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晶动力学论文_唐锐,李姜,郭少云

导读:本文包含了结晶动力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结晶,动力学,双峰,耐高温,聚酰胺,甲基丙烯酸,亚铁。

结晶动力学论文文献综述

唐锐,李姜,郭少云[1](2019)在《交替层状受限空间下聚偏氟乙烯横晶的调控与结晶动力学》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模压成型技术构筑了8层交替层状结构,其中一层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与聚偏氟乙烯(PVDF)的共混物,一层为PVDF与自组装成核剂(TMB-5)的共混物。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表征了层状共混物的结晶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加入1%的TMB-5能使PVDF的结晶温度(T_c)提高5℃左右,PMMA的加入能有效抑制聚偏氟乙烯的结晶。探究多层样的结晶动力学表明,在等温与非等温结晶条件下,多层样结晶方式介于球晶与横晶生长。通过偏光显微镜观察发现在层状受限下,PVDF在层界面诱导形成了大量的PVDF横晶。(本文来源于《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19年10期)

苏成晓,王道波,张传辉,周竹欣,曹民[2](2019)在《PA10T和PA10T/1012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一锅法"进行聚合反应,分别制得半芳香型聚酰胺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PA10T)及其共聚物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聚十二碳二酰癸二胺(PA10T/1012),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PA10T和PA10T/1012的非等温结晶行为进行了详细研究和对比。结果表明,PA10T和PA10T/1012均呈现单结晶峰,且峰宽随降温速率的增加而增大;当降温速率相同时,PA10T/1012的结晶温度比PA10T低。对其非等温结晶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A10T/1012的结晶速率明显低于PA10T。通过Mo法对两种树脂的非等温结晶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为使PA10T/1012在单位时间内获得与PA10T相同的相对结晶度,需提高PA10T/1012的降温速率。利用Kissinger法和Takhor法分别计算得到PA10T和PA10T/1012的非等温结晶活化能,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相近。(本文来源于《工程塑料应用》期刊2019年11期)

张文铁[3](2019)在《高密度聚乙烯/煤矸石粉共混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熔融法制备高密度聚乙烯(HDPE)/煤矸石粉(CGP)共混材料,采用差热扫描量热分析DSC研究了煤矸石粉在改性前后分别填充共混材料和纯HDPE的非等温结晶行为,并分析了共混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结果表明:一是CGP的加入提高了HDPE的结晶温度Tp和结晶速率;二是结晶动力学分析可知,Jeziorny法和Mo法很好地吻合了HDPE/CGP复合材料体系;叁是钛酸酯偶联剂改性煤矸石粉异相成核作用明显,使HDPE结晶速率明显加快,结晶活化能E提高显着。(本文来源于《宿州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张婉迎,吉鹏,王宇,王朝生,王华平[4](2019)在《生物基PEF的合成及其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生物基2,5-呋喃二甲酸二甲酯(DMFD)和乙二醇(EG)为原料,乙二醇锑为催化剂,利用酯交换法制备了生物基聚2,5-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PEF)。研究了生物基PEF的结构及热稳定性和结晶性能,应用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了生物基PEF的结晶行为。结果表明:当DMFD与EG的摩尔比为1.8时,酯交换和缩聚反应最佳,核磁共振氢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合成的物质为目标产物PEF;生物基PEF具有与石油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聚酯相似的热稳定性,但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_g)为90.7℃大于石油基PET的T_g,熔点(T_m)为211.6℃低于石油基PET的T_m;生物基PEF的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表明,在150~170℃时,其Avrami指数为2.21~2.54,结晶度为20.8%~27.7%,结晶速率常数为(4.40~32.00)×10~(-3),表观活化能为43.98 kJ/mol,其中,165℃进行保温冷结晶时,生物基PEF结晶速率达到最大,但与石油基PET相比,生物基PEF结晶速率很慢。(本文来源于《合成纤维工业》期刊2019年05期)

