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应用评价

3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应用评价

论文摘要

目的研究3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应用。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6年2月—2019年4月收治的梅毒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感染梅毒情况为基点随机分感染组与未感染组,各40例,均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与梅毒螺旋体免疫印迹法,比较两组梅毒抗体阳性情况、3种血清学实验方法的检测效能与实验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感染组抗体阳性率(80.00%、90.00%与97.50%高于未感染组12.50%、2.50%与0.00%;感染组的免疫印迹法阳性率(97.50%)高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80.00%)与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83,P=0.041);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敏感性为80.00%、特异性为90.00%、阳性预测值为88.88%、阴性预测值为81.81%;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敏感性为87.50%、特异性为97.50%、阳性预测值为97.22%、阴性预测值为88.63%;免疫印迹法敏感性为92.50%、特异性为10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0%、阴性预测值为93.02%,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与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比较,免疫印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梅毒患者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与免疫印迹法检测能早期确诊病情,避免发生误诊或漏诊,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值得借鉴。

论文目录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疗效评价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梅毒抗体阳性情况
  •   2.2 3种血清学实验方法的检测效能
  • 3 讨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余育春

    关键词: 梅毒,血清学,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梅毒螺旋体免疫印迹法

    来源: 中外医疗 2019年34期

    年度: 2019

    分类: 医药卫生科技

    专业: 临床医学,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皮肤病与性病

    单位: 福建省泉州市皮肤病防治院检验科

    分类号: R446.6;R759.1

    DOI: 10.16662/j.cnki.1674-0742.2019.34.184

    页码: 184-186

    总页数: 3

    文件大小: 149K

    下载量: 40

    相关论文文献

    • [1].免疫印迹法与放射免疫法检测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结果的比较[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4(22)
    • [2].线性免疫印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抗核抗体的比较分析研究[J]. 中外医学研究 2014(23)
    • [3].免疫印迹法检测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分型[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13)
    • [4].一种改良型的免疫印迹法[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2(32)
    • [5].斑点免疫印迹法快速测定水蛭炮制品中水蛭素水解产物含量[J]. 中国中药杂志 2008(19)
    • [6].免疫印迹法检测幽门螺杆菌及其分型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41)
    • [7].免疫印迹法检测幽门螺旋杆菌及其分型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J]. 现代医药卫生 2017(24)
    • [8].免疫印迹法与皮肤点刺法在过敏性皮肤疾病过敏原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 2019(29)
    • [9].线性免疫印迹法检测抗60 kD Ro/SSA IgG抗体的对比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4(23)
    • [10].化学发光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糖尿病自身抗体的结果分析[J]. 放射免疫学杂志 2011(04)
    • [11].320例Allergy Screen过敏原定量免疫印迹法检测分析[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8(09)
    • [12].干血斑用于HIV抗体确证(重组免疫印迹法)方法建立与初步应用[J].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19(11)
    • [13].免疫印迹法检测幽门螺杆菌抗体及分型的临床价值分析[J]. 名医 2019(08)
    • [14].免疫印迹法检测梅毒抗体及评价[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24)
    • [15].免疫印迹法凝胶问题解析[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16(05)
    • [16].斑点免疫印迹法检测变应原特异性IgE抗体的比对分析[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1(03)
    • [17].免疫印迹法检测抗ENA抗体结果分析[J]. 中国民康医学 2009(22)
    • [18].格林-巴利综合征抗核抗体谱分析[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20(06)
    • [19].COX-2在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中的定位及定量的表达研究[J]. 中国性科学 2014(10)
    • [20].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493例结果分析[J]. 淮海医药 2018(03)
    • [21].纤维连接蛋白作为室间隔缺损血清标志物的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 2013(01)
    • [22].两种免疫印迹法检测SLE患者Sm抗体的结果分析[J]. 中华全科医学 2009(05)
    • [23].HMGB_1在高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病过程中的检测及意义[J]. 高原医学杂志 2008(01)
    • [24].儿童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特异性IgE检测与分析[J]. 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 2010(02)
    • [25].RTCB在小鼠不同组织中的表达[J]. 解剖学报 2019(03)
    • [26].磷酸化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在小鼠海马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05)
    • [27].医院就诊者HIV筛查结果分析[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5(08)
    • [28].HIV-1结构基因多重巢式RT-PCR方法检测[J]. 中国公共卫生 2010(09)
    • [29].献血者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Ⅰ/Ⅱ感染情况调查[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8(01)
    • [30].脑红蛋白在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 解剖学杂志 2008(03)

    标签:;  ;  ;  ;  

    3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应用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