下)的患者焦虑得分高于文化水平高(初中及以上)者。

休息日居民进行娱乐活动的时间分布更广泛,并且更倾向于自己的业余爱好,不同群体对于休闲娱乐与社会交往项目以及时间段、时长的选择有着略微区别,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性别和城乡差异,所以政府应该重视起来男女差异,不仅要实现男女地位平等,更要实现男女精神平等,还有充实农村的建设,不仅要实现城乡共同富裕,更要实现城乡共同幸福。

除此之外,还可以发现工作背景对于人们的休闲娱乐和社会交往有着极大的影响,当代人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996”的上班制度几乎成为常态,娱乐时间本来就少,好不容易可以休息的时候,只想宅在家里睡觉,长此以往,当代人的健康状态会受到很大的挑战,不仅是身体健康,更是心理健康,所以政府可以多鼓励企业改革工作制度,要充分发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而不是一味地制定硬性标准,只有休息好,才能工作好。

3.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凡是学困生几乎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课堂常规及语文学习的基础习惯做起,根除危害学困生成长的不良习惯。

参考文献

[1] 时间都去哪儿了?居民时间分配10年对比,互联网带来最大变化[J] .中国经济周刊,2019,(04):7.

[2] 王琪延,曹倩.中日美三国居民生活时间分配的比较研究[J] .中国统计,2018(09):55~58.

[3] 扈兵.我国城乡居民休闲时间分配差异的三维考量[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06):40~43.

[4] 王琪延,雷弢,石磊.北京居民休闲中的文娱活动——北京居民生活时间分配调查系列报告(之十一)[J] .北京统计,2003,(06):31~32.

[5] Time Allocation of Chinese Urban Residents in their Everyday Life[J]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01,(04):45~54.

[6] Wenger,Nathalie,Mean,Marie,Castioni,Julien,et al.Allocation of Internal Medicine Resident Time in a Swiss Hospital:A Time and Motion Study of Day and Evening Shifts[J]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2017,166(8):579~586.

[7] Siyu Qian,Ping Yu,David M Hailey,et al.Time spent on daytime direct care activities by personal carers in two Australian residential aged care facilities:a time~motion study.[J] .Australian health review:a publication of the Australian Hospital Association,2014,38(2):230~237.

Study on Leisure and Entertainment Time of Residents on Weekdays and Rest Days

HAN Zhong HAO Sai-xing

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leisure,entertainment and social interaction activities of Chinese residents time allocation,this paper carried out a quantitative study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the Chinese bureau of statistics,using qualitative analysis,factor analysis and regression analysis,etc..The study found that:(1)For leisure and entertainment time,the rest day was significantly larger than the working day,the male was larger than the female,the urban was larger than the rural,the middle~aged was larger than the young,the secondary education level was larger than other education levels,and the spouse was larger than the non~spouse.(2)The most popular entertainment items for people are"watching TV","using the Internet","communication and conversation","board games","walking and running"and"reading".The peak period for leisure and entertainment activities is from 6 to 10 in the evening.(3)The factors affecting individuals'choice of entertainment projects can be divided into"family background","work background"and"personal background",among which"work background"has an impact only on weekdays,but has no significant impact on rest days.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some suggestions are given.

Key words:Leisure entertainment;Time using;Factor analysis

【作者简介】韩中,南京财经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经济统计学;郝赛行,南京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刘明)

标签:;  ;  ;  ;  ;  ;  ;  ;  ;  ;  

韩中:居民工作日与休息日休闲娱乐时间对比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