彭姣玉,张波,陈婧,董亚萍,李武[5](2019)在《大柴旦富硼浓缩盐卤中硼酸镁盐稀释结晶动力学(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动力学法研究了富硼浓缩盐卤稀释过程硼酸镁盐的结晶动力学,重点探讨了温度、稀释比和硼浓度对结晶过程的影响。利用单纯形优化法配合Runge-Kutta微分方程组数值解法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给出了结晶动力学方程和结晶速率。结果表明,低温、高硼浓度和中间稀释比有利于硼酸镁盐的结晶析出,最优条件下析硼率(以B_2O_3计)高达88%;结晶速率随硼浓度的增加和温度的降低快速增大;反应级数表明稀释结晶过程硼酸镁盐结晶主要受多核表面反应控制,同时提出了结晶相转化机理。(本文来源于《无机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郎学彬,姜妞,韩向艳,胡跃鑫,雷良才[6](2019)在《双峰相对含量对聚乙烯薄膜树脂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双峰聚乙烯薄膜树脂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利用Jeziorny法和莫志深法(Mo法)进行分析,讨论了双峰相对含量对结晶的影响。Jeziorny法表明,Jeziorny方程可以描述非等温结晶的初期过程,随着结晶速率的增大,样品的半结晶时间t_(1/2)减小,结晶速率常数Z_c增大。同时,Bimodal-HDPE-2样品结晶速率常数Z_c大于Bimodal-HDPE-1,Avrami指数n为2左右,样品属于均相成核,叁维生长的球晶。Mo法结果表明,结晶速率(lnΦ)和时间(lnt)的线性关系明显,随着降温速率的增加,F(T)增大;对比两种样品发现,Bimodal-HDPE-2的F(T)值较大;a值在2左右,变化不大。综合分析发现:样品的低分子量部分含量越高,结晶速率越快,越容易结晶。(本文来源于《塑料工业》期刊2019年09期)

常欢,叶南飚,王善文,阎昆,张传辉[7](2019)在《生物基耐高温PA10T10F的合成及非等温结晶动力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耐高温聚酰胺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PA10T)的基础上,共聚一定比例的芳香型生物基单体2,5-呋喃二甲酸,通过优化聚合工艺,合成高生物基碳含量的耐高温PA10T10F。差示扫描量热(DSC)法研究PA10T和PA10T10F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过程。Jeziorny法和Mo法均适用于PA10T和PA10T10F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PA10T10F前期稳定以叁维球状生长。使用Kissinger法计算结晶活化能,PA10T的结晶活化能为–276.05kJ/mol,PA10T10F的结晶活化能为–283.74kJ/mol。PA10T10F结晶过程中放热更多,结晶能力更强。研究表明,由于呋喃环的非对称结构,PA10T10F分子链段刚性更强,链间静电力较大,分子间聚集趋势增强,因此PA10T10F具有更强的结晶能力和更快的结晶速率。(本文来源于《工程塑料应用》期刊2019年09期)

笪涛,叶世超,王浩浩[8](2019)在《分级悬浮结晶器中甘氨酸亚铁结晶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分级悬浮结晶方法对甘氨酸亚铁结晶特性进行试验研究,以解决实际生产中其粒径小、粒度分布范围广、滤饼母液夹带量大等问题。考察了料液循环流速、晶种粒度、结晶时间、结晶温度及过饱和度对晶体线性生长速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此试验装置能够制得尺寸适中、粒度均匀、透明性好的粒状甘氨酸亚铁晶体,且提高循环流速、结晶温度、过饱和度,或降低晶种粒度均能使其线性生长速率增大;结合平板湍流传质模型,由试验数据拟合得到了甘氨酸亚铁在分级悬浮结晶器中线性生长速率经验关联式,该式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良好。(本文来源于《饲料研究》期刊2019年08期)

吴正环,叶勇,陈阳,董和生,吾兰[9](2019)在《多尺度协同改性PF/RHDPE复合材料的力学与非等温结晶动力学性能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制备了硅烷偶联剂(SCA)与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MAH-g-PE)复合改性的3种不同尺度的杨木纤维(PF)增强增韧再生高密度聚乙烯(RHDPE)复合材料,并对比了叁种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非等温结晶性能。结果显示,粒径为80目的协同改性PF可明显提升未改性的PF/RHDPE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模量、以及冲击强度;复合材料的相对结晶度受降温速率和粒径共同作用,且前者作用较为重要;此外,Ozawa指数n将复合材料的结晶过程划分为一维以内和叁维以内两个生长阶段。(本文来源于《塑料工业》期刊2019年S1期)

