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端故障测距论文_雷昳,刘明真,田威

导读:本文包含了双端故障测距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故障,线路,小波,包络,时间,特高压,光纤通信。

双端故障测距论文文献综述

雷昳,刘明真,田威[1](2019)在《基于神经网络的特高压双端故障测距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特高压输电网跨越我国各地,途经地形复杂,在输电过程中,电网系统一旦出现故障,排障将成为较大难题,所以加强特高压输电网系统故障预测,提前遏制输电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故障问题成为当前电力公司关注的重点。现首先分析了神经网络的相关概念,并基于神经网络的故障测距法进行了仿真实验。(本文来源于《机电信息》期刊2019年36期)

徐峰,范春菊,孙秋,曾杰[2](2019)在《含电力电子变压器的直流配电线路双端故障测距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含电力电子变压器的直流配电网是当前的研究热点,直流配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技术是快速定位故障点,尽快恢复供电的重要技术支撑。提出一种基于故障极电流谐波量的直流配电线路双端故障测距方法。通过对测量得到的故障暂态电流波形进行差分滤波和全周傅氏分解,实现对衰减直流分量的消除与故障高频成分的提取。然后利用从两端换流器出口分别计算到故障点过渡电阻上电压相同的特点,推导出故障距离与系统参数及谐波电流间的函数关系,从而实现故障测距。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多种故障情形下均能较为精准地实现故障测距,在不对称的系统参数下仍具有较高的测距精度。(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李自乾,樊艳芳,胡剑生[3](2018)在《不受波速影响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单端故障测距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现行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大多采用行波法,但单端/双端行波测距受行波波速影响较大,加上输电线路弧垂效应,测距精度较差。利用对端行波到达本端测距装置的时刻,通过公式推导消除行波波速的影响,推导出一种不受波速影响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单端故障行波测距方法,将无需准确计算线路沿线波速也能实现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在PSCAD/EMTDC中搭建哈郑±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模型,在不同故障位置和不同过渡电阻下进行仿真。大量仿真结果表明,该改进单端测距方法不受输电线路沿线波速和故障位置影响且耐受过渡电阻能力强。(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期刊2018年18期)

薛士敏,陆俊弛,刘冲,范勃旸,史哲[4](2019)在《基于虚拟线路阻抗的MMC-HVDC输电系统单端故障测距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直流故障测距是保障新能源远距离跨区输送的关键技术,对于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根据MMC-HVDC输电系统发生单极接地故障后不控整流运行方式下的谐波特征,提出基于频变参数模型的单端故障测距方法。综合使用直流侧输电线路沿线电压和电流中的直流和谐波分量,定义虚拟线路阻抗,通过对虚拟线路阻抗分析得知其仅在故障点处为恒定常数。因此通过对沿线电压、电流数据组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利用故障点处残差和函数最小的特点进行故障测距。在PSCAD/EMTDC仿真平台上搭建双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模型,大量的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测距方法的有效性,以及在采样频率、测距精度和抗过渡电阻能力等方面的优势。(本文来源于《电网技术》期刊2019年08期)

冯腾,董新洲[5](2018)在《双端行波故障测距装置性能测试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介绍双端行波故障测距装置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故障测距精度的主要因素。基于此,设计了双端行波故障测距装置性能测试方案,研究了测试系统、测试内容以及所用的仿真模型,并重点分析了线路和二次回路的模型。按照设计的方案对双端行波故障测距装置进行了实际测试,验证了所提方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力自动化设备》期刊2018年09期)

赵肖雪,宋吉江,杨建平,陈平,辛正祥[6](2018)在《基于小波包和包络线的行波相关法单端故障测距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行波相关法时间窗不固定导致单端行波故障测距可靠性低的问题,提出将小波包和包络线结合的新方法。首先利用db1小波基对故障行波信号进行小波包多尺度的分解重构,验证了在不同尺度下正反向行波初始波头的宽度都是相同的;以正反向行波初始波头的宽度作为行波相关法中时间窗宽度,使时间窗宽度成为一个定值。其次,利用包络线把正反向行波中前两个不同极性的波头变为单极性波头,最后通过相关算法处理实现单端行波故障测距。所提方法使行波相关法中的时间窗宽度不再受故障距离、过渡电阻等因素的影响,且经包络线处理后的正反向波避开了相关函数出现多余极值。经PSCAD和MATLAB仿真分析,与传统行波相关法相比,所提方法明显提高了单端故障测距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电测与仪表》期刊2018年15期)