常欢,叶南飚,阎昆,张传辉,曹民[10](2019)在《原位共聚耐高温尼龙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耐高温尼龙PA10T的合成基础上,通过原位共聚的方式将具有较大空间位阻的功能性反应型单体DDP连接到PA10T的主链中,合成具有阻燃功能性的耐高温尼龙PA10T10DDP。通过差式扫描量热法(DSC)研究PA10T10DDP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过程,发现随着降温速率的提高,结晶温度降低,结晶范围变宽,结晶时间缩短。Jeziorny法和Mo法均适用于PA10T10DDP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使用Kissinger法计算结晶活化能,PA10T10DDP结晶过程中放热少,结晶能力相对较弱。本实验研究表明,在耐高温尼龙PA10T主链中以原位共聚的方式连接具有较大空间位阻的单体DDP,获得具有本征阻燃功能性的耐高温尼龙PA10T10DDP,另一方面,可以适当降低结晶能力,减缓结晶速率。(本文来源于《塑料工业》期刊2019年S1期)

结晶动力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一锅法"进行聚合反应,分别制得半芳香型聚酰胺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PA10T)及其共聚物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聚十二碳二酰癸二胺(PA10T/1012),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PA10T和PA10T/1012的非等温结晶行为进行了详细研究和对比。结果表明,PA10T和PA10T/1012均呈现单结晶峰,且峰宽随降温速率的增加而增大;当降温速率相同时,PA10T/1012的结晶温度比PA10T低。对其非等温结晶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A10T/1012的结晶速率明显低于PA10T。通过Mo法对两种树脂的非等温结晶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为使PA10T/1012在单位时间内获得与PA10T相同的相对结晶度,需提高PA10T/1012的降温速率。利用Kissinger法和Takhor法分别计算得到PA10T和PA10T/1012的非等温结晶活化能,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相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结晶动力学论文参考文献

[1].唐锐,李姜,郭少云.交替层状受限空间下聚偏氟乙烯横晶的调控与结晶动力学[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9

[2].苏成晓,王道波,张传辉,周竹欣,曹民.PA10T和PA10T/1012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J].工程塑料应用.2019

[3].张文铁.高密度聚乙烯/煤矸石粉共混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19

[4].张婉迎,吉鹏,王宇,王朝生,王华平.生物基PEF的合成及其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J].合成纤维工业.2019

[5].彭姣玉,张波,陈婧,董亚萍,李武.大柴旦富硼浓缩盐卤中硼酸镁盐稀释结晶动力学(英文)[J].无机化学学报.2019

[6].郎学彬,姜妞,韩向艳,胡跃鑫,雷良才.双峰相对含量对聚乙烯薄膜树脂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的影响[J].塑料工业.2019

[7].常欢,叶南飚,王善文,阎昆,张传辉.生物基耐高温PA10T10F的合成及非等温结晶动力学[J].工程塑料应用.2019

[8].笪涛,叶世超,王浩浩.分级悬浮结晶器中甘氨酸亚铁结晶动力学研究[J].饲料研究.2019

[9].吴正环,叶勇,陈阳,董和生,吾兰.多尺度协同改性PF/RHDPE复合材料的力学与非等温结晶动力学性能对比[J].塑料工业.2019

[10].常欢,叶南飚,阎昆,张传辉,曹民.原位共聚耐高温尼龙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J].塑料工业.2019

论文知识图

硬脂酸羧基二聚体反式结构和顺式结构...(a)PBS、(b)PBS1、(c)PBS5在80...巧克力起霜可能的形成路径示意图纯PCL和PCL/SiO2纳米复合材料在不同降...纯PCL和PCL/SiO2纳米复合材料在41℃结...制备PET/SiO2纳米复合材料过程中的接...

标签:;  ;  ;  ;  ;  ;  ;  

结晶动力学论文_唐锐,李姜,郭少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