杨亚超,黄纯,江亚群,刘鹏辉,汤涛[7](2018)在《MMC-HVDC输电线路双端非同步故障测距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高压直流(MMC-HVDC)输电线路双端非同步故障测距方法。首先,通过分析MMC-HVDC系统直流侧线路故障时的电流环路,将跳闸后的双端MMC的两侧环路分别等效为RLC串联电路,并先后控制双端MMC桥臂子模块的投入,为两侧RLC串联电路提供一个初始电压;然后根据RL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特性,分别提取双端MMC子模块电容电流的最大值以及该时刻的电压;最后利用双端非同步测量的数据计算故障距离。该方法不依赖于电容的初始电压,并且不受过渡电阻影响,可重复测量,提高了测距的可靠性。在PSCAD/EMTDC中搭建了21电平的MMC-HVDC模型,并对所提故障测距方法进行仿真,验证了其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期刊2018年16期)

侯奎迎[8](2018)在《配电混合线路双端行波故障测距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线路故障引发的暂态行波,力图实现配电混合线路的单相接地,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基于此,就配电混合线路双端行波故障测距技术展开研究,简要介绍双端行波故障测距的原理,进一步论述配电混合线路双端行波故障测距技术的实现方法,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及仿真结果分析,讨论D型双端测距原理对混合电路中故障定位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通信电源技术》期刊2018年06期)

刘小磊,李冰心,赵峰[9](2018)在《基于奇异值分解理论的柔性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双端故障测距组合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柔性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大多采用地下电缆作为输电线路,由于地下电缆行波波头衰减严重,导致在长距离故障测距时很难准确测出故障点反射波到达测量点的时刻。为了实现精确的故障测距,将奇异值(SVD)分解算法应用到固有频率法与行波法相结合的组合算法中。首先利用故障行波的固有频率计算出故障点的大概位置,算出故障点反射波分别到达两端母线的时间范围,然后对故障行波信号进行奇异值分解,得到SVD第二分量奇异值检测结果,依据固有频率法算出的时间范围确定反射波头到达两端母线的准确时刻。最后将初始行波和故障点反射波分别到达两端母线的时间代入消除波速影响双端测距公式,计算出故障点的准确位置。PSCAD和MATLAB仿真证明该方法测距精度较高。(本文来源于《软件导刊》期刊2018年06期)

辛正祥,李京,安韵竹,陈平,赵肖雪[10](2018)在《基于光纤时间同步的双端行波故障测距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双端行波测距技术中线路双端时钟需精确对时的问题,将双端行波测距方法与光纤通信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时间同步的双端行波故障测距新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小波模极大值理论检测故障初始行波到达线路两端的时刻和极性,并根据极性判断故障线路;然后,在故障初始行波到达线路两端后,经光纤通道分别向对端发射脉冲信号,利用相关算法自动检测脉冲信号到达对端的时刻,并根据光纤通道传输时延确定故障初始行波到达线路两端的绝对时刻;最后根据双端测距方法确定故障距离。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水电能源科学》期刊2018年05期)

双端故障测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含电力电子变压器的直流配电网是当前的研究热点,直流配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技术是快速定位故障点,尽快恢复供电的重要技术支撑。提出一种基于故障极电流谐波量的直流配电线路双端故障测距方法。通过对测量得到的故障暂态电流波形进行差分滤波和全周傅氏分解,实现对衰减直流分量的消除与故障高频成分的提取。然后利用从两端换流器出口分别计算到故障点过渡电阻上电压相同的特点,推导出故障距离与系统参数及谐波电流间的函数关系,从而实现故障测距。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多种故障情形下均能较为精准地实现故障测距,在不对称的系统参数下仍具有较高的测距精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端故障测距论文参考文献

[1].雷昳,刘明真,田威.基于神经网络的特高压双端故障测距方法研究[J].机电信息.2019

[2].徐峰,范春菊,孙秋,曾杰.含电力电子变压器的直流配电线路双端故障测距方法[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9

[3].李自乾,樊艳芳,胡剑生.不受波速影响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单端故障测距方法[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8

[4].薛士敏,陆俊弛,刘冲,范勃旸,史哲.基于虚拟线路阻抗的MMC-HVDC输电系统单端故障测距方法[J].电网技术.2019

[5].冯腾,董新洲.双端行波故障测距装置性能测试方法[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8

[6].赵肖雪,宋吉江,杨建平,陈平,辛正祥.基于小波包和包络线的行波相关法单端故障测距研究[J].电测与仪表.2018

[7].杨亚超,黄纯,江亚群,刘鹏辉,汤涛.MMC-HVDC输电线路双端非同步故障测距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8

[8].侯奎迎.配电混合线路双端行波故障测距技术[J].通信电源技术.2018

[9].刘小磊,李冰心,赵峰.基于奇异值分解理论的柔性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双端故障测距组合算法[J].软件导刊.2018

[10].辛正祥,李京,安韵竹,陈平,赵肖雪.基于光纤时间同步的双端行波故障测距方法[J].水电能源科学.2018

论文知识图

新型双端故障测距系统原理框图双端故障测距原理示意图双端故障测距原理图双端测距原理新型双端故障测距方法行波网格...单端测距原理

标签:;  ;  ;  ;  ;  ;  ;  

双端故障测距论文_雷昳,刘明真,田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